1、生命生命一、收获1以情激情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悍,情感真挚,饱含哲理的作品,文本要求教师要饱含深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应该说,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是真实的,用动情的朗读,用真实的人生感受与学生对话。在教师情感的作用下,学生很快进入文本视界,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学习进程中,当学生的认知与文本无法融合时,教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感人的学习情境,如:听心跳,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书时,教师也成了学生伙伴,时而激发学生提问,时而发表见解,时而示范朗读无论教师从事哪种学习活动,都是真实的,投入的,只有教师有了真情,学生的情感才容易外显出来。2有效的指导本课的指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朗
2、读指导,二是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朗读指导体现出层次性,即:正确、流利、有感情。这里第三层次是最难达到的。教师首先给学生空间,让其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唤醒内心深处的感受,最后在师生互动朗读中共同提高。对于难理解的句子,教师难选准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点,做层层剥笋式的训练。如:对“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句的教学(见教学实录)这里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换词和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还有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教师巧妙地在此处引入杏林子的故事,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深入体会“生命是奇迹”这句话的真正内含,为升华学生的认知提供必要的帮助。二、问题1对教学细节关注不够教学实录中有所体现,教师读名言,提问题时,第二个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用一桩形容生命?”教师对此问题,只做简单说明,可以说是敷衍就过去了。课后,我对此做了深刻的反思。这一教学行为折射出我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课堂上,还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脑中还在想着教案。如果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就不会因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而着急,相反,会为出现始料不急的问题而高兴,因为问题来自学生,哪怕问题很简单,也是学生的需要的。2课堂调控不够灵活本课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结尾处请学生写对生命感悟的名言时间已经不够,教师没能根据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显出教师教育机智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