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典教学楼案例汇总.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04645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4.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教学楼案例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经典教学楼案例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经典教学楼案例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经典教学楼案例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经典教学楼案例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筑设计项目表格 目录 1.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综合楼 2.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 3.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 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 5.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6.同济大学中法中心 7.广州大学城星海音乐学院 8.上海音乐学院改扩建工程教学楼 1 项目名称 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综合楼 建设地点 北京西城区鲍家街 43 号 规模 0.54h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主要 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3.6万 容积率 6.7 建筑密度 44% 绿化率 35% 停车位 90 建筑层数 14 高度 60m 各功能组成部分比例 教室:排练厅:书店及门厅:辅助用房=3:2:1:

2、1 建筑与环境关系 交通 综合楼(图中 3 号)位于校园北部,位于北京西城区鲍家街 43 号,紧邻复兴南大街,沿地铁 2 号线,交通便利。 总平面布局 地上可用建筑面积仅为 2400 平方米,要满足 3.6 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因此总平面布局形式受到限制,需紧凑布置总平面。 相邻 建筑关系 相邻的三座高层建筑错落布置,中间由校园主干道隔开,并与东侧低密度建筑区遥相呼应,形成连绵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项目 对城市影响 这座综合教学楼探索了音乐和建筑之间一种深层次的联系,不是通过浅薄的,僵硬的符号,或是简单的、直接的模仿来实现,而是用经过提炼的建筑语言来表达音乐灵魂,从而达到与人类灵魂的沟通;其次,

3、这种音乐与建筑的联系是的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紧密结合的,与几百年、几十年设置几年前的表达截然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建筑设计实例考察资料 景观质量 建筑功能布局 各层 功能分布 教学综合楼底层为公共性的门厅、音乐书店、咖啡厅和教务办公用房。 2-5 层为文化课教室, 6-13 层分别为作曲系、音乐系、民乐系、钢琴系、声乐系、指挥系、教育系和管弦系的专业课教学用房, 14-15层为琴房,地下一层设置打击乐课室和形体教室。此外,在 14 个 3.9m的标准层高中巧妙安排 8 个大空间的教学排练用房:大演奏厅、歌剧排练厅、钢琴演奏厅、民乐排练厅、管弦乐排练厅、学术报告厅和两个大阶梯教室。 中央音

4、乐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本身人文气息浓厚,因此,景观质量具有较高的水平。在美化上又突出了以苗木品种新颖多样、观赏性独具,花园各具特色、自成体系而又相互衔接、呼应等特点。在绿化美化的设计上,又与原清朝醇王府古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布局相协调,相互辉映,蔚然成景。 排练、演奏厅 教室 书店及门厅 书店及门厅辅助用房 布局特点 功能布置清晰、合理,动静分离, 巧妙利用地下空间布置功能用房,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地上穿插两层通高的门厅、阶梯教室等,使平面布局平添趣味。 交通 流线组织 建筑造型 建筑形式 大厅走廊一层平面图设计的立意为数字化的音乐,2层高的深色基座及造型独特的红色金

5、属雨篷是“引子”; 3 个长方形体块将建筑分位 3 个“乐章”;立面上厚重的石材和透明的玻璃构成错落有致、宽窄变化、虚实相间的不规则竖向线条,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了音乐的或轻或重或高或低或急或慢 整个建筑犹如一首铿锵有力的交响乐,回荡在音乐学院的校园中。竖向交通核建筑风格 建筑通过竖向的线条表现了数字化时代的音乐理念。实体墙面和虚体玻璃的巧妙穿插组合,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和光影变化。玻璃幕墙上不规则的绿色镀膜玻璃犹如五线谱上的跳动的音符,建筑仿佛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内部空间 主要厅堂 装修 使用情况 调查 此综合教学楼为中央音乐学院主教学楼,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广大师生使用频繁。一楼的书店对内对外

6、均开放,满足了校内外师生购书、看书的需要。各教学科目不同的排练厅,结合其特定需求,与所在教学系相邻布置,缩短了同系上课的距离,便于师生利用课间转换教室。报告厅,及大阶梯教室由于其特殊性,处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交通实现分流,便于大批学生同时到达。一楼宽敞的大厅很好地处理了人员集散、引导交通的作用。同时楼内很准确、清晰的指示牌说明,帮助进入楼内的人员迅速找到目的地,在此规模的教学楼建筑中做的相当到位。 建筑技术 结构类型 框架- 剪力墙结构 建筑 防火设计 安全出口,防烟楼梯间、电梯间数量以及疏散距离,符合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设置有适当的防火卷帘,并建有一定数量的消防栓 防火门、防火墙耐火等级符合规范

7、要求 外墙装饰 材料及构造 外墙干挂石材选择了与周边建筑协调的咖啡洞石,石材分格方式:南、北立面石材按 300mm*1950mm 的窄条密缝衔接,每块竖向错缝650mm,使立面更具韵律感;东、西立面采用 975mm*975mm 的正方形,每 4 块为一组开缝干挂。主入口悬挑出一个宽 16m 出挑 6m 的钢结构玻璃雨篷,雨篷玻璃选用气泡状的彩釉图案。 主要 建筑设备 主要设备包含必要的排水、供电、供暖,并有防火喷淋设备 节能状况 合理的窗墙比,减少了建筑本身的能耗 总体评价 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综合楼的设计是音乐与建筑的契合点,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建筑设计行业已经从传

8、统的尺规作图,转变为依赖于电脑的操作。从方案的开始到建筑落成,这座建筑起到了一个代表性作用 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完整、恰当地表达出建筑所应诠释的意义,并真正达到预期目标,投入使用。 它所表现出的契合点:一是浪漫的,是探求理想,第二个是理性的,是解决问题。建筑艺术虽然与音乐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它又不同于音乐,它承载着具体的、实用的功能,这些功能必须符合音乐教学的特性。在这方面,我认为整栋建筑完成的恰到好处,各功能区域均被合理利用。 项目名称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 建设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 规模 4600 设计单位 北京市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主要 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22904 容积

9、率 4.9 建筑密度 45% 绿化率 30% 停车位 35 建筑层数 地上 9 层,地下 2 层 高度 36m 各功能组成部分比例 公共教学,建筑学院,艺术学院 建筑与环境关系 交通 新校区的总体规划和一期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规划时留下了校园的东南角的一块地作为二期建设设计系教学楼使用。建筑处于两条校园主干道交接处,两面临街,交通便捷。 总平面布局 相邻 建筑关系 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的新校区,整个校园采用灰色面砖,大多数建筑为四层,主教学楼为“田”字型布局,行政楼和图书馆等 建筑依据地形从这个布局中衍生出来。在单体建筑处理上,在屋檐和大门等部分用从中国古建筑大屋顶抽象出的元素进行装 饰,

10、采用的是现代折衷主义的手法,整个校园建筑朴素、敦厚,风格非常统一,在望京地区形象很突出。建筑在屋顶上采用少量的坡顶来呼应和尊重校园里其他建筑的处理手法,但是坡度和体积都要小很多。 项目 对城市影响 在宏观层面上,设计一个9 层高的新建筑,在清华大学新校区建筑 群中是最高的,在如此统一的建筑群中完美地融合进去而又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景观质量 近百米的建筑高度与南部绿化广场尺度大体 协调, 尽量避免了 四平路景观视线局促。同时,与广场对景 明确,教学楼和周边密集建筑形成北侧阴影区较小,适合树木绿化的种植。 建筑设计实例考察资料 建筑所处位置 建筑功能布局 各层 功能分布 l-3层

11、为公共教学部分,4 -6层是设计学院7 -9层为建筑学院。 布局特点 1)围绕内部中庭的三层空间,四面空间向中庭开放,中庭是学院的交流中心;2)中庭内部有垂直交通可以上下,可以不借助外面交通设施进行内部交通;3)一、三层为给学生用的开放大空间,二层为教授工作室的小房间,方便教授和学生交流;4)每层都设计有相对独立的、有大外窗的、有多层上空的供讨论休息用小空间,便于小规模沟通和交流 交通 流线组织 公共教学部分,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三个部分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可以通过统一的垂直交通连接起来。学院内部,只要进入了学院空间,就可以通过中庭的步行楼梯上下联络,不用再跑到外面乘坐电梯或者消防楼梯进行上下层

12、间的交通。学院内部的中庭就成为每个学院的中心,整个空间围绕着这个中心布置。 实验室兼人防 公共教学 展厅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造型 建筑形式 校园的其它建筑立面开窗以正方形窗为主,其平面布局和院落也是以正方形为母题。这在多层建筑上很好处理,而在高层建筑上,由于进深比较大,建筑立面比例高耸,同样开方窗在使用和比例处理上有些问题。立面采用竖高长窗,使光线可以照得深远些,同时建筑比例关系也在纯朴中带着秀雅,更显得清爽。为了和其他建筑的方窗呼应,将两个竖长窗为一 组 , 用线角连接起来,形成暗方形的感觉。 建筑风格 建筑的外形处理上依旧使用规矩的立方体,同样采用朴素的风格,并在屋顶上采用少量的坡顶

13、来呼应和尊重校园里其他建筑的处理手法,但是坡度和体积都要小很多。同时也采用和校园一致的灰色面砖,只在建筑西南角的主入口处的两层高的入口方柱上采用少量灰色花岗岩来突出其重要性。 内部空间 主要厅堂 装修 空间装饰得更丰富多彩,三个展厅之间寻找变化,第一个展厅以白色为主;第二展厅用大红的展板装饰一下白色的室内空间;第三个展厅多用了一些传统符号,特别是首层通向二层的大台阶,将园林中的手法借鉴来,设计成斜向和不规则的台阶,呼应大厅里面的斜墙面,使大厅更加生动。 使用情况 调查 多数的同学们开始在通长的大教室中作设计,同学和老帅们在中厅中进行课堂的讨论和评图了,同学们在中厅中组织自己的联欢会,同学们以及

14、各国的交换学生和访问学者在二层的咖啡厅里 休息和讨论问题,每一个能张贴的墙面上都被同学们利用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二层的大展厅是美院中使用最充分的地方,在这个大厅中举办过展览、毕业答辩、会议,不仅仅是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自己使用,其他学院也来使用,而且在里面还曾经举办过 对装发布会和音乐与的摇滚乐演出。 建筑技术 结构类型 框架筒体 外墙装饰 材料及构造 灰色面砖 总体评价 在这个教学楼中有三个部分,公共教学部分、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公共教学部分是两个学院共有的,有图书资料室、国际报告厅、学院院长和行政人员办公的办公室以及部分公用教室等行政服务房间。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丰要是各自的工作室和专业教室。

15、三个部分有互相联系的地方,也是各自独立的,共同组成一个教学楼。 只有对使用者行为的认真分析和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真实使用的建筑。建筑师不是为自己而创作建筑, 真实的建筑,真实的空间,不是建筑师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是容纳人们生活的,是让人们在其中快乐生活的,是使用它的人们认为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建筑师只是一个组织者,他组织了空间,组织了材料,形成了人们对空间的使用,在建筑中,人们可以看见混凝土、看见各种建筑材料、看见墙体、柱子、梁、看见灯具、线槽、开关,看见空调、洁具而没有看见建筑师,没有看见建筑师强加给使用者的东西。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好

16、的建筑。 项目名称 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 建设地点 上海杨浦区四平路 1239 号 规模 15,615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主要 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46240 容积率 2.46 建筑密度 21.86% 绿化率 30.7% 停车位 建筑层数 21 层高度 98m 各功能组成部分比例 教学、科研、办公、会议 建筑与环境关系 交通 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东侧临上海市主干道四平路。北侧临城市道路国康路西、南两侧为校园内的多层建筑 分别是建筑设计研究院及行政楼。总体布局中, 在建筑南部与行政楼之间设置南北进深逾 70m 的景观绿化广场,使得高度近百米的建筑体量有机地融入校园

17、空间。 总平面布局 同济大学本部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空间形态丰富、建筑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校园肌理。其东侧临城市主干道四平路,是校区与城市的主要界面,校园建设史上几个主要阶段的规划均以此作为起始点或依据。伴随着院校合并,内合外联的新一轮建设规划,立足于延续以旭日楼、逸夫楼、主校门广场、行政楼 (自南向北 )等构成的建筑空间序列,向北向南分头延展临城市界面,并向东跨越四平路,与规划中的同济广场形成整体,以融人城市环境。综合楼基地是这一界面北延伸段终端。 相邻 建筑关系 综合楼北侧与其西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 6 层建筑 )的北墙平齐,目的是在南面能有一块与行政楼共享的绿化广场,并

18、保证北面的苗圃用地。综合楼和行政楼间“放大”的高绿化率阳光景观广场也具备了生态的含意,对校园区域环境的协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设计实例考察资料50项目 对城市影响 位于同济大学本部校区东北部的教学科研综合楼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建成投入使用。从 2003 年初至今, 4 年多的设计、建设过程中, 围绕着充实完善同济大学教学、研发资源、 优化协调校园及城市空间环境,丰富区域建筑形态等目标,项目的设计建造体现了同济大学在建筑设计、土木、设备工程等方面的综合创新与技术优势。景观质量 近百米的建筑高度与南部绿化广场尺度大体协调,尽量避免了 四平路景观视线局促。同时,与广场对景明确,综合楼和周边密集建

19、筑形成北侧阴影区较小,适合树木绿化的种植。 建筑功能布局 各层 功能分布 建筑主体方正、纯粹。近 50 m边长的正方形平面以16 2m x 16 2m为基本模数单元将教学科研、接待、办公、会议等多项使用功能整合为模数化的7 个三层高的“L ”形单元,这几个单元沿竖向呈顺时针90 。螺旋上升。“L ”形实体单元的螺旋形叠置构成主体中央16 2 m X 6 2 m通高、盘旋上升的大型复合中庭。在复合中庭3 层高的跨层大空间中设置会议厅、多媒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休憩平台等公共功能单元。两组垂直交通核心筒依附于中庭两侧与环绕中庭的水平楼层环廊联通,便捷各功能区间的联系。 布局特点 功能布置清晰、合理

20、,动静分离, 巧妙利用地下空间布置功能用房,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地上穿插两层通高的门厅、阶梯教室等,使平面布局平添趣味。 交通 流线组织 将垂直交通合并为两个核心筒,每组有三台客梯加一台消防电梯,实现高层建筑垂直交通竖向分区群控,提高电梯使用率,便于人员使用的主次选择。楼层水平走道调整到房间与中庭临界处,处于公共交通区域的人流可直接感受丰富的趣味空间变幻,实现综合性公共建筑内使用功能区 办公、研究室等,交通功能区电梯厅、走道等与公共功能区 中庭、大会议厅、休闲平台等的链接与融合。 建筑造型 建筑形式 建筑形体构成盘旋上升虚实相问的外部形态。以通透的2. 7 m x1 .0 m模

21、数横明竖隐中空玻璃幕墙包裹的复合中庭充分展现公共功能单元姿态各异的形体及内部空间关系。“ L”形实体单元外围护以4 0 m X 0 675m的定制波形铝板,4 0m X 0675m 。 40m X 350m两种模数的中空玻璃窗相间。简明有序且不失变化。表达外形简约、内涵丰富的建筑理念。 建筑风格 建筑表面两种性格肌理间“无缝”平滑对接,组合中庭内异形体以极富动感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穿插游离其间,勾勒外型简约、内涵丰富、动静均衡的建筑体,创新理念在这里和“形式反映功能、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原理巧妙融合。 内部空间 主要厅堂 装修 使用情况 调查 由功能合理性对于参观者具有积极的导入作用,巩固了综合

22、楼创新设计的合理性和接受度。将灵活多样的使用功能整合为逻辑化的模数单元,单元动组合离析丰富的空间变异,以突破高校建筑的惯有定式的理念对应当代高等教育开放融合的的特点,寻求简约与富涵、理性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协调与营造环境等深化设计均依从这一主旨渐进递次展开。 建筑技术 结构类型 采用由方钢管混凝土框架+ 外围粘滞阻尼支撑组成的耗能支撑框架结构体系 建筑 防火设计 针对特殊空间防火处理的应对策略:将各层使用空间与走道利用防火墙、门窗进行分隔,所有朝向中庭的公共走道、平台按中庭回廊处理,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增强排烟设施,与中庭之间不再进行防火分隔。 外墙装饰 材料及构造 实体功能单元的数字化窗墙表皮,

23、中庭等公共空间外部包裹通透玻璃幕墙。 主要 建筑设备 异形体空间的照明设备在手法上充分考虑将室内和室外的照明结合起来,在满足室内照明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室内异形体立面垂直面照度,通过内光外透,综合考虑建筑内部结构的对内、对外的展示效果。完全利用室内照明展示建筑夜晚形象,避免了传统的泛光照明或玻璃幕墙建筑 LED 点缀的处理方法。基础照明强调利用陶瓷金卤灯光源,室内异形体细节部分采用 LED 和光纤灯照明新技术,入口大厅天花采用圆孔装饰反射器。 节能状况 设计将多项成熟的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到这座大型综合性教育建筑中,诸如中庭通风系统、冰蓄冷系统,全热交换空调系统、变频空调供水系统、BA自动

24、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筑节能围护系统、地下车库自然通风采光系统等。各类系统在复杂转换的建筑空间中合理有序的配置,实现建筑使用中高效低耗的运营要求。在注重新型生态环保技术和建筑材料应用的同时,设计充分考虑设备管线的有序组织和工程美学最大限度的展示,以使建筑自身成为创新和节能工程技术的展示平台。 总体评价 建筑充分考虑了高校教育交流、融合、开放的特点。塑造了建筑简约的外形和丰富的内部空间,将该建筑营造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育资源的战略 平台及应用创新工程技术的展示平台。建造这样一座同济大学百年历史上高度第一、规模最大的单体综合性教育建筑,除了学校发展形成的强烈功能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个

25、各学科与国内国际间学术交流、拓展教育资源的战略平台。 项目名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C 楼 建设地点 同济大学本部校区建筑城规学院大楼东部 规模 4140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主要 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9672.2 容积率 9.6 建筑密度 25.66% 绿化率 35% 停车位 16 建筑层数 地上 7 层,地下 1 层 高度 28m 各功能组成部分比例 教学、科研、办公、会议 建筑与环境关系 交通 建筑与道路的关系总平面布局 C楼作为学院老搂(B 搂)的扩建,主要作为研究生教学使用,用地西侧紧邻老楼,南侧为能源楼,东侧为苗圃,北侧紧靠校园围墙,一直是校园中被

26、“隐匿”的边缘角落。对于规模的要求使用地显得局促,而周边环境的混杂也使单纯的形态操作显得缺乏意义。 相邻 建筑关系 将C 楼的显现理解为对于这一沉默基地的“隐匿”潜力的揭示,试图重新确立它与老楼,与校园以及城市的关系。充分鼓励使用者交往,一个在理性秩序中激发率性激情与直觉的场所,使用它的过程也是使用者对自身“隐匿”潜力的揭示。 项目 对城市影响 作为社会活动容器的当代城市与建筑是个充满矛盾的混杂体。任何一个基地上的建筑物都不可能是一个抽象普适观念的自主产物,而需要回应并解决它所面对的特殊问题,并对环境和使用者提供新的参照。这种“特殊性”需要我们在建造活动中运用一种开放的“具体性”策略:以富有穿

27、透性的理性操作建立起对象的内在秩序(即它的观念内核),并在物化过程的各个层面将观念不遗余力地具体化。这种策略可以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建筑在建造意义上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并将建筑理解为空间、使用、形式、材料的整体。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 楼就是建造策略“具体化”上做的尝试。 建筑设计实例考察资料建筑所在地 景观质量 建筑功能布局 各层 功能分布 导师工作机动工作单元、楼梯服务单元被作为两个大小、质感、构成各不相同的异质单元“接插”在不同的高度上;之间被三个流动的叠加虚空所包裹,(地下室和三层的室内休闲中庭,以及室外的屋顶景观花园),它们在北侧拥有一面共同的透明玻璃外皮,而这层外皮与两个实体单

28、元的不同穿插关系更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流动性。这种南北分野也是对于外部关系的积极回应。地下室提供了展厅、绿化中庭和设备用房:南侧架空部分引入叠水及阶梯式花圃,为地下层提供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休闲场所。 布局特点 建筑内部空间所追求的是一种流动的连续感新楼核心部分是贯穿东西的连廊,其中的从二楼到顶楼的直跑景观楼梯,使得空间产生强烈的戏剧感。北侧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及屋顶室外榕树园,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虚实的套叠,使得建筑成为整个环境的过滤器。 交通 流线组织 新楼的核心是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作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工作单元布满连廊南侧三至七层的所有楼面,是个静态均质系统,只有阳台和凸窗的组

29、合变化才使它产生些许随意的表象。连廊北侧是一个动态穿插的复杂系统。 建筑造型 建筑形式 建筑形体构成盘旋上升,虚实相问的外部形态。以通透的27 m x k0 m模数横明竖隐中空玻璃幕墙包裹的复合中庭充分展现公共功能单元姿态各异的形体及内部空间关系。“L ”形实体单元外围护以40 m X 0 675m的定制波形铝板,4 0m X 0 675m。 40m X 350 m两种模数的中空玻璃窗相间。简明有序且不失变化。表达外形简约、内涵丰富的建筑理念。 建筑风格 建筑的真实重量的无法通过身体的接触来体验,必须通过眼睛来判断,而当眼睛以错觉来判断建筑的重量时,建筑材料便开始变得陌生,其物质性开始变得抽象

30、。 C楼是座 “形态”退后于 “材质感觉”的建筑,建筑师在这里尝试的对形式至上和物质真实感的挑战使建筑本身产生了陌生感。 内部空间 主要厅堂 装修 使用情况 调查 C楼的出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段时期大家议论的焦点。作为与环境的互动,设计者所采用的策略是回避外在形式统一及形体操作,进而寻求内在空间的可视性及表皮性质的潜力。新楼内部空间所追求的是一种流动的连续感新楼核心部分是贯穿东西的连廊,其中的从二楼到顶楼的直景观楼梯,使得空间产生强烈的戏剧感。 建筑技术 结构类型 钢管混凝土框架/ 钢结构 建筑 防火设计 建筑西侧大面积实墙,满足防火条例要求。针对特殊空间防火处理的应对

31、策略:将各层使用空间与走道利用防火墙、门窗进行分隔,所有朝向中庭的公共走道、平台按中庭回廊处理,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增强排烟设施,与中庭之间不再进行防火分隔。 外墙装饰 材料及构造 材料的选择策略同样体现基本的理念:为了达到空间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支撑结构部分主要为清水素混凝土面,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U 型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工业化材料。 总体评价 C楼对于光线的态度也有别于传统做法。它没有试图来产生光影效果,而是将光线作为一种强化视觉效果的催化剂来控制着空间给人的氛围和调子。光线和材质在这里代替了传统的空间透视,占据了建筑的主导地位。 C楼也是一座颇受争议的建筑。

32、作为一座校园建筑,它所采用的形式是否适合于学校的环境,是否与学校的建筑氛围相协调还是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建筑 中所遇到的节能问题也值得讨论。建筑内公共空间的不断穿插和转换形成丰富多变的内部空间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到空间变化尺度的舒适性,以及建筑理应给人的安全感在这里是否被忽略了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被关注。 项目名称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建设地点 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规模 2.4h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主要 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1.1万 容积率 2.2 建筑密度 47% 绿化率 43% 停车位 35 建筑层数 1层局部2 层 高度 4m 各功能组成部分比例 建筑与环境关

33、系 交通 同济大学新校区位于上海近郊的嘉定黄渡就像近年来建设起来的大部分高校新校区一样。占地开阔。规划建设考究,甚至有些奢侈。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建成的时候,校园的建设已完成了大部分。公共、行政以及主要学院大楼已经建成。这些学院都是同济传统的骨干学院。比如电子、交通,材科学院等,无一不是同济的中坚力量,建筑面积颇大,大都在 2万以上。 总平面布局 建筑采用展开式布局。建筑大部分 1 层,局部 2 层,并充分利用地下室解决部分使用功能。1 层被设计成一个长方形的容器,长宽比大概 3: 2,舒展的造型与开阔的绿地在视觉上取得了高度一致性,与绿地景观巧妙融合。 相邻 建筑关系 建筑位于校园中央景观

34、绿地的西侧,位于所有其他学院建筑的南面并且置于最高建筑图书馆的脚下,使图书馆和院系大楼成为它的视觉背景。 建筑设计实例考察资料建筑所在地教学、办公项目 对城市影响 建筑在如此显要的位置和特有的气质,她应该是积极、主动和彰显个性的个体,是校园新的活力和灵感的创造之地;另一方面,她的意外进入改变了原来的格局和均衡。同时这种进入不是对立 ,孤傲和炫耀的,而是友好,融洽和小心的。她散发的人文艺术气息为有些沉闷的工科氛围植入创造想象和感性的人文精神,让这两种气质共存交融,激发新的动力和灵感。 景观质量 从鸟瞰图上看,建筑尽可能分散,以降低建筑的高度,使之成为中央绿化中的一个硬质景观,同时结合木质铺地及休

35、息座椅,最终达到建筑与景观的融为一体的效果。在内庭院,金属质感的建筑体形一直穿插到底,光影变幻,竹姿摇曳。隐隐透显出中式园林的生动韵味。 建筑功能布局 各层 功能分布 对学院的行为特性进行了分析,可归纳出3 种空间类型:私密性功能场所。如小教室、小工作室、电脑工作房、办公室等;公共功能场所,如图书馆、演播厅、演讲厅,摄影棚等;开放自由场所,如门厅,展厅,画廊,走道等。平面布置时,私密性功能空间置于建筑最外侧,有良好的采光和景观。将公共功能的房问散落均质置于中间,位于私密空间的包围之中使得公共功能最便捷到达,开放空间则像水一样围绕着公共用房设置,人们可以自由随意穿行,到达各个功能场所。 布局特点

36、 功能布置清晰、合理,动静分离, 巧妙利用地下空间布置功能用房,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地上穿插两层通高的门厅、阶梯教室等,使平面布局平添趣味。 交通 流线组织 建筑的交通流线利用形体的穿插,扭转与垂直竖向交通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不同空间感受。 2 层高的公共空间形体,它们均质而随意的穿插在1 层高的方盒子上。这种形体组合消解了建筑的体量感、同时在屋面形成有趣的景观和室外空间。建筑东边有楼梯直通屋面,使屋面空间与中央绿地亦便捷联系。建筑 3个高度地下、地面和屋顶都成为可以互通联系的外部活动空间。 建筑造型 建筑形式 功能和立意确定基础上,形式和空间的构成手法应运而生。因为地下室功能

37、较多。我们设计了一个和建筑形成60 。夹角的下沉式庭院。地下庭院通过东侧的草坡与中央绿地相连,这种延伸感使其成为绿地的一部分;开阔的地下庭院使得地下室完全没有压抑和阴暗的感觉。建筑内部还设置了多处直通地下层的内部小庭院,使得庞大平面的内部依然光线充足。 建筑风格 建筑选材坚持了原生态的理念,1 层为清水混凝土外墙,2 层外挂灰色暗扣型钛锌板。混凝土稳固、朴实和冷峻,而钛锌板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氧化会呈现不同的质感,这反而增加了一种时空感。这两种材料带来了视觉的强烈对比,也赋予了这座建筑和已有建筑截然不同的个性。这个只有4m多高的混凝土容器成为建筑的主要形象。舒展的造型与开阔的绿地在视觉上取得

38、了高度一致性,她安静蛰伏于绿地之中,靠近了才能感受到她独特而略带冷峻的形象。 内部空间 主要厅堂 装修 室内也大面积采用了素混凝土和干净的白色墙面及吊顶。其中也有墙面使用了淡紫色和淡蓝色;作为室内焦点的图书馆大玻璃则采用了凸显媒介特征的亮黄色圆点彩釉玻璃,使得冷峻的气氛得到稀释。值得一提的是地下层大厅地面采用的大红色,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引导,使得本来较为消极的地下层变得活跃和动感。 使用情况 调查 强烈的视觉对比,冷峻的装修风格,凸显了建筑的文艺气质,使人愿意投身其中,一探究竟。灵活的室内空间,适当的室内绿化,在有趣的环境中穿梭给人一种愉悦之感。 建筑技术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外墙装饰 材料及构

39、造 1层为清水混凝土外墙,2 层外挂灰色暗扣型钛锌板。 总体评价 传播学院是一座没有主立面、没有高度、甚至没有“关键形象”的建筑。她理性中带着活力,冷峻中带着激情,拙朴中带着变幻,似是一个不速之客,但她友好、融洽,与大家和睦相处,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项目名称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 建设地点 同济大学本部校区 规模 9204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主要 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13676 容积率 4.5 建筑密度 29% 绿化率 35% 停车位 45 建筑层数 地上 5 层,地下 1 层 高度 20m 各功能组成部分比例 教学、办公、学术交流 建筑与环境关系 交通 建筑与道路的

40、关系 总平面布局 相邻 建筑关系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位于同济大学校园东南角。西临一二九礼堂和一二九纪念园北邻逸夫楼( 原为德国中心,现为校部办公楼) 。南侧是运动场,东侧紧靠四平路。基地西北角为保留建筑旭日楼( 将要改造为校部接待中心) ,其南侧正对纪念园。 建筑设计实例考察资料 项目 对城市影响 中法中心不可避免地需要塑造建筑形象的某种象征性,即如何体现中法两国的密切关系、各自的文化传承及两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应为了象征性的塑造而过多地依靠图像符号,而破坏建筑应有的对于内外条件的整合性。这一建筑应看作是对于内部使用功能和外部环境条件,以及更广阔的文化语境的整合。 景观质量 相互耦合的空间体量

41、与环境的互动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外部景观。保留的水杉林被办公单元、公共交流单元及旭日楼围合后成为建筑的入口庭园,与一二九纪念园一起形成校园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建筑两个单元穿插处的屋顶水池和下沉庭院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使建筑本身成为纪念园空间和四平路城市空间的中介。南北单元在基地南部围合出另一个面向一二九礼堂的绿化庭院,这是一个相对内向的私密空间,为师生提供安静的交流场所,视线穿越透明的入口大厅以及底层阶梯教室与北侧水杉林园建立视觉联系。基地9 棵保留的古树与建筑穿插呼应,明确这一建筑的场所特性。 建筑功能布局 各层 功能分布 整个建筑布局形成既分又合的三个部分:南北两条进深相同的曲折连廊串联

42、起大小不同的使用空间,教学、办公单元互相穿插后分别从空中和地下汇聚到最北端的公共交流单元,完成二元结构的“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过程。教学、办公单元的教室和办公室都便于灵活分割,南侧的教学单元是单侧廊的布局方式,而北侧的办公单元是中走廊的布局方式,它们的西侧尽端都是大教室和大办公室。这种差异正是功能使用的需要。公共交流单元中含有1 个250人报告厅和3 个200 多功能厅以及地下展厅、咖啡吧和下沉庭院。地下室布置有45个车位的车库和设备用房。 布局特点 两条教学、办公单元是不同形式的水平向延伸空间。公共交流单元则是一个联系两者的垂直分布空间。不同维度的空间构筑二元统一结构。不规则的体量转折和穿插最大限度地使9 棵大树和水杉林得以保留,又创造了丰富多变的室内外空间使巨大的建筑体量消解于细腻的环境之中,同时绝大部分使用空间仍保持规则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理论/案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