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名称: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案例介绍:雷曼兄弟的破产过程2008 年 3 月 18 日 雷曼兄弟宣布,受信贷市场萎缩影响,其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7%,股价下挫近 20%。4 月 1 日 为了平息市场对资金短缺的疑虑,雷曼兄弟发行 40 亿美元的可转换特别股;受此消息激励,雷曼兄弟股价大涨 18%至每股 44.34 美元;投资人表现出对雷曼兄弟的信心,认为其能躲过贝尔斯登遭并购的命运。4 月 16 日 雷曼兄弟 CEO Richard Fuld 表示,信用市场萎缩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4 月 30 日 为降低高风险高收益放款部位,雷曼兄弟出售 11 亿美元的放款担保凭证。6 月 4 日 受
2、市场担心雷曼兄弟需要进一步融资的影响,其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跳升到 272 基点。6 月 9 日 信用评级机构将雷曼兄弟的信用等级下调,其他机构也表示了对其信用前景的担忧。6 月 10 日 雷曼兄弟宣布,预期公司第二季度净损失 28 亿美元,并透露最新融资 60 亿美元的计划。6 月 13 日 因亏损,雷曼兄弟 CEO Richard Fuld 解雇财务总监 Erin Callan 和总裁 Joseph Gregory 。6 月 19 日 全球主要银行,券商信贷相关损失已达 3960 亿美元,其中雷曼兄弟的损失为139 亿美元,大幅上升。8 月 1 日 报导称,雷曼兄弟试图出售价值达 300 亿美
3、元的商业按揭资产和其他难以估值的证券。8 月 16 日 雷曼兄弟考虑出售价值高达 400 亿美元的商业不动产资产。8 月 18 日 市场预期雷曼兄弟第三季度净损失将达 18 亿美元,主要券商的研究报告纷纷调低雷曼兄弟的评级。8 月 25 日 韩国产业银行重新开始入股雷曼兄弟的谈判,但雷曼兄弟要价太高,同时,雷曼兄弟 CEO Richard Fuld 信誉受损,恐遭内部逼退。8 月 26 日 美国私募基金 KKR 表示有兴趣收购雷曼兄弟的资产管理业务。9 月 10 日 雷曼兄弟与韩国产业银行持续多日的入股谈判最终破裂,因市场对雷曼兄弟的生存产生担忧,雷曼兄弟的股票暴跌 45%。9 月 11 日
4、雷曼兄弟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将达 39 亿美元,并宣布公司的重组计划;雷曼兄弟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大幅减持住房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与 Blackrock 合作降低住宅抵押贷款风险敞口,优化项目组合;雷曼兄弟股价暴跌 46%,至每股 4.22 美元;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警告要将雷曼兄弟的信用评级大幅下调。9 月 12 日 雷曼兄弟寻求将整个公司出售,市场产生恐慌情绪,业务伙伴停止和雷曼兄弟的交易和业务,客户纷纷将与雷曼兄弟的业务转移至其他银行和券商;美洲银行的英国巴克莱银行与雷曼兄弟谈判收购计划;美联储介入,召集华尔街主要银行商讨雷曼兄弟和保险巨头 AIG 的问题;雷曼兄弟股价继续跌至每股 3.65 美元
5、;其信用违约互换点跳升至超过700 基点。9 月 14 日 美联储明确表示不会给雷曼兄弟以救助和资金保障,巴克莱银行退出谈判,美洲银行转而与同样陷于困境的美林达成收购协议;同时,高盛,摩根士丹利,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表示没有兴趣收购雷曼兄弟,雷曼兄弟命悬一线。9 月 15 日 无奈之下,雷曼兄弟依照美国银行破产法第十一章,想纽约南部的联邦破产法庭提出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一, 公司自身原因1, 业务过于集中,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太多,损失巨大雷曼兄弟的业务过于集中于固定收益部分。近年来,雷曼兄弟次级按揭贷款业务的发行量和销售量排名第一。相应的,雷曼兄弟的资产中证券投资和抵押短期合
6、约占比超过 80%以上。雷曼兄弟的证券投资和金融工具中,按揭贷款及房地产相关的资产占比最大,在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仍高达 35.5%。当市场崩溃时,房价下跌,资金匮乏,流动性紧张,巨大的系统风险直接引发了雷曼兄弟的危机。2, 财务结构不合理,杠杆率太高且过度依赖短期融资雷曼兄弟自身资本有限,而其业务又需要的资金,迫于盈利压力,其采取了高杠杆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盈利能力,但同时也使风险成倍增加。雷曼兄弟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其经营对短期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危机发生后其所持有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等资产大幅减值难以变现,致使公司短期流动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也是致使其最终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7、3, 风险控制过度依赖数理化模型技术分析,未能有效控制风险。雷曼兄弟一直以先进的信用衍生品模型分析技术著称,但在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的模型技术未能起到应有的预测作用,信用衍生品的损失远超过预期,最终导致风险完全失控而破产。4, 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不足管理层的盲目乐观导致其风险控制意识和理念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在次贷危机发生时,管理层优柔寡断,错失良机。管理层错估了形式,在同韩国开发银行的收购谈判中要价过高,错失了紧急融资,度过难关的良机,也导致了投资者信心的进一步丧失。二, 外部原因1, 雷曼兄弟破产前特殊的市场状况雷曼兄弟破产前,市场严重恐慌,对手终止和雷曼兄弟的交易。客户对雷
8、曼兄弟的前景产生怀疑,取消和终结与雷曼兄弟的业务,将资金往别处大规模转移,在雷曼兄弟发生了事实上的挤兑。雷曼兄弟的主要交易对手也停止和雷曼兄弟的交易,实际上给了雷曼兄弟致命的一击。2, 华尔街谋而不救一家的危机和困苦往往意味着他人的机会。对于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资银行,如果做空致使其垮掉,其资产必定会打折大甩卖。不少华尔街的投资者基于这种判断,大量卖空雷曼兄弟的股票,和一切能从雷曼兄弟的败落中获利的金融衍生工具。这种卖空对于一家金融机构无异于墙倒众人推。事实上,在这种强大的卖空打压之下,一天之内,雷曼兄弟的股价就下跌了一半。3, 评级机构落井下石在次贷危机爆发前,评级机构给约 3.2 万亿美元的不
9、良信用房贷支持的债券产品以最高品级,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则把债券产品评级大幅下调。评级机构的不负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风险的存在,又加剧了危机情况的恶化。雷曼兄弟正是由于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其评级而被迫缴纳更多的资金作为衍生品交易的抵押,导致其流动性过度紧缩,资金链出现断裂,最终只能申请破产保护。4, 美国政府“见死不救“大型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深度参与,使其倒闭产生连锁反应,为了阻断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政府往往不得不介入,同时这也使道德风险加剧。出于对道德风险的忌惮,美联储不愿过多地耗费政府的资金来加剧市场的“道德危机“,从而选择放弃了雷曼兄弟。雷曼兄弟破产启示:1,企业要有危机意识:正如比尔盖茨
10、所说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 18 个月”。雷曼兄弟的大规模次级债券是导致其破产的主要原因,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公司已有员工向管理层提出了雷曼兄弟过多地次级债券导致公司面临风险巨大,而当时的次级债券市场一片火热,管理层完全没有理会这些中肯的意见。2,优化企业资产,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的破产往往是因为其资金链条的断裂,雷曼兄弟亦是如此。次级债券占了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很大比重,而大量持有商业地产使得在次贷危机到来时雷曼兄弟的资产变现能力变得极其微弱。最后雷曼兄弟四处借钱无路,不得不宣布破产。3,认清形势,及时抓住机会:雷曼兄弟如果同韩国产业银行的收购谈成的话,那也不会有他后来破产的命运。雷曼兄弟管理层拒绝韩国产业银行收购的原因是出价过低,但接下来的局势我们知道,雷曼兄弟的市值一路大幅缩水,以至于在那几天之后便宣布破产。4,政府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废除后,美国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银行普遍使用高杠杆的财务管理手段,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在成倍的扩大。雷曼兄弟的破产正是过度使用财务杠杆,最后次贷危机来临时,其自有资金周转不开而导致的,雷曼兄弟的破产带来的是更严重的金融业连锁危机。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不力,使次贷危机在雷曼兄弟破产后更加严重,甚至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以此减少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