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40346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鸿 门 宴(一)文学常识史记与后来的汉书 (班固) 、 后汉书 (范晔) 、 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 122 年) ,共 3000 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并称“史学双壁” 。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 ,或称“太史公传” ,也省称“太史公” 。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 “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司马迁(前 145 或前 135前 87?) ,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

3、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 ) 。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 101 年(汉武帝太初四年) ,共 3000 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二)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 ”通“拒” ,把守。 “内”通“纳” ,接纳) 2要项伯(“要”通“邀 ”,邀请) 3不敢倍德(“倍”通“ 背” ,背叛) 4不可不蚤来(“蚤”通 “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 ”通“隙” ,隔阂、嫌怨)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

4、览)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6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南、河北:古义 黄河南北 今义 河南省 河北省) (四)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4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

5、作动词,与交好) 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6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7亡去不义(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10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12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 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16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

6、动词,用眼示意) 17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8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19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20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 21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来源:学优高考网2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2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小的事情;让:动词用作名词,谦让) 24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25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五)一词多义:1、实词如:闻妻言,如被冰雪(如同) 促织天时不如地利(比

7、、及) 得道多助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到、往、去) 指南录后序万事如意(顺、随) 成语如其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如) 赤壁之战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鸿门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或者) 子路、曾侍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同上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比得上) 鸿门宴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鸿门宴举兵伐徐,逐灭之(发起、发动) 韩非子五蠧戌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 阿房宫赋举贤任能(推荐) 成语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 柳毅传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举世无双(全部、整个) 成语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过秦论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8、(道歉,动词)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推辞、谢绝) 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孔雀东南飞 哙拜谢(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劝告) 孔雀东南飞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衰亡) 芙蕖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告诉) 陌上桑军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来源:gkstk.Com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言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幸来源 :学优高考网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 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 去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相去四十

9、里(距离,动词) 当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从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 胜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动听一湖(优美的,形容词) 岳阳楼记内少间,帘内掷以纸出(里,内部) 促织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对内) 出师表内怀犹豫之计(内心,心里)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 ,接纳) 2、虚词为客何为者(wi,做,干,动词) 窃为大王不取也(wi,认为,动词 ) 我为鱼肉(wi,是,动词) 为击破沛公车(wi,替、给,介词) 吾属今为之虏矣(wi,被,介词 )

10、 何辞为(w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 , wi,给,介词;第二个“为” ,wi,动词,成为) 军中无以为乐(wi,动词,作为) 以具告以事(介词,把) 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 且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于长于臣(介词,比)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 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然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不然(这样,代词) 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

11、词的词尾) (六)指出下列句式特征: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判断句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贪于财货 介后具告以事 介后 长于臣 介后 得复见将军于此 介后 籍何以至此 宾前 大王来何操 宾前 沛公安在 宾前 客何为者 宾前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七)固定结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 , “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孰与君少长(“孰与” ,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 ,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 , “为”是语气词。)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