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锁定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5张ppt).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39639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8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锁定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5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锁定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5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锁定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5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锁定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5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锁定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05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九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透视,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即要求对词语的内涵作出解说。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即要求掌握句子的表层(字面)意义,然后挖掘句子的特定语境(临时)意义,最后理解分析句子的言外之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即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根据试题的要求,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即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以及一段之内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句、语段乃至整篇

2、文章的中心要点。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对全部材料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概括;或对一人一事、一字一物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从2013年广东省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可知,考查的形式仍是设主观题和客观题各两小题。客观题两道,一为5选2,一为4选1;赋分分别为5分和4分。客观题主要在文章理解、作者观点概括、概念理解等方面设题,主观题一般设置两道,题型主要有要点概括、作用分析、句子含意理解等,赋分共8分。广东卷论述类阅读考查题型基本稳定,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与阐释、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的能力,设题考点清晰,难度不大。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失分的原因,首先是阅读的

3、问题,由于对文本涉及的领域比较陌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树立信心是前提。此外,要了解客观题设题的一般规律,主观题答题要规范,力求概括分析准确、要点完备。论述类阅读考查从内容到形式已比较成熟,估计2015年不会有大的变化。,广东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情况一览表,名题导练,【例1】(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

4、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

5、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

6、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

7、。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1下列说法,

8、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观察事物的外表”错,原文是“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C.“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在文中没有依据,且不符合作者所表达的意思。D.文中

9、“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的是“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而不是“人”。答案:AE,2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解析:本题从混淆是非角度设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D.“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用玄思的方法读书

10、,“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并没有强调“把握全书要旨”与“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哪个更重要,也没有要求先后顺序。答案:D,3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_解析:本题通过比较的方式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可结合原文“逻辑方法与数学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部分概括回答。答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注重实用问题,而注重探讨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本质。(意思答对即可),4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

11、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_解析:本题通过运用文本理论分析生活现象来考查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可从第四段“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一句来分析陈寅恪读书的做法。,答案:体现了文中“玄思”的思想方法。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是“由全观分”的方法;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是“由分观全”的方法。借题发挥: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在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先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铅笔标记重要符号的信息。审析题干,吃透

12、选项,力求找准找全对应点,也就是答题的区间。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在辨析过程中,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把题中每一选项的表述与文中相关内容仔细比较,看有无变化。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侧重点、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方面辨析异同,认清命题者设题常用的干扰方法,避免误入陷阱。主观题的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整合时需注意。,【例2】(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 R

13、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

14、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

15、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

16、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

17、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C有学者签字

18、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 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解析:A.据原文第一段,“负起知识的责任”与“养成道德的勇气”均为“建立新的人生观”的前提条件,而非后者的目的。C.绝对化,原文是“体现负责”。E.是为了说明“对负责的思想负责”,而不是为了说明科学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 答案:BD借题发挥:做客观题筛选信息时一定要注意选项对原文信息的转述所出现的变化。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内容,那么就要特别小心,看是否出现了范围的夸大与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

19、、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等情况,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偶然性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变成了现实性,将来时变成了完成时,等等。既要分析选项句的结构,准确把握其传达的信息,又要找到原文中相对应的语句,与选项进行仔细比较。,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 B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 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

20、知识分子。,解析:B.强加因果,“是负责的思想”的表述于文中无体现。C.根据原文第四段“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可知此项错误;此选项中考生易加入自己主观的思想而选错。D.在原文最后一段,“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项遗漏了“有抱负”的条件,得出结论是不充分的。 答案:A借题发挥: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读题干,弄清题目的指向,看问的是什么;然后要在原文中找准与选项句相对应的语句内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和选项涉及的问题在原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确定选项。,3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

21、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前一个“负责”的内涵在第三段。“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是一个过渡句,后一个“负责”的理解在这一过渡句之后:“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答案:第一个“负责”是形容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在艰难困苦中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的审核,构成周密系统这一系列追求真理的过程。第二个“负责”是动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对“负责的思想”进行“推进和扩充”的责任。借题发挥:解答此类题,先要认真审题,分析相关词语的词性和句子结构,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然后要确定词语和句子涉及的阅读区域,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概括。,4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

22、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关于“知识的责任”,作者提出了三层意思,对照这三层意思来分析袁隆平的作为,就可以得出袁隆平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结论。,答案:有负责的思想。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袁隆平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为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

23、起更重大的责任。袁隆平不仅肩负着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责任,还肩负着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的责任。借题发挥:此类题答案涉及全文,应先根据题目指向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或段落,再进行分析归纳。最好是分点回答,答案要全面、准确。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论述类文章阅读1论述类文本所谓“论述类文本”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它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2论述类文章阅读客观题常设陷阱(1)混淆范围。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常夸大事物的范围、作

24、用、程度,或者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或者任意扩大概念外延等。,(2)误划类别。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3)因果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一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4)主次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5)是非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6)以偏赅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7)张冠李戴。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把

25、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8)无中生有。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设置原文中没有的信息。(9)答非所问。命题者设计选项时,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答与问游离,完全没有内在的联系。(10)偷换概念。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将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中的词语非等值概念交换,或选项在表述原文意思时漏掉了原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或把原文对中心语的陈述,换成对修饰语的陈述,或有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1)断章取义。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是从全文主旨去理解内容,而是背离主旨,抽取只言片语,组合成貌似正确的选项来误导考生。(12)已然与未然。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

26、“既成事实”。(13)偶然、可然与必然。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一、论述论文章的阅读技法1找出中心论点,把握文章主旨。2理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看用什么论据、论证方法来说什么理。3梳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看用什么论证结构,这样便于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清行文的脉络。4抓住观点句、中心句、段首领起句、段末总结句、过渡句、层面分析句等,它们常常是筛选答题信息的区域。,二、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型精解(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含义“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包括: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含意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对

27、文本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词语;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等。“概念的含义”是指这个概念在文中产生的临时的具体的含义。在实际考查中,主要是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概念的内涵主要指概念的本质特征、功用、原因等,外延主要指种类、数量、条件等。,2.题型(1)选择题。对于文中某一概念或词语的理解(表述、说明)进行选择。 对某一概念的某些特征进行分析选择。(2)主观题。根据文意,写出某一概念的含义。结合文意,给某一概念下定义。能对某个词的运用进行或好或差的评价。,3方法点拨(1)依据语境、概念前后述说的内容来理解概念的含义。【例1】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接

28、受者应该透过作品的表层而抵达作品的深层,这种文学解读的方法和模式,在朱熹之前,就已经有理论家提出过。如北宋的诗论家苏轼就提出著名的“深观其义”说:“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义焉。”苏轼所说的“不可以言语求而得”,是说读者在接受和解读诗歌作品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从诗句及其字面意义去探寻诗的本意,因为这样是谈不上对诗意的真正理解的。苏轼所说的“以言语求”,其实就是朱熹所说的“随文解义”,即仅仅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字面意义,对这种解读方法,他们都是反对的。而苏轼所说的,“深观其义”与朱熹所说的“晓得意思好处”也是同一个意思,即要求读者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必须指出

29、的是,对于接受者怎样才能“深观其义”,苏轼并未作进一步的理论说明,这个问题在朱熹手里才最后得以解决,这就是朱熹提出的“涵泳”的文学解读方法与途径。结合文段试解释第一句话中“表层”与“深层”的含义。(回答均不超过10字)表层:_深层:_,解析:此题考查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某一概念的提出,必将在上文有提示,或在下文有解释,运用“瞻前顾后法”不难推出。文段第一句,提出“表层”和“深层”概念;纵观后文,“表层”即苏轼所说的“以言语求”,朱熹所说的“随文解义”;“深层”即苏轼所说的“深观其义”与朱熹所说的“晓得意思好处”。对应后文解释的内容“即要求读者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很快

30、就会得出答案。答案:表层:作品语言及其字面意义。深层:作品的深层意蕴。,(2)依据代词指代义来理解概念的含义。指代义是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理解指代义,要确认词语所指代内容及其范围、位置和层次等。词语的指代义有两种形态。代词形态,即用代词来指代某个意义。【例2】 “一些环境保护论者以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开发的一种叫特温戈的小型车为例,证明了只要不再追求汽车的大体积和大功率并大大降低其产品的燃料消耗,世界汽车工业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绿色和平组织已经构想出一种环保型样车SMILE(“体积小、智能化、重量轻、效率高”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该

31、组织希望这一概念能流行起来。这种汽车主要靠高于正常压力的增压器增加汽缸的动力或使混合燃料注入汽缸。一些专家说,这是使小型发动机充分发挥性能和提高燃料效率的好办法。”文中画线处的“概念”一词指的是什么?_解析:从画线句子看,“这一概念”中的“这”为近指代词,应该指代的是前文括号内的四个短语,那么“这”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此题的答案,即“体积小、智能化、重量轻、效率高”。答案:体积小、智能化、重量轻、效率高。非代词形态,即用非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的一些内容。,【例3】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水,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任何加强这种

32、影响的试图都会导致光的吸收。因此,重要的是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方法把铷原子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同时,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文中加点的“影响”一词的意思是()A普通的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B光对于所通过材料的原子的作用C两束经过细微调节的激光的干扰D小室中热的铷原子减慢光速的效果,解析:解答此题,关键看原文语境,从上文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中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指光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受到的影响是什么呢?影响是“光速也会略微降低

33、”。其余选项均不符合语境。答案:A(3)结合修辞手法来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例4】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放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生命气息的载体”的含义:_ _解析:“生命气息的载体”属于抽象的词语,解释时要在文中找到他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从文意上看,“生命气息的载体”是指“它们”,而“它们”又是指“这些画”和“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然后再整合概括,可得答案:“生命气息的载体”指的就是能反映作家心理与

34、性格的那些日常用品。答案: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用品。,【例5】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现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幕闭锣鼓停。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的水,鹗5000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姜桂华不忘露珠寂静之味)“精简机构”在文中的含义:_ _“管教”在文中的含义:_ _,解析:此题很明显是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关键:只要将拟体还原为本体,理清拟体与描写对象的关系。答案:精简机构: 湖泊水位降

35、低,面积缩减。管教:瀑布被人类控制,失去了自然之态。(4)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来理解概念的含义。【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艺术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情趣。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滋味。到了识酒滋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

36、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中的“江湖气”是什么意思 ?_,解析:“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这句话是从反面论证学文艺入手要“偏”,否则就“总不免有些江湖气”。这“江湖气”指的就是“不能做到偏狭”。这一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江湖气”的意思是: “趣味广泛,谁的作品都爱读,没有门户派别的偏见。”另外,考虑到文中的“总不免有些”带有否定的意味,把答案表述为: “缺乏门户派别的依傍,没有专门的兴趣。”就更为准确。能不能把“江湖气

37、”理解为文中的“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呢?不能。因为这一句的“江湖气”是说入手不偏的弊病,而“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是说后来由偏进到不偏的好处,两者分别属于文章的不同层次,含义也完全不同。答案:缺乏门户派别的依傍,没有专门的兴趣。,(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含义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一般包括:结构比较复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句子;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蕴含着某些深层含义的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有着某种新意、比较形象生动的句子;言在此而意在彼、由语境赋予临时意义、比较容易误解的句子;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交代脉络层次的句子;起引用、概括、总结、过渡、深化、揭示主旨作用的句

38、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的既精彩又比较难理解的句子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该句子的形式、内容及在文中的位置。,所谓句子含意,它包括三个层次的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因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所选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的句子。2题型(1)根据文意,写出某句话的含意。(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3方法点拨(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的含意。,【例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

39、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的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一代代思想家、

40、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贝庖逭谟诖耍蛭淙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的阿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猥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阿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登场了,在人们歆羡的目光中臂挽着高学历“小秘”,招摇过市。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论题

41、中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吗?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文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_解析:这句话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内涵丰富,语意含蓄。首先,要通读全文,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思考“劣根性”,具体指的是什么。从文中可以找出“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

42、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论题中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等提示性文字,但是不能忽略了最后一句“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其次,这些信息筛选出来后,不能直接作答,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概括。,答案:即今日的阿Q精神,自卑自负又自慰的精神;或暴发户气息和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或不自信、不自尊、不具生活活力和创造精神。(2)依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意。首括句、总起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找;尾括句、总结句往往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

43、文去找;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不管哪一种,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辖区去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例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地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文段中提到“尺度之不

44、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_,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尺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二是为什么说尺度的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碍人们的交流。,(3)依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含意。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这种方法适用于考查“句子本身含意”的试题,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与外延的作用。单句抓住主干、复句抓主句(第一

45、层),层层剖析枝叶或分句,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例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后来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