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 课题: 在山的那边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1 年 月 日主备人:王国民 学生姓名: 督查人知识目标1、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山”与“海”的意象。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体验诗歌表达的美。能力目标1、通过朗读来整体感知诗歌美的韵律。2、引导理解、感悟诗歌词句的象征意义。学习目标情感目标1、 体会诗歌美,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2、 理解“理想”的意义,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学法指导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
2、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知识储备1、 在山的那边选自_, 作者_。2. 隐秘 痴想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个性化调整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到过大山的深处吗?一座座山峦叠嶂,一条条蜿蜒小路盘旋其中,有多少梦想在这里徘徊,对于一个山里的孩子,山的那一边,是梦想、是幸福、是渴望、是追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个山里孩子的梦想吧!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
3、外那美好的世界。二、 初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解决生字词。1、请全班学生自己放声朗读一遍,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语音正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指导学生解决生字词: 痴想( ) 隐秘 凝成( ) 诱惑( ) 喧腾( ) 一瞬间( )痴想: 很投入很入迷,很忘情地思想. 隐秘 : 隐蔽,不外露.喧腾: 喧闹奔腾 一瞬间 : 一眨眼之间诱惑:愿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在本诗中是吸引的意思。三、 范读课文,学生体会诵读中的语气、语速、停顿等。提问:怎么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形象之美呢?(明确:通过重音、语气、语调的处理,读出感情。)示例:“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
4、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句重读“是的” 、 “请相信” 、 “无数座” 、 “一次次” 、 “终会” 、 “全新” 、 “一瞬间”等词语,最后一句的语调应该上昂很高,起到强调作用,读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的兴奋与惊喜。四、学生朗读,并赏析句子。1、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在朗读中品味诗歌。2、 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请同学们将你认为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朗读喜欢的几句,并简明扼要的说明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索,感性的认识诗歌的美,并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朗读诗歌的美。教师适当指导朗读并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你喜欢这
5、几句?不求答案的对错,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表达美的能力)五、理解诗歌的意蕴美。通过朗读,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答案。1、 “我”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明确:小时候,理解的“山”和“海”是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自然界的“山”和“海” ,今天, “海”是“我”心中的理想境界。而“山”则是“我”在追寻的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道道阻碍。长的后,我经过了成长的风雨,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2、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代表理想,对理想渴望)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诗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明确:“我”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 “我”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并为之锲而不舍的少年。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诗歌主旨: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寻它。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六、布置作业。把自己的梦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超过 30 行。盘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