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2 页1#锅炉水压试验方案1 编制依据1.1 东方锅炉有限公司安装说明书及相关图纸、技术说明。1.2 福泉电厂 1#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火电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建质(1994)102 号。1.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管道篇)DL5031-94。1.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电厂化学篇)DL/T 5190.4-2004。1.6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04。1.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DL/T5047-95。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锅炉机组)DL/T5210.2-2009
2、。1.9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1.10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纲锅监委(1995)001 号。1.11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 5054-1996。1.12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 版。2 概况及特点2.1 福泉电厂 2600MW 级机组织工程 1#锅炉由东方锅炉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并供货。锅炉系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前后墙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 型、露天布置燃煤锅炉。每炉配两台双室五电场电气除尘器、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两台动
3、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一次风机、送风机布置于炉后一次风机、送风机框架内,引风机布置于电除尘后;本期工程锅炉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置 6 台中速磨煤机,与上方的给煤机和原煤仓一一对应。同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脱硫设施。2.2 锅炉主要界限尺寸名 称 单 位 数 据 备注锅炉深度(从 K0 排柱中心至 K5 排柱中心) mm 50500锅炉宽度(外排柱中心距) mm 49000大板梁顶标高 mm 86500炉膛宽度 mm 22162.4炉膛深度 mm 15456.8第 2 页 共 22 页名 称 单 位 数 据 备注水冷壁下集箱标高 mm 75002.3
4、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项 目 单 位 BMCR(VWO) BRL(TRL)锅炉型号 DG2141/25.4-7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 t/h 2141 2034.30过热蒸汽额定蒸汽压力 MPa.a 25.4 25.28过热蒸汽额定蒸汽温度 571 571再热蒸汽蒸汽流量 t/h 1751.8 1660.08再热蒸汽进口/出口蒸汽压力 MPa.a 4.84/4.65 4.57/4.4再热蒸汽进口/出口蒸汽温度 328/569 322/569给水温度 292 2883 主要工程量水压范围3.1 锅炉一次汽回路试验范围3.1.1 水冷系统:上部水冷壁、中部螺旋水冷壁、冷灰斗水冷壁、水平烟道水冷壁、上
5、部水冷壁出口连接管、集中下水管、下水连接管、水冷壁上下集箱、水冷壁过渡段集箱、水冷壁出口汇合集箱、集中下降管分配集箱。3.1.2 过热系统:包墙过热器进口连接管、顶棚管、包墙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过热器间连接管、过热器安全阀段、高温过热器出口至水压堵阀。3.1.3 省煤器系统:省煤器给水管道进口闸阀至省煤器出口集箱。3.1.4 启动系统:汽水分离器、储水罐、启动系统连接管、储水罐汽侧出口连接管、顶棚进口连接管、汽水分离器至储水罐进口连接管,启动系统至储水罐水位调节进口管路闸阀。3.1.5 放空气管路至一次阀;3.1.6 疏放水管路至一次阀;3.1.7 取样管路至一次阀;3
6、.1.8 过热器减温水管、过热器辅助减温水管至一次阀;3.1.9 吹灰蒸汽管路至一次阀;3.1.10 贮水箱上所有附件均至一次阀,水位计不参加水压超压试验,参加工作压力试验;第 3 页 共 22 页3.1.11 系统范围内的压力仪表管路均至一次阀;3.1.12 屏过进口、高过出口管路上的安全阀,采用厂家提供的假阀芯,并用制造厂的“拉马”将其压住(请参见安全阀说明书) 。3.2 二次气回路水压试验范围3.2.1 再热系统:再热器进口堵阀、进口安全阀段、再热器进口集箱、再热器水平管组、再热器垂直管组、低再到高再连接管、再热器出口集箱、再热器出口安全阀段至堵阀、再热器减温水管至再热器减温水管总门。3
7、.2.2 减温器、冷段安全阀均在水压范围之内;3.2.4 放空气管路至一次阀;3.2.5 取样、减温水管路至一次阀;3.2.6 系统内热工测点、仪表等均至一次阀;3.2.7 再热蒸汽管路上的安全阀,采用厂家提供的假阀芯,并用制造厂的“拉马”将其压住。水压试验用水3.3 根据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的安装说明书要求,锅炉的上水温度 20-70。上水速度应缓慢,上水水温与储水罐和汽水分离器的壁温温差28。开始升压时,金属温度必须达到 21,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某一部位的金属温度(用热电偶监测)低于 21,则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降压。使用低温进行水压试验将导致受压件的脆性断裂破坏。当金属或水的温度高于 49时
8、,将不利于人体接触金属表面进行检查,因此应控制金属或水的温度不高于 49。在水压试验期间,应监视金属温度,使其不超出最高和最低温度限,应监视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集箱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金属温度。3.4 水质指标,水压试验用水采用经氨水和联胺处理的除盐水,其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3.5 锅炉水容量名称容积(t)省煤器系统 分离器/储水罐 水冷系统 过热器 再热器水压试验时 136 27 67 155 317锅炉用水一次汽系统 485t,二次汽系统 317t,合计 702t,考虑到试验前系统冲洗第 4 页 共 22 页需要和备用,除盐水至少应满足 3500t 的用水。3.6 药品用量:氨水(N
9、H 3H2O) (液体,分析纯,2.5kg 桶装)0.7 吨;联胺(N 2H4) (液体,铁桶装,纯度80%)1.5 吨;试压药品要同时考虑长期保养,且在除氧器备除盐水。4 水压使用机具及临时系统布置水压试验压力根据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12-1996)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 DL/T5047-95)及东方锅炉有限公司安装说明书要求,过热器、水冷壁、省煤器系统按省煤器进口集箱的设计压力(31.5MPa)的 1.1 倍(即 34.65MPa)进行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再热器系统的水压试验压力按再热器进口集箱工作压力(4.86Mpa)的1.5 倍,即 7.29Mpa
10、 进行水压试验。4.1 一次汽回路试验压力取省煤器进口集箱的设计压力的 1.1 倍P1=31.5MPa1.1 =34.65 MPa。4.2 二次汽回路试验压力取再热器介质工作压力的 1.5 倍P2=4.86MPa1.5=7.29 MPa。4.3 一次汽回路压力以过热器出口的就地压力表为准,二次回路压力以再热器进口段上就地压力表为准。临时系统4.4 气压试验临时管路4.4.1 压缩空气由锅炉房检修用压缩空气管路提供。4.4.2 压缩空气由锅炉压缩空气管路接口接至过热系统和再热系统水压试验临时升压管路上。4.5 上水系统4.5.1 上水方案一次汽部分:凝结水贮存水箱凝结水输送泵除氧器汽泵前置泵(加
11、电动给水泵)高压给水管道省煤进口-省煤出口 过热器减温水管道过热器 水冷壁二次汽部分:凝结水贮存水箱凝结水输送泵除氧器电动给水泵出口-再热器减温水管再热器4.5.2 临时上水接口第 5 页 共 22 页4.5.2.1 一次系统上水由除氧器经汽泵前置泵至高压给水,不设临时管路。4.5.2.2 再热器上水:上水由除氧器经电动给水泵出口至再热器减温水管道上水,不设临时管路。4.6 加热系统炉水加热系统拟采用辅汽联箱至除氧器加热的辅助蒸汽管道在除氧器内对炉水进行加热,不另设临时系统。辅汽投用前经充分暖管,管道、支架布置应考虑热膨胀,管道进行临时保温,避免发生人身事故。4.7 试压系统4.7.1 升压泵
12、: 型号 3D2-S 型柱塞高压泵流量 310.2 m 3/h 压力 50MPa4.7.2 一次系统:升压泵进水口采用 573 临时管子接在除氧器溢放水管上,升压泵出口(高压水)用 33.47.1 的临时管接到集中下水管分配集箱疏水管路的备用疏水管112#阀门后(将集中下水管分配集箱疏水管路的二次 33#门改装在备用疏水管后,水压后再装回原位) ;二次汽系统:升压泵出口(用 33.47.1 的管子)至低温再热器进口疏水管上。4.8 排水系统冲洗水直接排放到雨水井系统;加药后,一二次汽系统废水利用锅炉疏放水系统,通过疏水扩容器排污管接临时管排放管道至机组排水槽。5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5.1 水压
13、试验必须具备的条件5.1.1 锅炉钢结构安装整体验收完毕。5.1.2 锅炉本体各承压受热面设备安装完毕。5.1.3 所有与水压设备有关的焊接工作结束,如水冷壁、包墙管、拼缝、门孔密封盒、锅炉一次密封、二次密封预焊件、保温钩钉等焊接工作结束。5.1.4 锅炉膨胀指示器安装完毕,并调整至零位。5.1.5 汽水系统中所有疏放水、放空气、取样、吹灰汽源、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等管路安装完成或至一次阀。5.1.6 锅炉疏放水母管至疏水扩容器安装完成,疏放水母管上其它疏水支管接口安装完成,第 6 页 共 22 页锅炉启动系统管道及系统上疏水安装完成,疏水扩容器及疏水箱排水管至机组排水槽排水的临时管安装完成。5
14、.1.7 与水压试验有关管路的热工测点、仪表控制管路等已接至一次阀,二级过热器出口、再热器进出口就地压力表接口完成。5.1.8 水压试验范围内的受热面壁温测点安装焊接结束。5.1.9 受热面设备吊杆安装完毕,经调整受力均匀并符合图纸,过热器、再热器包括主汽、热段、冷段有关弹簧已锁定。5.1.10 接主汽堵阀、冷段堵阀和热段堵阀外的主蒸汽管道、冷段管道、热段管道待水压试验完成后再施工,否则影响堵阀的检查。5.1.11 制造厂设备缺陷已处理完毕,自检和预检中发现问题已整改完毕。5.1.12 所有合金钢设备零件光谱复核工作结束,无误。5.1.13 水压试验临时设施包括气压、上水、排放、升压临时管路等
15、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水压试验现场检查临时设施如脚手架、照明等铺设完毕,水压过程中通讯设施已准备完毕。5.1.14 水压试验范围内通道、平台扶梯、栏杆安装结束,临时脚手架(除水压试验检查必须外)均须拆除,炉膛内外水压试验区域已清扫完毕,无垃圾杂物。5.1.15 安装时的临时吊耳、铁件、加固件均须拆除。5.1.16 化水车间具备制水条件。5.1.17 大板梁挠度及整体锅炉钢结构沉降观测记录完整。5.1.18 水压试验用表计齐全,并经校验,精度、量程符合规范要求。5.1.19 过热器、再热器安全阀已安装水压试验用假阀芯,安全阀顶针、自制扳手、阀门开关扳手等专用工具已准备。5.1.20 水压试验组
16、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已落实到位。5.1.21 水压试验系统图和压力升降曲线图已悬挂于现场。5.1.22 锅炉气压试验已完成,试验过程暴露出来的各种缺陷已经处理完成。5.1.23 水压试验前质监站预检查和正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整改完毕。5.1.24 试压泵能力试验完成且合格。5.1.25 化学药品已备齐。5.1.26 储水箱壁温的金属温度检测点的温度计及试压用压力表按标准校验合格并安装完毕;试压泵上各设置 1 块 60MPa 压力表;试压泵出口临时管上设置 60MPa 和 16MPa 压力表第 7 页 共 22 页各 1 块;二级过热器出口左、右侧分别设置一块精度 1.5 级 60MPa 的压力
17、表和精度 0.5级 60MPa 的压力表;再热器进出口管道各设置一块精度 1.5 级 16MPa 的压力表和精度 0.5级 16MPa 的压力表。5.1.27 主要操作门挂牌已完成,凝结水贮存箱、除氧器、正式管道及水压临时系统管路已冲洗合格。5.2 水压试验前检查水压试验前的检查分班组、热机队、项目部、监理公司、现场质监站的验收检查,最终迎接质检中心站的检查。5.2.1 检查水压试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否具备,包括临时吊耳的割除打磨及缺陷处理等。5.2.2 检查水压试验必须具备的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正确。5.2.3 检查水压试验的临时设施、系统是否安装完毕,调试结束并具备投用条件。5.2.4 检查恒
18、力吊架及弹簧吊架、受压件吊杆受力是否均匀,弹簧是否已锁定。5.2.5 检查受热面设备是否能自由膨胀,影响膨胀的构件应拆除。5.3 气压试验5.3.1 为水压试验的一次成功创造条件,要在水压试验前进行一次气压试验,以便及早发现系统范围内的焊口、封头、管子有无裂纹、眼孔等较大缺陷,水压范围内系统管路是否安装完善,是否有漏装接口或临时堵头,并及时加以消除。5.3.2 试验压力:0.49MPa 左右。5.3.3 气源:检修用压缩空气。5.3.4 检查方法:当系统压力升高时,泄露处会发出尖嘘声,以此检查系统范围内的缺陷部位。5.3.5 发现缺陷后要做好记录,等系统压力释放后,一并处理。5.3.6 缺陷处
19、理完毕后,重新作气压试验,直至确认无漏点为止。5.3.7 气压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对主蒸汽堵阀、再热蒸汽堵阀及附属管路的严密性进行检查,临时堵头是否有漏装,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以上各阀门能满足水压试验要求。5.3.8 一般在白天对系统进行升压,现场需有人员对系统压力进行监视,保证压力能稳步上升,检查工作在下班时间且比较清静的环境中进行(外界噪音较大的施工点须停工) ,避免其它声音干扰而影响判断。5.4 水压试验步骤5.4.1 水冲洗第 8 页 共 22 页a 水压试验范围内的水冲洗采用除盐水冲洗;b 打开一次系统的所有放空气阀门;c 用凝结水输送泵给除氧器上水,上水至除氧器高水位,经过汽泵前置泵、高
20、压给水管、减温水管道对锅炉上水; d 水至水冷壁满水时,停泵、关进水阀;e 打开集中下水管分配集箱疏水门、螺旋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疏水门、水平烟道水冷壁侧墙进口连接管疏水、垂直水冷出口混合集箱疏水门、省煤器进口集箱疏水门等,对水冷系统、省煤器系统进行水冲洗。f 冲洗时应观察排水污浊度,并观察排水中的悬浮物,当排水悬浮物浓度接近干净水质时,即认为冲洗合格。g 在冲洗效果不佳时,进行 10%试验压力(3.5Mpa)的加压冲洗,直至达到规范要求。5.4.2 上水a 水冲洗合格后,将凝结水箱补满水,用凝结水输送泵给除氧器上水到二分之一,并进行加药,完成加药工作,打循环,同时通知取样化验,直至水质符合 3
21、.4 规定。b 水质符合要求后对除氧器通辅汽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到 7080。加热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水温和水位进行监视,防止水温过高和满水溢出。c 锅炉上水前,打开一、二次系统的放空气阀,一、二次汽系统需打开过热器减温水管道上的所有进水门。d 打开进水阀对一、二次系统同时上水,在除氧器水位低时,关进水阀和前置泵,对除氧器补水并配药、加热;水质符合 3.4 规定后重新上水。e 上水至一、二次系统各空气管均有水溢出,待五分钟后并确保系统内无空气排出时,关所有一、二次系统放空气二次阀,停止对一、二次系统上水。f 对各受热面设备吊杆受力情况做全面检查,记录膨胀指示器数据5.4.3 升压和检查完成一、二次
22、汽系统上水,且系统温度满足水压要求后。用电动给水泵开始对一次系统进行升压,用升压泵对二次系统进行升压,升压速度0.3Mpa/min。a 当一二次系统压力升至 3.5MPa 时,停止升压,给水泵打循环,对一二次系统进行检查,经检查无缺陷,可继续升压。b 二次系统升压到 4.86MPa 后以0.2Mpa/min 升压,压力升至 7.29 MPa 时,停第 9 页 共 22 页止升压,稳压 20 分钟之后开再热器排空门,将试验压力降到 4.86MPa,对二次系统进行检查,经检查无缺陷,二次系统试压合格。确认二次系统试验合格后,打开再热器出口放空门,使二次系统泄压至 0.20.3MPa,停止泄压。注意
23、降压速度0.3MPa/min。c 在二次系统稳压过程中同时对一次系统升压,但必须严密监视二次系统压力,并对再热器减温水总门及低再疏水门挂严禁操作牌。d 当一次汽系统压力达到过热器汽安全阀最低整定压力的 80%即30.10.8=24.8Mpa 时,给水泵打循环,分别对过热器安全阀加顶针。注意:由于安全阀弹簧在出厂后处于松弛状态,故本体安全阀在加顶针前,必须用套筒扳手将安全阀弹簧压紧螺钉向下摒紧至压紧螺母下表面与安全阀轭架贴合,使弹簧进一步压紧,防止水压过程中安全阀泄漏;加顶针时,应采用人工扳紧后松小半圈方式防止顶坏阀杆。e 当一次系统压力达 31.5Mpa 设计压力时(压力达到给水泵出口工作压力
24、16.5Mpa 时,停电动给水泵,启临时升压泵对一次系统继续升压) ,对一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看有无泄漏和其它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合格后,启动升压泵,开 1#门,继续升压。f 一次系统升压至 34.65Mpa 试验压力,停泵并关 1#门,稳压 20 分钟,之后开一次系统排空门,将试验压力降到 31.5MPa,关一次系统排空门,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系统有无渗漏且系统膨胀无碍、并作好系统膨胀记录,若无渗漏变形证明一次系统水压试验合格。超压时,所有检查人员均应到安全位置等待,不得做任何检查。g 当确认一次系统水压合格后,缓慢打开过出口疏水门一次系统泄压至0.20.3MPa,停止泄压。注意降压速度0.
25、3MPa/min。5.4.4 检查范围a 各承压部件及承压部件的制造和安装焊口的全面检查。b 各承压部件上各铁件的焊缝。c 水、升压、降压、放水各过程中的膨胀变化和变形情况,作好记录。d 各门孔、密封件、阀门法兰的密封。e 炉顶吊挂装置的受力情况。f 各种支吊架受力情况和变化情况。5.4.5 降压和放水a 在正常情况下降压速度0.3MPa/min。第 10 页 共 22 页b 当系统泄压至 0.20.3MPa 时,停止放水,锅炉满水保养。c 在降压过程中,可利用部分压力对各种仪表管路,取样管路进行冲洗。d 冲洗水直接排放到雨水井系统,加药后的废水排放至机组排水槽。e 锅炉保养期间保养范围内的所
26、有一二次阀均需关闭,并挂严禁操作牌,拆除阀门手轮或加锁。5.5 水压试验合格标准5.5.1 水质、水温标准见 3.3 和 3.4。5.5.2 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5.5.3 检查中所有承压部件没有破裂、变形、渗漏水现象。5.5.4 有微量渗漏,不影响维持压力,渗漏部位在试压结束后进行可靠处理。5.5.5 所有吊杆受力均匀。5.5.6 锅炉膨胀有完整记录,并无异常。5.6 水压后保养5.6.1 根据电力部颁发的规范 ,水压试验距化学清洗时间超过 30 天,应按规定保养。5.6.2 锅炉保养期间须考虑防冻措施。根据规范要求,此项目采用湿保养。若出现低于2的环境温度,炉膛内部必要时布置碘钨灯对 U
27、 形管排进行烘烤,防止炉水冻结。本锅炉试压期间属 5 月份,平均气温为 20不需要防冻措施。5.6.3 保养期间,须定期对炉水进行采样,对水质指标(包括联氨浓度、PH 值)进行化验,若 PH 值低于 9,须通过对系统重新加氨水的方法提高 PH 值。若届时有气温较低的情况,须对环境温度、过热器、再热器垂直管圈进行测量,以决定是否采用防冻措施。5.7 水压试验系统图(详见附录一)5.8 水压试验压力变化曲线(详见附录二)6 进度计划控制水压试验计划完成时间:5 天。7 质量要求气压试验一次成功;水压试验一次成功。8 安全和环境控制措施8.1 安全措施8.1.1 在水压试验进水期间,空气门以及再热器
28、减温水总门操作的人员和监视系统压力的人员不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第 11 页 共 22 页8.1.2 在升压期间,停止受热面附近与试验无关的一切工作,试验人员一律挂牌上岗非试验人员一律离开现场,升压泵等高压管道、设备附近设警戒区,非设备操作人员不得进入该警戒区。8.1.3 水压试验时,严禁乱开阀门,严禁对已受压管件进行敲打。8.1.4 参加水压试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熟悉图纸,认真作好记录。8.1.5 参加水压试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程和制度。8.1.6 一次回路水压试验单独升压过程中,关闭再热器减温水总门,挂严禁操作牌。并有专人监视再热器进口压力表。8.1.7 当发现部件有渗漏时,如
29、压力继续上升,检查人员应远离渗漏地点,并设警戒区域,悬挂危险标志。8.1.8 炉内应搭设牢固脚手架,并设有爬梯,照明充足;水压试验过程中通讯应畅通可靠。8.1.9 临时电源必须具有可靠的绝缘措施和漏电保护措施。8.1.10 在整个水压试验区域内(含检查通道)应有足够照明。8.1.11 每次检查结束,检查人员应尽快撤出检查地点,以免在继续升压过程中发生意外。每次检查结束,每组人员应清点人数。8.1.12 在向除氧器加药时,加药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并准备好清水,做好防护工作。8.1.14 升压过程中,检查人员或有关人员严禁站在封头对面或法兰侧面。8.1.15 水压试验前,水压试验系统范围内
30、相关单位应进行系统完善情况会签。水压临时系统应在安装后办理验收签证。8.1.16 升压泵进水管路与泵体连接前,必须进行内部水冲洗,并加装滤网。升压泵使用前经检查维护,启动前,必须排光进出水管内部的空气,防止打空泵。泵体应有牢靠的加固措施。8.1.17 所有临时管路支吊架安装必须符合规范、牢靠。8.1.18 水压试验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8.1.19 在锅炉保养期间,严禁对系统内阀门随意操作,应对阀门挂严禁操作牌。8.2 安全施工应急管理措施8.2.1 严格按照公司突发安全生产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措施,落实抢险救灾人员、设备和物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确保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紧急抢险救灾工作,最大
31、限第 12 页 共 22 页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8.2.2 应急联络电话序号 姓名 所属部门 联系电话 备注1 喻勋凌 项目部 6833152 何国林 安全科 6871533 马宏军 安全科 5253014 曾蜀黔 工程管理科 5238025 张昊 工程管理科 6847696 姚顺江 综合办公室 6846087 吴刚 保卫专业管理人员 5252108 龙卫刚 机具站 5232349 王镇江 热机队 68435010 叶正喜 热机队 57156011 张发树 热机队 676885应急电话: 安全科:2216828 综合办:2216418 火 警:119 医疗救护:120 市二医
32、电话:2444077 130170272538.3 环境控制措施(详见附录三、附录四)9 组织分工9.1 水压试验应在水压试验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进行。9.2 试压检查分成 4 个组:水冷壁和包墙外侧检查组、前炉膛内部检查组、后竖井内部检查组,炉顶棚及其上部检查组。9.3 试验检查单位:锅监委、质检中心站、现场工程质监站、福泉电厂、监理公司、试研院、锅炉厂工代、工程科、安全科、机具站、热机队、电自队、机械化施工队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9.4 水压试验临时系统阀门由热机队操作,正式系统阀门和设备由运行部门操作。10 机工具、临时管道及阀门配备10.1 工具清单名称 规格 数量升 压 泵 3D
33、2-S 型柱塞泵 压力:50MPa,流量 310.2 m 3/h 2 台压力表 量程:2.5MPa,精度等级 1.5 级 1 块压力表 量程:16MPa,精度等级 0.5 级 1 块第 13 页 共 22 页压力表 量程:16MPa,精度等级 1.5 级 4 块压力表 量程:60MPa,精度等级 0.5 级 1 块压力表 量程:60MPa,精度等级 1.5 级 4 块温度计 温度显示仪 1 只10.2 防护用品序号 名 称 单位 计划量 备注1 防毒面罩 只 152 水胶鞋 双 20 防酸碱3 胶手套 双 20 防酸碱4 塑料水桶 只 45 毛巾 条 206 护目镜 付 207 围腰(防水)
34、张 1510.3 临时管道及阀门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材质 单位 计划量1 无缝管 33.47.1 20G m 1504 无缝管 573 Q235 m 305 无(有)缝管 2736.5 Q235 m 1007 截止阀 DN15 PN60 个 68 截止阀 DN50 PN1.6 个 19 闸阀 DN200 PN1.6 个 3备注:在满足水压要求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备用管及其他工程剩余的阀门和管道。10.4 试压现场必须具备的条件10.4.1 水压试验现场检查临时设施如脚手架、照明等完善,水压过程中通讯设施已准备完毕。10.4.2 水压现场挂出 1#炉水压试验系统图和水压试验方案。10.4.3
35、水压现场挂出 1#锅炉水压试验曲线图。11 强度校核计算11.1 临时管道校核:参加水压试验的临时管路在直径和壁厚的选型上,和东方锅炉厂设计的管路系统图纸中设计压力相同的管道一样,有升压管道 33.47.1 规格。按要求对管道进行强度校核:根据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按直管外径确定时,计算管道最小壁厚 Sm=P*D0/(2*+2*Y*P)+ 式中: P-设计压力 MPa 第 14 页 共 22 页D0-管子外径 mm;-钢材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MPa;-许用应力的修正系数,对于无缝钢管 =1.0;Y- 温度对计算管子壁厚公式的修正系数,Y=0.4;-考虑腐蚀、磨损和机械强度要求的
36、附加厚度 mm 取 2mm;(1)管径 33.4mm,设计压力 31.5 MPa,材质为 15CrMoG 的许用应力为 147 MPa,代入公式:Sm=31.533.4/(21471+20.431.5)+2=5.36.5mm经校核所选管道规格型号 33.47.1 满足强度。12 执行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2.1 水压前的检查签证12.1.1 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签证表表 4.4.78 锅炉水压试验签证工程名称分部工程 工程编号 检验批名称锅炉型号 试压水容积 环境温度压力表型号 压 力 表精 度 等 级 系统内水温压 力 表 校 验 编 号 设计压力 试 验 压 力检验项目 检 验 结 果
37、检验项目 检 验 结 果上 部 压 力 表 安 装位 置 除 盐 水 质 指 标下 部 压 力 表 安 装位 置 试验用水指标试验过程:检查结果:验收单位 验 收 意 见 验 收 签 字施工单位 年 月 日监理单位 年 月 日制造单位 年 月 日建设单位 年 月 日12.1.2 炉墙密封焊接检查签证表 4.4.79 炉墙密封焊接检查签证第 15 页 共 22 页工程名称分部工程 检验批名称 工程编号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膜式壁鳍片焊接缝检查施工割孔密封焊缝检查角部(局部)密封焊缝检查穿墙管处密封焊接检查孔门安装密封检查护板与受热面连接处焊接检查检查结果:验收单位 验 收 意 见 验 收 签 字施工
38、单位 年 月 日监理单位 年 月 日12.1.3 水压试验前后吊挂装置受力检查签证表 4.4.98 阶段锅炉吊挂装置受力检查签证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编码施工阶段检查人 检查日期检 查 结 论吊挂装置安装位置 受 力 情 况水冷壁吊挂装置过热器吊挂装置再热器吊挂装置省煤器吊挂装置炉顶设备吊挂装置其他吊挂装置验收单位 验 收 意 见 验 收 签 字施工单位 年 月 日监理单位 年 月 日建设单位 年 月 日12.1.4 锅炉整体水试验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表 4.4.105 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分部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工程名称第 16 页 共 22 页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验
39、收时间 年 月 日序 号 检 验 项 目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1蒸汽压力为 9.8MPa 及以上锅炉的水压试验,应采用除盐水。整体水压试验用水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采用除盐水时,氯离子含量小于0.2mg/L;2)联氨或丙酮肟含量 200 mg/L300 mg/L;3)pH 值为1010.5(用氨水调节) ;2 水压试验时锅炉上应安装不少于两块经过校验合格、精度不低于 1.5 级的压力表,试验压力以主汽包或过热器出口联箱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 3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运行操作、检验、焊接、焊后热处理、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4 禁止锅炉上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水。不具备可靠化学水处
40、理条件时,禁止锅炉启动。5锅炉超压试验的压力,按制造厂规定执行。制造厂没有规定时:锅炉本体(过热器)按 1.25 倍锅炉设计压力进行试验,直流锅炉按过热器出口设计压力的 1.25 倍且不得小于省煤器设计压力的 1.1 倍进行试验。再热器按 1.50 倍再热器设计压力进行。6锅炉进行超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地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无漏泄或异常现象后,再升到超压试验压力,在超压试验压力下保持 20min,降到工作压力,再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维持不变。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低于 5。环境温度低于 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水压试验水温按制造厂规定的数值控制,一般以3070为宜。
41、验收结果施工单位:(章)项目技术负责人:年 月 日监理单位:(章)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附录附一: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表附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表附三:水压系统图附四:水压试验压力变化曲线第 17 页 共 22 页第 18 页 共 22 页附录一: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 方L E C D 等级控制措施对试转着的设备清擦、加油时手被卷入受伤 人身伤亡事故 试压人员 1 3 40 120 3清理、擦拭、加油时,设备应停止运转直接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的危险部位 人身伤亡事故 试压人员 1 3 40 120 3机
42、械、装置的危险部位安装保护罩、设立安全围栏和安全警示牌。机械噪声超标 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设备事故 试压人员 3 10 3 90 3 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对机械部位认真检查加油。1 设备运行机械试转振动超标 设备事故 试压人员 1 3 40 120 3 安装找正时,认真调整部位间隙。通讯设备不畅通 施工受影响甚至重大设备事故 试压人员 3 6 7 126 3 试运前认真检查,多准备备用对讲机,保证通讯畅通。照明不足 人身伤害事故 试压人员 1 3 3 9 1 增加照明灯具使用不合格的测量工具 读取错误参数导致设备被损坏事故 试压人员 0.5 0.5 40 10 1 使用前认真检查,更换。安全通道
43、不畅通 人身伤害事故 试压人员 3 6 7 126 3 清理安全通道管道支吊架未调整或超载的未加固 设备损坏事故 试压人员 3 3 7 63 2 对支吊架进行调整和加固水压试验临时管道系统的焊接质量缺陷 人身伤亡事故设备被损坏害事故 试压人员 1 6 15 90 3 施工过程中加强焊接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2 水压试验检查人员未全部撤离水压试验区域指挥超压试验 人身伤亡事故 试压人员 0.5 0.5 40 10 1待检查人员全部撤离后,方能进行超压3 化学危险品使用 具有腐蚀性 人身伤害事故 试压人员 3 6 3 54 2 使用时配戴具有防酸、碱的工具第 19 页 共 22 页附录二:环境因素
44、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表 评 分 法序号 分项工程/活动点/工位 环境因素 排放去向 数量 频率 环境影响 时态 状态 法规符合性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社区关注度综合分控制措施1 机械的运转燥声、资源消耗大气 少许 工作时 污染环境 现在 正常 1 5 1 1 2 10 保障机械良好状态,减少机械燥音2 机械故障 漏 油 大地 少许 工作时 污染环境 现在 正常 1 3 1 1 2 8 及时整修恢复,设专门废油箱3 设备清理 棉纱及抹布 大地 少许 清理时 污染环境 现在 正常 1 4 1 1 1 8 及时清理到垃圾箱内4 氨水和联氨管理 泄 漏 大地 少许 工作时 污染环境 现在 正常 1 1
45、 2 3 2 9 及时清理到废液箱内5 水压试验用水取样 废液排放 大地 少许 工作时 污染环境 现在 正常 1 5 1 1 1 9 设置专用的废液箱第 20 页 共 22 页第 21 页 共 22 页1 锅 炉 水 压 试 验 系 统 图CAD日 期制 图 图 号审 核设 计审 定批 准 201年 5月 日 第 22 页 共 22 页1 锅 炉 水 压 试 验 升 压 曲 线 图CAD日 期制 图 图 号审 核设 计审 定批 准高 压 系 统 试 压 范 围说 明 :1.从 零 至 工 作 压 力 速 度 为 0.3MPa/min;从 工 作 压 力 至 试 验 压 力 速 度 为 0.1MPa/min;3整 个 水 压 升 压 到 降 压 大 约 在 45左 右 。2从 试 验 压 力 降 至 工 作 压 力 速 度 为 1小 于 工 作 压 力 时 , 泄 压 速 度 控 制 在 3左 右1 锅 炉 水 压 试 验 升 压 曲 线 图低 压 系 统 试 压 范 围 工 作 压 力试 验 压 力工 作 压 力工 作 压 力试 验 压 力201年 5月 日 3.5Mpa25.Mpa34.65Mpa25.Mpa4.86Mpa试 验 压 力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