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流与电路.doc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438491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流与电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流与电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流与电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流与电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流与电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流和电路(一) 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电流电流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导体和绝缘体导体(Conductor):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例如:大地、人体、导电溶液及各种金属。绝缘体(insulator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导体获得持续电流条件电路中必须有电源电路闭合电流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方向流动。2、电路(electriccircuit)3、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

2、料。例如,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中的电流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所以也能够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可以导电。例如,干燥的木头不导电,潮湿的木头可以导电。玻璃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热状态,它就变成导体。4、串联和并联例 1、找一个干电池,沿纵向小心切开(如图所示),观察干电

3、池内部结构。你能否通过查找资料、向老师和家长请教,简要介绍干电池的工作原理。点击思路:干电池是通过化学变化来提供电流。解:干电池的构造是:负极为锌筒,做成筒状的目的是用来储存电解液等化学药品。正极是一根碳棒,它的周围被二氧化锰、碳粉和氯化铵水溶液的混合剂所包围,总称为“碳包”。碳包和锌筒之间充填着氯化铵、氯化锌的水溶液和淀粉组成的糊状物,称为电糊。电池口上用沥青、松香等配成的封口剂封牢。干电池工作时,锌和氯化铵发生变化,产生氢气附着在碳棒上面。由于氢的电阻很大,使电池向外供电能力下降(这种现象称作“极化 ”)。所以在干电池中加入二氧化锰作为“退极化剂” 。二氧化锰是不良导体,如果用得太多,电池

4、的内电阻就要增大,用得太少,退极化作用太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就加入一些导电本领较好的碳粉,它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其次是吸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部分气体。电糊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氯化铵和锌发生变化使电池具有了向外提供电流的能力。电糊中的氯化锌的作用是增加溶液中的锌离子浓度,缓和氯化铵对锌筒的腐蚀,延长电池的作用时间。封口的目的是防止电池内部的水分散发和外部水分浸入,避免电解液外流,使干电池便于携带,以及防止碳包和锌筒短路。小结:当干电池内部的糊状电解质与锌筒的反应停止后,干电池也就失去了供电能力,所以干电池属于一次性电池(原电池)。例 2、现在有如下一些常用的小东西:橡皮擦、铁钉、铅笔和硬币。

5、根据你的经验猜测一下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了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能否设计实验方案对这几种材料分别进行检测。点击思路:组成一个探测电路,若在两个探头间接入导体时,探测电路工作;若在两个探头间接入绝缘体时,探测电路不能工作。解:方法一:实验器材:标有“2.5V” 的小灯泡、两节干电池、开关、导线以及两个金属夹。实验步骤:用小灯泡、开关、电池、导线组成探测电路,如图所示。将两个金属夹相连接,然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表明探测电路正常。将金属夹 A、B 分别夹在被测物体两端,根据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它是否是导体。方法二: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一个耳机、导线。实验步骤:电池的一个极跟耳机的一根引线

6、相连,电池的另一个极和耳机的另一根引线相连,组成两个探头。两个探头相互接触并扫动时,可以听到喀喀声,表示探测电路连通。把一个探头和被测物体接触,另一个探头在被测物体上扫动(或反复碰击),从耳机中是否发声来判断它是否是导体。方法三: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发光二极管、导线。实验步骤:电池的一个极跟发光二极管的一根引线相连,电池的另一个极和发光二极管的另一根引线相连,组成两个探头。两个探头相互接触时,发光二极管发光,表示探测电路连通。把两个探头分别与被测物体两端接触,从二极管是否发光来判断它是否是导体。小结: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合理选择实验器材、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实验现象清晰明确,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7、。例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保持不变,a,b,c 是三只相同的小灯泡,则( )A当 S1 断开,S 2 闭合时,c 灯不发光,a、b 灯均发光B当 S1、S 2 都闭合时,a、b、c 三灯均发光C当 S1 闭合,S 2 断开时,a 灯不发光,b、c 灯均发光D当 S1、S 2 都断开时,a、c 灯不发光,b 灯发光分析解答:此题考查对通路、开路和短路的识别。A 中,S 1 断开,S 2 闭合,c 灯断路故不发光,a 灯看似处于通路,实际上 a 灯被导线短路,这是一种局部的用电器短路(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是一种电源短路),a 灯被短路时,电流不经过 a 灯,而经过电线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电流

8、的流向。故当 S1 断开、S 2 闭合时,只有灯 b 发光,A 是错误的。B 中,当 S1 和 S2 都闭合时,a 灯仍然被短路,故只有 b、c 两灯发光,B 是错误的。C 中,S 1 闭合,S 2 断开时,b、c 两灯处于通路发光,a 灯没有接入电路不发光,故 C 是正确的。D 中当 S1、S 2 都断开时,只有 b 灯处于通路发光,a、c 两灯断路不发光,故 D 是正确的。故本题答案C 和 D。例 4、请设计一个“抢答器”的电路,元件有:电源、红灯、绿灯、黄灯各一个,电铃一只,开关三个。要求:三个选手谁先抢答到题,主持人都能清楚判断。分析解答:根据设计要求,谁先抢答到题,主持人要能清楚判断

9、,则要求每个选手控制的开关要独立控制一盏不同颜色的灯,三个选手的开关合上时,电铃都要发声,因此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要分成三条支路,分别流过三个选手的开关和开关所控制的灯,然后,每条支路的电流都要经过电铃,最后回到电源负极,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例 5、请你提出一种方法,判断一个二极管允许电流从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然后设计一个用发光二极管制作的小仪器,用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或者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点击思路: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解:将二极管的一端与小灯泡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和小灯泡的另一端分别用导线连接金属夹 M、N,组成两个探头,如图甲所示。把

10、M、 N 探头分别与电池正、负极相连,若小灯泡发光,表明二极管允许电流从 M 端流入,从 N 端流出。因为有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能够发光,所以只须在发光二极管两端分别用导线连接金属夹 M、N,组成两个探头;然后用 M、N 探头分别与已知极性的电池正、负极相连,若二极管发光,表明 M 端为发光二极管“ ” 极、N 端为发光二极管“”极(在探头上标出)如图乙所示。用这个小装置就可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或者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小结:发光二极管具有耗电量小、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例 6、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很浪费电。但是,如果有人夜晚出来

11、,没有灯又很不方便。现在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经过一两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灭。不过,只有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不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电灯也会“无动于衷”。怎样连接电路,可以实现上面的功能?画出电路图。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分别用和 表示。点击思路:由题意可知,只有当“夜晚天黑”和“ 有声音”两个条件同时出现时,楼道电灯才会发光。表明声敏和光敏自动装置同时控制楼道电灯的工作,它们串联在电路中。解:如图所示,当夜晚天黑时,光敏自动装置动作(相当于开关闭合);如果有人走动发出声音,声敏自动装置动作(相当于开关闭合)。此时,电路接通,电灯发光;经过一两分钟后,人走远了,电灯内部的延时装置动作,切断电路,电灯熄灭。这样既达到了照明作用,又有效地节约了电能。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设备装置,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信息 > 电子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