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力康复常识一、矫治智障儿童异常行为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具体列出问题行为的内容,问题行为出现的时间持续多久,问题行为出现后的结果如何等要进行较为详细地描述。为问题行为的矫治提供原始材料和起始基础。2.对表现在某一个智障儿童身上的问题行为,列出优先矫治的先后顺序。学生的哪一个问题行为是最先矫治的,同时可进行几项问题行为的矫治。这些问题行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应该进行恰当的分析。3.对要矫治的问题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找出问题行为存在的等级和类别。4.分析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多情况下,恰当地行为会被惩罚和强化。某同学希望获得到老师的注意,他在教室里大喊大叫甚至是扔
2、掉书和书包。老师用批评的方法制止他这种行为。当时看起来似乎一时有效,他会立即就返回座位去,可他有这种行为的原因是要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的批评正好满足了她这方面的希望,所以下一次他希望老师注意他时,他还会大喊大叫的那样去做。这种老师的批评,正是强化了他这种不良行为。所有的问题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强化而习得来的,大部分行为是因为得到间歇性强化而不断出现的。例如有的同学吃饭时喜欢从别人碗里夹肉吃,通常情况下老师发现就制止她这种行为,可是有的情况下老师会看不见,这就间歇性的强化了她这种行为,从而使这一行为持续出现。因为她达到了多吃一些肉的目的。5.制定问题行为矫治的计划。选择有效的强化物,逐步
3、矫治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的矫治是一个日常化的教育训练内容。它必须贯穿于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这就更需要详细的问题行为矫治计划加以指导。选择行为矫治的方法在整个矫治中也是重要的环节。6.实施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矫治要做好记录。行为组成了学生的生活活动,在活动中在矫治计划的指导下,运用有效的强化物,做好弱智学生的行为矫治工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7.检验行为矫治的效果,通过记录、观察,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检查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情况,看行为矫治是否成功。从而找出矫治下一种问题行为的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弃而不舍,适时地给予智障儿童合适的强化物,他们的问题行为就能得到矫治,他们的良好行就能够逐步
4、形成。二、唐氏综合症的特征是什么?婴儿面部扁平,眼睛狭长,鼻梁较宽;头颈后部扁平;抱婴儿时,会发觉其身体特别软弱松弛;小指较短,掌中只有一条横纹;智力迟钝,身体发育缓慢。很多唐氏综合症的婴儿可能同时有先天性的心脏及其它器官的缺陷。男性唐氏综合症的婴儿长大至青春期,也不会有生育能力。而女性唐氏的婴儿长大后有月经,并且有可能生育。三、为什么早期干预对智力落后儿童很重要?早期干预应在3岁前,最迟不要超过6岁。3岁前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时进行康复训练,给予各种良性刺激都对大脑皮层发育有利。大家都知道大脑对人的重要性,如果能在早期开发大脑的功能,对孩子更为重要。如果误了早期干预的时间,到学龄期才进行
5、干预,效果远不如早期,所以只要发现了孩子在智力方面有一点问题(轻度)就要早期训练,以求获得较好疗效。四、异常行为矫治的方法大致有几种?1.正面强化良好的行为智障儿童在有了良好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给以强化物,使良好的行为得以加强。渐渐的学生们的好行为被各种奖赏所强化,他们学会了以适合适宜的行为来获得别的注意和赞赏。在某种情况下,智障儿童不明白什么是合时宜,什么是不合时宜的行为。他们需要学习适合时宜行为。如在超市里购物,某些智障儿童爱乱跑乱跳,这是老师如食用糖果使他安静下来,也许会使他更加乱跑,其实这是需要做的事情是要教导他在超市购物时的合时宜的行为。如学习如何从货架上选取物品,认识物品的种类和名
6、称,学习使用购物车等等。教师用称赞关注及间歇性的给予糖果来强化这些适合时宜的行为,这种乱跑的问题行为就会被良好的行为所代替。2.消减不良的行为将不良的行为的强化物取消,令不良的行为渐渐的消失。某同学在教室里哭闹为的是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是老师不去理睬他,最初他的反应是哭闹得更加厉害,可是他得不到关注时,就没有了这一不良行为的强化物,他这一不良行为会逐步消失。3.当智障儿童有不良行为发生时,把他从这种活动中暂时隔离出来。对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改造,同时帮助他建立起相应的良好的行为。如某同学讨厌写字,每当写字时他就会捣乱,把笔弄断、把纸斯烂。为了消除他写字时的强化物,老师坚持要他把字写出来,同时指
7、导他如何写字,看着自己也能写字,学生很高兴,老师及时的鼓励他,他从中得到了满足,以后他便形成了良好的写字行为。五、怎样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智力?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训练孩子的感知觉。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要多和孩子说话和交流感情。家长要多拥抱、抚摸和逗引孩子,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还应该在心理专家科学指导下,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自制力、反应能力、协调性、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六、智力发育落后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1.出生后12个月不会笑,表现为安静老实,甚至无吃奶要求。2.对周围事物无反应,对
8、声音无反应。3.出生后6个月,无咀嚼动作,仍然常在眼前玩手。4.23岁还常把东西放在口中;34岁后还常流口水。5.不睡觉时也磨牙。6.过分安静或过分兴奋、多动、注意力不集中。7.可有特殊面容。8.语言、动作、智力均发育迟缓。七、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做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能更适应环境。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
9、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会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4.认知能力训练能逐渐做到利用视觉和听觉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
10、,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媒介,它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八、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1.心理发展特点(1)发展的起点迟;(2)发展的速度慢;(3)最终达到的水平低。2.感觉和知觉特点(1)感知客观世界的信息少,只能感知课题的部分属性,而且不准;(2
11、)感知的速度缓慢;(3)颜色视觉发展缓慢;(4)辨别声音的能力差;(5)缺乏感知的积极性。3.记忆特点(1)识记新材料缓慢(45岁要重复500800次才能说一个汉字) ;(2)保持不牢固;(3)再现或回忆不全面,不准确;(4)有意识的记忆差,机械记忆较好,而他们的记忆与他们的情绪有关。九、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怎样进行?智障儿童一般指大脑受损而智力发展的障碍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低,且发展速度缓慢。那么他们是否就没有学习能力呢?实践证明运用有组织的教育、训练,他们还是具有发展的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们的学习能力,努力促使他们发展。智障儿童大都不善言谈,为了使他们今后能融入社会,对他们
12、进行语言训练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智障儿童中进行语言训练呢?1.融洽师生情感特殊教育学校里有很多学生来自普通学校,这些学生在过去的集体生活中常常不被接纳与尊重,他们尝够了失败的滋味,因此他们总是处于一种不良情感的体验中,害怕学习,特别是对老师存有戒心。学生们这种消极的情感必将影响语训工作的政党进行。为此老师必须与学生融洽情感,因为融洽的师生之情,是教师教育的基础。那这种师生之情来自何处?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的直谛首先是教师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2.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智障儿童都存在着词汇贫乏的情况,他们所使用的大都是表示物体名称的名词或表示动作的动词,但数量有限。他们很少使
13、用形容词、连词。对于前者,我就利用实物或图片教学生说上些物体的名称,如: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习用品、劳动工具等。对于后者我就教他们进行词组的补充练习,学习使用一些形容词,如:(美丽)的花朵、 (伟大)的祖国等。3.选择恰当的语训材料智障儿童思维具体直观,概括能力差,因此选择恰当的语训材料非常重要。我们选择语训材料时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说说大自然的特征、讲讲动植物的特点、复述童话故事等。4.选择好的训练方式 训练方式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发现观察生活、创设情景能很好地引发智障儿童说的兴趣。如:老师在上春天这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去花圃观察桃
14、树上的花骨朵,茶花树上盛天的花,黄杨树上长出的嫩叶,让他们用手抚摸新叶与老叶的不同感觉。回到课堂,再次学习了“花骨朵、盛天、柔软”这些词。学生经过观察与教师的指导,终于比较轻松地说出了春天的特征。他们有的说:“春天来,桃树上长出了花骨朵。 ”有的说:“春天来了,茶花盛开了。 ”还有的说:“春天来了,黄杨树上长出了新叶子,摸上去很柔软。 ”5.其它学科渗透语言训练 语训的主要阵地是语训课,但如果其它学科也能注意对学生进行语训的话,那将会更好地引发学生说的兴趣,巩固“说”的成果。在其它学科中渗透语训,使得说的内容变得广泛,训练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学生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语言训练。这种“多管”齐下的
15、训练能使学生更快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语训过程中,师生都要有信心,尤其是教师要有信心,因为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阶段,语训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显示,对于这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十、智障儿童家庭感知训练怎样进行?智障儿童感知训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味嗅觉训练及大肌肉、小肌肉、肢体平衡、协调的训练等等。它要求:眼、耳、鼻、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协调作用,去感知丰富多彩的外界事物。下面,我们来谈谈感知训练的方法。1.材料准备凡是能让儿童多看、多玩、多动的图片、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都是能刺激智障儿童感知觉的感性材料。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傻、看不懂、
16、听不懂,也不会玩,殊不知,智障儿童的点滴进步都是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作用下缓慢发展的。2.正确指导智障儿童感知缓慢,对事物麻木,所以正确指导尤其重要。家长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来感染孩子,使他有喜欢看、喜欢动、喜欢玩的愿望,在这一基础上再教会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感知事物。例如:冬天家长可带一块冰,让孩子看、摸,用舌头舔,使他体验到冰是冷的、滑的、透明的,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冰是怎样形成的呢?(若没有父母的指导,智障儿童是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的。 )然后把冰块放到小锅里烧一会儿,冰块不见了,化成了水,再把这水拿到外面,一会儿又结成了冰。注意:对智残儿童的感知训练要耐心、重复,或许要说上、
17、做上五六次,他才能感觉到。3.鼓励多说话从生理角度讲,多说话有利改善智残儿童大脑抑制状态,有利于加速脑细胞新陈代谢和脑功能恢复与提高;从心理学发展角度讲,多说话还有利于诱发孩子的灵感、创造欲和智能启迪。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把孩子拉到身边,边聊天边干活,教给孩子如何干家务,或是让孩子讲学校有趣的事;每次领孩子外出回来,让他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看过的电视、电影、画片让他讲出来等等,这对于促进智残儿童思维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4.增加户外活动俗话说:“见多识广” 。我们学校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这时他们个个兴高采烈,话语也多起来,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不但刺激了智障儿童的各种感知觉,他们在这种环境中也更易接受新知识。另外,常带孩子串门。串门是社交的一种形式,也是儿童走向社会的开端,尤其对于抑制型的智残儿童,多串门能使他们克服抑制心态,更为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