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原地区病人的麻醉,概述,我国的高原、高山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0%。医学上将海拔2000-3000米的地区称为中度高原,3000-5500米的地区称为高原。Altitude illness is a term encompassing a group of subacute and chronic syndromes, 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 of which is triggered by continuous exposure to hypoxia.,高 原 风 光,我国的高原分布及气候特征,高原分布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2、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大气压和氧分压逐步降低,海拔3000米以上大气氧分压进一步降低可造成机体低氧性缺氧。,气候特征,气压低和氧分压低 高度 大气压 肺泡气氧分压 SaO2 水沸(km) mmHg mmHg % 0 760 105 95 100 1 674 90 94 97 2 596 70 92 94 3 526 62 90 90 4 462 50 85 87 5 405 45 75 84,紫外线强 :在缺少防护情况下,紫外线照射过久会引起光照性皮炎、脱皮和水疱 ,由于高原积雪面反射率较高,易引起角膜损伤和雪盲等眼病。 电离辐射强 : 寒冷、风大、干燥 高原大部分地区不受海洋季风的影响,使气温
3、偏低。加之大气稀薄,大气温度易散失。,高原低压低氧对机体的影响,高原习服(acclimatization): 指人或动物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可逆性改变。不具遗传性 高原适应(adaptation): 指高原人或动物经世代自然选择后所保留的解剖、生理和生化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和具有遗传特征。,呼吸系统,通气功能 肺弥散功能 氧离解曲线 右移,红细胞2,3磷酸甘油酸增高 血气 过度通气可致血pH上升、PaCO2下降,呼吸性碱中毒、肾脏排出过多的NaHCO3。,循环系统,心率 心率增快是机体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反应指标 血压 一部分初入高原者可见血压轻度增高,系低氧兴奋
4、交感神经系统所致,同时伴血、尿儿茶酚胺水平增高 心排血量 初入高原者心排血量明显增加4050%;海拔越高,增加越多,与心率增快有关,可维持数日至数月方见下降趋向。 心脏 久居或世居高原者常伴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并继发右室肥厚,以流出道部位较明显 心电图 电轴右偏,R+S值随海拔升高而减少,V3R、V1-4出现T波倒置。,中枢神经系统,初入海拔2 5003 000m高原者,因面临低氧,可致高级神经活动障碍,首先表现记忆力减退、逆行性遗忘和注意力涣散、嗜睡、工作效率下降。在5 000m或以上高度时,对复杂问题的反应和逻辑思维时间显著延长;痛觉、触觉迟钝;视力、听力、辨色力等均下降,进而信心、决心
5、、责任感等都显著减退,严重者晕厥、昏迷。,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 随海拔增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加,以移居者高于世居者,但均为可逆性。 血液量及化学成分 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总量增加,在平原地区每千克体重80ml血液,高原时可增加至100ml左右,消化系统,高原低氧可使胃肠道粘膜产生类似缺血的改变,细胞线粒体变性,严重者细胞坏死,粘膜功能障碍,发生应激性溃疡。常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食欲不振等情况,这些情况一般可在进驻高原24周,习服后减轻或消失。久居高原者,多见胃酸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年龄提前,并发出血、穿孔者较平原者增多。,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泌尿系统眼、耳
6、、鼻、喉胎儿劳动能力,常见高原病的处理,Acute Mountain Sickness 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 High Altitude Erythrocytosis,Acute Mountain Sickness,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are headache, decreased appetite, nausea and vomiting, insomnia, ataxia, and peripheral ede
7、ma 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肺血氧合效率下降、体液转运失调和脑血流增加有关,尤其脑血流过度增加可使颅内压增高,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中度或重度高原反应与脑水肿有关。 给予间断吸氧和对症治疗,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系高原低氧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布,肺血及肺水增多;肺毛细血管及肺泡通透性增高;肺动脉和肺小动脉收缩,致肺动脉压增高,漏出液增加;左、右心功能不全。上述机制可单一或复合存在,结果都构成肺水肿,多在进入高原后13天发病,具体表现:轻至中度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持续干咳,继之咳大量粉红、稀薄、泡沫样痰液不止;烦躁、休克
8、,最后昏迷死亡。体检:高烧达39;双肺湿罗音;奔马律,心脏扩大,心前区IIIII级收缩期杂音;肝脾肿大;眼底出血、水肿;胸部X线片呈典型肺水肿影像: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扩大,双肺透光度低、有散在点片状或云雾状块影,边缘不清;心脏呈肺动脉高压影像。X线表现一般可先于临床症状出现。,绝对卧床休息,除伴有休克或昏迷外,宜取半坐位。昏迷或痰不易排出时应辅助排痰 吸氧 轻者,氧流量为13L/min;重者,氧流量为 68L/min,加压吸氧. 对症与支持治疗,疑有心功能不全者,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按一般治疗心衰的用量和用法,但不必强调饱和量。对昏迷者,应尽早使用维生素C、利尿药和地塞米松以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的
9、药物。对惊恐不安,呼吸急促者,在给予加压吸氧的同时,应适当选用镇静药。 对重危病人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甚或气管切开,酌情选用机械通气。,高原地区手术的麻醉,一般原则:初入高原者 高原世居者 其它 麻醉前病情估计:1.病人对高原的适应程度 2.具体病情的判断 3.手术情况 4.麻醉条件,麻醉选择,局部麻醉 包括神经丛及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 要严格控制阻滞平面 全身麻醉 以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多用 控制性低温和低血压,特殊注意事项,空腹 高原地区居民习用高脂肪饮食,胃排空时间延长 取暖 血源 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血源常有困难 术后处理 易地治疗,麻醉实施,高海拔环境对麻醉器械和药品的影响 监测 全身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丛阻滞 椎管内麻醉 低温、低血压的应用,麻醉后处理,掌握全身麻醉后拔管时机 氧疗 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