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唐诗五首(带赏析).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7400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唐诗五首(带赏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12-唐诗五首(带赏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12-唐诗五首(带赏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12-唐诗五首(带赏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12-唐诗五首(带赏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律诗”知识知多少?,近体诗的一种,按每句字数的多少,分为“五律”或“七律”;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律诗的特点,1、字数约定。每首五言或七言,即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称五律、七个字称七律,不可逾越规定。 2、句子约定。每首四句、八句或更多,要求两两成偶,不可出现单数句。 细分下去,四句的可称为绝句(五绝、七绝),八句的可称为律诗(五律、七律),超过八句的可称为长律或排律。至于绝句归入律诗还是独立称之,并不是关键。,3、押韵约定

2、。不管是哪一种,律诗都要求在二、四、六、八(即偶数句)的尾字上押韵,还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中间也不许换韵押韵。4、平仄约定。律诗要求句子的平仄声调必须和谐,这点古今未改。总的是相反相成(偶句的上下两个句子平仄相反)和相辅相成(上一个偶句的对句和下一个偶句的出句平仄尽量一致)。 5、两句一偶。律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律诗的句子要求两两成偶,成偶的两个句子叫一个偶句,偶句的两个句子除了平仄对仗外,用词(就是意思)也要对仗。律诗的所有偶句都可以形成对仗,律诗的对仗,1)平仄对仗 平仄对仗是指让句子的平仄声音听起来有相反的效果。 如“虎踞龙盘” 与“天翻地覆”,分别是“仄仄平平”和“

3、平平仄仄” 2)词义对仗 词义对仗是指律诗偶句的上下两个句子在同一位置上所选用的词语意思要么相反、要么相关。 如“高山流水”与“大海行船”,“高山”与“大海”是相反的词语,“流水”与“行船”是相关的词语,它们的平仄又是相反的,这就是词义对仗。再譬如。“天高”对“地远”、“林深”对“水浅”、“白云”对“绿水”等等,当然如不考虑平仄,“上”与“下”、“左”与“右”、“你”与“我”也是对仗的,如何读诗?,1、诗意理解 2、名句赏析:修辞/写作手法+句意理解+诗人情感/蕴含哲理(若修辞是典故,要说出典故内容) 3、炼字 4、画面描绘 翻译诗句+恰当想象+修辞(句中有修辞的也要使用修辞,没有可不用) 5

4、、主旨,野望,-王绩,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其韵律美; 2.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3.结合诗人生平,把握作者情感。,王绩,王绩【j】(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首 颔 颈 尾,我会朗读,体味律诗格律

5、美,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我会译读,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通译全诗。,今译:傍晚时分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描绘画面,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方法:翻译诗句+恰当想象+修辞(句中有修辞的也要使用修辞,没有可不用) 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作用:“东皋”点名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写景。“徙倚

6、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体味情感,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和现实中的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黄鹤楼,唐 崔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7、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黄 鹤 楼,黄 鹤 楼 故 事,崔颢与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律第一。,李白搁笔,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大约黄鹤楼边的“搁笔亭”就是因此而建的。,李白有10余首诗涉及到黄鹤楼。如“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

8、楼”,“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等诗句,都表现了诗人对黄鹤楼的眷恋之情。不过,他专写黄鹤楼的诗确实没有。受崔颢这首诗的影响,李白也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鸳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以与黄鹤楼一较胜负。,李白的黄鹤楼情结,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

9、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作者介绍,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借空荡荡的黄鹤楼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理解】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理解】仙人乘着黄鹤一

10、去不复返,而千百年来, 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诗人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 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 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首联和颔联两个“空”字写出诗人的怅惘之情。 这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迁 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 的神异色彩。,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展现的画面:阳光明媚,登临黄鹤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写黄鹤楼前实景:对仗工整,对偶名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更加烘托出诗人孤寂的思乡

11、之情。,【理解】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点题。借景抒情,以日暮途远,烟波浩渺,抒发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感慨;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愁思。,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总 结,黄 鹤 楼,使至塞上,唐王维,使至塞上王维

1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初读感知,背景介绍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通译全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走到萧关恰逢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途中经过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单车欲问边,

13、属国过居延。,首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单车”,写其轻车简从,言慰问使团规模不大。“问”,慰问。“边”指边塞。“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时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自指(一说作附属之国,颜师古注:“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居延”,城名,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描绘塞外景色,以征蓬归雁作比,侧重表现行程的艰苦遥远。“征蓬”言蓬草随风远去,这里以征蓬喻万里行程;“归雁”是说南雁北

14、飞回归故地,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比喻通俗自然。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长”字写出黄河横贯沙漠的真实感觉。“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这两句形象地

15、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联是千古名句,为后人所激赏。,方法:该字在句中的作用+情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萧关”,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在前线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都护”,官名,边疆都护府的长官,此指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燕然”,山名。在今蒙

16、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借作前线的代称,并非实指,暗示唐军作战得胜。,总体赏析,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总结感情:,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激愤与抑郁之情。,渡荆门送别,李白,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

17、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 “随”字写出了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的样子,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气势磅礴,形象生动。,诗人采用正面描写,展现出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苍茫起伏的群山,随着

18、船行不断消失,眼前出现了广阔无垠的平原。一泻千里的江水,流入辽阔无边的荒原,滚滚东流。,颔联赏析,“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飞”“结”是用拟人化手法,写出江水的平静和江岸辽阔、天空高远的画面,生动而优美、令人神往。,怎样理解本诗的尾联,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

19、,即“万里送行舟”。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4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47,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及其文学主张。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进行默写。 3、领略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主题思想。,48,作者简介,字 。陕西渭南人。白居易是 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772-846),乐天,中唐,4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20、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m,d,t,50,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涨得同堤 岸一样平,白云重重,同湖面的水连成一片。,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家刚 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 的小草刚刚没过马蹄。,我最爱湖东这个地方,总感觉走不完,看不够, 那碧绿的杨树阴里有好美好美的白沙堤。,朗

21、读与疏通诗句,51,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从“最爱”来写西湖的美,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整体感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从水和云的变化写早春景象,52,2、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初平,几处、早莺、暖树 谁家、新燕、春泥,渐欲、才能,刚涨,刚回来,鸟儿不多,春寒料峭,寻找向阳之树以驱寒,刚长起来,整体感知,53,3、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够突出表达诗人这种情感的是哪一个词语?,整体感知,答:直接抒发

22、了作者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最能够突出表达诗人这种情感的一个词语是爱(最爱)。,54,1、这首诗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巧妙地融为一体,试就此作点分析。,首联的第一句记叙了诗人的行踪;中间两联描写西湖早春的种种景象,寄情于景;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无限喜悦之情。,探究写法,2、“湖东”既然是作者的“最爱”,为何不详细描绘?,诗贵含蓄,意在言外,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空间:西湖景色如此美,作者最爱的白沙堤就更不用说。,【炼字、赏句】,1.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

23、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56,2 (2009年四川)“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句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说说这两词好在何处?,运用拟人手法,使用了“争”和“啄”两个富表现力的动词,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的动态场景,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之景,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3(2005河池市;2010四川省凉山州)“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用词上加以品析。答: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

24、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58,不必说几只早到的黄莺争相在向阳的树枝上宛转歌唱,新来的燕子忙着在谁家的屋檐下啄泥筑巢;也不必说绚丽的野花即将令人眼花缭乱,初生的嫩草刚能遮没马蹄;单是湖东绿杨垂阴下的白沙堤就让我流连忘返。,请用“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的句式改写38句。,诗句改写,夯实基础,诗歌赏析角度: 修辞、表现手法、炼字、画面、哲理 格式: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表现内容+情感 画面:诗句解释+想象(前后缀)+画卷总体特点 炼字:字意+准确生动写出/描绘了+情感,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赏析: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望”,引出下面两联写景。“

25、徙倚”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奠定全诗哀伤的感情基调。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述画面: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描述画面: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修辞:用典,引用伯夷、叔齐在商灭亡后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现诗人想要隐居不仕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孤独苦闷落寞的心境。,野望 王绩,黄鹤楼 崔颢,首、颔联: 赏析: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 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

26、事难料的感慨; 炼字:两个“空”字,表现诗人吊古伤今,对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无限怅惘之情。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描述画面: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末联点题。借景抒情,以日暮途远,烟波浩渺,抒发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使至塞上 王维,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赏析: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单车”,写其轻车简从,暗含作者被排挤出朝廷,为下文惆怅郁闷做铺垫。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修辞: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

27、作者以蓬雁自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了胡天,蕴含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借候骑之口,写出了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炼字角度:“大”写出了沙漠浩瀚,“孤”极言景物的单调,沙漠的荒凉,“直”写出了天气晴好无风,荒凉孤独中透露着劲拔坚毅。“圆”,苍茫壮阔中透露出柔和温暖,不仅准确描绘了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又巧妙融入作者孤寂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之情。 描述画面:大漠茫茫无边,在这

28、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黄河东流,浪涛滚滚,杳无尽头,浑圆的落日,映入黄河,呈现出一幅奇特壮美的图画。 “诗中有画”之美: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渡荆门送别李白,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赏析:首句叙事,交代了地点和事由。写出了作者乘船远行,到楚国漫游。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述画面:苍茫起伏的群山,随着船行不断消失,眼前出现了广阔无垠的平原。一泻千里的江水,流入辽阔无边的荒原,滚滚东流

29、。 炼字角度:“随”,随着。化静为动,让静止的山岭充满动感,巧妙的写出了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的变化。“入”,流入。既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也表达了诗人初见平原的欣喜兴奋之情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表现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平野的广阔无边和江水的气势磅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初见平原的欣喜兴奋之情和豪迈乐观的情怀。,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修辞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明月映入水中比作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出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辽阔、天空高远,表达出诗人的新鲜感受,表露出欣喜激动的心情。 描述画面:明月映入

30、水中,如同从空中飞下的一轮天境宛如一幅水中映月图;云霞飘飞,云彩升起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宛如一幅天边云霞图。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修辞角度: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水来送自己的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赏析:交代春行的地点,以“水面”“云脚”说明初春之景。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角度:“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写出了西湖初春季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修辞角度:“争”运用拟人手法,准确形象写出早莺向阳欢歌的热闹场面;“啄”写出燕子忙碌筑巢,表现出早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描绘画面:几只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不知谁家刚飞回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炼字角度:“渐欲”写出了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会使人眼花缭乱;“才能”,写出了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写出了初春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描绘画面: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小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