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doc

上传人:mcady 文档编号:4370580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疝气中西诊疗常规一.总则 祖国医学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根据病因病机的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寒疝、气疝、水疝、狐疝等。二.诊断标准:1.小儿斜疝:1 岁以下小儿咳嗽或啼哭时出现有腹腔内容物疝出腹壁,可还纳。2.可复性疝: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可还纳。 3.难复性疝:与可复性疝相比在临床表现方面除胀痛稍重外,其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4.嵌顿性疝: 肿块突出后不能回纳而发生嵌顿,突出的疝块有剧烈疼痛,张力高,并有压痛。疝内容物为肠管,则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5.绞窄性疝:疝内容物进而发生

2、血运障碍 ,肠管缺血坏死,疝块有红、肿、热、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并有腹膜炎体症。有时全身感染、高热、畏寒等症状极为明显,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三. 中医辨证分析引起疝气的原因较多,凡房劳、忿怒、劳倦、客邪皆可致病,常见有以下五种原因:感受风寒;感受寒湿;情志所伤;房事劳倦内伤;湿热蕴结四. 治疗常规:(一)中医治疗内治法:1. 肾气亏虚多见于婴幼儿。站立、哭叫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物缩小,肿物过大时,阴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脉细滑。治法:温肾通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2. 湿热下注多见于成年人。阴囊肿胀,潮湿而热,或有睾丸肿痛;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大

3、分清饮加减。3. 肾虚寒湿多见于病程长久者。阴囊肿胀寒冷,久则皮肤增厚;可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散寒,化气行水。方药:加味五苓散加减。4. 瘀血阻络有睾丸损伤或睾丸有肿瘤病史。能触到肿块,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黯,苔薄,脉细涩。治法:化瘀行气利水。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外治法:1. 婴儿水疝或继发性水疝属肾虚寒湿证者,用小茴香、橘核各 100g,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内温熨局部,每次 2030 分钟,每天 23 次。下次使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用 35 天再换药。2. 继发性水疝属湿热下注者,可用朴硝 250g 装布袋内罨敷。或用五倍子、枯矾各

4、10G,1 天 1 剂,加水 300ml,煎 05 小时,待适当温度,将阴囊置人药液中浸泡,每次 2030 分钟,每天 23 次,下次浸泡时需将药液加温。(二)西医治疗非手术治疗。1婴儿在长大过程中,腹肌逐渐强壮,部分有自愈可能。2 对于年老体弱或伴其它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可配用疝带 3嵌顿性疝手法复位法。手术治疗:术前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增加情况,应先予处理,否则,手术治疗易复发。疝气的手术方法很多,但可归为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和疝成形术三类。1.检查:ECG;胸透;血常规,血型;尿液分析;血凝常规;乙肝系列;肝肾功电解质。2.手术:(1)手术指征:能耐受手术的腹

5、外疝患者(2)麻醉方式:局麻或硬膜外 (3)手术方式:a.1-12 岁:疝囊高位结扎术。 b.12 岁: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口材料) (4)术后:卧床 4-5 天,3 天换药,7 天拆线 3.药物:(1 )术前:阿托品,鲁米那钠( 2)术后:抗生素(3-5 天) ,止血药(3 天) 。质量标准:刀口愈合 I/甲愈合,平均住院日:710 天五.疗效评定1.治愈:通过中医或者西医治疗。腹部症状或者全身症状消失2.好转:通过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腹股沟包块缩小。伴随症状减轻或者消失。3.无效:通过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或者通过手术治疗复发疝气中医护理常规1、临证护理:注意保暖,避免

6、受凉,予以口腔护理,基础护理。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温水、酒精擦浴)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前如有水、电解质失衡者,应立即输液。肾气亏虚: 治法:温肾通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少量多次温服。湿热下注:中药治疗:可用朴硝 250g 装布袋内罨敷。用五倍子、枯矾各 10G,1 天 1 剂,加水 300ml,煎 05 小时,待适当温度,将阴囊置人药液中浸泡,每次 2030 分钟,每天 23 次,下次浸泡时需将药液加温。针灸:主穴,行间、中极、阴陵泉。配穴,归来。毫针刺,用泻法肾虚寒湿:中药药熨:用小茴香、橘核各 100g,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内温熨局部,每次 2030 分钟,每天 23 次。下

7、次使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用 35 天再换药。针灸:主穴,大敦、关元、三阴交。配穴,阴交、气海。毫针刺,用泻法,加灸2、饮食护理:予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呕吐频繁者,暂禁食。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3、给药护理:中药:少量多次温服。药熨:遵医嘱局部药熨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4、并发症的护理: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干燥,若有尿湿应及时更换敷料。5、健康指导: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引起咳嗽。予以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半年内不担任重体力劳动。肠痈中医护理常规1 临症护理2 饮食调护:可进食具清热活血作用之稀粥类药膳禁食者做好基础护理,口腔护理。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

8、阑尾穴(主穴) 、足三里、合谷穴止痛高热痛甚者加曲池、有包块者加天枢穴、外敷中药。恶心、呕吐加内关、中脘穴,腹胀不舒加大肠俞。均取泻法,留针0.5-1 小时,每隔 15 分钟强刺激 1 次,1 日 2 次。耳针:阑尾穴、神门、交感、大肠等,每次选用 2-3 穴,强刺激,留针 30 分钟,1 日 2 次。手术后鼓励下床活动的同时,配合灸天枢穴、耳穴:( 大肠、小肠、皮质下、神门、交感 )压丸,以促进肠蠕动恢复。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期。予行气祛瘀,通腑泻热,方选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积热不散,肉腐成脓型(酿脓期) 。治以通腑泻热,解毒透脓,方用大黄牡丹汤加减 .。溃脓期:阳明腑实,热盛伤阴

9、型。治以通腑排脓,养阴清热,方用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加减。(5)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2、饮食护理瘀滞化热者,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热毒炽盛,呕吐频繁者,暂禁食。3 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3、用药护理气滞血瘀期:中药汤剂宜多次温服;酿脓期、溃脓期:中药汤剂宜凉服;并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服用通里攻下药时,应注意大便情况。泄下太过者应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4 敷中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过敏、浸渍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4、并发症护理切口感染:无菌操作、勤换药、术后 3-5 天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病人伤口感觉伤口疼痛以及切口周围皮肤有

10、红肿触痛,提示有切口感染,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腹腔内出血:病人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数、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给予精神安慰,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并及时与值班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手术止血。5、健康指导: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保持良好情绪。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胆石证的中医护理常规1、临症护理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注意口腔护及皮肤清洁。高热者行物理降温.重者绝对卧床休息.对四肢厥冷着给予保暖措施。肝胆气郁证中药内服:治疗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方选:用小柴胡汤加减。腹痛发作可针刺中脘、足三里

11、、胆愈。中度刺激,留针 20-30 分钟。肝胆湿热证中药内服:治疗宜清肝利湿,行气止痛,方选:用龙胆泄肝汤加减。针刺治疗:胆囊穴,阳陵泉。肝愈,呕吐配内关,足三里;黄胆配至阳。瘀血阻络证中药内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烟酒,海腥,煎炸,油腻及浓烈调味品。高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3、用药护理中药煎济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胆,发热是否减轻或有无加重;服攻下药时,注意排便情况,泄下过多时中药应减量或停用。4、健康指导饮食有节,注意饮食晚上,少食油腻肥厚之食物,忌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寒湿适度,劳逸结合。保持性

12、情开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肛裂病(肛裂) 常规中医)裂肛痔亦称钩肠痔是指发生在齿线以下肛管皮肤处的裂开性溃疡。好发于肛门的前后方。西医称肛裂。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2)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13、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 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早期):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疼痛剧烈。2慢性期(陈旧期):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三)证候诊断1

14、、湿热下注证:大便不畅,肛门疼痛,便中带血或滴血, ,舌苔黄腻,脉滑数。2:血热肠燥证:大便干结,便时肛门疼痛剧烈,大便滴血,其色鲜红,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3、血虚肠燥证:大便干燥,便时疼痛或出血,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二、治疗方案(一)肛裂切除内括约肌松解术1适应症:慢性期陈旧性肛裂2操作方法: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规消毒,在距肛门后位距肛缘约 15cm 的 5 点或 7点处做一梭型切口,食指伸入肛内触到括约肌间沟部位,持弯钳自切口进入,沿皮下进到括约肌间沟部肛管皮下,在食指引导下,挑起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指诊肛门松弛,括约肌间沟上方可及明显裂隙即可;肛裂部分行病

15、灶切除暴露新鲜创面;加压包扎。术毕。3术后处理:A、防治感染:头孢类抗生素+替哨唑。B、便后换药:九华膏塞肛内,生肌玉红膏敷创面。C、扩肛治疗:术后第三天开始扩肛,每次 15 分钟,隔二天一次,至创面愈合。(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汤剂1、湿热下注证:方选内疏黄连汤加减2:血热肠燥证:方选枙子金花丸加减3、血虚肠燥证:方选麻仁丸加减(三)基础治疗感染、发热、疼痛、便秘等合并症的治疗。(四)护理:辨证施护。1术后护理指导患者便后坐浴、患处涂药、理疗等,以促进创面愈合。2饮食护理(1 ) 、湿热下注证:宜清淡饮食(2)、血热肠燥证:多吃蔬菜、水果(3)、血虚肠燥证:宜多进食滋阴增液之品

16、三、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医治疗肛裂的难点主要在于远期疗效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复发率,尤其是陈旧性肛裂者或伴有肛门狭窄者。应对措施主要在于长期保持大便通畅,禁大便时努挣,必要时需手术治疗四、疗效评价痊愈: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肛裂病(肛裂 )中医护理常规1、临证护理疼痛剧烈者,遵医嘱可行耳针(耳穴压豆:神门、交感、皮质下)镇痛,也可予中药外敷肛裂局部。便秘时,切忌努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加耳穴(内分泌、皮质下、大肠、小肠、三焦、直肠下端,肺),也可灸天枢穴。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燥,须加强情志疏导。2、饮食护理湿热下注

17、证:宜清淡饮食血热肠燥证:多吃蔬菜、水果血虚肠燥证:宜多进食滋阴增液之品3、用药护理早期肛裂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者用生肌玉红膏涂于裂伤处。陈旧性肛裂,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以促进创面愈合。中药汤剂宜凉服。4、并发症的护理便秘:晨起饮淡盐水、可予以进食香蕉定时排便可遵医嘱给服缓泻剂。5 紧张,轻松排便。4、健康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发生肛裂及时治疗,防止继发贫血和其它肛门疾病。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感染所致。本病可发生在肛周的不同部位,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西医称肛

18、周脓肿。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中医) 一、诊断(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 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19、。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必要时辅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CT 或 MRI 检查发现病灶可以确诊。(二) 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三) 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

20、肿。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四) 证候诊断1湿热下注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二、治疗方案(一)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1适应证:适用于高位脓肿。2操作方法:常规麻醉满意后,于脓肿中心行放射状切

21、口或弧形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间隔,充分引出脓汁,然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用球头探针自切口插入,沿脓腔底部轻柔而仔细地向肛内探查,同时以另一食指在肛内作引导,寻找内口。若未探通,在脓腔最高点,黏膜最薄处穿出,挂以橡皮筋,一端从脓腔穿出,另一端从肛内穿出,再将橡皮筋两端合拢,使其松紧适宜后,结扎固定。若脓肿范围较大,可行两个以上切 u,分别放置橡皮片引流。修剪创缘,查无活动出血点,凡士林纱条嵌入创面,纱布压迫,丁宁带固定,术终。可选择: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1适应证:适用于高位脓肿。2,操作方法:常规麻醉满意后,于脓肿中心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间隔,充分引

22、出脓汁,然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放置纱条引流。修剪创缘,查无活动出血点,凡士林纱条嵌入创面,包扎术终。3术后处理:(1) 排便后坐浴。(2) 抗生素治疗(3)创面每日换药 12 次。(4)红外线频谱治疗 (二)必要时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药汤剂(1)湿热下注证:治法:清利湿热方选:清利湿热汤加减(2)热毒炽盛证治法:清热败毒透脓方选:清营汤加减。(3)阴虚毒恋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选:青蒿鳖甲汤加减。(三) 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l、辨证护理:肛痈病人的体质多属阴虚、偏热,在整体护理中,应首先考虑这个因素。安排病床时应注意病房的朝向,衣被适当减少。要注意采用中西医结合

23、护理为主的护理措施,要以患者疾病本身变化,情绪不调,饮食不节,调扩不当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综合考虑。2、情志护理: 由于肛痈患者大多数足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同时又伴有发热等症状,所以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做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工作,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组织结构、家庭内部情况及其患者本人的性格等加以了解,开展全方位的护理。3、饮食护理:饮食对肛痈的治疗、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嘱病人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饮食多食蔬菜、瓜果,预防便秘。不能过度劳累,配合服用润肠通

24、便十药,使之尽早康复三、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医治疗肛痈的难点在于需要早期治疗,对已成脓或深部脓肿效果差,易转变成肛瘘。应对措施在于对脓已成或深部脓肿宜尽早手术治疗。四、疗效评价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伤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中医护理常规 1、临证护理 体温超过 39C,行物理降温。局部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可按摩承山 、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阳陵泉穴,也可耳穴压豆(神门、交感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肛痈病人的体质多属阴虚、偏热,在整体护理中,应首先考虑这个因素。安排病床时应注意病房的朝向,衣被适当减少。

25、要注意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为主的护理措施,要以患者疾病本身变化,情绪不调,饮食不节,调扩不当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综合考虑。术后处理:排便后中药坐浴。2、 、饮食护理饮食对肛痈的治疗、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嘱病人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多食蔬菜、瓜果,预防便秘。不能过度劳累,配合服用润肠通便十药,使之尽早康复。3、用药护理大便后遵医嘱中药超声波雾化熏洗或者坐浴。湿热下注、热毒炽盛证者,中药应饭后偏凉服。阴虚毒恋证者遵医嘱用中药泡水代茶饮。4、 、健康指导忌油腻辛辣之品,戒烟酒。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便后清洗肛门或坐浴。发现肛门局部异常,及时就诊。痔(混合痔) 诊

26、疗方案(中医)在肛门齿线附近同一方位,由痔内静脉丛和痔外静脉丛扩大曲线,彼此联合沟通,齿线沟消失,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称为混合痔。一、诊断(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中医病名:痔(1)症状: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

27、,质柔软,多位于3、 7、11 点处。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或或,诊断即可成立。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 4 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

28、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 4 度。 I 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2)检查方法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

29、溃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I、II 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二) 证候诊断1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2大肠湿热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4气虚气陷证:肛门松

30、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有症状而无肛门体征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既有症状又有肛门体征者,采取手术治疗。(二)非手术治疗:1、内治法:根据痔的不同证候,以寒热虚实为纲,进行辨证施治。A、 湿热下注证:宜清热利湿,方选止痛如神汤加减。B、 大肠实热证:宜清热泻火,方选凉血地黄汤合槐角丸加减。C、 气滞血瘀型证:宜活血袪瘀,方选活血散瘀汤加减,或血府逐瘀汤加地榆。D、 气虚下陷证:宜补气升陷,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2、外治法、熏洗法:选用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收敛作用的方药加减

31、,如五倍子散、苦参汤等,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外敷法:选用九华膏、金黄膏等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敷于患处。、塞药法:将药物栓剂或膏剂,便后塞入肛内。如复方角菜酸酯栓,美辛唑酮红古豆醇脂栓,痔疮宁栓等。(三) 手术治疗: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术,对伴有肛门狭窄者,增以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1、 术前准备:輛助检查:血分析、出凝血时间、生化 2、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正位片、心电图、腹部超声、尿分析、大便常规、肛门镜检查、肛门指检。 :清淡饮食; :术前局部备皮清洁灌肠; :填写手术及麻醉知情同意书;2、 麻醉选择:一般采用骶管麻醉方法。3、操作方法:麻醉满意后,适当

32、扩肛,指诊及肛门镜全面检查肛门情况,先根据肛门松紧度选择肛门内括约肌松解,再根据痔体大小及分布合理选择手术切口,弯钳提起外痔基底部,放射状锐性分离外痔组织至齿线上 05cm ,做梭形切口,大弯钳提起并钳夹对应部位内痔,7 号线结扎内痔组织,并于结扎线上方粘膜下注射消痔灵针适量。多个手术切口者需注意保留切口间的肛门皮桥,修剪手术切口,结扎止血,肛内塞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2 枚,油纱条纳肛,加压包扎固定。清淡饮食,防治便秘。4术后常规处理 :清淡饮食,防治便秘。:防治感染:头孢类抗生素。: 便后换药:九华膏+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疼痛明显者以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 1 枚塞肛。: 红外线频谱治疗: 扩

33、肛治疗:对伴有肛门狭窄者,术后第三天开始扩肛,每次 15 分钟,隔日一次,连续三次,术后第十二天后再扩肛一至二次。(四) 护理:辨证施护1 实证:病室室温宜偏凉,空气新鲜,衣被不宜过厚。有汗出者用温热毛巾擦干汗液,汗退后及时更换衣被,避免对流风。宜卧床休息,避免劳倦。对于急躁易怒者要注意调畅情志,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应静心调养,保持情绪稳定,讲解气滞化火会导致病情加重的道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品如:雪梨,莲藕,荸荠,甘蔗,百合,银耳,花生,蜂蜜等清热化火之品。夏季暑多夹湿,湿热中阻,因此,有恶心呕吐泄泻者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烟酒。口服中药宜偏凉。 2虚症:病室宜保温,空气宜流通,注意

34、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患者情绪易低落情志不畅,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爱护患者,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中药宜温热服,服后休息片刻。三、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医治疗混合痔的难点在于远期疗效上,复发率高,尤其是体征比较明显者,应对措施在于忌辛辣之物,保持大便通畅,对用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须采用手术治疗。四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显效:症状改善明显,痔核明显缩小或萎缩不全,有效:症状轻度,痔核略有缩小或萎缩不全,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手术创面未愈合,痔(混合痔) 中医护理常规1、临证护理、术后出现尿潴留

35、,淡经诱导无法解除者,遵医嘱予以灸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术后 7-9 天痔核坏死脱落阶段,嘱患者减少活动,密切观察便血情况。、痔结扎术后,嘱患者不可牵拉留在肛外的线端,以免疼痛或出血。、患者出现疼痛、出血时,耳穴压丸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取主穴:直肠、肛门、外生殖器。配穴:神门、肾、膀胱。疼痛剧烈者可按摩承山、合谷、太冲穴、三阴交、阳陵泉穴。实证:病室室温宜偏凉,空气新鲜,衣被不宜过厚。有汗出者用温热毛巾擦干汗液,汗退后及时更换衣被,避免对流风。宜卧床休息,避免劳倦。对于急躁易怒者要注意调畅情志,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应静心调养,保持情绪稳定,讲解气滞化火会导致病情加重的道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品如

36、:雪梨,莲藕,荸荠,甘蔗,百合,银耳,花生,蜂蜜等清热化火之品。夏季暑多夹湿,湿热中阻,因此,有恶心呕吐泄泻者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烟酒。口服中药宜偏凉。 虚症:病室宜保温,空气宜流通,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患者情绪易低落情志不畅,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爱护患者,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中药宜温热服,服后休息片刻。2、饮食护理嘱患者增加饮食量,鼓励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饮食,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忌烟酒、辛辣刺激之品。湿热下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品如(吃西瓜、苦瓜、柚子、竹笋;雪梨,莲藕,荸荠,甘蔗,百合,银耳,花生

37、,蜂蜜等清热化火之品) ;气滞血瘀型(常吃香蕉或香蕉粥、桃仁粥) 。气虚下陷证: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忌酸冷食物,多吃黄芪山药子粥、桂圆莲子粥。 ,如牛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 。3、用药护理大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中药熏洗、局部中药换药治疗。休息片刻。 4、健康指导保持肛门清洁,坚持每晚热水或中药液坐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习惯性便秘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内裤和粗糙内裤。忌久坐、久立、或久蹲.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有积极作用。圆翳内障中西医诊疗常规圆翳内障是一种

38、患病率、致盲率均居各类眼病首位的老年性眼病。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脾虚失运、精血亏损、瘀血阻滞及目窍失养等所致。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双眼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一、 诊断(一)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丛书五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主要症状: 视物模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后期在瞳神内出现或白或黄的圆形翳障。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七年制教材眼科学第二版诊断依据:1、 年龄 35 岁以上,排除其他性质白内障。2、 以视力减退为主,且呈进行性发展,可有单眼复视、虹视,原有老年屈光度减低等,无其它眼部不适。3、 裂隙灯检查可见晶状体混浊。(二)证候诊断1、

39、肝肾阴虚证症状:晶珠混浊,视物昏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2、 脾肾阳虚证症状:晶珠混浊,视物昏矇,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喜热恶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脉细。3、 气血两虚证症状:晶珠混浊,视物昏花,不耐久视,眉棱骨酸痛,神疲懒言,肢软乏力,舌淡、苔白、脉细。4、 脾虚湿热证症状:晶珠混浊,视物昏花,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二、治疗方案(一)中医治疗:1、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3、气血两虚证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4、脾虚湿热证治法:健脾利湿清热。方药:三仁汤加减。(

40、二)西医治疗1、 尚无特效药物,早期可试用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孕育而生的,是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值得我们深入仔细研究和开发利用。而中药在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探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中药治疗多采用由多种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究竟是哪种药材起主要的治疗作用、那些药物根本不起作用,或者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对有效成份的确定,单方或组方中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2)中药的药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充足的科学研究。(3)多数中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缺乏

41、科学、严谨的评定标准,多局限于视力的改善,缺乏明确的客观指标的改变及疗效评定标准。目前,虽然中医药对老年性白内障治疗的研究还不丰富,对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但是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应当通过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此为契机,多方面研究开发中药的剂型,广泛深入利用祖国医学的精华来改善晶体的代谢水平,延缓白内障的发展,为中医药在治疗年龄相关性自内障方面的应用,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证据。圆翳内障中医护理常规1、临证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在 1 周内应减少头部活动及弯腰用力动作。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者,散瞳应慎重,遵医嘱执行。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

42、。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脾虚湿热证治法:健脾利湿清热。方药:三仁汤加减。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含硒、锌的食物,有利于患眼的恢复。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4、健康指导积极治疗,以控制或减慢晶珠混浊的发展。时机成熟,遵医嘱实施手术治疗。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者,应积极治疗。注意饮食调护,宜食益气、补血之品,忌辛辣煎炸食物。鼻渊中医护理常规1、临证护理鼻塞,遵医嘱用芳香通窍中药滴鼻剂。穿刺引流者,按头位引流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头痛鼻塞

43、甚者针刺合谷穴、迎香穴、印堂穴、太阳穴、耳针:可使头痛减轻。肺脾气虚者,遵医嘱用芳香通窍、行气活血中药 熏鼻。嘱患者用鼻吸入热气,从口中吐出,反复多次。肺经风热所致头痛着,遵医嘱针刺止痛。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3、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温服。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鼻部滴药,保持鼻腔清洁,引流通畅。鼻塞流涕时,及早改善鼻窍通气,遵医嘱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改善症状。 。4、健康指导 锻炼身体,避免感受风寒。经常用冷水洗脸,鼻部按摩,增强抗病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注意保暖,避免粉尘环境。感冒流行季节,出门宜戴口罩。指导患者在捏鼻涕时,先捏一侧鼻窍,涕出后再捏另一侧,不可两侧同时捏鼻。鼻塞甚者,不可强行捏鼻。以防涕液逆入耳窍,引发他证。指导患者取合适头位,以利鼻窍内涕液排除。漏晴中医护理常规1、临证护理 早期可局部热敷,或用鱼石脂软膏帖敷。也可用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捣烂外敷肿块形成后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风热上扰证:疏风清热汤(白薇丸加味) 。凉服心脾湿热证:清心利湿(竹叶泻经汤) 。凉服 。2、饮食护理忌食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以防引发漏睛疮。3、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凉服。观察中药外敷皮肤有无过敏。患者在点药前先将脓汁压出,然后点眼药。 4、健康指导及早治疗局部炎症。保持情绪稳定。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注意眼部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