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公 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教学重难点】重点: 难点: 【导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但在他的面前却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二、走进作者:墨子,(约前 468前 376)名翟,战
2、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 “非攻“尚贤”“节用” ,反映了反对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预习检测:1、生字:械(xi) 轩(xun) 舆(y ) 犀兕(x s) 鼋(yun) 罨(tu) 鲋(f) 梓(z)褊楠(pin nn) 来源
3、:学优高考网2、多音字:请说之(shu) 长木(zh ng) 公输盘 (bn) 见我于王(xi n)禽滑厘(g )3、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通“悦” ,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 ,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 ,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 ,理屈)。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请献十金(请允许,表敬词)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荆之地方五千里(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4、。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2)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高兴) 请说之(解释)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见公输盘(拜见) 来源:学优高考网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来源:学优高考网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 ,结构助词)(3)翻译难点重点句子: (略)五、 合作探究: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本文对应的双方是
5、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构如何划分? 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3、墨子是怎样说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六、 精读品析: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
6、考讨论,并自由发言。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B、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C、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
7、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七、拓展延伸 :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板书设计:公 输 来源:学优高考网墨子人物 墨子 劝楚攻宋 “非攻”公输 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道义胜(辩才过人) 楚王 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 必取宋攻械尽,而守圉有余 实力胜(胆识过人)欲杀之虽杀臣
8、,不能绝也 教学反思:教学公输这一课时,我出了很多错,除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这和我备课不充分有很大关系。一 我自己觉得对这篇课文很熟悉,所以备课时没有再通读一遍,只是注重创设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题目。这样导致自己范读课文时,错了好几个字:把“侮臣者”的“侮”读成了一声,虽然我知道读三声,但由于以前的习惯,又没在课本上注音;把“糠糟”读成了“糟糠” ;把“宋无长(zhng)木”读成了“宋无长(chng)木” ,因为在我印象中, “长木”的解释为高大的树木。看着学生一个个给我指出这些错误,我估计我的脸都羞红了。学生们肯定会得意地说,还给我们范读?还不如我们读的好呢。二 在导入新课之初,我就给学
9、生们介绍了诸子百家,介绍了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及写作背景,但我发现学生听的不专注,估计是对这些知识很陌生。虽然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过,但恐怕早忘了,尤其是一些差生。疏通完课文大意后,学生对人物形象也有了大致了解,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再介绍背景及人物思想,比开始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印象的时候要好。三 疏通文意阶段,有个学生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墨子说服楚王这一部分,运用了对比和比喻,初见楚王时的顺序是:文轩与敝舆,锦绣与短褐,梁肉与糠糟。再次回答时的顺序却变成了文轩与敝舆,粱肉与糠糟,锦绣与短褐。为什么不按一一对应的顺序呢?这一问把我也问住了,我还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想了想说,墨子再次回答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因为要涉及到国土面积、湖泊、树木,这三类中,车子最大,湖泊的水产品对应食物,所以要按这个顺序写。而初见楚王时可能没考虑那么多吧,古人写文章也不一定那么讲究。说真的,这样回答我自己也不太满意,可我也不明白墨子为什么不按一一对应的顺序。想想这节课真是的,出了不少错不说,连问题也回答不好。不过也有一点收获,那就是学生表现的很兴奋,活跃,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大概是看老师出错感到高兴吧-可找到自信了。看来以后在教学中适当露些破绽也不失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