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 5 课 “和同为一家”【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2、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学习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知识梳理】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一、唐与吐蕃的交往1、 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统一青藏高原。2、 7 世纪时, 把 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
2、切了 ,增进了 。3、 8 世纪时,唐朝又把 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 上书唐朝皇帝,称唐蕃已 “ ”,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二、回纥的勃兴1、 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2、8 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 。后来,回纥改名为“ ”。三、东北 靺鞨(“车书本一家”)1、7 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2、8 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其为 。从此,粟末 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 ”之称。四、西南 苍山洱海间的南诏1、 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2、南诏首领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 。学优中考网 【学习自测】1、 “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擒赞
3、普” 。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2、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 1300 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 B. C. D.3、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 ”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4、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A.吐
4、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5、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6、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A.汉族与南诏 B.匈奴与回纥 C.彝族与突厥 D.汉族与吐蕃7、下列建筑不是反映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族地区关系的是:8、本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史实的是:学优中考网 A.唐朝统治者向后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
5、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9、 材料:“自古皆 贵中华,贱夷狄,朕独 爱如一”(1) 材料中的“朕”指的是谁?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 )请写出这位皇帝在位时和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课外阅读突厥】突厥是中国古代民族。先世源出于丁零、铁勒。南北朝时铁勒原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 )。 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 5 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 。 因金山形似战盔“ 兜鍪” ,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以善锻铁被柔然称为“ 锻奴” 。6 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向西魏献方物
6、。546 年合并铁勒部5 万馀落( 户) , 势力逐渐强盛。 552 年又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最盛时疆域东至 辽海(辽河上游), 西濒西海( 今咸海) , 北至北海( 今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 “可汗”为最高首领,其子弟称 “特勤”,将 领 称“设”。分辖地为“突利”(东部) 、“达头”(西部 )。 可汗廷帐在东、西两部之间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汗国官制有 28 级。税法 规定对普通牧民、黑民(战争中归附者)“征发兵马、科税杂畜” 。历法以动物纪年。5 世纪始创制突厥文,亦名鄂尔浑-叶尼塞文,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最古老的文字。突厥在隋唐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治经济联系密切。582 年分裂 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其中 东 突厥可汗汗室为原统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后,故东突厥仍经 常被直呼为“ 突厥”。638、 659 年,东西突厥先后统一于唐。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建立后突厥汗国,745 年亡于回纥。突厥各部乃大多附于回纥,一部西迁中亚,另部南下附唐。【反思质疑】学优中考网 学优中 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