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永仁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分卷 I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A B C D 2.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
2、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3.13 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5.春秋繁露中语:“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此材料体现了下列
3、哪些观点主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以民为本 天赋人权A B C D 6.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D 7.1920 年 9 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 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
4、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8.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 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 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 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9.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 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B 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C 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 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10.在 191
5、7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再论孔教问题,提出“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下列叙述与其观点不符的是( )A 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B 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C 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 D 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11.墨家认为,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民众财富和精力。这种思想的根源是( )A 墨家主张节俭B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C 儒家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D 儒家思想代表统治阶级利益12.20 世纪初,中国一些学者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如 1919 年浪潮月刊刊登了“家族制度与孝道公式计算一图”,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
6、德问题,其意图是 ( )A 用科学来启迪民智B 普及科学知识C 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D 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重要性13.自 1985 年把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以来,到 2016 年我们已经度过了 32 个教师节。曾有不少网友建议,把每年 9 月 10 日的教师节改在孔子的诞辰之日,主要是因为孔子( )A 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B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C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D 主张“民贵君轻”14.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 岁那年,我就与 20 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
7、 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 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B 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 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D 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15.“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侯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 “春秋大一统”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D “君权神授”16.1918 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8、A 中体西用思潮 B 维新思潮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1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 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 成为封建统治工具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18.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 )A 实现社会和谐 B 巩固统治者地位C 强调民本思想 D 促进儒学发展19.有位同学到某名人故居参观,记下这幅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其刻画的对象
9、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陈子昂20.明清时期,宫廷舞蹈开始趋于衰落,而民间舞蹈却十分兴盛,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因素是( )A 是否为帝王歌功颂德B 是否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C 是否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D 是否在表演形式上丰富多彩21.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 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B 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C 汉代统治者通过教育促进儒学的传播D 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22.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大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
10、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A 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B 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 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D 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23.20 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 )A 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B 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C 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D 追赶世界
11、潮流,推动改良变革2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A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5.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A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26.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 造
12、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27.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其实践行动是( )A 参加辛亥革命 B 掀起新文化运动C 参加护国运动 D 创建中国共产党28.学者柳士同在重温“打倒孔家店”中说:“当年的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统治人们、独此一家别无它号的店这店其实就是胡适要打的鬼,这鬼也就是鲁迅说的吃人的专制与礼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批判得不彻底B 正确评价了“打倒孔家店”C 肯定“打倒孔家店”的思想解放作用D 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家思想29.20 世纪 90 年代,“市场经济”“与国
13、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做出的积极举措是(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支持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C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0.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吸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则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 魏源、洪仁玕 B 洪仁玕、康有为C 康有为、孙中山 D 孙中山、陈独秀分卷 II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
14、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
15、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节选自颜氏家训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一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 755 名,其中正式代表 547 名,候补代表 208 名,代表全党 121 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 8 个代表团。在
16、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 70 岁,最小的才 20 岁左右。材料二 1945 年 4 月,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报告中,毛泽东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为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材料三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报告论党中指出:实践反复证明,毛泽东思想“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当革命是在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
17、指导之下,革命就胜利,就发展;而当革命是脱离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时,革命就失败,就后退。”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会议对树立党的理论旗帜有何贡献?(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革命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材料二 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
18、几乎陷于绝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毛泽东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指导中国革命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的哪些重要论著或理论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3)结合以上材料,你对这一理论成果的形成有什么认识?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
19、感,故错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故正确;“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故正确;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 B 正确。2.【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君主集权,不是君主无为而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有难则用其死”说明君主不是推行“礼乐仁政”,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故 D 项正确。3.【答案】C【解析】 根据题干中“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雪”指
20、的是火药。据此排除 A、B、D 三项,故答案为 C。4.【答案】A【解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属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观点。5.【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天立王”可以体现出作者君权神授的观点。材料中的“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体现了作者“天人感应”和“以民为本”的思想。以上思想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而“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民主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6.【答案】A【解析】分别为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说法不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还未确立。7.【答案】B【解析】解题时一是要注意时间“1920 年 9
21、 月”;二是要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A 项与材料无关;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 C 项;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因此,中国工人阶级不可能在 1922 年以前就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排除 D 项。答案为 B 项。8.【答案】A【解析】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 选项符合题意。B 项与民生主义的含义不符合,C 项表述本身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 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9.【答案】D【解析】“为天地立心
22、,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而“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批判的是君主专制,故 A 项错误;理学曾被奉为官方学说,黄宗羲是反对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经世致用学风出现在明末清初,故 C 项错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体现的是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故 D 项正确。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的道德革命。“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与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直接相关,与文学革命无直接联系。11.【答案】B【解析】 材料表明墨家对儒家的铺张浪费持批
23、判态度,主张节俭,这主要是因为其代表普通劳动者利益,是财富的创造者。故答案选 B 项。1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1919 年,时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目的是更好的批判揭露传统伦理道德的弊端,用科学来启迪民智。A 项正确。B、C、D 三项与时代主题不符合。13.【答案】A【解析】孔子开创私人办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其许多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故鉴于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有人建议把孔子诞辰之日作为教师节。14.【答案】A【解析】根据
24、孙中山的生平判断他“28 岁那年”应是 1894 年,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是成立兴中会,并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5.【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答案为 D。16.【答案】C【解析】从题干提供的时间和表述的内容可知 A、B 两项不符合要求,它们都发生在 19 世纪6090 年代,早于题干反映现象的时间。而从材料中“通俗主义”“平凡主义”等信息可知该文针对的是新文化运动。17.【答案】A【解析】 材料宋朝之后“仗义死节之士”超过前古,这是儒学价值信仰的体现,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25、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对于人性的压抑,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程朱理学对于文化教育普及的促进作用,故 D项错误。18.【答案】B【解析】 两者客观上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与主观出发点无关,故 A 项错误;两者都体现了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统治者考虑,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者地位,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君舟民水”思想客观上发展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促进了儒学发展,与主观出发点无关,故 D 项错误。19.【答案】B【解析】从“诗史”“草堂”可知这是对杜甫及其作品风格的描述,故选 B 项。20.【答案】C【解析】
26、与宫廷舞蹈相比,民间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感情,从而决定了民间舞蹈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21.【答案】A【解析】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但不是“唯一”思想,故 A 项错误,其余三项均正确。2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西学东渐。材料反映了四库全书总目收录此西书的原因,是认为此书“切于民用”,而“重实用”恰恰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一个重要理念,A 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一本西书在中国被介绍且局限于政府方面,C 项错误;闭并
27、不等于禁绝中西交流,只是严格限制,更谈不上突破,D 项错误。故选 A。23.【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说明梁启超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当时中国不是民族矛盾,而是民族危机,故 A 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封、改良的主张,故 B、D 不正确。24.【答案】A【解析】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5.【答案】D【解析】花鸟画是明清时期主要成就,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墨梅,反映的是文人画,不是风俗画,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故
28、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注重个人正义、责任的道德修养,体现人宋明理学的影响,故 D 项正确。26.【答案】C【解析】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中涉及化学、矿物学等与道家有关的就是火药了,选择 C 项。27.【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并且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28.【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只是”强调了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针对性强,正是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彻底批判,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9.【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选项中只有 C 项属于
29、经济方面的内容,其余三项都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30.【答案】D【解析】孙中山考察欧美等国家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五权宪法,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全盘否定,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魏源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厌恶”,故 A项错误;康有为是维新派人物,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故 B 项错误。31.【答案】答案举例 1: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经济史研究资料。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0、,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颜氏家训规定:“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从中可以透析当时的家庭收入来源和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而透视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幅典型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式风光。答案举例 2: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资料。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极力倡导,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家是微缩的社会,颜氏家训强调人伦道德教育,承袭了儒家孝悌仁义的传统思想。来源:学科网将夫妇、父子、兄弟三亲当作人伦之重,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作为治
31、家的基本法则,体现了儒家伦理纲常在家族中的实施。颜氏家训以礼论语等儒家经典作为家庭教育的教材,这是儒家文化不断向下层社会普及与渗透的结果。【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以颜氏家训为核心史料,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解答本题需要紧扣“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首先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如“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等;其次结合史实归纳出观点,如在道德方面强调人伦道德教育,承袭了儒家孝悌仁义的传统思想,在经济方面,维护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和手工业
32、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再次结合已学知识及史料信息分析论证观点,解题时需要把史料信息及已学知识准确的结合,特别是已学知识的选用应当科学准确,要切合材料和观点,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32.【答案】(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3)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而违背毛泽东思想,照搬马克思主义原理,就会犯“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解析】第(1)问要结合中共七大的意义回答。第(2)问要抓住“代表”“产物”“结晶”“集合”等信息来分
33、析作答。第(3)问要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和重大意义。33.【答案】(1)成果:毛泽东思想。条件: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诞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解析】第(1)问主要考察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 20 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从国际背景和国内阶级状况、思想及其革命形势进行分析。第(2)问据材料判断分析毛泽东思想在 20、30 年代的发展阶段及具体理论。第(3)问可以回答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意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