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48723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充市高 2018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 I 卷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战国时期,民间私立祠、社数量大增。男女巫成为百姓信仰鬼神的关键人物,祭祀不再是固定时间的特定仪式,而变成他们的谋生手段。这种现象反映了A.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紧迫性B. 祭祀活动干扰正常社会秩序C. 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信仰趋于合理D. 贵族政治崩溃影响民间祭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周天子大权旁落,致使贵族政治崩溃影响民间祭祀,故选 D;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C 在材料中皆无体现,排除

2、。2. 汉元帝时,尧、舜、禹、汤等先圣贤名,商、赐、由、回、参、子夏、子由等贤徒名,以及忠、仁等伦理道德名大量涌现,而崇尚延年益寿和开疆拓土的人名却明显减少。这说明A. 道家思想和功利主义已消失B. 复古思潮在汉代重新抬头C. 儒学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D. 统治者严格控制姓氏文化【答案】C【解析】元帝时期,儒家思想盛行,使儒学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故选 C;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其余选项所述与材料无关,排除。3. 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不精谱学,不能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鉴别庶姓大族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的依据。这反映了A.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B. 门阀政治影响谱学发展

3、C. 士族与庶族矛盾的缓和D. 重视选拔真才实学人材【答案】B【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A;士族与庶族矛盾不断激化,排除 C;材料所说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并未体现重视选拔真才,排除 D;注重家世门第,影响着谱学发展,故选 B。4. 从南宋到明代中叶,珠江三角洲一直是粮食出口区。清代中叶,按耕地数和人口计算,即使只利用一半的耕地,该地粮食供应本应充足。事实上,广东全省每年需从广西、湖南等地输入稻谷 400 万石左右,至少一半是供应珠江三角洲的。清代中叶珠江三角洲缺粮的主要原因是A. 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B.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D. 工商业市镇蓬勃

4、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时期,手工工场的出现,使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 C;材料与长途贩运无关,排除 A;B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无关,排除 D。5.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事实上起着准宗教的功能。皇帝无权阅读史官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故帝王将相惧怕史官。这种情况说明了A. 历代帝王十分重视以史为鉴B. 后世评说对帝王将相的制约C. 传统人伦思想制约帝王行为D. 帝王将相功过由史官来决定【答案】B6. 1840 年 3 月英国曼彻斯特商会主席奠克-维卡在致荚国外相巴麦尊

5、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适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反映出A. 清政府的政策损害了大英帝国尊严B. 英国通过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市场C. 中英之间的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D. 工业革命使英国急需拓展海外市场【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寻找原料产地与海外市场,故选 D;A 项是借口,排除;此时南京条约还未签订,排除 B;C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7. 1908 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首列大权事项,以明君为臣纲之义,次列臣民权利义务事项,以示民为邦本之义。故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

6、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从材料可知A. 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政治的发展B. 大纲明确规定采取三权分立共和政体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清政府追求的目标【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1908 年新政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故选 A;中国并未确立三权分立,排除 B;1908 年辛亥革命并未爆发,排除 C;清政府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排除 D。8. 1931 年 10 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夫国家人格之存亡也。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

7、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材料反映了蒋介石A. 注重激发民众抗日的民族精神B. 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找借口C. 顺应人民抗战要求并积极备战D. 认为当时中国不具备持久抗战的条件【答案】D9. 1965 年 1 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完成派购任务后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物资,允许公社社员个人在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此规定是为了A. 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B. 缓和计划与市场经济之间矛盾C. 运用新机制调节农民经济生活D. 彻底纠正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1965 年,国家正处于经济

8、调节时期,故选 C;60 年代未开始市场经济,排除 B;D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与史实不符,排除 A。10. 罗马法规定:“地方议会的议员不得被判处矿坑苦役以及矿场劳役,也不得判处叉架刑以及火刑。如果受到这种性质的判决,应该将其解救。但是,这不应该由作出判决的人进行,而是把情况向皇帝汇报,由皇帝根据其权威或变更刑罚的种类或将其开释。 ”这说明A. 罗马法的实行具有差异性B. 公民死刑判罚最终由皇帝决断C. 罗马法践行重罪轻罚原则D. 民主制度的发展得以继续保障【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法律条文的实施与法律规定不相符,故选 A;B 项说法错误,排除;罗马法践

9、行重罪轻罚原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C;从材料看并不民主,排除 D。11. “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也必须有人民的存在香则任何政府都会发展成暴政,而体现人民参政的最好形式便是英国人发明的代议制,也就是说人民不必亲自管理国家,只需选派代表去组织政府”该观点在 1787 年宪法中的体现是A. 规定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B. 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C. 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 议会中多数党领袖组阁【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美国联邦体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形势权力,故选 B;材料与自治权无关,排除 A;并未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 C;D 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12. 有学者

10、指出,1871 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威权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材料说明德国君主立宪制A. 具有传统与近代混合性特点B. 君主是国家象征,权力削弱C.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 议员普选充分体现议会至上【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宪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选 A;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经济无关,排除 C;D 项说法有误,排除。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遗憾的是,美洲高产旱地作物的传入,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

11、的发展:使中国农业经济走上了一条扩大山地耕地面积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消除了这些地区人口压力下的内延式发展的技术创新诱发机制;大量亚热带森林变成旱地,种植旱地作物,并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多样性和输出能力开始减弱” ,成为后世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的根源;(同时)这一切为清代中叶以来的人口膨胀创造了条件;(也)造成森林大量被破坏影响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l)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美洲高产旱地作物传人中国的历史条件。归纳这些高产旱地作物的传人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材料二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

12、球化逐渐影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全球互动只会越来越剧烈,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饵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与民族来讲,文化垒球化财可能成为强势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近两年来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 “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冲突、分配不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整理自韩雅楠论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等(2)据材料指出“逆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答案】 (1)历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的加强;明清时期人口增长

13、的需求;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与流动;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结构性贫困;加剧了人口膨胀;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弊端:贫困、冲突、分配不公、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的加强;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需求;明清时

14、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第二小问,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与流动;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结构性贫困;加剧了人口膨胀;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结合材料可知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弊端:贫困、冲突、分配不公、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小问,影响: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科技的发展,既有渐变的常规科技进步,也有突变的

15、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目前大致有三种解释。其一,在科技政策领域,科技革命泛指重大科技突破集中涌现的现象。其二,在科技哲擘和科技史领域,科技革帝指科学范式或技术范式的转变。其三,在人类文明史和现代化研究领域,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按照这种标准,16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是16-17 世纪的近代物理学诞生、20 世纪初的相对话和量子论革命。技术革命是 1819 世纪初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1920 世纪初的电力和运输革命、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电子和信息革命。围绕材料,

16、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1: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使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由此可见,科技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示例 2:科学革命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革命。1617 世纪,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为代表,动摇了上帝创世说,启迪了伽利略等对亚里士多德力学

17、的质疑和实验思想的萌生,诞生了与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近代科学。特别是牛顿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总结。所以,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本质上是科学革命。【解析】结合材料主要分析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举出事例,如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使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等。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开明专制是指在不触动专制体制的

18、前提下,实行有限的民主和法治。18 世纪,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开明专制的主要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影响、东欧国家开明专制的实践,以建国内社会经济矛盾日道激化。俄国的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所谓的“自由经济” ;在政治上,依靠贵族加强中央柴权,进行行政区化改革;在军事上,重视海军建设,改革旧的军被制度,以提高俄国军队的战斗力,为俄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的开明专制政策,没有从根本上改造贵族政治,反而加强了贵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垄断地位。这就注定了开明专制政策具有鲜明的贵族特质。因此,开明专制政策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在普加乔夫起义后就归于破产,保

19、守主义力量再次主导了俄国社会组织生活的发展方向。摘编自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1)据材料概括叶卡特琳娜二世“开明专制政策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黄期实施”的原目(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 (1)原因:改革以维护贵族利益为出发点;专制制度根深蒂固,保守势力强大;社会矛盾尖锐,改革未关注人民利益;虽实行开明专制,但未触动专制体制。(2)影响:巩固了贵族专政,稳定了统治秩序,使动荡的国家暂时稳定;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扩张加剧;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把农奴制发展到了顶峰,社会矛盾激化,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解析】 (1)结合材料可知原因:改

20、革以维护贵族利益为出发点;专制制度根深蒂固,保守势力强大;社会矛盾尖锐,改革未关注人民利益;虽实行开明专制,但未触动专制体制。(2)结合所学可知巩固了贵族专政,稳定了统治秩序,使动荡的国家暂时稳定;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扩张加剧;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把农奴制发展到了顶峰,社会矛盾激化,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16. 【历史一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鼓励美国女性参加“海军志愿紧急服棱妇女队”的海报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一“这也是女人的战争” 。当成千上万的英国和美国女性加入到武装部队或者投身于军事工业时,战争以多种方式对全世界的女性产生了影响。一些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禁止女性从事

21、战斗或搬运武器,但是苏联和中国的妇女拿起了武器,许多女子抵抗组织也拿起了武器。当丈夫被杀死或者出去参战而被捕成为战俘或者在劳动集中营中日益变得憔悴时,被迫充当一家之主的妇女也变得自立并赢得了信心,这是她们以前没有的。女性为自己创造了很多机会,在英国约有 50 万,美国约有 35 万女子参军,她们驾驶着飞机阻止纳粹飞机上天,驾驶救护车或者运输车,以及在田间劳作生产粮食。摘编自本特利新全球史(l)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女性战争”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女性产生的影响。【答案】 (1)原因:“二战”是人类社会的反法西斯战争;女性也受到了战争

22、的伤害;女性直接参与军事战斗;参战国女性参与了与战争有关的各项工作,支持了战争。(2)影响:战争给女性心理和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促使女性变得独立自信;提高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为战后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利和地位奠定了基础。【解析】 (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是人类社会的反法西斯战争;女性也受到了战争的伤害;女性直接参与军事战斗;参战国女性参与了与战争有关的各项工作,支持了战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给女性心理和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促使女性变得独立自信;提高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为战后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利和地位奠定了基础。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905

23、年 10 月 8 日,清延下诏成立巡警部,以徐世昌为尚书。徐世昌极善用人,以故部务日趋正规,颇有起色,综合了干员能吏的建议之后,徐世昌制定了巡警部的官刺,设立警政、警法、警保等五司十六科,各司其职。为剔除积弊,以增巡警尊严与地位,他采纳毓朗建议,实行文官制度。徐世昌建议清廷于各省会及商埠先设巡警学堂:在全国各地普设巡警学堂的基础上,徐世昌又在北京成立高等巡警学堂, “召集京外人员及举贡并原先充各项巡警共六千余人,分期考试速选,精通警察各员严加选录” 。徐世昌通过设立学堂,使警官、警员素质提高,巡警教育成为制度,促进了我国警察的正规化。除了上列内容外,徐世昌在户口管理、改良罪犯、整顿警风等方面也

24、颇费心力,政绩突出。_摘编自苏全有徐世昌与中国军、警近代化(l)据材料,归纳徐世昌在建立和发展近代警察事业方面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世昌为警察正规化所采取措施的意义。【答案】 (1)措施: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警务;设立机构,制定巡警官制;实行文官制度,提高警察尊严与地位;成立学堂,提高警员素质;建立警察考试遴选,整顿警风。(2)意义:规范了警察规章制度;明确了警察职责;提高了警员素质;维护了社会治安;警官教育成为制度化;促进了警察正规化。【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警务;设立机构,制定巡警官制;实行文官制度,提高警察尊严与地位;成立学堂,提高警员素质;建立警察考试遴选,整顿警风。(2)结合所学可知规范了警察规章制度;明确了警察职责;提高了警员素质;维护了社会治安;警官教育成为制度化;促进了警察正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