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单元测试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47934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单元测试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单元测试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单元测试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单元测试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 单元测试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1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5 分)对于反应 CO(g)H 2O(g) CO2(g)H 2(g) 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 H 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解析:选 B。A 项,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途径,但反应的 H 只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并不发生改变。B 项,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

2、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D 项,原电池反应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将减少。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H2 和 I2,发生反应:H 2(g)I 2(g) 2HI(g) 2.H0,当达到平衡后,t 1 时刻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混合气体密度增大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H 2 的转化率增大,HI 的平衡浓度变小D改变条件前后,速率图像如图所示解析:选 D。由于可逆反应 H2(g)I 2(g) 2HI(g)反应前后气

3、体体积不变 (总物质的量不变)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 pVnRT,V、n 不变,R 是常数,p 增大,T 必然升高。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移动,则 H2 的转化率增大,HI 的平衡浓度增大;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所以密度不变。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不3.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物质 X Y Z初始浓度/molL 1 0.1 0.2 02 min 末浓度/mol L1 0.08 a b平衡浓度/molL 1 0.05 0.05 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20%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40C增大

4、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 正 增大,v 逆 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前 2 min 内,用 Y 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Y)0.03 molL 1 min1解析:选 D。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X 3Y 2Z0.1 0.2 0初 始 浓 度(molL 1)0.05 0.15 0.1转 化 浓 度(molL 1)0.05 0.05 0.1平 衡 浓 度(molL 1)A平衡时,X 的转化率0.05 mol/L0.1 mol/L100%50% ,错误;B. 平衡常数0.1 2(0.050.053)1 600,错误;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错误;D.前 2 min 内,用

5、 Y 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Y)3v(X) 3(0.1 molL 10.08 molL1 )2 min0.03 molL 1 min1 ,正确。25 时,在含有 Pb2 、 Sn2 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4.Pb 2 (aq) Sn2 (aq)Pb(s),体系中Pb 2 和Sn 2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 Pb2 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NO3)2 固体后,Pb 2 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Pb 2 增大,说明该反应 H0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2解析:选 D。A 项,金属铅属于固

6、体,加入金属铅平衡不移动; B 项,加入 Sn2 ,平衡逆向移动,Pb 2 增大;C 项,升温时,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由于Pb 2 增大,说明正反应放热即 H ac BcabCabc Dabc解析:选 B。在 PCl5(g) PCl3(g)Cl 2(g)达到平衡后又充入 PCl5,平衡向右移动,但压强的增大有利于逆反应,所以 PCl5 的转化率降低;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又充入 NO2,NO 2的增大和压强的增大都有利于正反应,故 NO2 的转化率增大。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 K 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乙中9.充入 2 mol

7、C 和 1 mol He,此时 K 停在 0 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隔板 K 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达到平衡后,隔板 K 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 02 之间C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 C 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 C 的物质的量D若平衡时 K 停留在左侧 1 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 6 处解析:选 D。由题意可知 2A(g)B(g) 2C(g),由于甲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甲中压强降低,所以隔板 K 向左移动,若完全转化,则生

8、成2 mol C,由于是可逆反应,C 的物质的量在 02 mol 之间,达到平衡后,隔板 K 不再滑动,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 02 之间,A 项、B 项正确。如果不充入 He,甲、乙两容器为等效平衡,都相当于 2 mol C,又因为保持恒压的条件,充入 He,那么乙中反应体系相当于在甲容器中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降低压强,所以达到平衡时,乙中的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大于甲中的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导致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 C 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 C 的物质的量, C 项正确。甲、乙容器中压强时刻相等,现将甲、乙两容器视为一个体系,由 C 项分析可知,乙容器中的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大于

9、甲容器中的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故达平衡时甲、乙两容器总体积一定增大,即平衡时活塞停留在右侧 6 处的右侧,D 项错误。10.在盛有足量 A 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B,发生反应:A(s)2B(g) 5C(g)D(g) H0 3B若温度为 T1、T 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 2,则 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 v 正 T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逆向移动,即 K1K2,B 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 D 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 A 点移动,这时 I 的浓度在增加,所以 v 正 v 逆 ,C 项错误;从状态 A 到状态 3B,I 的浓度在减小,那么 I2

10、 的浓度就在增加,D 项错误。 3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15 分) 面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甲醇作为一种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12.泛的应用前景。(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 2H 2(g) CH3OH(g)H 190 kJmol 1CO(g) H 2O(g) CO2(g)H 2(g)H 241 kJmol 1写出由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2)在容积为 V L 的容器中充入 a mol CO 与 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p 1_p2(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1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 a mol CO 与 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下同) ,平衡常数 _。(3)已知在 T 时,CO(g)H 2O(g) CO2(g)H 2(g)的平衡常数 K0.32,在该温度下,已知CO 始 1 molL1 ,H 2O始 1 molL1 ,某时刻经测定 CO 的转化率为 10%,则该反应_(填“已经” 或“没有”) 达到平衡,原因是_。此时刻 v 正 _v 逆 (填“”或“v 逆 。答案:(1)CO 2(g)3H 2(g) CH3OH(g)H 2O(g) H49 kJmol 1(2 )小于 增

12、大 不变(3)没有 Q c 0.012 3c(CO2)c(H2)c(CO)c(H2O) 0.10.10.90.9(13 分)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13.2SO2(g)O 2(g) 2SO3(g) H ”、 “”或“”)K(B)。解析:(1)可以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回答。(2)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使 K 值增大, SO2 转化率增大。温度降低,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故化学反应速率减小。(3)由图可知,当压强为 0.10 MPa 时, SO2 的平衡转化率为 0.80。2SO 2O 2 2SO3始态/mol 2.0 1.0 0变化/mol 1.6

13、0.8 1.6平衡/mol 0.4 0.2 1.6则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SO 20.04 molL1 ,O 20.02 molL1 ,SO 30.16 molL 1。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计算可得 K800 Lmol1 。平衡常数 K 只由温度决定,与起始浓度、压强等无关,由平衡状态 A 到平衡状态B,温度未发生变化,所以 K 不变。答案:(1) (2) 增大 增大 减小SO32SO22O2(3)800 Lmol 1 (17 分)(2014南昌市三校联考)2012 年 2 月 27 日深圳宣称进入“200 万辆汽车时代” ,14.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

14、反应:N 2(g)O 2(g) 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 的原因之一。T 时,向 5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8 mol N2 和 9 mol O2,5 min 后达平衡时NO 物质的量为 6 mol,该反应的速率 v(NO)为_;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_。(2)恒温恒容,能说明反应 2NO(g) N2(g)O 2(g)达到平衡的是_(填代号) 。A单位时间内消耗 2 mol NO,同时消耗 1 mol N2BNO、N 2、O 2 的浓度之比为 211CN 2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3)H2 或 CO 可以催化还原 NO 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已知:N 2

15、(g)O 2(g)=2NO(g)H180.5 kJ/mol2H2(g)O 2(g)=2H2O(l) H 571.6 kJ/mol则 H2(g)与 NO(g)反应生成 N2(g)和 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是反应:2NO(g)2CO(g) 2CO2(g)N 2(g)中 NO 的浓度随温度(T) 、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 t)的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反应的 H_0(填“” 、 “”或“无法确定”)。若催化剂的表面积 S1S 2,在下图中画出 NO 的浓度在 T1、S 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解析:(1)

16、N 2 O 2 2NO开始浓度(mol/L) 1.6 1.8 0转化浓度(mol/L) 0.6 0.6 1.2平衡浓度(mol/L) 1.0 1.2 1.2v(NO) 0.24 mol/(Lmin),1.2 molL 15 minK 1.2。NO2N2O2 1.221.01.2(2)A 项两个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且代表正、逆两个方向,A 项正确;B 项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B 项错误;因容器体积不变,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3)利用盖斯定律即可书写出相关热化学方程式。从图可知 T2T 1,且NO 增大,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催化剂表面积的大小不影响化学平衡,但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答案:(1)0.24 mol/(Lmin) 1.2(2)AC (3)2H 2(g)2NO(g)= =N2(g)2H 2O(l) H752.1 kJ/mol(不标或标错物质状态或H 计算错误不得分;计量数和 H 成比例增加或减少也得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