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47886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单选题1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曾发表文章指出, “朱毛”是革命农民之武装的先锋队,他们所到之处, “虽不立刻企图将那里化成固定的割据区域” ,但“无疑义的是要提高群众之革命情绪,扩大农村中的阶级斗争” 。这说明( )A 党对根据地发展速度表示不满 B 武装斗争是根据地建设的保障C 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是武装农民 D “朱毛”实践得到党中央的基本认可21933 年 4 月 1 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背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 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经调拨等工作。这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B 国民经济建

2、设深入开展C 工农革命根据地壮大 D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31928 年中共六大指出:“秋收武装起义在许多地方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之中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后来继续发展的农民斗争,以致于许多苏维埃区域之创立,大致亦由于秋收武装起义的影响。但是,秋收武装起义的政策之机械地应用,亦就发生有些地方的玩弄武装起义和军事冒险的行动。 ”这表明中共六大( )A否定了城市暴动是革命的主要模式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肯定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口号的意义 D指出秋收起义导致军事冒险主义盛行41931 年 11 月 1 日至 5 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

3、表大会(赣南会议),会上,中央认为苏区工作是“狭隘的经验论” 、 “富农路线” 、 “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 ,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 。这表明( )A 毛泽东的路线并不被共产国际认同 B 党的苏区工作犯了主观主义错误C 王明“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 D 中共中央对共产国际路线的抵制二、材料题5 材料一 如图所示材料二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

4、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实践的认识。答案和解析1 【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是对“朱毛”领导的武装革命的肯定,排除 A选项,故选择

5、 D 选项;武装斗争是根据地建设的保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 选项;党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不仅仅是武装农民,故排除 D 选项。2 【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四省农民银行的主要业务由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转为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经调拨等工作来看,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工农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鄂豫皖赣四省承担的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任务加重,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中的变化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排除 A 项;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即这种变化的原因,排除;鄂豫皖赣四省在 1933 年还没有遭到日本侵略,排除 D 项。3 【答案】C【解析】材料对秋收起义及

6、其影响做出了评价,没有涉及到城市暴动和城市革命道路的信息,故 A 错误;毛泽东在 1928 年开始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而不是中共六大,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秋收起义扩大了党在群众的影响,许多根据地的创立大多受秋收起义的影响,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肯定了秋收起义的意义,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由于某些地区机械的运用秋收起义的政策,导致军事冒险主义产生,但材料没有表明军事冒险主义盛行,故 D 项错误。4 【答案】A【解析】由题干时间和“苏区”和对苏区的否定,可以判断出,毛泽东在苏区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遭到了批判。A 正确;苏区工作坚持马克思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却遭到

7、中共中央的批判,B 项错误;中共中央对苏区工作的极力批判并不意味着“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C 项错误;中共中央贯彻共产国际的主张对当前苏区行之有效的工作进行否定,D 项错误。5 【答案】 (1)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因素:国民大革命(或北伐战争)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2)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中心内容:土地革命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农等有剥削的人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3)认识:中共从实际出发调整方针政策;中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注重民主政治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斗争,主要考查学生对

8、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可以根据示意图信息得出。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应当联系所学,从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影响来回答。(2)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根据材料中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 ,并联系所学可知,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分析得出。(3)对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实践的认识,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针政策和注重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