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人经多次研究总结了一下经验:得出一种简单的电子齿轮设定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高手请勿见笑!请大家支持原创,水平有限,不正之处请各位不吝指教!这种简单的电子齿轮设定方法为 “将伺服马达编码器的分辨率设为分子,马达转一圈所需的脉冲数设为分母”如果再装减速器的话,PLC 原来所发脉冲数再乘以减比。以三菱 MR-J2-S 举个例子:伺服马达编码器的分辨率 131072,我设计为 PLC 每发一个脉冲伺服马达转 0.5 度,那么伺服马达转一圈(360。 )需要 720 个脉冲,电子齿轮就设为 131072 / 720 化简分数后为 8192 / 45 这样 PLC 每次发 720 个脉冲伺服马达转一圈如
2、果还想接个减速器,举个例子接个减比为 5 比 1 的减速器时,原来电子齿轮所设分数不变,PLC 原来所发脉冲数再乘以 5(720*5=3600) ,即现在伺服马达转一圈 PLC 发 3600个脉冲就可以了。23电子齿轮比(CMX/CDV)的计算及其意义刘志斌 2011.03.21已知:1)上位机发出脉冲能力为 200Kp/S,2001000/s ,200 100060/min;2)电机额定转速为 3000R/ min,3000/60s;3)伺服电机编码器分辨率是 131072;4)丝杆螺距是 10mm;求:1、电机额定转速运行时的电子齿轮比?2、如果电子齿轮比是 1,伺服电机的转速?3、生产时
3、,设定指令脉冲当量,确定电子齿轮比?解:1、当上位机满额发出脉冲时,伺服恰好额定速度运行:1)电机额定转速为 3000r/ min,3000r/60s=50r/s;2) 伺服电机编码器分辨率是 131072;3)电机额定转速时编码器输出检测反馈脉冲频率是 13107250r/s;;4)上位机发出脉冲能力时发出的脉冲频率=2001000/s;5)当上位机满额发出脉冲时,伺服恰好额定速度运行,这时的电子齿轮比:电子齿轮比=反馈脉冲频率 /上位机满额发出脉冲频率=(13107250r/s)/ 2001000/s=6553600/200000=3.27682、如果电子齿轮比是 1:1)上位机发出的 1
4、 个脉冲=编码器输出检测反馈的 1 个脉冲:2)上位机发出脉冲能力时发出的脉冲频率=2001000/s;3)伺服电机的转速是=2001000/s60/131072= 91.55 r/min3、如果丝杆螺距是 10mm,1)要求上位机每发一个指令脉冲,工件移动 0.001mm,即指令脉冲当量为 0.001mm,也可以说指令脉冲单位为 0.001mm:2)如果伺服转一周,丝杆转一周,减速比是 1;3)丝杆转一周,上位机应该发出的指令脉冲为 10mm/0.001mm=10000(个) ;4)伺服转一周,编码器检测反馈脉冲为 131072(个) ;5)电子齿轮比= 编码器检测反馈脉冲/ 上位机发出的指令脉冲 =131072/10000=13.7012;说明: 反馈脉冲: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解析度,伺服本身的脉冲。指令脉冲:上位机发出的脉冲;也可以说是外部给定脉冲。脉冲当量:伺服接受上位机发出的每一个脉冲信号的位置移动量,又称作最小指令设定单位。CMX :电子齿轮比的分子是电机编码器反馈脉冲。CDV :电子齿轮比的分母是上位机的给定脉冲(指令脉冲) 。电子齿轮比:是用来把上位机的给定脉冲要换算成与电机编码器反馈脉冲同等意义,以便控制中心按给定指令要求控制伺服转动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