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归党的本质,回归革命精神建军大业观后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军 90 周年,8 月 5 日,在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们支部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 ,影片中的人物和历史令人感动,使人深思。影片建军大业讲述了 1927 年 3 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 4 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 7 月亦决定“清党” ,即七一五事变。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 1927年 7 月 12 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
2、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志士为代表的先驱们为挽救革命,在江西南昌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全片以 1927 年南昌起义这一事件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高度还原了当初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的困难,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开创新中国的决心。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以身为共产党员为荣的价值观之外,我们更应看到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本质: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其先进性,就必须要有敢于质疑、敢于说话的革命精神。影片中陈独秀作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要求缴枪求和,妄图和平,而毛泽东却敢于站出来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见“枪杆子里出政
3、权” ,虽被赶出会议室,但足见其魄力。保持革命精神,提倡艰苦朴素、敢于牺牲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层层打击下仍顽强不屈反抗的精神支柱。影片中当朱德率三千人阻断敌军三万人追击,最后撤退时需要两百人断后时,九死一生,几乎所有人都要求留下,当最后身为营长却主动留下断后的蔡晴川在身中数弹后却坚强地爬到引爆器前把炸弹引爆,当我们为此流下至诚的泪水,也足见先烈们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一种信仰。电影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物资极度匮乏,敌人众多而强大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正是因为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怨无悔。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灯红酒绿、纸乱金迷难免让人沉陷,但我们心中始终要怀有革命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不忘革命先烈之所为,要以浩然之气以养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