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曲小帆今天看了一篇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小故事,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理解。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叫亨特的美国孩子,因为在同伙伴们爬悬崖时非常害怕,因而趴在山腰进退两难,无法动弹。夜暮降临,好朋友杰利同亨特的父亲来了。但父亲并没有立刻把他救下来,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自己下来,最后,亨特鼓起勇气,终于安全地爬下了悬崖。慈祥的父亲不仅救下了孩子,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毅力和胆量,使亨特受益终生。故事中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亲,他并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通过鼓励让孩子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孩
2、子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假设,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父亲的这种教育观念很值得我们学习!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做到让孩子一步一步进步吗?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时为了贪图方便,女儿不会做的题目直接讲解给她听,现在想想有时告诉其解决的方法,还不如先让她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更有意义!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老妈,最后一题我不会做,等会你来教教我!”这样的依赖话语了!又使我想到了,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反应慢的孩子我们要进行耐心地指导,鼓励。我们要向书中的父亲一样,不但要让他们克服困难,
3、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大胆、勇敢地面对一切。做什么事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面对困难,要树立起信心,勇敢面对,勇于克服,从而得到成功。2018.4.15给孩子自由读后感刑秀梅最近读给孩子自由 ,作者小巫,两个孩子的妈妈,听她讲儿子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孩子的故事立刻鲜活起来,某些教育理念也在互相碰撞中升华。看到小巫写关于儿子的行走和运动,感触颇深,关于兔宝那个时候的记忆也一点点浮现出来。记得儿子学会走路是一周岁零十天,从来没教过他走路,更别说学步车之类的辅助,全凭“自学” ,那天,看着他颤颤巍巍走路的模样,全家人兴奋得不得了。是呀,学会直立行走,对人类来说,是多么了不起
4、的里程碑。然而,沉浸在这样的喜悦里还没有缓过神来,婆婆就开始跟我抱怨,说孩子越来越难带了,动不动就到处乱跑,抓都抓不住, 一天摔了无数次,万一哪次磕到脸,碰到头那可怎么办啊?然而,对婆婆这样的焦虑我却一笑置之, “没关系,不摔跟头,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行走”!然后接下来,宝宝只要一摔跤,婆婆就立刻飞奔过去, “宝宝别哭,奶奶打这个地板,打他,打他!”其实孩子摔下去之后根本没哭,奶奶这么一说,反倒大哭起来,以至于后来自己摔跤了便学着奶奶的样子打地板,打茶几,打电视柜等。看着这一切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样的方式,将摔跤的责任全归咎于别人,孩子怎么会看到自己的问题?倘若在孩子摔倒了之后,鼓励孩子自己爬起
5、来,让他在疼痛中感受自己的不足,学会观察四周的环境,学会观察路面状态,那么,下次,是不是摔跤的几率就会逐渐减少?只是,这样的想法,也许有的婆婆永远也不会明白!不禁想到自己的班级,班级每年都会进新生,但每年,班级都有走路容易摔跤的孩子,自然也避免不了接受爸爸妈妈们的千叮咛万嘱咐。 “老师,别让我们家孩子摔跤啊!”面对这样的嘱托,我们显得很无奈。仔细观察这些“容易摔跤”的孩子,我们通常都会发现他们的共性穿得多。看着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看着旁边拉着孩子怎么也不肯松手的爷爷奶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不可否认,每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却忽视了,你的爱孩子需要吗?你觉得孩子抵抗力差,衣服穿到你认为的足够多为止,可像茧一样,被厚厚衣物裹着的孩子如何运动?你以为孩子小,不会爬坡,不会上下楼梯,走到哪里都紧紧攥着孩子,生怕孩子摔跤,可你是否考虑到孩子成长的需求?如此恶性循环,孩子抵抗力能好么?孩子走路能不摔跤么?回忆孩子的成长,从学会走路开始,他们便对走乐此不疲,这就是蒙特梭利的“行走敏感期” ,在孩子的这个时期,你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201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