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息陬镇春秋中学 孔勇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强烈的新的时代气息。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参考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教学活动背景分析:这节课是基于当前本校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是很贫乏的基础上来开展的。教学过程除了在课堂上开展之外,更是贯穿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采访。采用“参与式教学” ,通过提供各种机会,发动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和其他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促进了双向式交流,使学习动机得到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大大增强。教学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深入认识艾滋病,树立正确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2)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艾滋病症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世界防治艾滋病宣传标志等。 (3)宣传并预防艾滋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能力目标:(1)关注世界艾滋病的流行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艾滋病病人和谐相处。(2)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本活动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初中学生,班级人数在 50 人左右。教学活动材料清单:红色纸条 60 张(用途:折“红丝带” ) ,大头钉 60 枚,有关防艾的视频及音乐若干,计算机。教学活动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1、课件投影“
3、红丝带”图片(幻灯片 1) ,让学生思考:这是个什么标志?为配合学生思考,播放红丝带,系住生命系住爱视频。2、认识“红丝带” ,了解“红丝带”的象征意义。(课件展示)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3、指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好的红色纸条折一个“红丝带” ,并用大头针别在左胸前。引言:让我们系上“红丝带” ,共同参与到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中。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 (课件展示本活动的主题图片幻灯片 2)二、展开学习活动1、有关爱滋病
4、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2)艾滋病病毒的特征?(3)艾滋病传播的速度?(课件展示以上三个问题的内容,并通过学生阅读、教师介绍的方式进行了解)幻灯片 3: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文缩写 A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逐渐破坏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幻灯片 4:艾滋病病毒的特征?A复制速度快,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
5、能的 CD4+ T 淋巴细胞。B主要存活于 HIV 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C变异能力特强。DHIV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常温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 分钟可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均可杀灭。幻灯片 5: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每分钟有 9 人新感染艾滋病,每天约有 1.5 万人感染!每分钟有 6 人死于艾滋病,每天约有 8000 人因为艾滋病离开人世!约 6300 人是 15 和 15 岁以上的成年人: 其中几乎 50%是妇女 约一半是 1524 岁的年轻人2、了解艾滋病病人或其家庭的情况(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幻灯片 6-12,并配背景音乐给我
6、爱的光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教师:了解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后,我想,很多同学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艾滋病扩散速度会如此之快?究竟它是如何传播和蔓延的呢?(以下内容课件展示)幻灯片 1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传播(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及双性性行为)B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制品等)C母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幻灯片 14: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人类对 HIV 普遍易感。由于其感染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感染的机会较大。根据暴露机会大小,可分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 。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有卖淫、嫖娼、多
7、性伴、男性同性性行为、注射吸毒、接受 HIV 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等危险行为的人;感染 HIV 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幻灯片 15:艾滋病可以治疗吗?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艾滋病已不再是当年人们眼中的世纪绝症、超级癌症。虽然艾滋病仍然无法根治,但通过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鸡尾酒疗法)后,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生命,长期存活。我国“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抗病毒治疗免费。4、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教师:虽然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也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艾滋病可以预防,而且,预防艾滋病是每一个人的职责,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以下内容课件展示)幻灯片 16:为什么
8、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幻灯片 17: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B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C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课件展示相关漫画图片幻灯片 18
9、-22)(播放“日常生活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动漫视频,以生动形象的解说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了解“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一些行为” )幻灯片 24:为什么要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等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
10、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5、作为中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学生分组讨论,并做发言)教师总结:(课件展示幻灯片 25)作为中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 (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
11、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6、青少年在防治艾滋病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课件展示幻灯片 26)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抓好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措施。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和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及禁止滥用药物等有关内容列入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明确规定:对中学生应加强青春期性教育和性病(包括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对大学生要提倡性道德、洁身自好, 警惕性病、艾滋病的发生。教师小结:幻灯片 29:每个人都有权了解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从自己做起,掌握认识艾滋病的知识。让我们行动起来-全民、全社会
12、共同抵御艾滋病。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积极参加艾滋病防治宣传,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希望同学们经过这节课后,也可以把你们所学到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你们身边的其他人。(播放姚明为艾滋病宣传所拍的公益广告,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艾滋病,人人有责!)7、考考你:幻灯片 30: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HIV 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2)共用注射器吸毒可传播 HIV。(3)HIV 可通过性行为传播。(4)HIV 可通过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胎儿。(5)与 HIV 感染者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可感染 HIV。(6)从外表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感染有 HIV。(7)没有方法可使你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和
13、性病。(8)HIV 可通过食物传播。(9)HIV 可通过咳嗽传播。(10)如果你身体强壮健康,就不会得 HIV/AIDS/STD。三、 “手拉手”游戏请十个男同学上到讲台旁,参照课件展示的拉手方式(幻灯片 31) “手拉手” 。 (播放背景音乐“给我爱的光” )(该活动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感悟宣传并预防艾滋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艾滋病病人和谐相处的活动情境)四、活动总结:(结合讲台旁十个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利用幻灯片 32:进行全课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预防艾滋病。这样,我们的生命健康,将会像投影上面的夜景一样美丽、灿烂。教学小结:该活动方案及课件等材料的设计与准备,都是建立在我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是很贫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教师语言准确、规范,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高,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探讨,课堂气氛严肃认真而又不失热烈。通过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该活动让自己充分认识并了解了艾滋病的症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世界防治艾滋病宣传标志等,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活动过程中,未能更有效地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是本课时的一大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