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认识厘米教案.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40583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厘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认识厘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认识厘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认识厘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认识厘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 学生分析: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过程与方法设计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 ,“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

2、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同学们,学校新进一批课桌,同学们都想知道课桌有多长 (出示例1 情境图) ,你会怎么量?动手试一试。老师也用三种方法测量了课桌。第一种:用“一扎”来量,课桌大约 7 扎;第二种:用数学书测量,课桌大约 3 本数学书长;第三种:用铅笔盒测量,大约是 4个铅笔盒长。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 、一步、一庹( tu)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 我们

3、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三、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四、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

4、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 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 O。后面的呢?(刻度 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 cm 就表示厘米的意思。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认识 1 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 0 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4、教学例 3(量一量)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 O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 页的“做一做” 。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2 题。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 8 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 8 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 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法:把尺的刻度 O 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体会(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