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教学目的:1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作者对人物多种方式写法3通过相关情节的描写,展示社会现实教学设想:1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教师简介红楼梦 前 15 回的内容;2作者介绍最好简要些,切勿把学生引入对作者家世的考证中去;3讲授中应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4有可能的话让学生看一次红楼梦影视剧中的有关部分,或阅读 红楼梦全书。教学过程:一有关介绍:1有关作品:红楼梦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约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写封建末世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揭示了封建大家族以及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2作者和成书:曹雪芹生活非常潦
2、倒,住草棚,喝稀饭,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增删五次,批阅十载” ,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光辉的巨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他写红楼梦到死时只完成了前八十回,据说临死时留下了后四十回的提纲。前八十回在社会上流传了二十多年后,高鄂和他的朋友在校对红楼梦时,才产生了续完后四十回的念头。后来终于未完成了。后四十回的达成,对红楼梦本身的价值及其流传推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3 “红学”:西方“红学” 司丹达尔的红与黑 ;东方 “红学”曹雪芹的红楼梦 。红学研究约起于清朝中期。它的发展大约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清朝末期, “五四”之后,新中国建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后等,海外也不华人组织的不少“红学会” 。王国维,
3、胡适都是著名的红学家。红学研究基本上分为内篇和外篇。外篇研究红楼梦的作者的生平、思想、材料原型、成书过程、版本等;内篇研究红楼梦作品本身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结构艺术、描写技巧、思想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当代研究情况介绍戴不凡、刘心武等两个代表性的观点。4课文前的情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林黛玉无依无靠,于是投奔到贾府,到外婆家来寄居。在全文的地位: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在全书中具有总纲和序幕的作用。借林黛玉的眼睛,让贾府中的主要人物都出场。二人物表:宁国府 荣国府宁国公:贾演 荣国公:贾源薛姨妈 薛宝钗贾代化 贾代善(史太君:贾母)妹贾敷 贾敬 贾赫 贾政 妹 贾敏(刑夫人) (王夫
4、人) (林如海)贾珍 惜春 侄女贾琏 迎春 贾珠 元春 宝玉 探春 林黛玉贾蓉 (王熙凤) (李纨) (王妃)(秦可卿)三标节码(共 16 段) ,理清全文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 6)林黛玉进贾府之门;第二部分:(7 12)林黛玉拜见两位舅舅(舅母) ;第三部分:(1316)贾宝玉出场。四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1 王熙凤的出场这是红楼梦 中极其精彩的一笔。她的出场有何不同凡响的地方?先声夺人,或者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这种出场方式表现出了什么? 与当时“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气氛极不协调,显得有点张狂,无礼,不守规范。 3接着作者在王熙凤出场时马上对她的肖像进行了描写。读肖像描写部分,
5、想想,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包含哪两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这些描写能够表现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点?包含服饰(头饰、裙饰和服装)和容貌(眼、眉、身材、面、唇)两个方面。服饰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容貌貌若天仙,满面春光。暗示了她对物质享受的无厌的追求,也暗示了她在漂亮的外表之下,掩盖着庸俗、刁钻和狡黠。 (贪婪与俗气) 4贾母(给林黛玉)对王熙凤的介绍有何特点?能够表现王熙凤的什么特点?贾母的介绍完全是一种戏谑的口吻,一种随随便便开玩笑的口吻,完全没有一种长辈的架子和威严。表明王熙凤深得贾母的喜爱,也表明王熙凤在贾府中很有地位。 5接下来,写王熙凤跟林黛玉见面,王熙凤的动作、语言、神态有何变化?表明了她怎
6、样的性格特点? 笑(赞林美貌、特意拉近亲情) 拭泪(同情林的不幸) 转悲为喜(贾母假嗔)表现她见风使舵,善于逢迎,工于心计,八面玲珑,一切对贾母察颜观色行事。 6接下来的行为,请分别用三个动词来概括。分析她的真正的心理动机是什么?询问,关照,吩咐。巴结讨好贾母,也显示自己有地位。 7第 6 段写了王熙凤做了哪三件事?请分别用一个三字短语来概括。这几件事能表现王熙凤的什么性特点?捧茶果,放月钱,拿衣料。 表现王熙凤精明能干,处事利索的性格特点。 总之: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王熙凤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刁钻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善于见风使舵,善于阿臾奉承,因而深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贾府大
7、权,从而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王熙凤的初次露面,作者便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颜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显示了她工于心计,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形成板书: 王熙凤:1出场: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张狂,无礼,不守规范。2肖像:服饰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容貌 貌若天仙,满面春光。漂亮的外表,掩盖着庸俗、刁钻和狡黠。3贾母的介绍:戏谑、玩笑 深得贾母的喜爱、有地位。4见黛玉:笑(赞美貌、拉亲情) 拭泪(同情) 转悲为喜5询问,关照,吩咐:巴结、讨好贾母,显示自己的地位。6捧茶果,放月钱,拿衣料 精明能干,处事利索。总之:精明能干,刁钻狡猾,见风使舵,工于心计,八面玲珑,惯
8、于玩弄权术,善于阿臾奉承,因而深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贾府大权,从而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林黛玉:1课文开头写林黛玉“弃舟登岸时 ”,她想到了什么?她是一种什么心态?想到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已是不凡了,何况至其家。 ”心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2这种心态表明她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怎样的性格特点?处处小心谨慎。 3这种心态的原因,除了家境不同之外,还在怎样的现实原因?从此她要过一种寄人篱下的生活。 4林黛玉的思想性格主要是通过一次推辞用饭,两次谈论读书,三次礼让就座来表现的,前两方面属于语言描写,后一方面属于动作描写。请先找出“一
9、次推辞用饭” ,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表明了林黛玉什么性格特点?黛玉拜见大舅舅,没有见着,要回去。刑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量。 ”这既表明自己对刑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不会因为在大舅舅家吃了饭、失敬于二舅舅而受到责怪,从而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知书达礼,待人接物处处小心。 5请再找出“二次谈论读书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第一次:在贾母处吃完饭,两人闲聊,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10、”第二次:宝玉换了衣服出来,坐在黛玉身边,又细细地打量了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86 页倒4 5 行。 )6这两次回答读书的话,明显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大变化?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她听了贾母的谦虚说法之后,不想表现自己比姐妹们胜过一筹,所以第二次回答变得很低调。表现了她不矜夸,不张扬,不想抬高自己的思想性格。这依然是在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动机支配下而作出的行为。 7请找出“三次礼让就座 ”,看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第一次:(第 9 段倒数 34 行):老麽魔引黛玉进东房门来, “让黛玉炕上坐黛玉踱其位次,便不上炕
11、,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第二次:(84 页 46 行)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是绝不应座的,便向“挨炕的三张椅子上”坐了。第三次:(85 页 13 行)到贾母房中去吃饭,当“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直到贾母做了解释, “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8这三次落座描写,林黛玉每次都再三礼让,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就座的事这看来事小,但她绝不轻易从事。表明她处处持重,时时谨慎。这也是她寄人篱下的思想的反映。 9对林黛玉除了这些语言和行为描写之外,还有一个地方的肖像描写,只不过是通过贾宝玉的眼光观察的。请找出这一次肖像描写
12、,并分析这处肖像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14 段 46 行) ,表现她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形成板书:1心理动机:“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小心谨慎)原 因:1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已是不凡了,何况至其家。2寄人篱下的生活。2语言描写: 一次推辞用饭:知书达礼,尊重长辈,顾全在大局礼节。二次谈论读书:不矜夸,不张扬,不想抬高自己。3行为描写: 三次礼让就座:处处持重,时时谨慎。4肖像描写:(从贾宝玉的眼中看)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贾宝玉: 1侧面勾画:宝玉出场以前,作品首先对他进行了侧面描写,请找出,作品通过那两个人对他的看法来进
13、行侧面描写的?这些侧面描写表明了贾宝玉的什么?一是王夫人的话,有两处:第 10 段倒数 34 行:“孽根祸胎” 、 “混世魔王” ;第 11 段7 12 段:“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二是林黛玉母亲生前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11 段 13 行)这些侧面描写,介绍了一般人对宝玉的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贾府内外许多人对宝玉持贬斥的态度。2两首西江月 词:这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现在已经淘汰,只在古代章回体小说中还看得到,但本文的这两首词对塑造贾宝玉的形象依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师讲析:这首
14、词形贬实褒。 “潦倒怕读文章”是说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行为偏僻性乖张”说明他要求独立无拘,个性解放。 “于国于家无望”说明他不顺从封建统治秩序,不符合封建统治的人才标准。这些贬斥表面上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则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正统观念是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3 肖像描写:宝玉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却反映了林黛玉的客观观察。找出并朗读这两处肖像描写, (13 段,4 9 行,85 页倒二行到 86 页前 5 行。 )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黛玉看来:宝玉是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风流倜傥的年轻公子,不但看
15、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感到有似曾相识的眼熟感,因而产生了亲切感。 4语言、行为:找出贾宝玉见到黛玉后的两处关键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一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二处:“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 ”分析:确如王夫人所说,一时甜言蜜语,一时疯疯傻傻,一时有天无日。表现出他痴疯的言语,狂妄的行为。 5总之: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形成板书:1 侧面勾画:“孽根祸胎 ”、 “混世魔王”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2两首西江月词:封建
16、阶级的一个叛逆。3 肖像描写:眉清目秀,英俊多情,风流倜傥。4 语言、行为:痴疯的言语,狂妄的行为。附讲: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对方都似曾相识,一见如故,说明他们很投缘,为他们以后的感情发展打也了很好的基础。五课文人物的刻画方法:课文描写人物很成功,尤其是写人物出场。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来写的,作者选择林黛玉拜望长辈和同辈姐妹见面这样的机会让作品的主要人物出场,行文顺理成章,写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详写如: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略写如:刑夫人、王夫人、李纨、贾氏三姊妹;实写如:贾母、王熙凤等人物的实写;虚写如:贾政、贾赦等未出场人物的虚写;独写如:对宝玉、王熙
17、凤等人采用单独写;群写如:对刑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则侧重群体介绍。这样写,能够突出重点,而且使笔法变化多姿。六作业:课后练习一、二。七板书设计:一、 人物表:宁国府 荣国府宁国公:贾演 荣国公:贾源薛姨妈 薛宝钗贾代化 贾代善(史太君:贾母)妹贾敷 贾敬 贾赫 贾政 妹 贾敏(刑夫人) (王夫人) (林如海)贾珍 惜春 侄女贾琏 迎春 贾珠 元春 宝玉 探春 林黛玉贾蓉 (王熙凤) (李纨) (王妃)(秦可卿)二、王熙凤:1出场: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张狂,无礼,不守规范。2肖像:服饰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容貌 貌若天仙,满面春光。漂亮的外表,掩盖着庸俗、刁钻和狡黠。
18、3贾母的介绍:戏谑、玩笑 深得贾母的喜爱、有地位。4见黛玉:笑(赞美貌、拉亲情) 拭泪(同情) 转悲为喜5询问,关照,吩咐:巴结、讨好贾母,显示自己的地位。6捧茶果,放月钱,拿衣料 精明能干,处事利索。三、林黛玉:1心理动机:“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小心谨慎)原因:1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已是不凡了,何况至其家。2寄人篱下的生活。2语言描写: 一次推辞用饭:知书达礼,尊重长辈,顾全在大局礼节。二次谈论读书:不矜夸,不张扬,不想抬高自己。3行为描写: 三次礼让就座:处处持重,时时谨慎。4肖像描写:(从贾宝玉的眼中看)美貌多情,体弱多病。B贾府出众不同四、贾宝玉:1侧面勾画:“孽根祸胎” 、 “混世魔王”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 2两首西江月词: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3肖像描写:眉清目秀,英俊多情,风流倜傥。4 语言、行为:痴疯的言语,狂妄的行为。八教学心得:1要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分析;2 适当补充红楼梦 中的部分细节;3讲清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