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2关(含解答).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4338393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2关(含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2关(含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2关(含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2关(含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稳冲2012高考语文——文言阅读2关(含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11 第 2 节一、(2010 年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 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 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

2、帅朱文逊结阵迎战 ,文 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 尽裂,起夺守者刀, 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 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 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 注 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 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

3、“将种也。 ”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解析:选 D。“趣”为副词,赶快。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 BC D解析:选 B。表现花云被俘后的刚烈不屈,不属于“艺高人胆大” ,因此排除含有的

4、选项,故 B 项为正确答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经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

5、,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多后才来到太祖身边。解析:选 B。B 项时态错误,原文为“文逊战死”之后“贼攻三日不得入” ,而后才“城陷” 。B 项中“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 ”表述错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译文:_(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译文:_解析:注意(1)中的关键词“以” “缘”在文中的意思,(2)中的省略成分。答案:(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 )丢弃在江中,(他们) 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 (孙氏)采摘莲子喂

6、养小儿,(所幸)七天都未死去。参考译文: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 骁勇善战,无人能 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在临濠拜见太祖。(太祖)赏识他的才能,让他率军打仗攻城,所到之处都是攻无不胜。太祖打算拿下滁州,率领数名将士骑马 前行,花云也随从前往。突然遇上了好几千 贼兵,花云在太祖身边护卫着他,拔剑跃马冲破 敌人的阵地而进。 贼兵大惊叫道: “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抵挡不住他的勇猛。 ”(后来太祖的) 大军来到,就攻下了滁州。太祖(要)渡江,花云先渡过去。在攻下了太平府后,花云凭借着他的忠诚和勇猛在太祖身边随身 护卫。升任 总管,掠取镇江、丹阳、丹徒、金坛这些地盘,都攻取了下来。经过马驮

7、沙,势力强大的强盗有数百人拦路挑战。花云一边前行一边勇战,三天三夜,最终把贼匪全部消灭。太祖在太平府设立行枢密院,提升花云做了枢密院的院判。命令他奔赴宁国,军队陷入乱山中达八日,群盗互相勾 结阻道抗御。花云拿起长矛呐喊着冲入冲出,斩首千百人,身上却没有中一箭。回到太平府后,陈友谅率水军前来进攻。花云与元帅 朱文逊结好阵势迎战,文 逊战 死了。贼兵攻打了三日没有攻入,后来就凭借着大船随着水涨起来的机会,通 过船尾攀爬到城 垛上攻入城内。城池陷落,贼兵把花云绑缚了,花云用尽力气大喊,绑他的绳子全被挣断了,花云乘机夺下看守他的兵士的刀,砍杀了五六个人,骂道:“你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还不快快投降!”贼

8、兵大怒,打破了他的头,又把他绑在桅杆丛中用乱箭射他,(但花云) 依然大骂贼兵,到死他的骂声还十分雄壮,( 当时 )年龄 只有三十九。太祖登上吴王之位,追封花云 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用来祭祀他。在战斗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祭祀了家庙,拉着三岁的孩子,哭着对家里人说:“城被攻破,我丈夫必定会死,我也决不一个人活下去,但不能使花氏家族没有了后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抚养他啊。 ”花云被捕后,他的妻子郜投水而死。侍儿孙氏安葬完郜后,抱着花云的孩子出走,被劫掠到了九江。孙氏在晚上投奔到一个渔人家,摘下她的簪子、耳环等嘱托渔人家抚养这个孩子。等到 汉兵败了, 孙氏又把孩子偷偷 地带回来跑去渡江,遇上了

9、溃败的军队把他们的船夺走,把她和孩子扔 进江里,她和孩子趴着浮在江里的断木头进入了苇洲,( 孙氏 )采摘 莲花的果实喂养孩子,经过了七日孩子(所幸 )没有死。 过了一年多到了太祖所在的地方,孙氏抱着孩子哭泣着拜 见太祖,太祖也跟着哭泣,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说:“(这是)将军 的后代啊。 ”赐孩子名字叫炜。其五世孙向世宗请求,追赠郜为贞烈夫人, 孙氏为安人,修立祠堂祭祀他们。二、(2010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南人相传,秦汉前有地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 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 鬐金目,

10、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 ,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 劳乎,吾 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鱼即出首,因斫 杀 之。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 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 ,可取 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 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

11、认之, 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 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 鱼骨,宝玉无限。

12、逾年,不复 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 发 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 支诺皋上 ,略有删节)注赪 :红色。 郁栖:粪土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易其弊衣 弊:破旧B女觉遽反 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发:发放解析:选 D。A 项“弊” ,通“敝” ,破旧;B 项“遽” ,急忙,迅速;C 项“具”意为开列,陈述, “具事”即陈述事实;D 项“发” ,意为发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

13、!C.Error!D.Error!解析:选 A。A 项“因”均为副词, “于是,就” ;B 项“而”均为连词,前句表示修饰关系,后句表示承接关系;C 项“以”均为介词,前句意为 “将,把” ,后句意为“根据,按照” ;D 项“为” ,前句“为 所”结构表示被动,后句为动词,意为“成为”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D。A 项第二句写后母疑叶限;B 项第一句写出了鱼肉很美;C 项第二句表现叶限在后母心中的地位很低。结合题干中“神奇”与“虐待”两个要求,故选

14、D 项。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解析:选 C。C 项理解错了文意,原文为“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 “懊女”应为“懊悔的女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译文:_(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译文:_(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

15、不知所从来。译文:_解析:(1)注意“衣” “袖”两个词类活用现象的翻译。(2)注意“不之虑”宾语前置现象的理解。(3)注意 “意” “非道” “所从”等词的理解。答案:(1)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参考译文:南方人相传,秦汉以前有位洞主姓吴,当地人称他吴洞。他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妻子去世,留下个女孩名叫叶限。叶限从小聪明,擅长沙里淘金,父亲很疼爱她。父 亲晚年去世,后母虐待她,常常叫她去险峻的山上砍

16、柴,到幽深的潭边汲水。有一次,叶限得到了一条两寸多长的小鱼, 红色的尾鳍,金色的眼睛,就把小鱼偷偷养在水盆中。鱼儿天天长大,水盆换了几个,鱼儿大得装不下了,就把鱼放养在屋后池塘里。叶限常将自己省下的食物撒入池水喂养鱼儿,只要叶限来到池边, 鱼儿一定露出头,靠在岸边,而其他的人来,鱼儿就不再露出水面。叶限的后母知道了,每次悄悄地守候池边,可是鱼儿不曾出现过。于是后母欺骗叶限 说:“你不是太辛苦了吗?我 为你做了件新衣服。 ”于是换下了叶限的旧衣服。后来叫她到别的泉水池去提水,来回的路程有几百里。后母慢慢穿上叶限的旧衣服,衣袖中藏着锋利的刀子,来到池边呼唤鱼儿,鱼儿一露出水面,后母就把它杀死了。这

17、条鱼已有一丈多长,鱼肉烧成菜,味道比普通鱼更鲜美,后母把鱼骨埋藏在粪堆下面。过了一天,女孩来到池塘边上,再也见不到鱼儿了,于是跑到野外哭泣。忽然有人披散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上降下,劝慰女孩说:“你不要哭了,你的后母杀死你的鱼了,骨头就埋在粪堆下,你回去可以取出 鱼骨来藏在自己房里,你想要什么,只要向 鱼骨祈求,就会如愿以偿。 ”叶限照这个人的 话做了,果然金 银珠宝衣服食物想要的都有了。到了洞节这天,后母要出去参加集会,让叶限在家看守院子里的果树。等后母走远,叶限也去参加集会,她穿着翠鸟 羽毛编织的衣服,穿着金色的鞋子。在集会上,后母所生的女儿认出了叶限,对母亲说:“这 个人很像姐姐。 ”

18、后母也起了疑心,叶限觉察到了,急忙赶回家中,慌乱中掉了一只鞋被洞人拾去。后母回到家,见叶限正抱着院子中的果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叶限居住的洞邻近海岛,岛上有个国家名叫陀汗,兵力强盛,统治着几十个岛国,所控制的水域有几千里。那个洞人把捡到的金鞋拿到陀汗国出售,被陀汗国王得到,他 让自己身边的人试穿,脚小的人穿它,鞋子也还小一寸。他又让全国的妇女都来试穿,竟然没有一个人的脚合适。这鞋子轻如羽毛,穿着走在石头上没有一点声响。陀汗国王猜想卖鞋的洞人一定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取得的,就把他拘禁起来,并拷问他,最终还是不知道这只鞋子来自何处,于是把这鞋子丢在路旁,并派人四处搜查,若是发现有女子有与这只鞋成双

19、的另一只,就抓来报告。结果找到叶限,让叶限穿上鞋子才确信。叶限因此穿上翠鸟羽毛和那双鞋,进见国王,容貌像是仙女一样美 丽。叶限才把事情 经过告诉国王,于是国王带上叶限和鱼骨都回到陀汗国。她的后母和妹妹被飞石砸死(一种刑罚)。洞人哀怜她们,把遗体埋葬在石坑内,并称坟墓为“懊女冢” 。陀汗王回到国内,把叶限当做贵妇。有一年国王 贪求宝物,向鱼骨祈求,得到了无数奇珍异宝。过了一年,又向鱼骨求宝,就再也不灵了。国王就把 鱼骨埋葬在海岸边, 还埋藏下百斛珍珠。用金子作边框。后来当被征集入伍的士兵 发生叛乱 时,国王想发掘珠宝黄金以支付军费, 谁知一夜之间全被海潮卷走了。三、(2011 年长郡模拟)阅读下

20、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深虑论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 诸侯之强耳, 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 侯,以 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 汉祚。光武之 惩哀、平,魏之 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 备。而其亡也,

21、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 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 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

22、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选自古文观止)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变封建而为郡县 封建:封邦建国B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 兵革:兵器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治乱:治理乱世D笼络当世之务 笼络:包揽解析:选 C。治乱:安宁与动乱。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D。A 项,从,在被;B 项,却,表转折表顺承;C 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D 项,均为所字结构,所动词,表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3以下各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秦代吸

23、取周代的教训,改变封建制为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却因放弃了兵器而失去天下。B汉代吸取秦的教训,镇压了七国叛乱后,又把郡县制恢复为封建制,从而稳定了政局,安定了天下。C宋代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结果导致军队战斗力很弱,国家也被周边政权所困扰。D魏代和晋代,因为能够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积极改进统治策略,因而都有效避免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危害。解析:选 C。A 项, “放弃了兵器 ”错;B 项,汉代发生七国叛乱是在封邦建国之后,政局也并非因此而稳定;D 项, “有效避免”错,文中并未提及。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发生祸乱或者遭到覆灭,主要是因

24、为建国者的智慧有限,不能运用谋略来防患于未然。B要想国家长治久安,仅靠一点智谋是不够的,必须用非常诚恳的态度,修养德行,感动上天而获得庇护。C历代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都有策略上的错误,前朝的教训虽然吸取了,但其本身的问题却被忽略了。D远虑的国君,一定能够找到为子孙后代积累大德的办法,因而受到上天的特别眷顾。解析:选 B。A 项,不是因为智慧有限,如果失去民心,有违天道,任何智谋都是没有用的;C 项,根本原因不能说是策略的失误,而是民心向背问题;D 项, “一定能够找到为子孙后代积累大德的办法”这一说法在文中无根据。5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

25、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译文:_(2)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译文:_解析:第(1)题, “稍” ,逐渐,渐渐;“剖析” ,分割; “分” ,削弱,分散;“卒” ,最 终。第(2)题,“岂” ,难道,表反问;“工” ,善于;“活” ,使动用法,使 活下来, 译为“救助” ;“乃” ,表示判断,是。答案:(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2)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参考译文: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 危险的一面,而忽略

26、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 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在秦朝时,剿灭诸侯,统一天下。(秦)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 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 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并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 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 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 亲情,可以共 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 武帝

27、、 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 哀王、平王) 的教训,曹魏借鉴了 东汉的教训,晋借 鉴了曹魏的教 训,各自借 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通通 杀掉,可武 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 边,他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 牵制君王,便收回 节度使的兵 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 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 考虑得

28、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 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孩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孩子 难免死于神鬼。 难道是善于救助 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 术能控制的,不敢 滥用阴 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 (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所以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使其家国迅速 灭亡。 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假如不能用大德 赢得天心, 仅

29、凭着微不足道的智 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后世免于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 不过去的, 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四、(2011 年临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张羽军钮 琇 张翚,字羽军,一字舒采,吴县人。工 诗善琴,而豪于 饮。性善交游,重然诺,即利害无所避。年十八,从其父游于京师 。闻旗人有法宝者,才而好士,以诗谒之,一见倾倒。宾于家,礼意优渥,往来酬唱者半载。翚父促归,宝以五百金为赠。 翚固辞曰:“大丈夫一日定交,则终身生死以之。彼须金而结者,悠悠世上人耳,非所望于公也。 ”挥手而别。宝倚国戚,且数以吟咏傲其侪辈 ,行事不甚循理。上闻之不悦。宝惧祸,挈妻子奴婢十数人出走。买舟直抵湖

30、广,访其旧友总兵某,而某已殁。惘惘无可依。因念吴中有故人张翚,侠者也,家在虎阜,犹忆曩年分歧之语,投之必能纳我。遂泛舟长江,由昆陵潜达姑 苏。一日,山塘晚市初罢,翚待其父夜酌。忽有叩门者,翚出见,乃宝也。翚延之坐,入告其父曰:“法公为我知己,被罪出亡,于国法无赦,留者,罪与之均。今穷而归我,畏法则执而首于官,死法公矣。昔孔融藏匿张俭,义声炳于千秋。敢告严君。将背友而保家乎?”翚父张目奋髯曰:“北海 之母何人?我岂不及一巾帼哉?其留之。 ”因致诸窟室居焉。先是,宝出奔时,九重震怒,命大索天下。宝寄 翚日久,恐出事露累翚,乃与故所善邹生谋,更移无锡之惠山。康熙二十四年,翠华南巡。宝之仆告宝谋逆,且

31、 历指所匿处。捕宝并逮翚与父。翚力辩父脱罪。翚竟论斩,减等流秦。凡官于秦者,高其义,皆愿与交,不以流人目之。为之营居长安市中。造其庐, 萧然环堵,花木幽疏。客至,携入小楼,辄具尊酒。酒阑,鼓琴一曲,或赋诗四韵,若忘其身在异乡矣。余谓翚慷慨自命,知难不避,意必有英悍之色见于眉宇,如朱亥、郭解 之流,今观其貌,恂恂 尔雅,弦歌 终日,则儒生也而烈士哉!乃知其父亦非常人也。(选自明清文言小说选)注钮琇:清初江苏吴江县人,工于 诗文,作品有临野堂集等。北海:地名,上文提到的孔融因家居北海,人称孔北海。朱亥、郭解:分别是战国和汉代的侠者。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诗善琴,而豪

32、于饮 工:精通B翚延之坐,入告其父 延:延请C畏法则执而首于官,死法公矣 首:检举D皆愿与交,不以流人目之 流:一般解析:选 D。流:流放,被流放。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B。B 项,前一个“之”为代词,代张翚;后一个“之”为动词,往、到。A项,均为介词,在。C 项,均为代词,代自己。 D 项,均为副词,才。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翚“善交游,重然诺,即利害无所避”的一组是( )闻旗人有法宝者,才而好士,以诗谒之,一见倾倒 买舟直抵湖广,访其旧友总兵某 翚出见,乃宝也 因致诸窟室居焉 翚

33、力辩父脱罪 客至,携入小楼,辄具尊酒A BC D解析:选 C。写的是法宝,未表现张的个性,写张的孝心。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翚和法宝因为个性相投,所以一见如故,当 “翚父促归”时,法宝以金相赠,张翚认为这不符合他们这种交情,坚决不收赠金。B只因为法宝“数以吟咏傲其侪辈 ”,再加上法宝“行事不甚循理” ,当时的皇上就“九重震怒,命大索天下” ,可见当时的皇上很专制。C张翚被逮后,尽力为他的父亲开脱罪责,说明张翚很有孝心;而张翚并不像一介武夫而是一副“恂恂尔雅”的样子,可看出他的父亲也很不简单。D张翚被流放后,凡是在“ 秦地”做官的人都去结交他,这是因为张翚“有

34、英悍之色见于眉宇” ,官员们都敬仰他的义气的缘故。解析:选 D。张翚“有英悍之色见于眉宇”只是作者的想象,并非实情。5把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宝倚国戚,且数以吟咏傲其侪辈,行事不甚循理。译文:_(2)北海之母何人?我岂不及一巾帼哉?其留之。译文:_(3)造其庐,萧然环堵,花木幽疏。译文:_解析:第(1)题, “数” ,屡次,多次; “以” ,凭借;“侪辈” ,同辈;“循” ,遵循。第(2)题,“北海” ,代指孔融;“巾帼” ,代指女人;“其” ,表肯定语气,应当,一定。第(3) 题, “造” ,到去;“环堵” ,环着四堵 墙壁,形容很 贫困,可译为“家徒四壁” 。答案:(1)法

35、宝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且多次凭借自己的诗作傲视同辈,做事很不遵循社会上的事理。(2)孔融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我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妇人吗?我们应当留下法先生。(3)到他的住处一看,家徒四壁,十分萧条,( 房屋)外面花木幽雅,疏密有致。参考译文:张翚,字羽军,又字舒采,吴县人。很会作 诗弹琴,而且 饮酒很豪爽。喜欢交游,说话算数,只要是自己答应过的事,就是有危险也不躲避(而要办到) 。(羽军)十八岁时,跟着他的父亲到京师去游学。他听说有一个叫法宝的 满族人,很有才而且喜欢结交士人,他就用一首诗作见面礼去拜访法宝,两人一 见面就互相倾慕。法宝把 张翚 当做贵宾留在家中,( 对他)礼节和心意都十分周到

36、,他们互相以 诗作应答有半年时间。 张翚 的父亲催促他回家,法宝以五百金赠送张翚。张翚坚决推辞说 :“大丈夫一旦决定结为朋友,就要终身以生死来维护这种交情。那些必须以金钱来结交的人,只不过是世上俗人而已,不是我对您的期望呀。 ”两人就挥手分别了。法宝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且多次凭借自己的 诗作傲视 同辈,做事不很遵循社会上的事理。皇上听说之后不高兴。法宝害怕祸患,就带领妻子儿女和奴婢十多人出逃。他 买了一只船径直到了湖广一带,准备 去拜访他的老朋友某总兵,但是某总兵已经死了。于是( 法宝)感到惘然无处可依。忽然想到吴中有一个老朋友叫张翚的,是个侠义之士,家住虎阜,并 还记得当年分别时所说的话,

37、心想若去投奔,他必然会收留自己。于是法宝把船驶往长江,由昆陵悄悄地到达姑苏。一天,山塘的夜市刚散,张翚正在家中陪着父亲喝酒。忽然听到有敲门声,张翚出门一看,原来是法宝。张翚连忙请法宝坐下,进去告诉自己的父亲说:“法先生是我的知己,戴罪出逃,根据国法不能赦免,如果有人窝藏,罪责将和法宝同等。 现在他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如果因害怕国法而向官府揭发,法先生就会死。从前孔融虽然因为隐藏张俭而被关押,可义气的名声却彪炳千秋。所以我斗胆地 问父 亲一声。你将要我背叛朋友而保全家庭吗?”张翚的父亲睁大眼睛,胡 须都翘起来了, 说: “孔融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我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妇人吗?我们应当留下法先生。 ”

38、因而他 们把法宝安置在一个像洞窟一样的房间住了下来。之前,在法宝出逃时,皇上十分愤怒,下令在全国通缉法宝。法宝在张翚家寄居的时间长了,担心因为事情败露而连 累张翚,就同从前一个老朋友商量, 转移到无锡的惠山。康熙二十四年,御驾到南方巡视。法宝的一个仆人到官府检举法宝 谋反,并且把法宝的藏身之处一一列举出来。官府因而逮捕了 张翚连同他的父亲。 张翚尽力 辩解为父亲开脱了罪责。最后张翚被处以斩刑,但减罪一等流放秦地。凡是在秦地做官的人,都认为张翚的义气很高,愿意同他交朋友,并不把他看成是被流放的人。(他们)还为张翚在长安城中修建了一所房子。到他的住处一看,家徒四壁,十分萧条,(房屋) 外面花木幽雅,疏密有致。客人来了, 张翚携手引入小楼,常常备有酒杯喝酒。酒兴正酣时,张翚会亲自弹琴一曲,或者赋一首诗,好像忘掉自己身处异乡似的。我以为张 翚以慷慨自命,明知有 难也不 躲避,一定有英勇悍猛的神色表现在眉宇之中,就像朱亥、郭解那些人一样, (谁知) 在今天看见了他的容貌, 诚恳敦厚,温文尔雅,他整天弹琴赋诗,竟然既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一个壮烈之士啊! 这才知道他的父亲也不是一般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