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历史周考题.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337762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周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周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周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周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周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中高二 2 月周考历史试题117 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 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 ( )A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B三纲五常观念受到冲击C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 D男性权力地位的日益上升3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2、 ( )A血缘与政治结合 B社会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加强 D青铜制造业发达4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滴(通“嫡”) 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逋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主要论证了 ( )A宗法制的作用 B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C分封制的作用 D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5我国古人有一种“分野”的观念,这就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 ,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 。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天人感应”的思想

3、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 “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6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7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 )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A B C D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

4、围扩大 B君权对相权的制约C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9 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 )A “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 B “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C “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 D “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10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5、B C D111895 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 ,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A B C D121843 年,一个军官在他回忆录的结尾用大写字母写了这样一句话:“CHINA HASBEENCONQUEREDBY A WOMAN。 ”他是想强调 ( )A英国女王的伟大 B中国清政府的顽强C鸦片战争的结果 D鸦片战争的影响1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

6、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4有人说,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这种现象反映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应包括 ( )定都天京,建立农民政权 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想要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洪仁歼提出空想的资政新篇 抗击洋枪队的进攻A B C D15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夺大量贵金属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7、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6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17 “从 18 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

8、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8张謇在致袁世凯函中指出,当时中国“潮流万派,毕趋共和” 。据此判断,该信函书写于 ( )A1894 年 B1898 年 C. 1905 年 D1911 年19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 1942 年 1 月 2 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 22 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

9、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C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20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 ”这一观点的意思是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21洪秀全尊奉“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

10、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2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 ”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 年 B1895 年 C1898 年 D1906 年2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

11、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24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广“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251900 年 6 月 21 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 月 26 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在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

12、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26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13、。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 C。朱子语类材料三: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 ?李斯主张的理由是什么?(4 分)(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6 分

14、)(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6 分)272011 年 10 月 10 日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纪念日,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但没有越过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现代化努力步履维艰。资产阶级维新派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在封建顽固势力反击下,冰消瓦解。但它们为现代化留下虽然菲薄却极其宝贵的基础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是

15、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又接受了西方政治观念的留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没有早期现代化,就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辛亥革命发动和展开都是不可能的。李文海、颜军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初步蓝图。无论是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 ,还是表明欲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应该实行“开放主义” 。这说明孙中山及其建国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初绘了蓝图。所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一新华社评论纪念辛亥革命 90 周年材料三: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16、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 14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辛亥革命准备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的契机。(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4 分)28(2011

17、雅礼模拟)(18 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 1843 年、1844 年、1845 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又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受这种美意。 ”摘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材料二:1852 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说过:“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 10 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

18、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引自 1852 年密切尔报告书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采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敌酋田中的奏折竟肆无忌惮地宣布“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一九三七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世纪来,我中国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

19、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 年 9 月 5 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18431845 年,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若狂 ”?请找出材料中的错误,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6 分 )(2)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奇怪的结局” ,英国当时采取了什么对策 ?19 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6 分 )(3)1895 年,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面告终;50 年后,中国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结合史实分析产生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6 分)高二历史二月周考试卷答案15:DDBBB 610:DABCC1115:BCCAD 16

20、20:BCDCC2125:ACACB26(1)特点:是我国古代城市基层管理制度,管理严格;居民按身份地位和所从事的职业聚居(或在市周围按工商业性质分设里坊;里坊分区 );里坊与市分开,居住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城市布局整齐划一;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封闭性。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防范盗贼和稳定社会秩序;其城市规划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消极方面,妨碍了市民生产、生活及人际交往,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发展:工商业繁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或打破了里坊界限);根据经营的类别形成不同的商业区;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大大增强(或出现了市民阶层的娱乐场所) 。(3)原则;以儒家道德准则(或以反映儒家文化所

21、倡导的道德准则的字词或含有褒义的有关字词)和以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命名。看法: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或体现了儒家的夷夏观以及以德政吸引感化蕃夷的思想、 。解析:第(1)问第小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居民居住特点,材料二反映里坊与巾分开、城市布局特点以及夜禁制度等。第二小问可以从稳定汁会秩序,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第(2)问根据材料从时间、空间等方面来概括市的发展。第 (3)问从材料一里、坊名称中有“德” “义”等词可以看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这说明儒家思想影响人们日常生活。27 (1)经济条件:洋务派发动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政治条件:维新

22、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思想条件:维新派、革命派接受了西方政治思想观念。(2)契机: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开创了政治现代化新局面。经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奖励兴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3)继承与发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开展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

23、学史实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归纳。第(3)问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几个方面说明继承与发展。建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独立富强: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开展经济建设;决策转变;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8(1)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错误:北方各商埠。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只开辟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2)对策: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十口通商,通过北京条约通商天津有帮助原因:马美条约清政府向日本开放了苏州、杭州、抄市、重庆四个通商口岸和允许其在华办厂等:英国援引南京条约附件中“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可从上述四口通商和在华办厂等。(3)原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单纯领先官兵抗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势单力孤;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海外华侨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鸦片战争的认识问题。第(1)问考查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第(2)问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和南京条约附件等相关内容。第(3)问要从领导者、群众基础、路线和政策、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