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337485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届九年级上学期知识与能力测试第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浩瀚 蹂躏(ln ) 水渍 龇露B.磕绊 自艾(a) 耷拉 砥舔C.辗转 无垠(yn) 晕圈 吹毛求疵D.袅娜 秀颀(q) 濡染 坦荡如砥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 )草原的酒,特别地 。(2 )全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 得落下了热泪。(3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 。A凛烈 震惊 诬蔑 B. 凛烈 震撼 诬蔑C浓烈 震撼 诬陷 D. 浓烈 震惊 诬陷3、下列各句中

2、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日,受持续暴雨影响,海南省多地受灾,部分水库大坝出现险情。B. 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有效载荷将继续开始工作。C. 201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称自己获奖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拉美文学和西班牙文学作品的承认。D. 美国就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甚至计划为此采取多变化战略,试图将该问题国际化。4、将“我平生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人后。 ”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连留在外国的人,甚至归化了的人,他们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依然要寻根,依然爱自己的祖国。 (B)何况出去又回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3、呢?(C)对广大的中国老、中、青知识分子来说,我想借用一句曾一度流行的、我似非懂又似懂得的话:爱国没商量。 (D)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以花明志, 借花抒怀,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一直以来人们赏析这些古代咏花诗的人文内涵,而对其在自然 科学方面的建树则少有涉及。其实在众多的咏花诗中不乏诗人对花卉形、色、香、味等自然属性的客观准确的描绘,对开花植物生长习性及与环境关系的细致深入的观察,并用形象生动的诗性语汇表达得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古诗对花形有精彩纷呈的表述。咏水仙有“六出玉盘金屈卮”句

4、,“六出玉盘”指白色的花被合生成碟状,先端 6 裂;“金屈卮”则指其内具黄色杯状的副花冠。剪春萝花瓣先端呈不规则锯齿状, 像剪出的花边 ,被描述为“谁把风刀剪薄萝 ,极知造化著功多” 。芍药雄蕊多数,黄色的花药呈线形,用“繁丝蹙金蕊”来表述是恰如其分的。古时虽无“花序”的概念,但诗人已留意花在枝上排列的规则。如描写夹竹桃的“疏英灼灼分丛发,密蕊菲菲对节攒”, 前一句说花集生成丛( 即花序)着生在枝条的顶端,后一句指花朵相对生长在花轴的节上。 “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则生动传神地摹写了绣球的聚伞花序繁花聚簇如球的独特形态。古诗中对花色的描写极其丰富多彩,言及桃、李有“桃红李白皆夸好”

5、,说到石榴则是“猩血谁教染绛囊”,对桂花的表述是“花开万点黄”等,均是对单纯花色的准确表述。此外还有对复杂花色的精确说明, 如写蜡梅的“洗却铅膏饰道装,檀心浅露紫香囊”,“饰道装”表明总体来说花被是黄色的, 但花被片着生在下陷成囊状的花托上,且基部有紫晕,所以说“檀心浅露紫香囊” 。古代的诗人们已关注到花与叶生长的时序。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面多”, 说的是桃花先于叶开放, 繁花遮盖了枝条,直到花后结实时叶才抽出来, 变得枝叶葱笼。而牡丹则是“叶帐阴成始放红”,当绿叶茂密成阴时才开花。此外,诗人们还注意到花开放的空间顺序,咏蜀葵有 “向日层层拆, 深红间浅红”

6、句,“层层拆”说明了花朵由下向上次第开放,而这正是总状花序类植物开花的特点。对开花物候期的表述散见于众多古诗中,从中不难理出一年四季开花的节令顺序。梅花在严冬最先开放(“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早开是基于其自然属性(“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在梅花开过而严冬未尽时,迎春最先点缀春色(“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荷花则开在盛夏(“暑气炎炎正若焚, 荷花于此见天真”) 。桂花盛开在秋季(“亭亭岩下桂, 岁晚独芬芳”),而菊花则绽放在晚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古诗对开花持续时间也多有记述,特别对一些花期长的植物情有独钟,例如山茶花( “雪里开花到春晚, 世间耐

7、久孰如君 ”)、野蔷薇(“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等。而月季是四季开花: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 “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 。有些植物虽然花期长,但每朵花的寿命却很短:“槿花不见夕, 一日一回新”, 寿命短到只有一天。花的这种晨荣暮衰的开落规律是顺应自然的结果:“朝开暮还落,物理乃自然” 。自然界花的物候期可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更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较高的“山寺”比平原地区桃花开得晚,说明物候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延迟。 。5、 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的自然属性的介绍。B、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的生长习性的介绍。C、

8、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的科学内涵的介绍。D、古代咏花诗中对花与环境关系的介绍。6、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以花明志,借花抒怀,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而对花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建树则少有涉及。B、 “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生动传神地摹写了绣球的聚花聚簇如球的独特形态,表明古人对“花序”已有研究。C、 早在古时人们都已经了解花开放不仅有时间顺序,而且有空间顺序。D、从众多古诗中我们了解到古人就发现一年四季开花的节令顺序。7、 依据文本内容判断,对下列四句描写花的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荷花的颜色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

9、红艳。B、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药开香飘万里C、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强调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之早。D、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说明了花开放的时间持续很长,四季常开。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810 题。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8、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

10、(遗:遗留,留下) B. 令不可去(去:放弃)C. 惟有小刀不盈寸(盈:满) D. 遂负之以归(负:背)9、下列各句中“以”与例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方缚以带A. 不 以 物 喜 B. 以吹豕之法吹之C. 俯 身 倾 耳 以 请 D. 以 塞 忠 谏 之 路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面对狼的凶残,屠户表现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B.这 则 故 事 启 示 我 们 在 面 对 困 境 时 应 充 分 利 用 有 限 的 客 观 条 件 , 积 极 开 动 脑 筋 , 变 被 动为 主 动 , 摆 脱 困 境 。C.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妥协退让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要

11、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D作 者 对 屠 户 杀 狼 的 方 式 给 予 了 高 度 评 价 。第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四(14 分)11、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共 6 分,每句 3 分)(1 )顾无计可以死之(2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12、古诗文默写。 (共 8 分。每小题 2 分。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江流天地外, 。 (4 )王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仍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改革,朋友们都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夸赞他:“烈士暮年, ?”五(15 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

12、 1317 题。水也有灵魂父亲是广东人,广东人是特别喜欢喝汤的,因为他们相信,煲得久熬得够的汤水,能润喉、润肺、润心、润肠,因此,煲汤便成了我家的例常作业。一个人在生活线上纵使拼得焦头烂额,但是,一回到家,只要能够喝上一碗好汤,所有透支的精力都得到弥补,五脏六腑也美美地得到了滋补。曾经,母亲用炭炉煲汤。朱褐色的圆肚瓦锅稳稳地坐在小小的炭炉上,烧得通红的炭块像是守护神的眼睛,忠心耿耿地守着那一锅“水的精华 ”。母亲坐在小凳子上,拿着蒲葵扇,耐心地扇,那炭,愈烧愈红,愈红愈旺,有时烟灰飞出来,便沾了母亲一头一脸,可是,性好整洁的母亲竟然一点儿也不嫌邋遢,她的心思全都缠在那一锅好汤里。汤的香味,是一

13、点一点慢慢溢出来的;初而朦朦胧胧、缥缥缈缈,好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一阵阵断断续续的笛子声,笛声清越悠扬,但又带着些许隐晦的神秘感。渐渐地,笛声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类似锣鼓的喧闹声,大鸣大放;那种香味,浓郁稠厚,非常跋扈、非常嚣张,带有很强的侵略性。母亲把瓦锅小心翼翼地捧到桌子上,瓦盖一掀,一蓬一蓬白白的烟气,便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热情万分地扑了过来。母亲常常说:水,原本是没有生命的,煮成了汤之后,才有了泼懔的生命力,也才有了美丽的灵魂。我们因此是以近乎虔诚的心,一口一口地捧喝手里那一碗汤的,我们相信,汤喝下肚,便能像魔术豌豆一般飞快地向上蹿长。也许,有一天,当碰上了成人世界种种“剪不断、理还乱

14、”的烦恼,却又后悔童年喝汤太多,长得太快。母亲熬煮的汤,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绿幽幽像液状森林的,是西洋菜蜜枣猪肺汤;红艳艳像液体宝石的,是莲藕鸡爪花生汤;红白分明像调色板的,是番茄萝卜牛肉汤;百味杂陈又酸又咸又鲜又辣的,是咸菜豆腐鱼头辣椒汤;温柔敦厚暖心暖肺的,是老黄瓜红枣八爪鱼汤;风味独特雅俗共赏的,是榨菜蘑菇汤;悬壶济世普渡众生的,是北杞党参枸杞龙眼炖鸡汤;风采迷人腴香诱人的,是冬瓜火腿干贝汤我们几兄弟姐妹就在一锅锅好汤的滋润下,慢慢地长大成人。各自成家之后,我们也欢欢喜喜地为我们亲爱的孩子炖汤、熬汤、煮汤。汤的文化,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了。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魂牵梦萦。有

15、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央求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漫应着:“好,好,明天就用快邮寄出。 ”昨天,她又在电邮里写道:“妈妈,我苦苦等了一个季节,怎么您的汤还没有寄到? ”我以汤的味道去装饰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依然是一根细长坚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啊,汤的味道,是家的味道。13、依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填空。 (6 分)广东人喜欢喝汤是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喜欢喝汤是为了女儿喜欢喝汤是为了14、请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4 分)15、文中列举“母亲熬煮的汤,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 ”有什么作用?(3 分)答: 16、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题“水也有灵魂”

16、中的“灵魂 ”指的是什么。 (4 分)。17、作者说:“我以汤的味道去装饰孩子的成长岁月。 ”仔细回味你的成长历程,你的成长岁月曾经被怎样的味道装饰过?你对这种味道有怎样的感悟。 (3 分)答: 六(8 分)根据要求完成 1820 题。城市病,指的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原本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资源最集中的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却在下降。城市病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认清我国城市发展现状,为诊治“城市病”献计献策,江城中学九年级开展了以“直面城市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18、 你准备做一次街头调查,请为调查问卷“城市病 现状调查”设计两个调查问题。(4 分)1

17、9、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他确定的选题收集的一些资料。你能根据他收集的资料推断他的选题范围吗?(2 分)A、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截至 2009 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46.6%,这个数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将会有更多的城市步北京、上海、广州的后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拥堵、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将不可避免地出现。B、分析城市病背后的各种因素,可以看到城市病的背后是发展模式和各项社会制度亟待改革、完善。譬如高房价,背后牵涉到土地制度、财税体制等多个原因。C、 城市病的各个成因,其实背后都有类似的逻辑。无论是社保、教育还是社会福利归纳起来,都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深入改革

18、,而最终都绕不开政府职能的归位,中立地裁决、管理各项社会问题。D、9 月 9 日的 人民日报直言,畸高的房价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富,最为受人关注。除此之外,再加上“短腿”的社保、高强度的工作、子女教育、户籍门槛让中产们成了“房奴” 、 “车奴” 、 “卡奴” 、 “孩奴”20、 班会课上,班长倡议大家为诊治“城市病”出谋划策,一位同学说: “我是农民工的孩子,最终还是会回到农村,城市病能不能治好和我没有关系。 ”这时你会对他(她)说:“ ”(3 分)七、作文(50 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很久以前,一位国王统治着一个富裕的国家。一次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回来后国王不停地抱怨脚很疼,他以前从未走过这么长、这么崎岖的路。于是愤怒的国王向天下发布命令,让百姓用皮革铺好每一条道路。一位大臣冒死进言道:“陛下,为什么你要花那么多不必要的钱呢?你何不剪一小块牛皮包在自己的脚上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略加思考就接受了大臣的建议-为自己做了一双厚底牛皮鞋。为了生活更美好,我们要善于改变自己。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戏剧外) ,写一篇不少于 600 了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