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阅读古诗词,完成 78 题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本文作者是 (朝代)爱国诗人 。8.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
2、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三)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7 分)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已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汗牛塞屋( )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1.
3、选文运用 进行议论与抒情,从而证明“ ”的观点,与选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4 题(8 分 )孟母断织孟轲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轲促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諠 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轲不复諠矣。 选 自 韩 诗 外 传 注释:諠 xun 遗忘12、解释加点的词(1) 其母方织 ( ) (2)引刀裂其织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句有顷,复诵。其母知其諠也 14、孟轲是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 ” 。本文给你的启示是 。2二、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4、)(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16 分)太空错觉1正常人在地球上也会出现错觉,但不是经常发生的,可是,几乎所有的航天员都会出现错觉。 2 3这是航天员在太空出现的最普遍的错觉,也就是说他们在座舱中无法确定自己的方向,无法区分哪是上,哪是下。在飞船中由于舱壁的四周都是仪器,为了使航天员能够知道哪是“上”,哪是“下”,飞船的设计师们不得不在座舱中标上表示“上下”的箭头,以免航天员犯“糊涂”。 4 5 浩罕 的太空中无重力,也无上下,航天员在舱内不知道自己是站着还是躺着,他们常常忘了自己手脚所在位置, 心里明白, 觉得手脚不知去向。他们看到漂浮在眼前的手,会奇怪那是个什么东西,等清醒过来,才
5、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手。一位参加“双子星座”计划的航天员,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晚上醒来,看到一个在黑暗中发光的东西在他面前漂浮,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它从哪里来的?定神一看,发现原来是他手腕上的手表。一说起来,这位宇航员还是 心有余剂 。6 7航天员在太空进行头部运动时除引起眩晕、恶心的感觉外,还会引起一些奇怪的感觉,例如有名航天员在做头部旋转运动时,忽然出现一种头离躯体的感觉,他觉得头越转越大,好像已经离开了躯体,在那里独立地转动,当他定了神后,才觉察出头和身体还连着。当他把这种感觉告诉同船的航天员,那名航天员转头后也产生同样的感觉。 8太空错觉的发生率高,表现的形式多样化,而且个体差异大。有
6、的航天员只出现轻微的错觉,且很快消失;有的航天员错觉较严重,在整个飞行期间,甚至返回地球后还会出现。大部分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后立刻出现错觉,几分钟和几小时后减轻,但在活动增加时或进行某些视觉作业时错觉又会出现。9为什么太空错觉的表现形式与地球上的错觉不同呢?人体有不同的感受器,根据刺激它的信息不同可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它主要接受外界的刺激。内感受器是分布在血管、内脏、肌肉、关节、内耳等处的感受器,它接受来自体内信息的变化。这些感受器将它们感觉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脑,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人能对千变万化
7、的外界环境和体内环境做出精确的回答,以保证人的正常生活。人生活在地球上,很多感受器都受重力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已经“习惯”接收这些感受器“有重力”的信息了。太空飞行时,外环境和人体内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重力消失对感受器是一种异常的刺激,当感受器将这些异常的信息传到脑,脑就觉得“无所适从”了,它觉得与在地球上的感觉不一样,于是产生错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脑会慢慢地“认识”这些异常信号,做出正确的回答,错觉也就慢慢消失了。但这种“认识”并不牢固,在碰到一些情况,例如身体和头的较大幅度运动时,错觉还会发生。 选自百科知识2008 年 10 月15.选文第五段中有两字写错了,请找出并改正: 31
8、6在第五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但-而且 B.如果-就 C.只要-就 D.尽管-还是17.(1) 太空错觉的特点是 。(2)第 1 节中的加点词“几乎”不能去掉的原因是 。18.第 5 节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19. 简要回答:为什么太空错觉的表现形式与地球上的错觉不同呢?。20.在标号 2、4、6 处分别为下一段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 ; 。(二)阅读下文,完成 2025 题(19 分)他是一名货运司机,在南方的城市带着儿子买了一身衣服和一些年货,然后驱车往家走。新闻广播不停地播送暴雪的消息,他心里担忧起来。他的车刚入安徽,就被从高速公路上赶了下来。
9、他连忙拐进国道,但国道也被积雪封住了。他在国道上堵了一夜后,清晨的积雪更多了。他开始后悔带儿子出来,儿子也哭闹起来。儿子的脸被冻得有些发白,车上空调早就坏了。他用大棉袄裹住儿子,心想必须离开这里,不能把儿子冻坏。他问了好多司机,终于打听到附近的深山有一条老山路,可以走出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于是,他出发了,如同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一样,独自开车沿着一条颠簸的小路往深山走。那是一个漆黑的夜,雪越来越大,他完全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往前开,开得极慢极慢“砰”车猛地一震,陷入了一个塌方的深坑里。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天啊!居然没有信号。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整一夜,他在车前的道路上徘徊着。
10、天亮后,他到周围去探路,希望能看到一个村庄或者一户人家。可是,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山。他踩着厚厚的雪,精神恍惚,不留神摔了一跤,把脚扭伤了。他回到车里,忍着疼安慰恐慌的儿子,然后默默地祈祷。整整一天,都没有一辆车从这里经过。又是一个无眠夜,他决定走出去,找人来救自己和儿子。干粮被儿子吃得只剩一点点,而他,已经一天多没有吃东西了。早上,他沿着一条岔路一瘸一拐地往外走,才走了两步,便回头去看,儿子正趴在车窗前张望。他扭头继续前行,再也没有回头,他怕自己涌出的泪被儿子看见。他走过一个弯道,开始脱下自己的外套,拿出刀子,将一只袖子割下,撕成几条碎布,然后抽出一条挂上路旁大树的枝头。他深深地明白,自己不知道
11、走到哪里才能让人找到,而那时,是否还有力气回去救儿子。每走过一段路,他便将一条碎布挂在枝头作标记。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被他脱下,然后一刀一刀划开,一块一块被撕下来。先是外衣的另一只袖子,之后夹层剖开,一块块撕下来。再后来,是羊毛衫。他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麻;他饥肠辘辘,头昏眼花,脑子里一片4空白。但是,他再走了一段路之后,却坚定地脱下内衣,将袖子撕开。他感觉几乎没有力气了,但是却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当他又一次攀上一个山头时,猛然听到那熟悉的汽车喇叭声。他不顾一切地向山下走去,不断地用干涸的喉咙喊叫,那钻心的脚痛也感觉不到了当正在疏通公路的武警战士发现,一个只穿着一条短裤的男人出现在面
12、前时,他们都惊呆了。战士们用军袄裹住他,然后把他放上担架抬着往回走。每看到一条飘舞的碎布,年轻的战士眼中就有泪光在闪动。当他们顺利地找到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儿子。儿子不哭了,摇着他的肩膀问他:“爸爸,你的衣服怎么不见了?”他笑着回答说:“ !”他的话音刚落,山野里回荡起一阵笑声,只是所有人的眼里都盈满了泪花。选自青年文摘2008 年 5 月21.第段写的“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人名) 。22文章前 4 段反复描绘“雪厚、雪大”的用意是 。 23 “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他” 的情感。 24 “他”一路走,一路撕下衣服上的碎布做标记,其目的是 。请摘录与此相关的描写语句,简析其表达效果。语句: 简析: 。25你认为下列最适合用来作为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填写序号) )A飘舞的碎布 B父亲 C一次艰难的旅程 D无私的父爱26读了这个故事,老师相信你也会被那文中父亲的形象所感动。请你结合文意在第段的划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