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336957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西汉的建立:时间公元前 202 年,人物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2、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A、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B、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军事上:开拓西域D、经济上:中央收归铸币权和盐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 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核心: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具体要求: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让地方为中央推荐贤良的人才。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影响: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2、,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4、削弱封国势力(保国)原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措施:A、晁错削藩 导致七国之乱 周亚夫平定B、主父偃推恩令推恩令目的:维护皇帝的权威,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内容: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国。巧妙之处:皇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5、加强监察制度(护国)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立刺史。监督地方官员,打击地方豪富。(与秦朝的监察制度相比较)第 16 课 秦汉开

3、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合战关系战国时期:匈奴兴起秦:秦始皇蒙恬30 万收复河套地区汉:汉初,经济凋敝,汉高祖和亲(带有羞辱性质)汉武帝,国力昌盛,卫青、霍去病三大战役汉元帝和亲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2、张骞通西域第一次:时间公元前 138 年,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影响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有所了解,为第二次出征奠定基础。第二次:时间公元前 119 年,目的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互派使节,互通有无。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元前 60 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统辖。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

4、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3、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阳关)今新疆地区(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影响:古代: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它对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现在:对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而且是一条旅游热线。第 11 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都江堰A、建立:时间:战国时期 人物:李冰父子主持 地点:岷江流域B、构成和运作原理: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C、影响:注意有 4 点2、编钟A、铜钟(周朝)B、编钟定义代表: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影响: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第 13 课 秦帝国的兴亡1、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A、战国以

5、来,统一称为大势所趋。B、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C、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2、长平之战(公元前 260 年)赵括纸上谈兵3、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年,秦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定都咸阳。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5、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王朝的暴政。 表现 A、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 B、赋税繁重C

6、、刑法残酷 D、秦二世重用宦官,统治更加残暴。直接原因: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遇雨无法如期达到,按秦朝法律要被处死。6、陈胜吴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张楚政权。7、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秦的残暴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8、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 年)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9、秦灭亡的标志:公元前 206 年,项羽攻取咸阳,秦朝统治者无力抵抗,向刘邦投降。10、楚汉之争(公元前 206公元前 202 年) ,是争霸战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11、评价秦始皇:一分为二好: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不好:暴政

7、,滥用民力,焚书坑儒第 14 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 废分封,立郡县经济上 车同轨,书同文军事上 御匈奴,筑长城思想上 焚书坑儒2、中央集权制度:A、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B、中央设立三公制:丞相政事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C、地方设立郡县制(李斯提出) 郡和县是上下级关系,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3、车同轨 作用: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A、统一车辆形制 B、修建驰道、灵渠4、书同文(统一文字)原因:对政令的推行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造成障碍。规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影响:对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5、统一货币:规定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重半两。6、统一度量衡 (商鞅统一的是秦国的度量衡)秦始皇统一秦朝的度量衡,范围更广。7、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也是秦始皇奴役人民的见证。8、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