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支撑工程安装程序1.1 混凝土角撑1) 挖土到预埋角撑钢板位置,控制挖土的标高,利用挖土面做角撑支模底模支撑。2) 凿除预埋钢板上的素混凝土,露出角撑预埋钢板的位置。3) 按照规范要求焊接、绑扎角撑钢筋。4) 浇筑混凝土。1.2 钢支撑施工1.2.1 施工准备根据基坑围护结构图纸尺寸,按照计划用量备足各种长度的60916钢支撑管、活络头及钢垫箱;钢垫块、钢楔块、紧固螺栓、铁板等支撑材料准备支撑材料,分类堆放在料场。各种材料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方可按施工进度分批进场,确保进场支撑材料均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同时计算好的每道支撑的施加预应力值。1) 根据设计图纸和实地测定的定位桩号在两侧圈梁
2、上用钢尺测量每道支撑的安装位置,经复合无误后用红漆作出标记。2) 支撑材料拼接准备根据土方开挖进度提前在拼装场按支撑编号及设计长度进行拼装备用。施工斜撑前准备好支座(钢垫箱)同时下料准备好钢牛腿料,一旦工作面出来能及时投入安装。1.2.2 施工方法1.2.2.1支撑安装顺序1) 第一道钢支撑安装当支撑工作面出来后及时丈量两圈梁间实际距,按照设计安装水平位置和标高在预埋铁上施焊短斜垫箱(斜支撑) ;同时调整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支撑管两端焊接好倒挂钢牛腿) ,经复验无误后再用一台50T履带吊架设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本道支撑每次要求在6小时内安装完毕。2) 第二道支撑安装每段第二层土
3、方开挖结束,立即测量标高,按照设计标高焊接钢牛腿(直支撑)及在预埋铁上施焊长斜垫箱(斜支撑) ,同时丈量两侧地下连续墙支撑点间的距离,及时调整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直支撑需焊接直钢垫箱) 。经复验无误后,再由一台50T履带吊车架设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本道支撑每次要求在8小时内安装完毕。3) 第三道支撑安装施工顺序同第二道支撑安装。当支撑工作面出来后及时丈量两圈梁间实际距,按照设计安装水平位置和标高在支撑点位置施焊钢牛腿或在预埋铁上施焊短斜垫箱(斜支撑) ;同时调整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经复验无误后再用一台50T履带吊架设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本道支撑每次要求在8小时内
4、安装完毕。4) 每道支撑安装完,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1.2.2.2斜钢垫箱安装斜钢垫箱与连续墙预埋钢板满焊连接成整体,钢垫箱安装质量要求如下:1) 钢垫箱与预埋钢板满焊连接,焊缝宽度不小于12mm,焊缝厚度不小于6mm;对钢垫箱与预埋钢板间出现的缝隙,应采用钢板塞焊;2) 钢垫箱平面位置及竖向位置误差应控制在2cm以内;3) 钢垫箱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1/1000以内。1.2.2.3预应力施加1) 预应力施加由于支撑较长,起吊时采用二点起吊,并系上防晃绳,做到安全、平稳、精确吊装。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活络头子拉出放在牛腿上,再将2台1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子顶
5、压位置,并注意保持千斤顶行走一致。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并固定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到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预应力值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作好记录备查。端头井每道支撑的施加预应力值见下表:支撑道次轴力部位 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备注计算轴力(KN/m) 288 640 640 直撑预加应力(KN/m) 140 512 512计算轴力(KN/m) 403 896 896斜撑预加应力(KN/m) 196 717 7172) 预应力复加支撑应力复加以环境监测数据检查为主,以人工检查为辅。环境监测主要是测量支撑轴
6、力变化,假若轴力值减小,应及时复加预应力。人工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单根松动的支撑轴力(以榔头敲击无控制点的支撑活络头塞铁,视其松动与否决定是否复加) 。复加位置应主要针对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监测数据支撑轴力低于预应力值的支撑应复加预应力。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须复加预应力的,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预加应力值的110%之内。1.2.3 钢支撑安装质量标准钢支撑安装应确保支撑端头同圈梁或钢围囹均匀接触,并设防止钢支撑移动的构造措施,支撑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钢支撑轴线竖向偏差:30mm。(2) 钢支撑轴线水平向偏差:30mm。(3) 钢
7、支撑两端高差:大于20mm。(4) 支撑的挠曲度:不大于1/1000。(5) 支撑与立柱的偏差:50mm。1.2.4 支撑施工质量管理1) 准备:开挖前需备齐检验合格的带有活络接头的支撑、支撑配件、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带有观测预应力值的仪表)等安装支撑所必须的器材。2) 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配置支撑:地面上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的支撑及其配件,试装配支撑,以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每根支撑弯曲不超过15mm,并保证支撑、土体及接头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度。严禁出现某一块土方开挖完毕却不能提供合格支撑的现象。3) 安装:钢支撑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支撑拼接必须顺直,每次安
8、装前先抄水平标高,以支撑的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的位置。斜撑支撑轴线要确保与钢牛腿或托架端承水平垂直。4) 准确施加支撑预应力: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加钢楔顶紧后,方可拆除千斤顶。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并做好施加预应力的记录;严禁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由于和预埋件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在支撑受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并杜绝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徐变,从而导致基坑挡墙水平位移持续增大乃至支撑失稳等现
9、象发生。5) 所有的焊缝必须满焊,焊缝高度不得小于8mm,焊缝表面要求焊波均匀,不准有汽孔、夹渣、裂纹、肉瘤等现象,防止虚假焊。6) 钢支撑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轴线中心偏差应控制在小于20mm,支撑位置:标高控制在30mm内,支撑平面轴线偏差控制在50mm内。7) 使用螺栓接拼钢支撑,必须穿向一致,两次旋紧,螺栓外露不得少于二牙。8) 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清渣自检,经过巡检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有关人员检查验收。1.2.5 支撑拆除1) 支撑拆除顺序 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拆除第五道钢支撑; 其余支撑待结构全部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一次拆除。2) 支撑拆除时,首先用千斤顶松开活络头,再将支撑吊出基坑,所有拆除的支撑材料及时解体,装运出场。3) 结构施工时,应在与第三、四道支撑所对应的中板上设置预留孔;在与第二道支撑相对应的顶板中设置预埋吊环。第二、三、四道支撑拆除时,利用预留孔或预埋吊环设置两个起吊点。用手拉葫芦将支撑吊紧,然后将钢垫箱切割断开与侧墙分离,再用手拉葫芦将支撑吊放至底板(中板)解体,最后由卷杨机拉至洞口,由50T吊车吊出并装车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