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理清文脉,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2.合作探究,涵泳体味,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的思想。2.披文入情,反复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节奏、美感和理趣,感受语言魅力,丰富语文素养。教学思路1.导入新课。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用三分钟速读课文,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梁 惠 王 的 困 惑 在 于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 “ 邻 国 之 民 不 加 少 , 寡 人 之 民 不 加 多 ”孟 子 对 此 的
2、 评 价 为 “ 无 望 民 之 多 于 邻 国 也 ”孟 子 认 为 治 国 应 当 “ 王 无 罪 岁 , 斯 天 下 之 民 至 焉 ”据此将文章自然分为三层: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分析“民不加多”之因,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设计意图:一线贯穿,由“多角度续写标题”切入,符合文本的对话情境,便于学生紧扣治国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更能体会孟子议论严谨、环环相扣的逻辑特色;便于深文浅教,直入正题,使全文结构自然呈现;便于背诵,每句都是一个思维结点,彰显了背诵思路。 )3.再读文本,涵泳体味。(1)第一段诵读探究。读析示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学生分组接力诵读这两句
3、话,体味: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尽心”有何为证?(用原文回答) “尽心焉耳矣”能否置换为“尽心矣”?这句话反映出梁惠王怎样的心理?下文有何为证?明确:前句轻读,后句重读。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 “尽心”是梁惠王自评的核心词语,要重读。 “尽心”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若换为“尽心矣”则削弱了表达效果, “焉” “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突出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 “劳”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无功”表现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4、“困惑”有“何也”为证。仿照示例,师生对本段其余句子进行合作探究。(2)其余段落分组合作探究。按文本内容分为四组:“五十步笑百步” “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 “天下民至” 。诵读准备:每段从语意看可分几层?语调、语速、停顿、重音,如何处理?诵读要求:读出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诵读方法:组内接力诵读、同一句子比较诵读。熟读成诵。探究重点:仿照示例,自主确定。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相机追问,进行纵深拓展,并予以总结、评价。(设计意图:示例研读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鉴赏“言语”的路径,熟读精思,为自主探究作准备。放手让学生作为探究主体进行个性化阅读, “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
5、想、熟读成诵” ,一举四得。 )4.三读文本,赏析特色。“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看“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妙处。第五段三种措施删去“也”字或删“也”加“则”重新组句;第六段四种主张四个“矣”字读出语气,体味运用排偶音节铿锵、文如连珠的气势。末段一揭二讽三劝勉,且照应开头,从中体会孟子铺张扬厉、雄辩缜密的文风。5.四读文本,拓展延伸。解读十七大报告,关键词有“民生”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基本指导思想是“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清学生找出文本中与之契合的句子,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设计意
6、图:儒学经典与时代最强音的交响。始终以文本为依托,着力于从“言”到“文” ,力避架空分析。 )6.五读文本,熟读成诵。知识点梳理 1给下列字注音 王好战 ho 弃甲曳兵 y 数罟不入洿池 c g w 衣帛 y 鸡豚狗彘 tn zh 庠序 xing 饿莩 pio 2词语讲解 凶: (1)不吉祥,不幸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 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喧嚷骚动 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 察: (1)观察、仔细看
7、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兵 (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3)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直 (1)与 “弯”相对 木受绳则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 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8、 (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数 Sh (1)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个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 C (4)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Sh (5)计算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u (6)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9、 颁通“斑”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树之以桑 树种植 (3)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5)王无罪岁 罪归罪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4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固定句式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