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资源生成(武进周茹媛).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4328503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资源生成(武进周茹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资源生成(武进周茹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资源生成(武进周茹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资源生成(武进周茹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资源生成(武进周茹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抓住那一抹闪过的灵动谈英语课堂如何促进动态生成资源的生成武进区新街小学 周茹媛【摘要】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和活动情境、 实施对话教学、进行弹性的教学设计和关注过程评价的多元化等四方面,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动态资源生成阐述自己的观点。【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 促进 动态资源 生成 别出心裁的教学环节,精彩纷呈的游戏活动,巧妙自然的过渡衔接,应该是一堂精彩的英语课了吧!但好像还少了些什么。是,少的是灵动。这份灵动,来自于随教学实施引发的动态生成资源。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

2、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正是一节课最鲜活的生命力所在。叶澜教授在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中,就提出了“课要有生成性”。是说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如果说一节精彩的英语课应该扎实、充实,那么动态生成,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实。一、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基本特征。1.不期而遇。这是动态生成资源最本质的特征。与经常性、程式化、确定性的运作方式不同,动态变化是教学活动永恒的特征。因此,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师的预设之外出现的,是无法预期和预测的,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这

3、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动态把握课堂教学的过程。2.智慧之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存在于个人经验,镶嵌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智慧之根。课堂教学资源是动态生成的,是融于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它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此之前长期的理论积累和实践反思,但往往表现为教师面对教学情境瞬时的直觉反应。3.异于常态。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是异于常态的。这资源一经在某一课堂中得到开发和利用,便不大可能会再次以相同的面目出现在其他课堂上。4.动态变化。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后,有的会转变成教师或学生的经验,有的会生成新的可资利用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或内容安排,对这些资源作出二次开发和深度

4、开发的选择和处理,这就使得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二、促进英语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措施。虽然动态生成资源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不断变化,无法预测。但是教师主体却可以通过改善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式等手段,增加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可能性,促进新资源的生成。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谈谈我的看法。(一)创设问题和活动情境,促进动态生成。学习中的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种复杂关系和情境之中。学习当是情境性的,并且是一个积极地指向解决特定问题目的的知识应用过程,同时,学习的情境性也是适合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学生更有可能理解抽象概念的相关特

5、征,发展更加弹性的知识表征。”而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和活动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能较好地促进动态资源的生成。案例 1:教牛津小学英语 6B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教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为了引出“Write an e-mail”等新授短语,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想和一个远方的朋友联系,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而不是一个个呈现新短语。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引出新内容,还为资源的生成打下了伏笔。这个问题,就属于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设计,能鼓励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有利于资源生成的设

6、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顺势问用这种方法需要哪些东西。这是预设好的,为了引出本单元新词汇。这是个非常自由的学习交流过程,学生们畅所欲言,思维属于极度活跃的状态。不知不觉在经过几个答案的交流后,新资源生成的过程,就是把有关写信,发电子邮件,寄贺卡,打电话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都呈现和操练的过程,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我是为了在教某个新内容,一切都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这一案例,教师有效创设了适于动态资源生成的问题和活动情境。教师关注问题的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创设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散思维,推动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流向纵深发展,有层次、有节奏、逐步深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这样

7、才有利用动态资源的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多方开展真正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因为思维不单是从情境中产生出来的,它还回归到情境中。思维的目的和结果是由产生思维的情境决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发挥特定的引导作用,建立能引起和指导好奇心的各种情境;建立被经验到的各种事物联结,以便随后能促进暗示的流动,引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对自己的潜能和周围的世界有深切的感悟,并通过多种活动渠道发挥自己的潜力。(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实施对话教学,促进动态生成。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所谓学习的实践,是建构教育内容之意义的同客体对

8、话的实践。课程改革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的主动构建。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追求和提倡的是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构。教师在学生知识、已有生活经验、价值观等方面作引导是必要的,应当扮演“辅导员”的角色,为对话提供主体和创造环境。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地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去体验并建构,而不是在专制的“主导”过程中替代学生建构。在这里没有统一、必然的结果,有的只是在民主和平等基础之上的多元意义的催生。案例 2:教牛津小学英语 6B Asking the way,新授“a primary school 和 a middle

9、school”时候,我提问:“Can you tell me the name of our school”。这个问题是课前预设好的,是个高效的预设,有效利用教学内容创设对话情境。在实施对话教学中,坚持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有利于动态资源的生成。看似不着痕迹的自然生成,其实一切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学生回答“Its Xinjie Primary School”.我继续创设对话“Do you like it ?Why?”学生回答:“Because its very beautiful”. “ Because there ar

10、e lots of good teachers.”对于这个回答,我倾听并迅速作出了判断,笑着继续问:“lots of good teachers?Am I?这一问题,巧妙地将一个学生的创意回答转变为了整体学生的财富,是有效的课堂生成。这个环节是课前没有预设的,但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生成了。学生回答很响亮地:“Of course!“(我有点感动了,灵感也迸发出来)接着说:Oh, thank you! I love you ,do you love me too?”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顺势说出:“Im very happy to hear that .I should try my best to

11、 be a better teacher .You must do better ,too. Then make our school more and more beautiful.随之,我用这一句引到“a middle school”的教学:“I think you will finish your primary school and go to middle school soon. Jianhu Middle School,Yaoguan Middle School,or the others?学习 middle school.新授之后,我又说:“Its the last term

12、.So its very important. What should we do? 学生回答之后,我总结:“Yes. You must work hard. I think you will do better in English.渗透德育的同时,又复习了前面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一环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着真挚而热烈的对话。其中有内容和过程的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不同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同时充分发挥了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智慧,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将课推向了高潮,提升教学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相互影响和共同参与的过

13、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有很多情况的出现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设却必然会遇到的,它是在对全文本解读不断深入的对话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由文本引起又超越文本,体现出偶然性和生成性的特点。面对不同的解读,教师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去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在共享中达到对文本更加全面、真实和独特的理解。当然,在课堂中实施对话的教学的前提是,在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或某个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或信息强加于学生,要通过仔细倾听他人的观点,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形成新的共识。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会不断涌现生成性教学资源。(三)进行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动态生成。后现代主义者普遍

14、要求解构知识的确定性,认为知识总是过程性的和不确定的。因此新课改把课程视为“知识与人对话的可能情境”,把教学设计看作预备性地创造这种情境的过程。弹性的教学设计既是教师建设动态生成资源的策略之一,又是教师获得资源建设能力的途径之一。教学必须有预设,同时又要看到学生是有差异的,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预设又必须是开放的,教师可以随时调整。预设的是一个框架,是一个目标,它有一定的弹性。案例 3:继续第一个案例 6B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的教学进展:在大家讨论操练各种与别人联系交流方式及其所需时,班上的陆同学提出了 QQ 的交流方式。(后来了解到原来他还是我们六

15、3 班 QQ 群的群主)其实,我在教学设计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因为网络时代下,六年级学生用 QQ 联系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而且有时他们也和我这样交流。所以我对这一环节在课前进行了弹性的教学设计,考虑了这一回答出现的可能性,并预留了师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探究、交流的时间,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我顺着学生的回答,启发他们进一步交流:通常什么时候交流,交流些什么,还跟他们谈了谈网络时代发展的过程。但没有一直就这样下去,而是提问:在这样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和迅速的时代,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对学生进行绿色上网的教育。最后,还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所谈到的几种联系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如何合

16、理选择。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有师生高涨的热情,真挚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还有德育的渗透。新的信息和资源的生成,依赖于弹性预设对学生学习状况的预设,是开放的,又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教师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关注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和最重要的目标人的发展。因此,只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在预设时不妨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在教学过程的旁边增加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或者可以设计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 6B The Seasons 时,我是由谈论当天当地的天气

17、导入全课的,引出其他城市的天气,学习不同天气的说法。但是上课那天的天气是不能确定的,哪怕是到上课前一天的晚上。而当地天气情况又将直接影响后面其他天气名词呈现的顺序。所以我的做法是把课件复制了三份,分别改动为:当天是晴、阴、雨三种情况,后面几个城市的天气的呈现也相应改变。结果上课当天,早上是晴天,上课开始又变成了阴天。好在有几套方案,教学的顺利进行得到了保障。在弹性预设的支撑下,教师就可以本着开放的心态,不断进行反思中重要的一种教学中反思,针对课堂实施中出现的与一种预设有落差的地方,及时思考,调整教学,敢于否定,善于重建。(四)关注过程评价的多元化,促进动态生成。为学生设立高低适当、具有挑战性的

18、目标,并对学生与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评价,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我们一般从学生的情感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来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这些都是不可预期的因素,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鲜活的信息,就能够产生许多生成性因素。案例 4:在教 6B The Seasons 中新词汇“best”的时候,在呈现新授内容后,我让学生用 like best 来谈论他们最喜欢的颜色,动物,水果等,巩固新知。又问“Whos the best student in ou

19、r class?”引出“the best”的运用。结合学生回答,我点评:人人都自己的长处, “You are all the best”。此时,有学生说出了“the best teacher” 。这使我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继续问“Whos the best teacher in our school? Am I?”学生回答之后,我顺手拿出放在讲台里的这学期我们教师学习的书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说“I must work hard to be the best teacher. You must work hard to be the best student.”在这个环节的最后,给学生一句名

20、言“No perfect, but better”。在这个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习和灵活操练了新知“likebest”, 还有有资源的生成(best 的灵活运用”the best),又有过程状态生成(围绕所学内容与学生真心交流的过程) ,是一节丰实的课。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提升了课的品位。这一环节中有效新资源的生成,主要得益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因此,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如何,过程性评价起着很大作用,它或者促进有效生成,或者延缓甚至阻碍有效生成。赞赏或批评,能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能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

21、生成所有有效的课堂生成,都可以借助评价的力量。评价的多元化使课堂动态性资源生成的闪光点。教师应该不断改善教学评价的方式,体现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如果教师一味地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框定学生多元的思想,采用简单的价值灌输的方法,那么,其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所以,针对大家对问题或文本的不同理解,可以采用价值商谈的方法,让师生在对话、辩论中暴露各自的真实想法,从而激发对方不断产生新思想和新观点,提升各自对问题或文本的理解力。三、促进课堂有效生成需注意的问题。(一)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一方面要把课前的预设用生成的状态呈现给学生,不露强加的痕迹。另一方面,要及时补足未意识到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

22、刚才的教学案例 4 中,学习 likebest 之后,the best的引出与渗透的环节,促进了新资源的生成。(二)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如果这一底线坚守不住,过于重视预设之外的生成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可以说,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当然,预设生成不是借学生的口说出教师想说的话,而是把教师的预设用生成的状态呈现给学生。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探究材料,选择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又有意义的活动,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三)生成的课堂不能缺少教师教学中所应具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了“迎合”少数

23、学生的“表现欲望”或为了“生成”而忽视了由此对大多数学生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课堂上,面对无意义的“不确定因素”,教师不应立即予以肯定,而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这些说法的恰当性进行讨论或及时加以引导。这样,不仅有益于相关的当事者,而且也有益于其他所有学生认知活动的深化。此时,教师对生成的新资源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动态生成,也许你会觉得它可遇而不可求。的确,有时候,它无法完全预知,无法完美设计,但这也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它是灵动的。我们可以预设,可以预留,可以埋下伏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思想,行动点燃生成的火花。这包括你丰富的知识,弹性的预设,开放的问题,生动的情境,真挚的对话,敏锐的观察,果敢的判断,多元的评价.参考文献:英语课程标准朱志平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中小学外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