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资源“ 问题作为专为选拔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主要通过大量材料设定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来测查考生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考生要备考申论必须了解材料主题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纵观这几年申论出题的主题选择,“资源”问题一直是考查主题中心。本文将结合真题为各位考生梳理“资源” 问题的相关资料和理论。一、真题展示近几年申论考试涉及到“资源”问题的真题如下:土地资源:2007 年国考申论主题是土地资源中持续利用管理及土地转让问题;2009 年福建、辽宁、重庆、海南省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水资源:2008 年国考关于怒江水电资源开发及引起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2010
2、 年国考地市级与省部级都是关于海洋污染问题;2010 年湖北省考提出的主题是湖泊污染治理;2010 年 4 月 25 日十三省联考都是关于水资源中水价改革问题;2010 年黑龙江省考也是考查水价问题。煤炭资源:2010 年浙江省考提出低碳经济问题;2010 年 9 月 18 日十一省联考是关于煤炭资源问题。二、理论背景“资源”问题考查的理论背景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
3、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近 30 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 9.7%的高速增长,但是,在粗放的增长方式下,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资源消耗量或自然资产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
4、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在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主要任务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其中“节能、节水、节材、矿产、海洋”就是申论近年考查重心的特定事实。在申论备考中,考生要高度关注资源问题,全方位地进行学习,这样在面对申论考题时才能“有备无患 ”,取得满意成绩。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未富先老【社会问题的背景】(1)从 2010 年 1
5、0 月 1 日起,上海市开始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 65 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 60 周岁。这似可视为中国城市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种举措。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 2010/2011中透露,2011 年以后的 30 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 2030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 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69 亿,并以每年 800 万的速度在增加。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 GDP 刚过 1000 美元,与发
6、达国家大多在人均 GDP 达 5000 至 1 万美元时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未富先老”特征显著。面对来势凶猛的老龄化问题,科学认识并沉着应对“未富先老 ”,事关发展大局。上世纪 70 年代末始,我国从人口基数过大、增速过快的国情出发,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核心内容是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按照规定特殊情况除外) 。计划生育政策也被形象地简化为独生子女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0 多年让中国少生 4 亿多人,相当于西欧的总人口。这对于减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小康,缓和人口资源环境间矛盾,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由于人口自然出生率被控制在较低水平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
7、人口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有人按当前人口增长情况推算,2009年是七八个中国人养一个老人,到 2050 年时,大约不到三个人就要养一个老人。这个说法很直观,把能否养得起的问号形象地摆在人们面前。(2)日本追求双周刊近日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个步入 “老龄社会” 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面临着“ 未富先老” 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北京市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从 1990 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0 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 350 万人,到 2050 年,将上升到 650 万;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预测,上海市老龄化高峰将出现在 21 世纪 30 年代,将在 500 万以上;天津市
8、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北京、上海,据预测,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73 万,2030 年达到330 万。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2011 年以后的 30 年里,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 16.55%,2040 年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 28%左右。(3)中国社科院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人口红利”制造了中国奇迹。最近 30 年来,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 26.8%。报告还显示,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
9、保险司副司长张建明坦言,中国“人口红利”10 年后进入“关窗期”。我国大中城市将面临着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年轻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抚养率比例增加、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人口红利在中国发展作用中的日趋消失,有关专家则认为这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实现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傅勇认为,老龄化迫使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过渡。为了支撑这个过渡,需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新的保障体系,提高当前保障基金的缴费水平,这无疑为政策变迁提供了激励。中国社科院人
10、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说,人口红利终究是要消失的,现在最发达的国家已经没有我们所讨论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其实是好事,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应仅依靠人口红利。(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近日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老龄化问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各种权益。在养老保险方面,快速推进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同时,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农业人口提供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的范围。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我国已有 28 个省份建立省级统筹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农民工参
11、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我国积极倡导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社会化、多层次的老龄产业和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企业或机构按市场化的要求自主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据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预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总需求约为 1 万亿元,2050 年左右,我国老龄市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 5 万亿元。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政府正在制定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家庭赡养法、社会服务法、老人住宅法和老年人福利法等专项涉老法律、法规。提高退休年龄,以降低老年人
12、口赡养率、减轻养老金发放压力的思路,最近也被一些人提出。 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农产品安全问题http:/ 2010-10-22 09:33:37 作者不详2010 年由“小龙虾” 导致肌肉溶解而引起的农产品安全“ 地震 ”使人们为之一惊。正当“小龙虾”从众多餐馆酒店的菜单上被“ 除名”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上市的螃蟹又被曝出用避孕药增肥,久被大众推崇的长江野鱼也可致性早熟,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都指向食品的原材料,于是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就成为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当正常的饮食安全都无法保证,还何以谈民生、谈发展,那么 2011 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复习,决不能缺少农产品安全的一环。一、
1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 化肥农药品质不高,毒性残留问题严重。有毒物质残留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最大的卫生质量问题,在我国近几十年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数量急剧增长,农家肥使用大幅度减少,而且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使用的化肥、农药品种大多数属于有毒化合物。由于长期使用这样的化肥、农药,致使生产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加工工艺存在问题。日前国内的农业生产工艺落后。我国农业生产目前的现状为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农业还是小农经济的模式,农业设备极其落后,生产工艺非常粗糙。许多农民不能科学使用先进设备进行种植、加工,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生产出他们自认为没有问题的农产品,忽视了
14、质量安全,甚至根本没有质量安全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加工企业未能按照工艺要求操作。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非法添加物而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三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带来的问题。如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等。3. 相关机构缺乏相互协调监督。管理权过于分散是我国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征。按规定,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权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行使,多头管理造成了有人收费、无人管理,出现用工业污染水种植粮食,却根本没有部门管理;粮食加工企业只是有人发证,无
15、人监督;动物检疫站只对流通环节进行检验; 畜牧、水产业的生产环节也只是检查饲料配方表中有无瘦肉精含量、是否激素过量等现象。又如,出口食品市场管理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卫生部、农业部负责监测零售市场上植物源性食品的杀虫剂残留,而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监测则由卫生部、农业部和工商总局共同负责,结果标准不一,出现要么重复执法要么无人检查的现象。4. 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工业的发展让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饮用水中含菌量高、重金属含量高。由于污染,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
16、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例如黄河在河南、山东是主要的灌溉水源和饮用水源,但是黄河 4 条支流的两岸有众多造纸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这无疑要影响两岸农产品的生产。我国受镉、砷、铬、铅等污染的耕地面积近 2000 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中工业“ 三废”污染耕地 1000 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 330 多万公顷。5. 检测标准较低,检测设备落后。我国的农产品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悬殊。例如,欧盟制定的兽药乙烯雌酚残留最高标准是 1g/kg,而我国的国家标准是 250g/kg。虽然也有检测标准与国际接轨,但不少残留检测项目很难开展,与实际需要极不适应。目前我国主要进行的是
17、微生物,发霉变质等常规检测,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农产品需要检测的项目和指标,由于设备陈旧、落后,不是无法承担检测任务,就是检测不出来。我国牛奶中铅的最高限量值,与欧盟同样定为0.05mg/kg,但是检测手段的不同,检测差距可想而知。有报道说,我国居民摄入 666、DDT 的 ADT 允许量是美国的 84 倍、日本的 15 倍,DDT 摄入量是澳大利亚的 16倍,美国、日本的 24 倍。从这一数据可知,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6.零售终端超市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仅有 6%的农产品从超市售出,但超市仍然无法杜绝问题农产品。超市经营生鲜大多采取与供应商联营
18、的方式,进货质量无法完全控制。同时,超市在农产品的进货渠道上有不少弊端,由于国内农业的现状,超市也大多从批发市场进货,尽管要求较其他销售渠道严格得多,但由于采购人员的*及其他诸多原因,使有些问题食品依然会进入超市。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1.建立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虽然为更好地协调各机构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国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但是由于该局有大量的药品监管事务要处理,同时以其副部级的编制协调众多的正部级部门,很有难度,所以该局的成立,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门职能交叉与多部门执法的问题。根据美国联邦总审计局的一份报告,成立一个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正成为如英国、德国、丹麦、爱
19、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数发达国家的选择。尽管目前尚无充分的数据来说明单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实效,但到目前为止,它对许多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产生了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国。对于在食品监管方面与美国相似的我国,也可以思考建立一个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提高行政效能,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高素质的执法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检验和监督效率,引导和监督企业自身质量管理监控机制。2.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各地可以依照本地资源环境条件,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 ”产品,鼓励、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塑造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例如,“沙窝”萝卜比一般萝卜的价格
20、高出 56 倍,但是购买的人仍然是趋之若鹜。在基地生产中选择优质品种; 积极筛选、研制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的生产资料; 使用有机肥料和国家批准使用的农药; 收获时,做到在地头就有包装。这样可以减少农产品在生产、运输、储藏等各环节的污染。另外,由于绿色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成本高于普通农产品,生产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应将其环境成本计入价格,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农产品销售价格。由于销售价格较高的绿色农产品在一般批发市场上,面对“长相”一样、价位较低的其他同类农产品在竞争中不占优势,还应该建立绿色农产品的批发市场。3.加强对生产和加工者的质量安全培训在西方一些国家,生产者必须参加由国家组织的统一学习,经过
21、1 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与相关规程的培训方可从事种、养殖业。因此,在我国,一方面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规范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市场;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大对生产和加工者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引导他们生产和加工安全的农产品,从源头上严把食品安全关。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者,一经查出,要严厉打击,予以严惩。另外针对个别技术人员出于自身利益,对限制性农药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等国家规定置若罔闻,有意或无意的怂恿农民使用等问题,要严肃处理,一是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二是一经发现,绝不姑息。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住房问题新举措http:/ 2010-10-22 09:14:43 作者不详住房问
22、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害问题,住房不能平稳供应,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不稳定因素攀升。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对住房问题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房价问题成为 2011年国家公务员的申论热点之一。最新措施:2010 年 10 月,国家新一波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在国庆黄金周的前两天骤然而至,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暂停第三套房贷、首套房贷款比例升至 30%及以上、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购首套普通住房契税下调等。本轮调控除了运用市场机制的手段,还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力度,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考核与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政府声音:*总理 2010 年
23、9 月 13 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重申了中国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他指出,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稳定房价和提供住房保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温总理在国庆招待会致辞中再次强调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保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和稳定,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发展历程:1998 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也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10 年来中国新建住房 65 亿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28 平方米。但 2004 年以来,随着土地出让方式的变化等原因,各城市房价开始快速上涨。2007 年,由于房价涨势
24、太猛,深圳每周就会发布一次房价涨幅;在北京,当年 6 月份一月之间北京房价上涨了 20%。在厦门与郑州,甚至因房价高出现了有市民居住在集装箱中和自挖的地下室里的个案。官方数据显示,2010 年 1-7 月,北京四环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为每方米 3.4 万元人民币。房价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三大问题: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国的住房和房地产业,一直存在三大突出问题:1.房价上涨过快(含房价过高)2.投资增长过快3.大套型住房比重过大政府历年措施:中国政府及时地发现了这三大突出问题,并于 2003 年开始,拉开了房地产调控的序幕。遗憾的是,国务院的调控要求没有很好地落实。直到 2009 年和今年
25、初,一些城市的房价仍在猛涨。过去 7 年,不少城市房地产调控“雨过地皮湿”,搞成了“空调”,搞成了“ 调涨调涨再调涨”。2009 年末至今,国务院连续采取措施,并以 2010 年 4 月发出的“10 号文”为代表,把住房问题提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高度上。9 月末相关部委的新一轮调控,进一步细化了“10号文”的内容。“ 调控新政” 决不能再重蹈 “空调”的覆辙,不能再因调控会带来一定幅度的房价下跌和建设规模缩减而犹豫动摇,而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切实地把宏观调控的要求落到实处。治理成效:中国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包括: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引导市场
26、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促进形成合理的住房供给结构,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等多方面。如住房保障建设初显成效,截至 2008 年底,中国已解决 800 多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截至 2010 年 8 月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 410 万套,占年度计划的 70%。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留守人员问题当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员外出打工后,个别能够在外安家立业,于是举家外迁。而大部分农村只留下了“ 三留人员” :小孩、妇女和老人,即所谓的“三八”、“ 六一”、“九九”部队(分别由 “三八”妇女节、“ 六一 ”儿童节和“九九”重阳节引申而来),也有的称之
27、为“空巢儿童” 、“空巢老人”,这里我们统称“留守人员”。2010 年留守人员问题非常突出,老无所依、青少年家庭观念和情感淡漠走上歧途、妇女权益受到侵犯等等诸多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所以留守人员问题将成为 2011 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之一。一、留守人员现状1. 群体庞大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 8700 万农村留守人员,其中包括 2000 万留守儿童、2000 万留守老人和 4700 万留守妇女。留守群体的调查,恰好与日前关于流动人员的报道相呼应。我国目前流动人员规模保持 2 亿以上,其中 78.7%为农业户口。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在制造、批发零
28、售和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8700 万加上 2 亿多,就产生了近 3 亿这个可怕的数字和庞大的“流动+留守”群体。这意味着中国有接近一半的农民属于这个群体,大约每 5 个中国人中,就有 1 个。而这个群体,基本上就是为生存而挣扎的群体,他们就是“底层人民”的大部。2.问题突出农村留守群体的困境日益加剧的老问题自从东奔西走的打工者出现,留守群体即已诞生,“留守问题 ”随之而来。近年来“ 打工潮”日益波澜壮阔, “空巢”家庭大规模涌现,留守群体的生存状况就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与担忧。早在 2005 年进行的农村留守人口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即已指出: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
29、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满意度。此外农民对生活的不满也有宏观方面的原因,即对农村的资源、基层村组织不满。(1)留守老人留守老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如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来源不稳定;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医药支付能力较差,部分老人生病时缺乏照料; 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老人是最大伤害等。(2)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存在教育情况令人堪忧、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性格行为存在缺陷、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和困难。(3)留守妇女近期的相关报道把绝大部分关注投给了 4700 万农村留守妇女,因为她们面对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损、文化素质提高受限、发展机会减少、安全感降低、对男性
30、的依赖程度加重、家庭稳定性降低等诸多问题,仍在苦苦支撑。让一个女人既当爹又当妈,既主外又主内,既干高强度的体力活又管孩子的教育学习,人何以堪?二、深刻原因最简单的原因留守群体出现,正是相对于大批“流动人员”不得不离乡背井去“讨生活”,而离乡背井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贫穷,因为固守乡土、男耕女织的生活已难以继续。其实无须案例,2 亿多流动人口“奔赴”低薪高危行业的现实,足以反证农村贫穷。农村依旧贫穷一方面,农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太穷,另一方面,城市收入高、可以见世面,一推一拉之间,农民必然要外出打工。经过 20 几年的“推拉”积累,“流动人员 ”就飙升到 2 亿多。与之“ 配套”,
31、留守群体也壮大到今日的 8700 万。这确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农村的历史就是贫穷的历史。城乡差异造成了农村人员的外流和留守困局,而差异的成因正是因为多年来的城乡“剪刀差”。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剪刀差”,主要通过压低农村的产品价格来剥夺农民的剩余,促进了城市逐渐繁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新剪刀差”则转为压低农村生产资料的价格(主要是土地) 和农民工劳动力的价格 (即农民工工资)来获取城市发展的资本。在“剪刀差”的作用下,城乡差别在这些年来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我们看着城市的日益“繁华”,听着“城市(镇) 化”“城乡一体化” 的呱噪,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农村发展并未如传说般日新月异。 2011 年
32、国考申论热点:“敛财“ 景点http:/ 2010-10-22 09:18:45 作者不详【社会问题的背景】(1) “十一”长假期间,黑龙江一些山林景区的自然风光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很不协调的是,部分景区为增加收入,搞一些杂牌庙宇吸引人们上香,找一些算命先生来吸引顾客,还有的景区存在门票价格过高、乱收停车费等问题,让游客心里添堵。一些游客反映,部分山林景区“有山必有庙,有庙必敛财,景区太乱套”。当地宗教人士认为,旅游景区出现这一倾向不利于发展,同时有损于寺庙的形象。(2)在黑龙江省宾县附近的香炉山风景区外远远望去,五彩的山林景色宛若一幅绝美的油画,而进入景区后的一些场景颇让人心中不快。景区
33、的山门入口处修建了一段石头路,进入景区后大部分路段是黄土路,缺少路引标志,一些险峻路段连围栏也没有。路修得不好,但高大气派的“财帛殿”“玄财殿”“福禄殿”却伫立在山门附近的山坡上。游客梁先生曾问景区人员,为何不修路而先修殿?得到的答复是“景区资金不充裕,先修庙宇赚点钱、再投入”。一位 30 多岁的景区女工作人员在“买香处”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这求财、求平安很灵,好多人是从哈尔滨过来烧香的。”“如果求财,多少钱一炷香 ?”“从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看你要求多大的财、心诚与否。”记者表示要求“大财” ,她立即推荐了一柱一米多高的香, “这个 1280 元一柱,给你打折,收 880 元,如果需要发票,我
34、帮你联系。”随后给记者留下了手机号码。一位游客说,这里卖十元钱的香在哈尔滨市正规寺庙只有几元钱,而高香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3)在“玄财殿”门前看到,硕大的香炉已被熊熊燃烧的香烛塞满,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道士模样的人接过游客拜过的香随手扔向炉火。在“玄财殿”内,两名女游客手捧着画符的纸塔跪地祈求,一名“道士”敲着木鱼、念着手里的经书,另一名“道士” 在一旁敲钟。敲木鱼“ 道士”指着一个方桌对那位女游客说:“ 这是吉祥树 ,很灵的,30 元一个,在我这儿买,可以帮你念经 !”他还表示可以帮助游客求签算卦,价格是每次 10 元。这位道士对记者说,每个“吉祥树”只能求一个心愿,想升官、发财、家人平安要
35、买 3个,如果加上门外 880 元的高香效果更好。当记者问这名道士念的什么经,他含糊地说:“名字说了你也不懂,总之是我们道家最高、最灵的经。”在此景区发现,这里各路“神仙”皆有,从“ 土地公”到“黄大仙”“胡大仙”等,景区还设有“黄仙洞”“胡仙洞 ”和“ 蟒仙洞 ”等景点,给“黄大仙”烧一次求愿香的价格是 60 元,而在“蟒仙洞”边上有算命先生,身旁的布幌子写着“神算” 二字,在此抽个签 10 元,批八字要 20 元。在二龙山风景区,一座宏伟的寺院拔地而起,虽然偏殿还在修建,但售票亭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售票。“很灵的,你来景区不拜多可惜啊!”记者在景区看到,虽然有 “见烟就罚、见火就抓”的宣传标
36、语,但林间小路的香炉和烟火不断。黑龙江省宗教局工作一处的吴飞说,针对一些景区骗钱敛财的问题,他们曾多次进行治理,香炉山最典型的是假道士,因为山上并没有道观。虽然屡遭查处,这里又死灰复燃。(4)在香炉山景区,工作人员将记者采访车辆拦在了停车场外,要求缴纳 10 元停车费,记者要求对方出具了票据。一位来此爬山的游客说,他也曾索要停车票据,对方给的却是景区价值 10 元的儿童门票,如今提供的停车发票也是假的,因为正规的发票要求手撕留存根,而对方给的发票是统一切割后的票据。记者查看门票发现,票面上竟然没有黑龙江省地税部门的专用章。在二龙山等景区,工作人员给出的停车票据也是景区的门票。“香炉山景区不仅停
37、车费乱,门票竟然高达 40 元。”哈尔滨市游客王刚举例说,黑龙江省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太阳岛市民购票只要 30 元,北京故宫的门票也只有 60 元。一路上,许多游客反映,景区的基础设施这么差,不该收取门票。如今,连博物馆等公益场所都免票了。在一家旅行社工作多年的张女士说,黑龙江省的景区门票偏高。最近,省内一些景点门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浮,低的上浮 37.5%,高的上浮 66.7%,上浮比例超出国家规定的 25%。这一做法引起了人们质疑,景区本属公共资源,人们为何享受不到低价或免费的公益利益?(5)哈尔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处处长刘淑梅认为,一些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后,存在建设资
38、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通常兴建未经批准的殿堂收取回报,这种方式虽然“来钱快”,但对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和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段光达分析说,旅游景区需要文化支撑,国内一些名山大川旅游景区内都有国家批准的寺庙、道观等正规宗教活动场所,也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但是,也有部分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全力搞基础建设和生态维护,而是违法修建一些殿堂建筑进行收费经营活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董鸿扬认为,许多地方政府将旅游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但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钻进钱眼”。当前亟待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力度,防止短视的投资行为,公共资源必须体现公益性。段光达分析说,表面
39、上看,景区免费确实会带来门票经济损失。但旅游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景点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景区免费将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并非亏本生意。业内人士指出,下调门票价格,让景区回归公益属性,这不仅会激发人们的旅游热情,而且对拉动内需、刺激地方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地方政府应有的责任。 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城市病http:/ 2010-10-22 09:23:05 作者不详【社会问题的背景】(1)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入托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的生活。这些不尽如人意的
40、表现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城市病”,指的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2)2010 年 7 月,北京市政协经过调查形成了一份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这份建议案显示,2009 年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 1972 万人,而“十一五”规划确定 2008 年常住人口总量要控制在 1625 万人。这样快速增长的人口给北京市带来了种种压力。北京市政协调研组测算的结果显示,北京市每增加 1 人,日交通出行量就要增加 2.64
41、次,尽管这几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很快,但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很快被人口增量所抵消。公共交通供给能力被抵消的一个后果就是汽车保有量的激增。2003 年 8 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 200 万辆,到 2007 年 5 月,这个数字改写为 300 万辆。而从 300 万辆到400 万辆,仅用了两年 7 个月。从 400 万辆到 450 万辆,仅用了几个月。已经有预测,2015 年时这个数字会达到 700 万辆。(3)调研结果显示,教育方面,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 2000年的 9 万人增长到 2009 年的 41.8 万人,占学生总数的 40%,其中 66.9%在公办中小学就读,
42、有些区县教育支出的一半用于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此外,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更加突出。北京市政协调研显示,目前北京市 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全市年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 26 亿立方米,实际年均用水约 36 亿立方米,超出部分依靠消耗水库库容、超采地下水及应急水源常态化维持。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人口快速膨胀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北京,上海市 2009 年的常住人口为 1921.32 万人,广州市常住人口也已经超过 1400 万。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在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高峰,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截至 2009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
43、 46.6%,这个数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预想的是,在未来,我国将会有更多的城市步北京、上海、广州的后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拥堵、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按照北京市的资源、环境承受力,能够承担的极限人口是 1800 万,但现在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 1900 万,瞬间人口已经达到 2100 万。在这样的人口与环境承受力的扭曲关系下,不出现城市病是不可能的。”中国行政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在他看来,之所以出现大城市经济增长快,但居住舒适度降低的现象,原因很复杂。这其中既有城市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的问题,也有基础设施不均衡与过分追
44、求 GDP 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明显的大城市化特点,城市发展战略上没有作出结构的调整,总是摊大饼、不断扩张。”汪玉凯说,由于我国的城市化没有能够自然地走向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没有能够实现高度的融合,城乡的资源没有实现自由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人们肯定不断涌向大城市。在汪玉凯看来,中国的基础设施还不均衡,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而中小城市欠账太多,人们不得不涌向大城市。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大城市,城市的原住民生活必然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障没有能够及时跟进,不仅外来人口的生活舒适度不高,大城市原住民的生活舒适度也在降低。(4)在中国市政公用事业专家、公权市场作者徐宗威看来,如今的北
45、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城市病已经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的城市究竟是为谁而建,为什么目的而建?”徐宗威说,城市病反映的是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出了偏差。由于不清楚城市为谁而建,城市的管理者在单纯的利益驱动下,较少地关注普通人,于是房子越建越大、自行车道越来越少、各种公用设施越来越贵。在徐宗威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让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我们的城市发展是否就是为了经济增长,为了 GDP?“城市有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经济功能,另一个则是生活功能。”徐宗威说,如果过分看重经济功能,那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 GDP,怎么赚钱怎么做。
46、在一味单纯追求发展的前提下,城市的生活功能就会被忽视。公共绿地越来越少,房子越建越多。我国有很多城市就是这么做的,为了招商引资,不惜一切代价。徐宗威曾去西部一个县考察,当地一家企业直接将污水排入河中,当地政府明知这样不对也不管。原因就在于这家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县里的 GDP 增长就靠这家企业。徐宗威觉得,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改善生活。但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样要受到影响。“如今地球每天有 10 万架飞机起飞,耗费的能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10 年后这个数字会是多少?对能源的消耗、对大气的影响会是怎样?”【核心观点】(1)城市病,看似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当人口
47、和资源集中到一个城市时,各种问题必然因为这种集中而出现。如果我们把城市看成是一个承载能力有限的系统,就必须承认这个系统存在超载的可能。而超载的结果就是,每一个生活于这个系统中的人都有一种被挤压的感觉。因此,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城市病症”出现时需要思考的是,在城市设计与发展时,应该注意到城市的容量与大小,应该注意到城市是一个生活的地方,从宜居的角度去策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城市。(2)由于资源的集中有利于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出现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所以,在面对城市病时不能因噎废食,把城市化一棒子*,而是应该找到“城市化”与“ 城市病”的界限,达到
48、既实现城市化,又不致出现城市病的程度。而社会由很多“城市”和“ 乡村”构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病的出现既与大环境有关,又与本身的发展有关。戴斌老师认为,这种复杂的原因决定了“城市病”的治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且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同时,有一点也是可以确定的,即使治愈“城市病 ”的过程再复杂,其基本的药方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为本”,从人居的角度去打造城市,而不是其他的标准。(3)城市化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能仅仅将人口居住在城市称为城市化,还要以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来衡量城市化。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内容很多。首先应该是就业,维持一个人在城市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有
49、一定的收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第二是“居者有其屋”,有方便的生活条件,电、水、气、通讯、交通,等等。第三是有安全感,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如果城市的犯罪率高,而且人情冷漠,这就不符合城市发展的目的。第四是受教育的情况和文化氛围,城市要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文化和体育设施。第五就是要有完备的社会保障和较好的医疗保健条件,为身体健康和养老提供一个好的保障。最后是要有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空气、声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等。2011 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民工“市民化 “http:/ 2010-10-22 09:24:25 作者不详【社会问题的背景】(1) 2010 年 10 月 9 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发布中国发展报告 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报告主笔之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在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城市化带有“半城市化 ”特征,有关统计包括约 1 亿 4500 万在城市生活、但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 1 亿 4000 万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