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耕地保护论文农民工权益保护论文:耕地保护失效的原因分析摘要本文论述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出背景,分析耕地保护失效的原因,探讨出耕地保护政策在实施中的失效原因表现在耕地保护内在不经济、外部经济却表现代际外部性而当前无法享受或不必承担、外在不经济等方面,最后提出我国耕地保护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耕地保护 失效 原因分析 一、耕地保护制度的提出背景 耕地保护制度提出是 2003 年 2 月 25 号,国土资源部公布的 2002 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 2005 年 10 月 31 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22108hm2;人均耕地 933.38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且我国现存耕地中
2、,高产田仅占 2%,中产田为 40%,低产田为 32%;耕地后备资源量仅为 7.5106hm2,其中可开垦 7.1106hm2,可复垦 4105hm2。2007 年 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耕地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到 2020 年前,要保持 18 亿亩耕地不减少,这一道极具挑战性和高难度的命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国土资源部分析指出,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建设占地规模有增大的趋势。部分地区出现了各种园区、大学城和各类“花园”“广场” 等大面积开发项目;二是违法用
3、地占一定的比例。以各种园区、大学城等名义占地圈地,浪费土地;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引导乡镇企业按规划布局合理集聚。 二、耕地保护失效的原因分析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现在存在耕地大量浪费的现象,耕地要么被占用,或者被废弃,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其实只是要么将耕地这种要素用于其他投资可得到更多的回报,或者将稀缺的劳动力用于耕种的机会成本大于废弃耕地的机会成本。 1.耕地保护的内在不经济 耕地是用途限制的,它是指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临时种植药
4、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而不能用于种其他经济附加值更高的作物,很显然耕地保护政策对于内部来说是限制了资源(劳动力、土地等)的使用效率,因此不是最优。既然现行制度不能给耕地所有或使用者带来收益,那么能给非耕地承包人或其他人带来什么呢? 2.耕地保护的外部性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所以得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指的是耕地保护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相偏离,耕地保护行为的收益或成本被其他社会成员分享或承担。
5、首先,我们知道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1)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一厂商的内部经济活动,对产业部门或社会带来的额外利益,如基础教育和国防,而耕地保护的外在经济是指耕地保护这里政策的实施对社会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就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耕地具有景观功能。城乡交错区的农用地、远离城市的森林、草原等都是一道秀丽的风景,以作为人类的旅游、休闲场所,在当今社会人民崇尚回归自然的心态下更显重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使城乡交错区成为城市的“绿肺”。 耕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发挥着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而且也能够产生强烈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积极的”
6、 (或“正的” )外部性。从长期耕地保护的效果来看,进行耕地保护具有更加突出的社会效益。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具有一定的时空特性,包括代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通常大家所说的外部性多是指代内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是从当时的利益来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主要是要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尤其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可以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当前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是指现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一部分收益或成本要在未来才能表现出来,而当前无法享受或不必承担,恰恰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表现为代际外部性。 (2)外在不经济 指由于一厂商的内部经济活动而产生有害影响的外部效应则被称为
7、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效应,而耕地保护的外在不经济是指耕地保护这里政策的实施对社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会导致房地产的价格上升。未来房地产价格上升并不是钢筋混凝土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供给有限。延缓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几亿人口要进城不可能不占用农地。保护耕地的机会成本高。 一般情况下,城市工业用地效益是农地利用效益的 10 倍以上,商业用地是耕地利用效益的 20 倍以上。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耕地非农化产生的短期经济效益对农民来说更为可观。 三、耕地保护的路径选择 很多学者说强调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解决方法是科斯定理(明确产权),我不赞成上述说法。 我们所说的科斯定理的话有两个经典例子:公地
8、悲哀和环境污染。从现象说耕地得不到保护是因为集体所有权的组织太多,最后都不明确到底是谁的,所以大家才不去保护耕地。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耕地得不到保护的原因入手,我们知道实行耕地保护的国家界定的是耕地的用途,且耕地的产权属于集体,所以产权还是清晰的,个人有承包经营权,耕地的使用权是很清晰的,所有权涵盖各种权利,且这些权利可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流转,不珍惜的原因不在于这块土地是否属于你。城市的土地也不属于开发商,而是属于国家,国家和集体是一样的,在头脑的一种意识的反映,但是为什么城市寸土寸金呢,爱惜如命?我们可以把所有权分拆,因为政府界定了土地在城市的用途,城市土地可以用于商业地产的高收益方面,那我们就排除了因为产权不够明晰而导致的外部经济或不经济,所以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家限制了土地的用途。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土地用途限制过高,会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保护耕地,可以让耕地的用途像城市土地一样用途多样,这样自然激发大家保护耕地。 参考文献: 1何振红.如何坚守 18 亿亩耕地这条“红线”N.经济日报,2006-06-04. 2吴正红,燕新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3王冰,杨虎涛.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东南学术,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