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廉政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信仰就在今年高考后不久,网上盛传的一篇只得了零分的以我站在 XX 的门口为题的半命题作文(文章真实性未曾考究),毫无掩饰的描述了一群腐败官员龌龊的嘴脸,如果撇开文章消极、低俗的一面,单从文笔、文章整体布局、逻辑性来讲,也不失为一篇好作文。虽然作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够积极、不 够正面,但这篇文章的背后传达给我们的也许是腐败之风、不正之风正潜移默化地腐蚀着我们的下一代的心灵的纯净。诚然, “王局长”之流的腐败份子只是极其少数一部分,但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如果有一个人正站在楼下朝上看,路 过的人或许会看他一眼,然后继续前行,但如果有 10 个人都站在
2、那里朝一个方向看,行人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驻足停留,一探究竟。 “这一方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另一方面也证实了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孟母三迁”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的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也直接影响到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认同意识。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未来国家的建 设和发展都落在青年人身上,青年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富强。 鲁迅曾经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强。如果我 们不能给年轻 一辈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风气。拿什么来保证 青年的健康成长呢?前文所述的那位高考生也许在选材上有失偏颇,还很幼稚,充满对某些社会现象的鄙夷,但是“比起衰老和腐败,幼稚却
3、是青年性格中可贵的一部分。 ”文化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历史却能荡涤社会的尘埃。 “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一语道出了镜子的真正价 值。在如今这个物欲繁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更需要有一面镜子,既 让人看清自己、也让人明白社会。把个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为的正斜、品格的高下;把社会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废、世俗的清浊。要想青年人有一个明朗的天空,首先就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纠正不正之风,用镜子照出一切的肮脏、丑陋、恶俗,用美好的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规律,使未成年人明是非、辨真假、懂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何才能做到廉政?首先,从人之初,性本
4、善与性本恶的辨证关系来看,当生产生活水平同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相矛盾时,人性贪婪、自利的成分就显现出来了。一旦从政者受到利益的引诱,又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可监督体系,权利就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可以这样说 ,少数 领导干部之所以腐 败,除了放松世界 观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外,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原因。我们从许多腐败 案件中,可以得出 这样一个 结论:不良制度和监督机制往往给腐败分子以以可乘之机。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他律,从制度层面上, 规范从政、从业人员的行为。其次,社会舆论监督。中国人都有那么点“面子观” ,当一个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任何人都有自由
5、 检举揭发的权利,他能 还 会腐败吗?一旦违反法律规定,就给 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他 还敢腐败吗?所以,社会舆论能给以正确的引导,公众舆论能进行有效监督,政府监督体系加以严惩,当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 谁还愿腐败呢?任何制度的推行、法律的实施都离不开人。制度再完善,法律再健全,人在推行、实 施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使它走样、 变形。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反腐倡廉不仅要靠法律、制度建设等外在制约,而且需要将他律内化为自律,最 终落实到权力主体的自律上。所以,廉政还需要人的自我约束。古人所 谓“慎独” ,就是说人在独处的时候尤其要经常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个高尚的人的道德情操。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地将廉洁从政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把廉政当作一种信仰,才能真正做到“两袖清风 一身正气” ,才能自觉抵制不良思想风气的侵蚀,才能经常性地反思、反省自己的从政行为,才能 严格要求自己及家人并约束他们的不当行为。实现廉洁从政,健全的法律制度、雄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慎微慎独的自制,三者缺一不可。他律作为一种外在的制约,有待于内化为自律,是反腐倡廉的根本性保证;自律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有待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预防腐败的自觉境界。他律促成自律的最 终生成,自律保 证他律的最佳效果,二者相辅相成,辩证互动,能较为彻底地从源 头上预防腐败。廉政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信仰。信仰廉政,就能产生遏止腐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