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应用现状.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43137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应用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应用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应用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应用现状一、中医发展现状 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特色优势有淡化趋势,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有 2800 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 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之四十,西药占百分之六十。”另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医院普遍掺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尤其是在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2004 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 6.57,中草药占 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

2、6 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部病案的 18,比 2005 年的 28下降了10。与此相关的是,2006 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为 3.56和24.47,均比上年下降一个多百分点,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民选择意愿看中医的比例比 2000 年时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慢性病就诊中医的比例从原来的 67变成现在的 38.34。 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徘徊不前。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在 8090 年代前期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从 1996 开始,出口不进不增长,还出现连年下降,1999 年的中药出口是 1995 年的 69。据

3、前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医行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中药的出口创汇已经连续十年徘徊在 5 亿元上下,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仅为 5。 基础研究滞后,研究方法缺乏创新。80 年代中期,中医多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酝酿,适时的出现在医坛,整个中医学被作为研究对象而置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之中,是科学的理性真正切入中医学的体层。然而,多学科研究在阐明部分中医理论中蕴含的现代科学思想后,便步履维艰,并未形成知道临床实践的应用理论。基础研究薄弱,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过多,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的思路方法上,多学科尤其是大学接入中医药领域不足,学

4、科间接触不良、交融不畅,难以形成学科碰撞,就难以形成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二、中医人才及教育 一直以来,都有一些对中医认识不足的人企图废除中医,尤其是居心不良的西医们,打着“科学”的口号,大肆攻击中医,欲废中医二而后快。但是,西医的嘴是毁不了中医的,真正能毁掉中医的只有我们中医人自己。 中医药人才短缺。有关统计结果表明,1949 年西医人员仅有 8.7 万,而到2001 年,已达到 175 万人,增加了 20 倍;中医人员 1949 年全国有 27.6 万,到 2001 年为 33.4 万人,仅增加了 21。在全国当今人口中平均 4000 人中才有一名中医。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

5、,且均已 70 岁以上高龄;20 世纪 50 年代,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生也为数不多;其后是按西医模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寡,纯中医后继乏人已成严重问题。现有中医人员中受学历不等、院校教育课程配置差异及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中医离宗,用药背道,对望诊、脉诊具有真实功夫者已渐寥寥。目前,中医院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扩大招生规模。50 年校庆时,我们曾采访过本校一位骨科教授,他说:“医学院校扩招是一种错误。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实验课、实践操作课大幅减少,甚至连自习室都不够。盲目扩招会降低学生素质,减弱操作技能。 中医

6、生原本是一件手工艺品,现在变成了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偶尔生产出一两件精品,既是中医界的大幸,也是中医界的不幸。 三、中西结合 清朝末年,在西方势力全面入侵中华之际,以张锡纯为代表的中医们也开始中医西化,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如今,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界的热门专业,他们先学两年西医,然后学两年中医,就学有小成。一边开石膏,一边开青霉素,就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就如南拳和北腿,各学两年,就成了花拳绣腿。中西医结合或许是一条好路,但正如邓老所言:“中西医结合,任重而道远。 ” 四、中医发展障碍 中医学形成之时,科技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人体的认识都很模糊,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更多的是吸取古代思辨哲学的成果

7、,引入“阴阳五行” 、 “天人合一” “整体观念”等概念,带有明显的封建社会印记。 传统尊经崇古思想的制约。在崇古文化观念的背景下,中医言必“经云” ,叔必“仲师” ,中医经典内经 伤寒论等成为中医理论的最高准则,是衡量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正确与否的标准,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敢有所怀疑。中医界厚古薄今的的思潮,长期以来束缚着中医学术的发展。 中医教育西化,近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的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西化。近校后外语是硬要求,古汉语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 五、结语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医药学的发展同样需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