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用)名师诊断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doc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4312386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名师诊断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名师诊断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名师诊断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用)名师诊断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名师诊断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学生获取的考试分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除了能力、知识、技能、技巧和心态以外,良好的答题习惯也不可忽视。在长期的教学与监考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不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从而造成过失性失分,甚至影响前途,遗恨终生。以下以语文考试为例加以说明。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考前五分钟,学生得到试卷后,首先应该验收试卷:科目、张数、页数、题数,有无漏印、破损、污毁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才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常有学生出于抢时间的心理,不顾此时不得答题的禁令,匆忙开始作答,到后来发现各种试卷异常,必须更换试卷,白白损失了宝贵的考试时间,影响自己的心情,得不偿失。更有

2、甚者,蒙头作答,下得考场,才知末页有题,而自己根本没注意,白白丢分,悔之晚也。正确的做法是:依照规则行事。写好密封线内项目后,停笔翻看试卷,了解其大略:题数、题型、分布,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一下,让其在头脑中“发酵 ”;然后,大致划分自己的作答顺序,做到对整场考试的应对策略心中有数。学生若能照此长期坚持,按部就班,还可起到缓解考试紧张的作用。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语文试卷 150 分钟完成 150 分的题,基本上是 1 分钟做 1 分的题。时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稍留空余。选择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力求在 30-35 分钟完成;而除作文外的主观题,要用足 40-45

3、分钟,尤其是鉴赏题、语言运用题(如仿写)要充分用足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作文用时一般在45-50 分钟,其中审题不得少于 5-10 分钟(这里实际还有构思拟提纲的时间) ,想好了再写,不能写到一半发现离题万里,又才推倒重来,真正想好了,40 分钟足够写出一篇 800 字的文章。这样,第一卷就可以空出 5-10 分钟,作文时间可以空出 10-15 分钟,于是,整份试卷完成后就有 15-25 分钟的最后检查时间。注意了这一点,就能避免为赶时间书写潦草、隐性失分的毛病,也不至于空出太多时间,无所事事。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长期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无疑是有效的,但也容易造成学

4、生的定势思维:习惯于认为某知识点的题型考法就是固定的某种模式。而在考试时,一旦出现的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很容易死守老套,上当受骗,造成失分。因此,在考试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细致的阅读题面,绝对不能出现把“选不正确的一项”看成 “选正确的一项”这类失误,尤其在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这一块“试验田 ”里,由于命题人常在此出新求变,故答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提示语指令进行,绝不能按以前定势想当然作答。如一次考试第 25题是“仿照下面 读历史或读大海的写法,以 读为题另写一段话” 。试题指令是“或” ,即仿照两种中的任意一种。有的考生却误认为两种都要仿,而且去思考“读历史”和“读大海”有什么逻辑联系,费

5、尽心机,误时丢分。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有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考试不同于数理化,无须计算,所以可以不用打草稿。其实,很多语文题是必须打草稿的,因为它要求准确、精练。虽说现在多数简答题已经取消字数限制,但我们在做鉴赏题、文言翻译题、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仿写题、语段压缩题时,仍然应该打草稿。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不起作用,却在答了一段文字后,发现自己已经把答题白填满,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又来添改补充,把卷面搞的很不美观。既如此,何不先在草稿上写好改好,再一气呵成作成一语中的精美简练的答案呢!更值得一议的是作文。考场时间紧,作文不可能完全拟好草稿再重抄一遍,但是也应该先画好“蓝图” ,再“

6、按图施工” 。这样才不至于搞成“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当然,作文草稿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有人喜欢打腹稿:袖手于前,疾书于后;有人喜欢拟提纲:起承转合,详略正反,了然纸上,决无大误。在此,我们推荐“拟提纲”的作法,毕竟多数人的思想是“想不清楚,写下来才慢慢清楚起来”的。无论如何,那种不打草稿,写到一大半才发现“ 离题万里”的人,最是愚蠢!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有的考生答题,由于心中无数,喜欢下大网。尤其在鉴赏题上,总是把“中心明确,语言优美,首尾呼应”之类的话一股脑铺在卷子上,希图“碰”上一点分。还有些人,老怕遗漏要点,总以为答的越多,就是越全越好。殊不知,阅卷老师大多

7、反感这种做法;更何况,言多必失,有时答案中的话写多了,反而把正确的要点淹没了,否定了,得不了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题规范:一是要学会规范答题用语,如解答古诗鉴赏题,就必须了解古诗按题材划分的类型、表现手法的种类、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等;二是掌握“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力求不枝不蔓,简明正确,如问“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就只能从铺垫、过渡、照应、跌宕、深化等角度去答,而不需要回答在中心、内容等方面的意义。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学生经常在考试以后的总结中,提到自己的许多缺点错误,如粗心、慌张、遗忘、动作慢、思维短路等。其实,这些问题(有的不算缺点,而是人所共有的

8、在重要时刻就会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如慌张,暂时的思维空白)更应该在考试前想出相应对策,针对自身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以避免考试中出现大的失误。如平时粗心的学生,可以在每次考试开始时,就在草稿纸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细”字提醒自己。易于慌张者,可以尝试先做作文,使自己的心理能量在写作中得以释放,因为作文只要看清了题目(话题) ,是不大可能因紧张而导致大的答题失误的,说不定还可能借助紧张而来的思维活跃超水平发挥,写出让自己都吃惊的佳作;等到写完作文心情放松平稳之后,再带着成功了一大半的喜悦来做其他题目,就好多了。如果遇到思维短路,就应该赶紧转到其他题目,决不能在那里死耗时间,说不定,过一会,短路的地方就贯通了,豁然开朗了!至于平时动作就慢的人,一定要先设定好大体的各大题答题时间,用电子表报时提醒自己(声音小一点) ,还可以故意把表拨快 5 分钟。总之,了解自身特点,才能避免扬短掩长,而作到扬长避短。再通过养成好的考试答题惯,逐渐使自己的“短” 变成“长”,这样,高分和成功不就非君莫属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