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11317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 5 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考点规范练 高考微题组第 10 页 一、选择题1.不饱和磷脂可使细胞膜在低温环境中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下列四种生物的细胞膜中不饱和磷脂比例最高的可能是( )A.沙漠赤狐 B.长臂猿C.大熊猫 D.南极鱼类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不饱和磷脂可使细胞膜在低温环境中保持较好的流动性,选项中的四种动物中,南极鱼类生活的环境温度最低,故其细胞膜中不饱和磷脂的比例应该最高,D 项正确。2.下列与下图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 (如激素)D.图中 b 表示细

2、胞膜上的受体 ,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答案:D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有三种类型 ,一是通过化学物质,二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三是通过胞间连丝,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故 D 项错误。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例不能说明细胞间实现信息交流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并结合B.成熟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C.饥饿时肝糖原分解D.寒冷条件下细胞代谢增强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不是发生在细胞之间,不存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右图), 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

3、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 a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在 b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 a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 b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答案:C解析: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 ,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 a 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5.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

4、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页左上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答案:C解析:细胞表面膜受体为糖蛋白 ,与膜受体结合的第一信使有递质、大多数激素等,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翻译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而不是在细胞核内进行。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

5、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7.图 1 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图 2 为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 图 2A.图 1 说明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蛋白质、RNA 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B.图 1 说明 RNA 可任意进出细胞核C.图 2 中,与细胞 2 相比,细胞 1 物质运输的效率较高D.图 2 中,细胞 4,5,6 都可以作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答案:C解析:

6、图 1 可看出核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 ,蛋白质、RNA 等生物大分子从核孔进出细胞核,A 项错误;RNA 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B 项错误;图 2 中,与细胞 2 相比,细胞 1 出现了根毛,大大扩大了细胞表面积,所以细胞 1 的相对表面积大于细胞 2,物质运输的效率较高,C 项正确;细胞 4,5,6 应该是分生区 的细胞,没形成大液泡,不能作为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D 项错误。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B.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 所以它是细胞的

7、控制中心答案:B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成人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细胞核不一定位于细胞的正中央。9.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 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右图所示,其中 x 为 NaOH 扩散的深度,y 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x,因变量为 yB.x 的值随 y 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 扩散的体积为( y-x)3D.y 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答案:D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

8、为琼脂块大小 ,即琼脂块的边长 y,因变量是物质运输效率,即y 3-(y-x)3y3,A 项错误;单位时间内 NaOH 扩散的深度是相对固定的,与 y 的大小无关,B 项错误;NaOH 扩散的体积为 y3-(y-x)3,C 项错误;NaOH 扩散的速度是相对固定的,琼脂块的边长 y 越小,扩散体积所占比例越大,D 项正确。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动物卵细胞一般比较大,有利于储存营养供胚胎发育B.精子细胞的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有利于精子的运动C.人的红细胞呈圆饼状,有利于红细胞与血浆间进行气体交换D.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控制合成蛋白质的遗传物质进出答案:D

9、解析:细胞核膜上有核孔,但遗传物质 DNA 并不从细胞核中出入 ,D 项错误。11.下图为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培养较长时间后 A 组细胞的 DNA 含有 15NB.核移植一定时间后,B 组细胞中核糖体可能出现 15NC.核移植后,A 组实验细胞质中还将出现含 15N 的 RNAD.A 组培养液换用 15N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结果相同答案:B解析:A 组细胞标记的是尿嘧啶核苷酸,DNA 中不会出现放射性,A 项错误;核移植一定时间后,含15N 的 RNA 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B 组细胞中核糖体可能出现 15N,B

10、项正确;由于 B 组细胞放在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所以核移植后,A 组实验细胞质中不会出现含 15N 的 RNA,C 项错误;A 组培养液换用 15N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核移植后核糖体不可能出现 15N,D 项错误。1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藻是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最好材料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合成时,不需要核糖体C.核仁的大小和核孔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D.分泌蛋白形成时依次经过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答案:C解析:黑藻是绿色的,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 ,A 项错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同样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 项错

11、误; 细胞代谢越旺盛 ,核仁就越大,核孔数目就越多,C 项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受细胞核的控制 ,但合成过程中,不经过核膜,D 项错误。13.染色质(体) 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下图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若用显微镜检查染色体的这种改变,需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苏丹或苏丹染液B.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C.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D.双缩脲试剂或甲基绿溶液答案:B解析:染色质(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常用的染料有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等,B 项正确。14.若要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下列四组材料或用具中全部需要用到的是( )A.显微镜、盐酸和蒸馏水B.吡罗红甲基绿染

12、色剂和蔗糖溶液C.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和龙胆紫溶液D.健那绿染液、酒精灯和生理盐水答案:A解析: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不需要蔗糖溶液、龙胆紫溶液和健那绿染液。二、非选择题15.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 与非极性端(疏水) 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所示。(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 ,这一事实说明 。 (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3)根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

13、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 成分有关。科学家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 答案:(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C (3)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解析:细胞膜在结构上应有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16.图甲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图乙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甲乙(1)图甲中由 层磷脂分子

14、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 ( 填数字)有关。(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 。 (4)从图乙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部决定 , (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答案:(1)4 蛋白质 (2) (3)较多 (4) 尾 消耗解析:(1)图中表示核膜,由内外两层生物膜构成,故有 4 层磷脂分子。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2)图中表示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其核孔数目较多。(4)由图乙分析可知,放射性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放射性尾部能进入细胞核 ,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