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致远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11254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致远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致远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致远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致远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致远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致远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 理 试 卷命题人:王志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l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 txv,当 t非常非常小时,t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

2、,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在D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如图,建筑工人用恒力 F 推运料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F 与水平方向成 30角,运料车和材料的总重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工人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建筑工人受摩擦力大小为32C运料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运料车对地面压力为F3. 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 O 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 300 的斜面向右以速度 v 匀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大小为 v,方向不变和水

3、平方向成 60oB大小为 3v,方向不变和水平方向成 60oC大小为 2v,方向不变和水平方向成 60oD大小和方向都会改变4将一小球竖直上抛,若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其上升和下降两过程的时间及损失的机械能的关系是:A 上t 下 B 上tCP。现 OD 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从 C 滑到 D;然后将OC 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从 D 滑到 C,小物块两次滑动经过 P 点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材料的动擦因数相同B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 P 点速度相等C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速度相等D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摩擦生热相等第卷(非选择题共 80 分)三、简答题:本大题

4、共 2 小题,共 18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 B 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 F 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3次滑块从同一位置 A 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F/N 0.49 0.98 1.47 1.96 2.45t/(ms) 40.4 28.6 23.3 20.2 18.1t2/(ms )2 1632.2 818.0 542.9 408.0 327.6)(10/4mst6.1 12.2

5、 18.4 24.5 30.6(1)为便于分析 F与 t的关系,应作出 21tF的关系图象,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2)由图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设 AB 间的距离为 s,遮光条的宽度为 d,请你由上述实验结论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a 与时间 t 的关系式为 11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 m1 、m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 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打点(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 m1= 50g 、m2=150g

6、 ,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 打下记数点5 时的速度 v = m/s;(2)在 05 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滑块 遮光条光电门A B4(3)若某同学作出 V2/2h 图像如图,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 m/s2。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2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 (15 分)有一个固定竖直放置的圆形轨道,半径为 R,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半部分 AEB 是光滑的,左半部分 BFA 是粗糙的。

7、现在最低点 A 给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小球沿轨道恰好运动到最高点 B,小球在 B 点又能沿 BFA 回到A 点,到达 A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mg。在求小球在 A 点的速度 v0 时,甲同学的解法是:由于小球恰好到达 B 点,故在 B 点小球的速度为零,mgRv210,所以 gRv20。在求小球由 BFA 回到 A 点的速度时,乙同学的解法是:由于回到 A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mg,故mvA24,所以gRv2。 你同意两位同学的解法吗?如果同意请说明理由;若不同意,请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求出结果。根据题中所描绘的物理过程,求小球由 B 经 F 回到 A 的过程中克

8、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3 (15 分)如图 1 所示,在 2010 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的风洞飞行表演,令参观者大开眼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正中心那个高为 H=10m,直径 D=4m 的透明“垂直风洞”。风洞是人工产生和控制的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在风力作用的正对面积不变时,风力 F=0.06v2(v 为风速) 。在本次风洞飞行上升表演中,表演者的质量m=60kg,为提高表演的观赏性,控制风速 v 与表演者上升的高度 h 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g=10 m/s2。求:表演者上升达最大速度时的高度 h1。表演者上升的最大高度 h2。为防止停电停风事故,风洞备有应急电源,若在本

9、次表演中表演者在最大高度 h2 时突然停电,为保证表演者的人身安全,则留给风洞自动接通应急电源滞后的最长时间 tm。 (设接通应急电源后风洞一直以最大风速运行)14 (16 分)如图所示,设 AB 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 H=1 25m 的光滑斜面,水平段 BC 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 长 L=5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 =04,顺时针转动的速度为 V=3m/s。设质量为 m=1kg 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从 A 点下滑,经过 B 点的拐角处无v2/(104(m/s)2)h/mO1.2100.7图 2图 1风向hABEF Rv050 6 12 18 24 30 360.490.981.471.

10、962.452.84NF/ 24210/mst机械能损失。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 C 点后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 D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D 、E 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 R2=10m圆弧对应圆心角 106,O 为轨道的最低点。 (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物块在 B 点的速度。(2)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 BC 上的运动时间。(3)水平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4)小物块经过 O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15 (16 分)翼型降落伞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它被看作飞机的机翼,跳伞运动员可方便地控制转弯等动作。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

11、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摩擦力都受到影响。已知:空气升力 F1 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1C1v2 ;空气摩擦力F2 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2C2v2 。其中 C1、C2 相互影响,可由运动员调节,满足如图 b 所示的关系。试求:(1)图 a 中画出了运动员携带翼型伞跳伞后的两条大致运动轨迹。试对两位置的运动员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判断,、 两轨迹中哪条是不可能的,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降落伞最终匀速飞行的速度 v 与地平线的夹角为,试从力平衡的角度证明:tanC2/C1;(3)某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 70kg,匀速飞行的速度 v 与地平线的夹角约 20(取

12、tan204/11) ,匀速飞行的速度 v 多大?(g 取 10m/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4)若运动员出机舱时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 800m、飞机飞行速度为 540km/h,降落全过程中该运动员和装备损失的机械能 E 多大?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C D B A D AC CD ACD CD10 如图所示( 3 分)图 a6F与 21t成正比。 (2 分)推导过程: 2221tsdtsa(3 分)11. (1)2.4(2)0.58 ,0.60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 、m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9.712、 (15 分)解:不同意(2 分)

13、小球恰好到达 B 点,在 B 点小球的速度不为零。小球由 AEB 到 B 点的速度时 RmvgB2, (1 分) gRvB(1 分)由动能定理vm210, (1 分)得 50 (1 分)由于回到 A 点时对轨道压力为 4mg,小球受到的合力并不是 4mg。根据牛顿定律: RgA24(2 分) , gRvA3(2 分)小球由 B 经 F 回到 A 的过程中,由mvWmgRf122(3 分)和 A(或 WfE0-EA220Av=mgR)得 Wf=mgR。 (2 分)13. (15 分)由图 2 可知 hv501.4, (1 分)即风力 hF301.7 (1 分)当表演者在上升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vm

14、 时有 mgF (1 分)代入数据得 41hm. (1 分)对表演者列动能定理得 02ghWF (2 分)因 F与 h 成线性关系,风力做功 2hF(1 分)代入数据化简得 82m (2 分)当应急电源接通后以风洞以最大风速运行时滞后时间最长,表演者减速的加速度为72mgFam/s2 (2 分)表演者从最高处到落地过程有 agtHm2)(1(2 分)代入数据化简得 152mts0.52s。 (2 分)14 (16 分) (1)小物块由 A 运动 B,由动能定理,解得: sgHvB/2(4 分)(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g,解得: 2/4smg (1 分)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 sRv/310由

15、 10atvB,得: atB5.0,则 tvLB2101(1 分) ,sLt2, st.2(2 分)(3)小物块从 C 到 D 做平抛运动,在 D 点有有: smvy/42tan0(1 分)由 ghvy2(1 分) ,得mgvy8.02(2 分)(4)小物块在 D 点的速度大小为: svyCD/52(1 分)对小物块从 D 点到 O 由动能定理,得:2)co(DmvgR(1 分)在 O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mFN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43N(1 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 N43(1 分)15 (16 分)解:(1)轨迹不可能存在 (1 分) 位置,三力可能平衡(或三力的合力可

16、能与速度在一直线) ,运动员做直线运动位置,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一直线,所以不会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2 分)F1F2G位置8(位置 F1 的方向按图 a,理论上是向右,画出向左也不扣分,但是 F1F2 标错位置要扣分。 )(2)由位置的受力分析可知,匀速运动时F1mgcos C1v2 (2 分) F2mgsin C2v2 (2 分)两式消去 mg 和 v 得 tanC2/C1 (3)在图 b 中过原点作直线 正确得到直线与曲线的交点 (1 分) C22,C1 5.5(5.55.6 均正确)根据 F2mgsinC2v2 或 F1mgcos C1v2 ( 2 分) (上两式任取其一)得 v10.9m/s(在 10.711.0 之间均可) (2 分) (4)EmgH mv02 mv2 (2 分)12 12E 1.34106 J (2 分)F1F2GF1F2G位置C1(Ns2/m2)C2(Ns2/m2)0 0.5 1.0 1.5 2.0 2.56.05.04.03.02.01.0 图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