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0所名校】陕西省长安区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10448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陕西省长安区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陕西省长安区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陕西省长安区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陕西省长安区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陕西省长安区2018-2019学年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 年 陕 西 省 长 安 区 第 一 中 学高 一 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 化 学 试 题化 学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2、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B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 CO 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C H2 还原 CuO 实验时,先通 H2,后加热 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入 H2D 称量 NaOH

3、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 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2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上常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A CaCO3(CaO) 水 溶解、过滤B Cu(CuO)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H2SO4(HCl) AgNO3 溶液 过滤D CO(H2) 氧气 点燃4将甲、乙两种有机混合物在常压下分离,已知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下:物质 密度/(gcm -3) 沸点/ 水溶性 溶解性甲 0.789 3 78.5 溶

4、 溶于乙乙 1.220 100.7 溶 溶于甲则应采取的分离方法是A 分液 B 蒸馏 C 干馏 D 萃取5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 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四氯化碳中小C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D 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上口倒出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馏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防止暴沸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 过滤时,要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7工业上用粗盐(含 Ca2+、Mg 2+、SO 42-等杂质) 为主

5、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 NaOH、Na 2CO3、BaCl 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 pH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 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可能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坩埚等D 该流程中得到的晶体用到了溶解度的差异性8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 Cl 存在B向某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

6、不溶解可确定有 SO42-存在C 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已知:Cl 22I =2ClI 2)原溶液中有 I9已知 1.5051023 个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8 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 g B 32 g C 32 g/mol D 64 g/mol10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0.5 mol 氨气 标准状况下 22.4 L 氦气 4 时 9 mL 水 0.2 mol 磷酸(H 3PO4)A B C D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0.2

7、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 4.48L若 1mol 气体的体积为 22.4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1LHCl 和 1LH2O 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gH 2 和 14gN2 的体积相同28gCO 的体积为 22.4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 12有一真空瓶质量为 m1,充满氨气后总质量为 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满某气体 A 时总质量为 m3,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B C D 17m2m1 17m3m1 17(m3-m1)m2

8、-m1 17(m2-m1)m3-m1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NH3 和 CH4 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16 17 B 所含电子数之比为 1617C 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716 D 密度之比为 171614下列溶液中 Cl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0mL 0.3molL 1 MgCl2 溶液 30mL 0.5molL 1 NaCl 溶液40mL 0.5molL 1KClO3 溶液 10mL 0.4molL 1 AlCl3 溶液A B C D 15某硫酸钾溶液的密度为 1.20 gcm3 ,其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4.0 %,500 mL 该溶液中钾离子的物

9、质的量为A 0.5 mol B 0.25 mol C 0.20 mol D 0.15 mol16在 t 时,将 a g NH3 完全溶于水,得到 V mL 溶液,该溶液的密度为 gcm3 ,质量分数为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质量分数 wa/(V-a)100%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a/17VmolL1C 溶液密度 可表示为 17c/wgcm3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V mL 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0.5w17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 B 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C 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

10、 D 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18下列物质间的每一个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CaOCaCl 2 BNaOHNa 2CO3NaClCCCO 2Na 2CO3 DO 2 CuOCu(OH) 2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调味剂 B 防腐剂 C 增稠剂 D 着色剂20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正确的是A 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 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该无色溶液的 pH 为 2.3C 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 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

11、取溶液,滴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量的 pH 结果一定偏低2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描述合理的是A 用 10mL 量筒量取 7.13mL 稀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0g NaClC 用 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出 15.00mLKMnO4 溶液D 用 25mL 碱式滴定管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共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mL2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 已知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C 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也有可能非自发进行D 已知反应 NH3(g)+HCl(g)=NH4Cl(s)在室

12、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少量 W,逆反应速率增大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平衡后,加入 X,该反应的H 增大24化学反应:2SO 2(g) + 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使用催化剂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 B C D 25COCl 2(g) CO(g) 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 恒容通入稀有气体 增加 CO 浓度 减压 加催化剂 恒压通入稀有气体,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的是A B C D 26在某一元酸的下列

13、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中 c(H )约为 1102 mol/LB 某一元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 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 10mL 恰好与 10mL1mol/L 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D 在相同条件下,某一元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硫酸弱27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 反应 2NO2(g) N2O4(g) H 0,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 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 CO2H 2 COH 2O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2)(2)(2)28已知 0.

14、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 +H 要使溶液中c(H )/c(CH3COOH)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通入少量 HCl 气体 B 升高温度 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29500 mL 1 mol/L 的稀 HCl 与锌粒反应,不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升高温度B 将 500 mL 1 mol/L 的 HCl 改为 1000 mL 1 mol/L 的 HClC 用 1 mol/L 的 H2SO4 代替 1 mol/L 的 HClD 用锌粉代替锌粒3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

15、气使用催化剂可加快 SO2 转化为 SO3 的速率硫酸工业中,增大 O2 的浓度有利于提高 SO2 的转化率A B C D 31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 2O H +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c(OH )降低B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 (H )增大,K w 不变D 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逆向移动, c(H )降低32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 I:反应 N2+3H2 2NH3 在恒温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B图:反应 H2+I2 2HI 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C图 III:反应

16、 CO2(g)+H2(g) CO(g)H 2O(g)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图 IV:反应 2SO2O 2 2SO3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各成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33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Ni(CO) 4 的沸点为 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增加 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第一阶段,在 30和 50两者之间选

17、择反应温度,选 50C 第二阶段,Ni(CO) 4 分解率较低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生成Ni(CO) 4=4 生成(CO)34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 A 和 2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C 为 1.6mol。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 2L,则 Vc0.4molL -1min-1B 若在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 nc1.6molC 若 2min 后,向容器中再投入 2mol A 和 1 mol B, B 的转化率变大D 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放出热量将增加35对于平衡体系 mA(

18、g)nB(g) pC(g)qD(g) H 0。下列结论中错误A 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 A 的浓度为原来的 2.1 倍,则mnpqB 若平衡时,A、B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mnC 若 mn=p q,则往含有 a mol 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a mol 的 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 2aD 若 A 为固体,则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向移动36下列表述或判断正确的是A 25时,pH=10 的 NaOH 溶液与 pH=10 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B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NaOH 溶液;HCl 溶液,溶液

19、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C 0.10 mol/L 的 HA 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 c(OH)减小D 25时,浓度为 0.2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37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序号 pH 11 11 3 3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A 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 pH 均增大B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H )c(OH )C 分别加水稀释 10 倍,四种溶液的 pH D V1 L 与 V2 L 混合,若混合后溶液 pH7,则 V1V 238在 373K 时,把 0.5mol N2O4 气体通入体积为 5L 的恒容

20、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 2 秒时,NO 2 的浓度为 0.02 mol/L。在 60 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 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 2 秒,以 N2O4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mol/(Ls)B 在 2 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1.2 倍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 N2O40.20molD 平衡时,如果再充入一定量 N2O4, 则可提高 N2O4 的转化率39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 2 +3 H2 2 NH3 H=92.4 kJ/ mol,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通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

21、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 Q1,通入 2 mol N2和 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 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Q2 =2Q1=184.8kJ B Q1 ”、“”、“=”或“0,H-TS0 ,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H0 、S0、S0,高温下自发进行。23B【解析】试题分析:A、W 在反应中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故 A 错误;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 B 正确;C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 C 错误; D、反应热H 与物质的化学

22、计量数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不变,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24D【解析】【分析】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因素有温度和催化剂,浓度和压强只改变活化分子的浓度,不改变百分数。【详解】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故正确;增大压强只改变活化分子的浓度,不改变百分数,故错误;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故正确;增大反应物浓度只改变活化分子的浓度,不改变百分数,故错误;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 D。25B【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

23、,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正确;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反应相关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Cl 2 转化率不变,错误;增加 CO 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OCl 2 转化率降低,错误; 该反应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减压,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正确; 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OCl 2转化率不变,错误;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正确,选 B。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26A【解析】【详解】A、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中 c(H )约为 1102 mol/L,酸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说明该酸不能完全电离,肯定是弱电

24、解质,故 A 正确;B、溶解性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 B 错误;C、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 10mL 恰好与 10mL1mol/L 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完全反应与酸的强弱无关,不能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故 C 错误;D、温度相同时,相同浓度的某一元酸和硫酸溶液,硫酸是二元酸,而该酸为一元酸,不能据某一元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硫酸弱,判断出该酸为弱电解质,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A。27D【解析】【详解】A、改变压强平衡可以正向进行,反应物转化率增大,但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选项 A 错误;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所以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25、选项 B 错误;C、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选项 C 错误;D、平衡常数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则CO2+H2 CO+H2O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28C【解析】【详解】A.通入少量 HCl 气体,增加了氢离子浓度,平衡左移,c(CH 3COOH)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程度更大,所以 c(H )/c(CH3COOH)增大,故 A 错误;B. 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则 c(H )/c(CH3COOH)值增大,故 B 错误;C.加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

26、,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醋酸的物质的量增大,则c(H )/c(CH3COOH)值减小,故 C 正确; D. 加水稀释,溶液体积增大,导致 c(H )和 c(CH3COOH)均减小,但是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 +H 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的少,醋酸浓度减的多,则 c(H )/c(CH3COOH)的值增大,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C。29B【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 A 不选;B 、改为 1000 mL 1 mol/L 的HCl,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 B 选;C、用 1 mol/L 的 H2SO4 代替 1 mol/L 的 HCl,氢离子浓

27、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 C 不选;D、用锌粉代替锌粒,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 D不选故选 B。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30C【解析】【详解】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不利于氨气的生成,应为低温,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 2+H2OH+Cl-+HClO,因为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

28、移动只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增大反应物氧气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 A 不选;综上所述,本题选 C。31C【解析】【详解】A、一水合氨电离出 OH-而导致溶液中 OH-浓度增大,从而抑制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 A错误;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 Kw 增大,pH 减小,故 B 错误;C、向水中加入稀硫酸,硫酸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溶液中 H+浓度增大,但温度不变,K w 不变,故 C正确;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冰醋酸,冰醋酸溶于水电离出少量氢离子,增加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抑制水电离,故

29、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C。32D【解析】试题分析: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 N2+3H2 2NH3 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图像中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逆向移动,实际不相符,错误;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温度对吸热反应影响更大,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速率变化不相等,图象中正、逆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与实际不相符,错误;C.由图可知,温度 T2 先到达平衡,说明温度:T 2 T 1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增大,图像中温度越高,水蒸气的含量越

30、低,与实际不相符,错误;D. 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的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大、二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图像与实际相符合,正确。考点:考查图像方法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33B【解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 A 错误;B、230 时,Ni(CO) 4 分解的平衡常数为5106,可知分解率较高,故 B 错误;C 、50 时,Ni(CO) 4 以气态存在,有利于分离,从而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故 C 正确; D、平衡时,4v 生成 Ni(CO)4=v 生成 (CO),D 错误。34B【解析】【详解】A 项,若反应在

31、恒温恒容下,则 Vcn/Vt=1.6/22=0.4molL -1min-1,但条件为恒压,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积逐渐减小,即 Vc0.4molL-1min-1,故 A 项错误; B 项,反应放热,若在绝热条件下,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 nc1.6mol ,故 B 项正确;C 项,在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投入 2molA 和 1molB,与原平衡投料成比例(2:1),所以该平衡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所以 B 的转化率不变,故 C 项错误;D 项,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压强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放热减少,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B。【点睛】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 A 和 2 mol B,发

32、生如下反应:2A(g)+B(g) 2C(g),反应达平衡后,若再向容器中再投入 2molA 和 1molB,如果在恒温恒压下,B 的转化率不变;如果在恒温恒容下,相当于加压过程,平衡右移,B 的转化率增大。35D【解析】【分析】A、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若平衡不移动,此时 A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2 倍,现在 A的浓度为原来的 2.1 倍,说明平衡向着生成 A 的方向移动了;B、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值比时,则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是相等的;C、对于反应前气体体积不变,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D、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影响平衡移动。【详解】A、将容器

33、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不考虑平衡移动,此时 A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2 倍,现在A 的浓度为原来的 2.1 倍,说明平衡向着生成 A 的方向移动了,体积缩小即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所以 mnpq,A 正确;B、反应开始时,A、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mn,恰好等于方程式的系数值比,这种情况下平衡时,A、B 的转化率相等,B 正确;C、往含有 amol 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amol 的 B,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因为 mn=pq,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 2amol,C 正确;D、若 A 为固体,若 npq,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向移

34、动;若 n=pq, 则增大压强,平衡向不移动;若 n1,反应逆向移动,v 正 【解析】【详解】(1)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所以当温度升高时,K a 增大;因此本题答案是:增大。(2)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越易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则酸性强弱为:CH3COOHH 2CO3HClOHCO 3-,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则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 32-ClO -HCO 3-CH 3COO-,即abdc;因此本题答案是: a。(3)aCO 32-+CH3COOH=CH3COO-+CO2+H2O:碳酸的酸性小于 CH3COOH,所以 CH3C

35、OOH能够制取碳酸,该反应能够发生,故 a 错误;bClO -+CH3COOH=CH3COO-+HClO:CH 3COOH 的酸性大于 HClO,CH 3COOH 能够制取HClO,该反应能够发生,故 b 错误;cCO 32-+HClO=CO2+H2O+ClO-:HClO 的酸性小于碳酸,该反应无法发生,故 c 正确;d.2ClO-+CO2+H2O=CO32-+2HClO:由于酸性 H2CO3HClOHCO 3-,则碳酸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不会生成 CO32-,该反应不能发生,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d。(4)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pH 相同的不同酸稀释相同的

36、倍数,pH 变化大的酸酸性强,变化小的酸酸性弱;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根据图知,pH 相同的醋酸和 HX 稀释相同的倍数,HX 的 pH 变化大,则 HX 的酸性大于醋酸,所以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稀释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 HX,所以醋酸抑制水电离程度大于 HX,则 HX 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H+)大于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 c(H+);pH=2的 HX 和醋酸,HX 的酸性大于醋酸,所以醋酸的浓度大于 HX,因此等体积的两种酸,醋酸的量多,因此用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别中和上述两种酸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醋酸大于 HX;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 ; 。【点睛】浓度、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质的总量相等,但是溶液中的氢离子的量盐酸多,但是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是完全一样的;氢离子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相同,但是溶质的总量醋酸多,但是同体积、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醋酸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