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阅读针对性训练四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 李金龙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
2、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昊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
3、就与之诀,滂白母曰: “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有删改)【注】汝南征羌:郡县名。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一带。 (参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会曰: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孕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少厉清节 厉:通“砺”,磨炼 B.滂执公仪诣蕃 执:捉拿,拘捕C.请署功曹 署:代理,暂
4、任 D.滂死则祸塞 塞:消弭,平息、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 分)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滂在职,严整疾恶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如存有私心,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C.范滂秉
5、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而且曾在休息时候拒绝召见为乡人所不齿的外甥。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3 分)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4 分)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3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 5-6 题。(8 分)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
6、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低亚:低垂。5、 “水浸碧天何处断” 中的“ 浸 ”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 分)答:6、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 分)答:古诗文阅读针对性训练四答案1、B(执:执行,施行) (3 分)2、A( 是表现范滂为陈蕃不能优礼相待而心怀遗憾,弃官而去;是表现范滂恪守孝道) (3 分)3、C(非“主动上书” ,而是遵奉诏书行事;“ 寝而不召”,理解有误) (3 分)4、现在(你)成全了
7、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去就:辞官。(1 分) “得无邪” 句式。(1 分)文意通顺。(1 分)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评分建议:以:因为。(1 分) 审:查清,弄明白。 (1 分)参实:查实。(1 分)文意通顺。(1 分)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评分建议:令名:美好的名声。(1 分) 寿考:长寿。 (1 分)文意通顺。(1 分)附参考译文: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 任
8、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 )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 !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 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
9、,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 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 ?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 ”(负责审理的 )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 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
10、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 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 无法改变。 ”宗资于是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 把自己)关在传舍( 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 !”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
11、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 “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 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5、 (3 分) “浸”有浸染之意(1 分) ,一个“ 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
12、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 分)6、 (5 分)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 (2 分)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惆之情(2 分) ;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 “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1 分) 离亭燕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在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的词盛衰的深沉感慨。全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卜而情
13、夺取,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 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 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 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 “ 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 “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
14、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在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片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再抬头向远处望去,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在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 事 ”, 这 里 在 历 史 上 短 短 的 三 百 多 年 里 经 历 了 六 个 朝 代 的 兴 盛 和 衰
15、 亡 ,它 们 是 怎 样 兴 盛 起 来 的 , 又 是 怎 样 的 衰 亡 的 , 这 许 许 多 多 的 往 事 , 却 是 “尽 入 渔 樵 闲 话 ”。 “渔 樵 ”承 上 片 “竹 篱 茅 舍 ”而 来 , 到 这 里 猛 然 一 收 , 透 露 出 词 人 心 里 的 隐 忧 。 这 种 隐忧 在 歇 拍 两 句 里 , 又 作 了 进 一 步 的 抒 写 : “怅 望 倚 层 楼 ”, “怅 望 ”表 明 了 词 人 在 了 望景 色 时 的 心 情 , 倚 在 高 楼 的 栏 杆 上 , 怀 着 怅 惘 的 心 情 , 看 到 眼 前 景 物 , 想 着 历 史 上 的 往 事 。最 后 一 句 “寒 日 无 言 西 下 ”之 “寒 ”字 承 上 片 “冷 ”字 而 来 , 凄 冷 的 太 阳 默 默 地 向 西 沉 下 ,苍 茫 的 夜 幕 即 将 降 临 , 更 增 加 了 他 的 孤 寂 之 感 。 歇 拍 的 调 子 是 低 沉 的 , 他 的 隐 忧 没 有 说 明白 , 只 从 低 沉 的 调 子 里 现 出 点 端 倪 , 耐 人 寻 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