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9 信息筛选与辨别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3102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9 信息筛选与辨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9 信息筛选与辨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9 信息筛选与辨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9 信息筛选与辨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2016学年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中册):考点19 信息筛选与辨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 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3 年多考。2015福建,3,3分;2015天津,11,3 分;(2013课标,5,3 分)(2013课标,5,3 分)“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次为 C 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 ,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对信息的筛选的考查,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根据近 3 年的考情可预测:2016年“筛选文中的信息”仍是其他自主命题省份必考点。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 (2013全国大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杜慧度,交阯人也。本属京

2、兆。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阯。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阯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遯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除龙骧将军。遯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遯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遯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

3、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馀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 、 老 。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

4、,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节选自宋书杜慧度传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是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禁断淫祀,崇修学校A B C D【解析】说的是杜瑗杀了占据广州的卢循所派遣的使者,属于立场问题;说的是滕逊之;说的是卢循战败被杀,以上三句均与表现杜瑗、杜慧度父子的军政才干无关。【答案】 B【答题方法】筛选文中信息,是文言文测试的常春藤考题。做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一定要在弄懂题干要求的前提下,仔细辨析各个选项。一般思路是将选项带入原文,逐一排除。考点规律揭

5、秘筛选文中的信息答题方法:“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1.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或记人叙事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表现某人的一组” 。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陷阱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说的话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因此,我们答这个题时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做初步筛选;把罗列的句子

6、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从主语、上下文语义判断) ,相应地排除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示例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

7、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 ”乃令群臣习肄。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 。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

8、,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 )注释:肄:学习、练习。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各句均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A. B. C. D.【答案】B【解析】此题

9、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B。“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该项表现叔孙通在汉王刘邦向西败退的形势下,仍能选择跟随汉王,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该项写汉王,与叔孙通无关。切忌张冠李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该项是叔孙通向刘邦陈言守成要依靠儒生,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该项是叔孙通对两个坚决不与其合作、不能与时俱进的的鲁地儒生的批评,也可以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该项陈述御史执法,与叔孙通无关。“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该项写叔孙通弟子们在得利

10、后对叔孙通的吹捧,也间接表现出了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这样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只能选项 B。2.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有时命题人在设计时,利陷阱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质脱离语境的似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因此,作为考生必须学会体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掌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示例 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

11、既露,共身亦殒实为可笑。贪人不解受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凯是解受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诚。若徇私贪浊非止坏

12、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凯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恺得敬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元灾害,长守富贵矣。故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 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一朝彰露,禄秩削夺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愚者多财生其过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 B.C.

13、D.【答案】B3.找准区间,忌层次不清人物传记大多通过记叙事件去赞美或反映人物品格,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不同的事件去写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几个侧面,有的紧紧围绕一件事的过程去叙写人物品格。试题经常会就某一事件去发问,或者就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如果在做题时从不同事件或不同阶段去切分层次,有利于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某一事件或某一阶段的错例排除掉,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解题。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通常有起因、经过、结果等阶段,在分析题干时必须明确要求筛选哪个阶段的句子,避免事件的进程提前或滞后。【示例 3】4.锁定内涵,忌无的放矢题干对人物某种品质或做法的说法,有时是命题者自己进行

14、了概括,有时则摘引原文中的字眼,它们有时是明晰的,有时则是隐晦的。对于命题者自行概括的较抽象语词要悉心揣摩其内涵,如果审题粗疏,理解不清,筛选时就会“无的放矢” ,因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示例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

15、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16、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 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 “有义”的一组是(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A. B. C. D.【答案】A【解析】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

17、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理解“有情” “有义”的涵义,找到能体现沈通明“有情” “有义”的一些表现即可。第句是说沈通明为人侠义,为田仰保护妻小;第句是说沈通明重情重义,背着爱妾突围。第句沈通明在爱妾死后,削发为僧,表现的也是他对爱妾的情意;说的是勇,句说的是“豪爽” ,句是说喜遇知己。所以答案为 A。5.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人物传记类文段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采用多种手法,如叙述描写、作者评说,描写中又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而题干中有时指定筛选某种手法,在审题时就要仔细推敲,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却刻画方法

18、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排除,谨防“神合貌离”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 年高考真题1.(2015福建,3,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与王昆绳书gkstk 清方苞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

19、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

20、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选自四部丛刊本 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gkstk 注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蔑蔑:藐小,不足称道。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gkstkgkstkgkstk(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义笃而辞质 笃

21、:深厚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答案】 C【解析】索:索要,索取。(2) (考点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3 分) ( )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A B C D【答案】 D【解析】不是方苞的愿望。(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C心中

22、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答案】 B【解析】 “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错误。(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3 分)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3 分)【答案】 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任何牵挂。虽然顶风冒雪, (进入旅馆)旅途劳累,也不敢有一刻荒废时光。【解析】注意重点词语和语意的流畅。句关键点:岩,在山岩上;川,在河岸边;系,束缚。句关键点:虽,即使;逆旅,旅馆;自废,自行荒废。【参考译文】自从斋中分别,

23、再也没有见面。接到你的书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就是古代那些知己朋友也未必超过这样的。我出门游学交友,其间已将近十年,志趣相投,相处很深的,没有再比得过兄长你了!离开都门,乘船向南,算是远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如同受到洗涤,为之开阔;又因为长年不能尽孝,所以应该回家问候探望(父母) ,忘却自身的贫贱。唯独挂念几位好友,只能远隔异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梦中时常见到兄长你与戴名世言谈热烈,新老朋友嬉笑欢呼的情景,醒来(每每)就增添离群索居的伤感。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在家中八日,便被饥饿驱使, (只好)出入于宣城和歙县之间(找事做) 。走到泾河的时候,路上看到左右高耸的山峰直指天空,水清泠见底,崖岩参

24、差交错,重重叠叠,风云往来不定,古木、奇藤、修竹都茂盛盘曲,富有生机,远近聚居的人们看上去很是闲适,不由得想到古代庄周、陶潜这些人,逍遥自乐,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世俗的琐事。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润(着它们)而让它们更加新奇勃发,那些居民也就很像这些古木、奇藤、修竹。 (如果)让我能在其间有那么一亩地的房子、几顷耕田,自给自足,并能埋首研习经典、写书,心胸豁然,不被外物侵犯扰乱,那我所得的成就未必就不及古人。可是现在却是一年到头劳顿不已,低声下气向别人索取衣食,或山行水宿,颠踣流离,或因为被烦事束缚不得已与人交换技艺,身心不能有一日的宽闲。君子可以坚守穷困,不怕自身的辛苦憔悴, (

25、只是)实在担心神智纷乱,学问荒废,停止,有高远的志向但最终一事无成啊。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这样虚度时光一直下去到四十岁、五十岁,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既无益于自己,也对后人没好处,将与芸芸众生一样的渺小。每想到这事,就好像身上附着不治的重病,半夜起来,绕着屋子彷徨不已。家里的仆人、童奴感到奇怪又不知说什么,唉,我的心事能跟那个说呢?幸好你中了举人!士友间自然少不了庆贺之意,只是我内心还是惶惑的。韩愈说:“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只愿(用这话)时时提醒自己。我近来要好好研读各种经书,要打破旧说的门户,探究经书的真意。即使冒风雪严寒,住简陋旅馆,也不敢一时一刻的松懈、荒废。日月匆匆,唯有各自

26、勉励来慰藉这索居的苦寒。2.(2013课标,5,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籍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27、。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

28、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 B C D【答案】B【解析】“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表现马文升忠于国事;答非所问。“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是让其他大臣劝勉太子的。张冠李戴。故排除 3.(2013湖北,10,3 分)阅读下面的

29、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廉希宪事略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 )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举族承命。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