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蜜蜂过江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欣赏活动中,感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不同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元音乐文化。2、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认知目标:聆听民间器乐曲片段,领会乐器在乐曲表现上的作用。教学重点:熟悉乐曲蜜蜂过江的旋律。教学难点:了解乐器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前面的课程的新疆之春 ,让学生随着音乐踏步进入教室。2、谈话导入新课:师:刚才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大家能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师: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洞察力。那么,你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吗?生:新疆之春 。师
2、:对, 新疆之春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我国传统民族的地区的歌曲蜜蜂过江 。设计意图:随着熟悉的旋律步入教室,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知欲望。再以谈话法引导学生了解新课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欣赏乐曲,整体感知1、初赏乐曲多媒体播放蜜蜂过江 ,并出示歌曲背景的介绍。师:说一说,聆听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畅所欲言。2、再听乐曲,分听乐曲2师:再听乐曲,同学们结合课本提示,说说这首乐曲中的乐器分别是怎么样的音调。生:聆听,思考,讨论,教师引导,相互说说是怎样分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段感知,让学生细细体验、了解乐曲中的乐器在乐曲表现上的作用。三、拓展延伸: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文字、等学习了解有关纳西族音乐的相关背景资料。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音乐、背景资料的学习感受民间器乐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喜爱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元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