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07920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 4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20 分)。wn 转 lio 亮 hng 托 抖 su 水 zo zh 蓄 zhn 蓝 清 ch 犬 fi q 息 lio 阔 枯 h 梦 mi chng 清 发髻 栀子花 竦峙 酝酿 卖弄 澄清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三、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3 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5、处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四、填空(23 分)1、 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 家、 家、诗人。他与其子 、 合称“三曹” 。2、 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唐) 夜雨寄北 6、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汉代: 唐代:

3、 宋代: 元代: 明清: 五、将下列诗题、作者、朝代、体裁用横线连接起来。 (5 分)观沧海 马致远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曹 操 散 曲 唐朝钱塘湖春行 辛弃疾 四言乐府 汉朝2 / 4西江月 王 湾 七言律诗 元代天净沙秋思 白居易 词的小令 宋代六、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3 分) 。1、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 ( )2、枯腾老树昏雅 ( )3、路转溪头忽现 ( )七、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 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 )八、下面是一些商家的谐音成语广告词,请你为其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本来面貌。 (5 分)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 )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某啤酒广告:圣气凌人 ( ) 某烧鸡广告:鸡不可失 ( )某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 某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某旅行社广告:坐享其乘( ) 某毛巾厂广告:巾益求精( )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九、下面这些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节日?请填在句后的括号内。 (3 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 ) 谁言

5、秋色不及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十、现代文阅读(一)(18 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

6、,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1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是 朝志南和尚写的 3 / 4中的诗句,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 。(3 分)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3 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3第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2 分)第句 嗅觉 春风轻柔温暖第句 听觉 鸟鸣之宛转动听第句 触觉 嘹亮的短笛声第句 视

7、觉、听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4第 1 自然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2 分)A B C5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 分)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6“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道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3 分)7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二)(12 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上

8、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词。(2 分)2文中“这件花衣”具体是指_ ,山的“肌肤”是指 。(2 分)3这段文字从变化的角度围绕“_”字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顺序从山上写到山坡、山腰。(2 分)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2 分)4 / 45总说这一段文字内容的一个句子是:(2 分)6作者赞叹雪后小山的句子是:(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