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4300774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 120 分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核分人得 分亲爱的同学: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相信你一定满载而归。今天,我们以这份试卷为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2 分)1、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A 恬静(tin) 跻身(j) 悲悯(mn) 载歌载舞(zi) B 磅礴(png) 弥漫(n) 遁入(dn) 广袤无垠(mo)C 烧灼(zhu)

2、杀戮(l) 勘测(kn) 戛然而止(ji)D 震颤(chn) 秀颀(q) 深邃(su) 有求必应(yng)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天功巧夺 负隅顽抗 惊恐万状 相辅相成B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瞬息万变 慷概激昂C 脱颖而出 顶礼膜拜 廖廖无几 惴惴不安D 襟飘带舞 婀娜多姿 神秘莫测 息息相通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B 学生不但喜欢这个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D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4、仿照例句,另写

3、两个句子。 (2 分)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 。如果我是 。5、在下面情景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2 分)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A“阿姨,我刚才买书是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D“阿姨,求求你,把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6、诗文原句填空。 (9 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 。(2) 观书有感中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3) 示儿中表明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必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句子是

4、, 。(4)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 ,杭州西湖的 ,黄山、庐山的 ,长江、黄河的 。7、完成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问题。 (3 分)(1)听到唐朝军队收复了失地,诗人悲喜交集,最能表达他此种感受的是哪一句?(1分)(2)本诗与陆游的示儿同为表现浓烈的爱国之情,但角度却不同,试作分析。 (2分)二、阅读理解。 (38 分)晒 月 亮丁立梅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 见汩汩 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白天的喧 嚣与燥 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 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们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

5、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 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得分 评卷人学 校姓 名班 级 装装订线线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小孩子 们可以 缠着大人讲故事。我 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 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 凶”,一脸 麻子, 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

6、再怕他。(以月光的美来衬托人性的美)二伯 见到我 们缠他,颇为得意。 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于是有 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 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 ,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 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月亮 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 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 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

7、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在书生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夫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状元。故事 说到这 儿,很圆满了。我 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 拍我们, 该回屋睡去啦。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 给你们讲

8、一个更好听的。我们 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入梦乡。梦里, 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 的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 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11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 晒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1.第段,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夏夜月色的美景?(3 分)2.文章第段,为什么要插入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 分)3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 A、B 两处显示为红色词中任选一个加

9、以评析。A.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 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B.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4阅读课文月迹选段,结合本文内容回答问题。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说要的。 ”弟弟说。“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我同意他们的话。正象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晒月亮一

10、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启迪。 (不超过40 字)感悟生命的本能不知何时,单面的楼道里飞来一只细腰的胡蜂。见有人走过,便嗡嗡地带着敌意转圈,俨然一个忠于职守的岗位哨兵。我彷徨之余发现它护卫的原来是北墙砖与砖的凹槽间那几个小泥疙瘩。远远望去,椭圆形的疙瘩底部依次粘贴在砖上,愈往外愈光滑。到顶端分别突起一个小平台,牢牢地封住了里面的一切。好奇心促使我躲在一边细细观察,从这片儿尚未完工的泥疙瘩中,看出了这项“生物工程”的艰辛:一座细腻的泥壳,全凭着这寸许蜂儿一点点堆砌起来,也算浩繁了。但见飞来复去的蜂儿,六条细腿抱着一个从远处携回的绿豆大泥团,伏在未“竣工”的巢口前,边用嘴啃着泥团边使之旋转。那

11、本来用于进食的咀嚼式口器,快速蠕动着将泥吞进吐出,恰似一台微型打浆机。和了唾液的泥浆沿着壳缘砌上去,使圆圆的壳口逐渐缩小着。待下次取泥回来先砌上去的已是大半干了。如此几番,待口快要封住时,又将尾部对准了插进去。把那细如针毫的腰弓起来,费力地往里去顶那硕大滚圆的腹尖。直到腹部遽然颤动几下,才抽出来径直飞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挪到跟前,只见那壳口已被蜂腹挤压成了一个漏斗状,再往里一看,一只小麦粒长短、铅笔芯样粗细、形如香蕉状的卵从洞底垂下来。卵体光滑明亮,像只倒挂起来的小瓶子。这才明白,这小小的巢泥,是蜂儿的产房呐!正在揣摩它的后代怎样成长起来并冲破这封闭的世界时,蜂又飞回来了。它用嘴和腿把一团软绵绵

12、的东西推进洞内,复又急慌慌离去。我凑近一瞧,竟是只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用小棍一捅,还动呢!挑出来一看,虽是活的,却已不能爬了,好似喝了麻醉药。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4 页 我自然想到了蜂尾那根令人生畏的毒针,这小东西还不是挨了蛰来充当幼蜂孵化的食物?毒汁保鲜、密室封存好一个为下一代贮藏营养食品的奇妙绝招!背进去的是蛆虫,再飞出来的则是蜂。我忽然想起了早年曾经读过的一句古语:“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大概,就是指的这种物种变换的奇怪现象吧?没几个来回,窝里便塞满肉乎乎的虫子。此时胡蜂才又一次弄来泥团,顷刻间将口封死了。接着,当然又是另打基础,继续垒砌、产卵、塞虫、封口,每个工序都是那

13、样有条不紊,那样不知疲倦和厌烦我忽然悟出:世间一切具有衍生力的生命个体,其本能不都是以各自不同乃至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种群家族的繁衍与昌盛,勤勤恳恳、无艾无怨地去尽自己那份努力、那些劳碌吗?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要概括。 (不差弄过 15 个字)答:作者观察胡蜂筑泥巢产卵的过程。 2.第三自然段用什么描写方法将胡蜂的劳动工序写得惟妙惟肖?胡蜂劳动工序是怎样的?答: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先是垒砌、二是产卵、三是塞虫、最后封口。 3.“这种物种变换的奇怪现象”指的是什么现象?答:背进去是蛆虫,再飞出来的是蜂。 4.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答:世间一切具有衍生力的生命

14、个体,其本能不都是以各自不同乃至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种群家族的繁衍与昌盛,勤勤恳恳、无艾无怨地去尽自己那份努力、那些劳碌;给我的启发式生命的意义在于勤劳,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乡下人刘殿学下班回来,看到楼前树底下,蹲着个小伙,双手抱膝,眼睛骨碌碌地看着人。近来常听说,楼里有人家门被撬,我就多留了点神,对他看了看。我对他一看,他马上站起来,跟我说话:叔叔,包门吗?包门 他是包门的 门倒是想包一包,冬天,门缝老是往屋里钻风。我问他:多少钱那小伙一听,又往前走走,说:便宜,叔叔,给别人包,给你包。为什么 为什么给我便宜?因为,因为我看叔叔您人好。就冲这句话,不好

15、意思不包。那小伙见我同意了,就拿了工具,进来卸门。他把门卸到树荫下,叮叮地敲,我就开火做饭。心想,连带小伙子的饭一起做了吧,巴巴人家说叔叔人好,留人家吃碗饭,出门人,谁也不能把锅背在肩上。我的饭没做好,那小伙子,门已经包好了。亮亮的白铁皮,金黄色的圆头钉,门四边还钉出许多花纹来,中间钉有,好吉利。我一边高兴地往桌上端饭端菜,一边说:小伙子,洗手,在我们家吃饭。不不不,我有馍。他说完,上好门,就要走。哎,出门人,不要客气,顺便。叔叔,你真是好人。现在,许多城里人家,不用说留乡下人吃饭,有的人家,都不喜欢我们进门。哎,说哪儿去了,城里人是人,乡下人也是人嘛。其实,城里人也是乡下来的,因为我们的祖先

16、都是农民嘛。叔叔你真是好人。小伙听了我的话,眼有些红。吃饭时,他连头也不敢抬一下,也不敢吃菜,我给他夹一点,他就吃一点,脸上充满了自卑和胆怯。这时,门一推,我那上高二的女儿回来了。一进门,就对那个陌生的乡下小伙看。我告诉她,这是替我们家包门的小师傅,留他吃碗饭。我女儿没答我的话,把书包重重地往沙发上一扔,就到自己房间里去。我叫她吃饭。她说不饿。我知道她不是不饿,是讨厌人家弄脏了地毯,弄脏了碗筷,甚至整个房子。小伙很自觉,马上把饭吃完,就把自己用过的碗筷收好。我就给他工钱。小伙说:叔叔,我只收,这块,算饭钱和碗筷钱。这只花碗,就卖给我吧,我也正要到街上去买哩。我一听,拿起桌上的钱,往他兜里塞。他

17、不要。说:叔叔,你收了我的钱,我是买你饭吃,你不收钱,我就是讨你饭吃,乡下人还不至于这样。我女儿见我和人家说话,在房里大声喊:哎呀,爸,快关门,你闻闻,家里都是什么味道。1.第致段运用了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小伙子怎样的性格?答: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小伙子的机灵、董事。 2.第段中的的“叔叔,您真是好人”与第段的“因为我看叔叔您人好” ,小伙子在说两句话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态?答: 前面“因为我看叔叔您人好”只是小伙子的推断,也有为了让作者包门,特意恭维的成分。但后面“人好” ,不只是长相和蔼,也指品质好,时小伙子发自内心的。 3.小伙子为什么吃饭时“脸上充满了自卑和胆怯”?联系实际,这反

18、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4 页 答: 因为:他在陌生人家吃饭,所以胆怯。他作为一个乡下人的身份在一个城里人家吃饭,而且许多城里人都对他厌恶,所以自卑。 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内心的虚伪、冷漠,总是把人分成不同等级看待。 4.第段中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 为写女儿对乡下人反感埋下了伏笔。 5.文末,当女儿听到爸爸说话的时候心情怎样?答: 尴尬、不满。作者写作目的是对现在这种现象提出批评,它已经让下一代孩子心里受到了冲击及污染,且提醒我们“城里人也是乡下来的了因为我们的祖先都是农民”教育我们应该平等待人。 要求:1、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题一:我可爱,因为我 (补全题目再作文)文题二:品味幸福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