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第 1 页(共 6 页) 语 文 试 题 卷 书写( 3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语文知识积累( 21 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 (sng) 入云的 (png) 勃生机中 ;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o ) 翔中 ;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 (yng) 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9 分) (1) , 天上人间 。” ( 李煜浪淘沙 ) (2)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3)江城子 密州
2、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的最高理想 的句子 是 : “ , 。”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 , ” , 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6)“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 ,咨臣以当世之事。” 3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 分) (1)下列 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
3、说。 作者施耐庵。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 讽刺小说。 C.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D.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对儿子深厚的 爱。 九年级语文第 2 页(共 6 页) (2)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大儿子傅聪的一本集子,当然,书中也提及了次子 傅敏 及 傅雷夫人 。请从他们一家四口中选择一位,说说给你留下的印象 。 ( 2 分) (3)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 把 傅雷家书这本书推荐给 父母 。 ( 2 分 ) 4 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
4、的一项是 ( )。 ( 2 分 )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二、现代文阅读( 24 分) (一) 父亲的汗水 ( 13 分) 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到场院,再到河边,进了地。 麦子已经熟透。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村里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已响起来。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等着他。 北边地头 ,父亲铺了蛇皮袋,让我坐下,他去割麦。他朝手心吐了两口唾沫,俯下身,攥住一把麦子,镰刀轻轻一划
5、,麦子已经像“掫猴”一样提在手里。他把镰刀夹在左腋之下,双手将那把麦子穗头朝下轻轻蹾了两下,然后分成两股,一扭一拧打成腰,铺在地上。然后,正式开割。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搂回来,“唰、唰、唰 ”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几镰过后,腰上已是一堆麦子,父亲扔下镰,蹲在地上,一只膝盖压在麦子上,双手将腰有力地拉在一起,扭绞一圈,然后将余把塞到腰里。随后,将麦捆轻轻提起, 放在一边,又提起了镰,往前赶割。 身后的空地越来越大,麦捆排成一条线。我感到有些瞌睡。父亲浑身燥热,干脆将长袖脱了,扔在了麦捆上,但他依然戴着草帽。“唰、唰 ”这声音依然那么急促。慢
6、慢,月亮向西,河边的树影愈发浓郁,麦子的声音中渐渐少了清脆,透着一种顽劲,那是露水起来了。但是锋利的镰刀、父亲黝黑的臂膀挥洒出的力量,将这顽劲毫不犹豫地斩断。这暗夜中的声音,好像哨声,好像打板子的节奏,又像父亲的脉搏和心跳。这声音,带来一种劳作的节奏,父亲投在地上的身影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声音,父亲一年一年听着,这是他与麦子 、与大地的对话,他能听来麦子的声音、土地的心绪。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岁月里。 父亲,在这急促的声音里,往前挥镰。我一觉醒来,父亲已经割到南头去了,我面前躺着一溜和我一样高的麦捆。我提了水瓶,轻轻走过来,站在父亲身后不远的地方,父亲没有发现我。两亩地,父亲已割了四五分。我想
7、等到明天早晨,村里的人们起来一看,一定会感到惊讶,他们睡觉前好端端站着的一地麦子,已经倒在了地里。我站在有些凉意的地里,看父亲。父亲弯着腰,左手挥出去搂住一抱麦,右手的镰刀紧跟上去,一下、两下 九年级语文第 3 页(共 6 页) 他像一个剪影,麦子就在他身子的暗影中。父亲, 仰起头的一瞬,我看见他的额头、脸膛、臂膀湿漉漉的。在他俯身的一瞬,大大的汗珠子就一颗一颗滴落在地里,无声无息。父亲继续向前割,没有停歇,一镰一镰,一捆一捆,汗水悄悄滴下,像他干其他活计一样,让这个夜晚特别漫长。 父亲,在漫长人生岁月中的一个黑夜,把一滴滴汗水洒在土地上,洒在一片黑暗中,一如他经历的其他许多的黑夜。这汗水,从
8、额头、从脸、到脊背,释放出他身体的热量。他与活儿展开一场不为人知的搏斗,他在黑暗中挥洒力量。他的汗水从地的北头流到南头,滴在麦秆上,滴在土地上,却捧不住,找不见。 这是一个农民的汗水。这是 一个农民的力量。这汗水,从他的娃娃脸上流下,从他短暂的俊美的青春脸上流下,从他壮年的红脸膛上流下,后来从他衰老的身躯、萧索的容颜的皱纹里流下,滴在生命中,不为人知,找寻不见。 我,一个农民的九岁的儿子,站在地里,站在父亲的辛劳之外,看着父亲。 多年以后,我把我的汗水洒在异乡的土地上,洒在不为人知的白天还有暗夜,一如父亲。一个人的汗水,从自己的身体里出来,会渗到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在孤独的人生里,却不为人知。这
9、不为人知的汗水,让人生变得更加硬朗,也让随之而来的欢乐变得更加有力。 在父亲的身后站了许久,我终于打开 水瓶,呼唤了一声,向父亲走去 (选自 2017 年 8 月 7 日 人民日报 ) 5. 文中叙述父亲一个夜晚 、 的过程,表现他在农忙时节的艰辛生活。 ( 2 分) 6. 文中两个地方都描写了月亮,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 分) 7. 请对下面句子中的动词进行赏析。( 3 分)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搂回来,“唰、唰、 唰 ”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 8. 本文和背影都是写父亲的,但选材的聚焦点有何异同 ? ( 4 分) (二) 读
10、唱出让世界共 鸣的中国声音 ( 11 分) 龚琳娜 (1)最近有人问我:去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歌曲?我竟一时想不出来。为什么现在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甚至给人一种流行音乐不“流行”了的印象呢? (2)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下很多歌都太相像了,不痛不痒,没有个性,缺乏创新。就像现在娱乐圈最受欢迎的是韩式明星一样,我们的很多音乐人也一直跟在外国音乐后面走,要么模仿欧美,要么模仿日韩,就连国产影视配乐也经常要找国外作曲家来写。 (3)多元化曾经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色,我们有那么多的戏曲剧种,每个剧种又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的发声方法 都不同,但现在却变得“千人一声”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那么
11、丰富的民歌资源,而在当下的歌曲中这些传统已经很难找到了,因为我们是用西方的发声来打基础,我们的美学观经常按照西方的走。 九年级语文第 4 页(共 6 页) (4)不是说学习外国音乐不好,而是不能在向外学习的时候丢掉自己。我们已经背离传统走了太远,是时候回头看看了。一味往欧美、日韩靠的结果是,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辨识度,我们的文化别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5)回归 传统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传统的好,向传统靠拢,这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第二步是研究传统,了解其科学性,知道为什么这样唱,明白其背后的文化。比如江南的茉莉花是柔美的,是软软地唱,东北的茉莉花则唱得开放、直白、
12、幽默,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人们爱情观的不同。第三步则是深入传统,从传统里面吸取精髓来创新,这意味着融会贯通,深入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不是请几位老艺人在舞台上坐镇就可以了,那只是一种表面的拼贴,真正好的作品要能离开他们仍然立得住。 (6)在内容上,传统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舒伯特把歌德、席勒 的诗谱成曲在全世界流传,我们的李白、杜甫作品也可以写成曲。那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当然可以做自己的艺术歌曲。中国也有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考虑改编成歌曲来传播,不是说好莱坞、迪士尼做的就是好的,不能让孩子们只知道钢铁侠、蜘蛛侠、超人,不知嫦娥、女娲、钟馗。我们要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学唱出来
13、,唱开去。 (7)归结起来,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全的传统在今天是很难传播的,因为那是地域性的,而不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所以我们的创新要采用现代作曲方法;而离开传统也就谈不上创新,我们必须要从自己 文化的根出发,把欧美、日韩优秀的经验拿过来用,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道路。 (8)中国音乐发展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我们不缺好的歌手,缺的是好的声音,有个性、创新的好声音。这需要中国音乐人共同努力,建立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唱出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中国声音。 (人民日报 2017-01-13) 阅读链接一:“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14、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东风破歌词选摘) 阅读链接二:东风破 是 “ 三古 三新 ”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中国风的开山之作 。用“琵琶”“枫叶”“篱笆”“古道”“荒烟漫草”等意象,营造了冷落萧条的幽境,伤感情绪油然而生。歌词巧妙地继承化用古典诗词意象而成新曲,一洗流行歌曲 的 直白浅陋,内涵古意,雅致新颖。 9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分) 10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回归传统”。 ( 3 分) 11选出下面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 ( )。 ( 2 分) A本文第 (1)段由“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
15、的现象,引出论述的话题。 B本文第 (4)段从正面论述了背离 传统、一味学习外国音乐的危害性。 C本文第 (6)段在前一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应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诗词、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宝贵文化财富。 D本文第 (8)段“总体”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周密的文体要求。 九年级语文第 5 页(共 6 页) 12歌曲东风破风靡一时,深受广大歌迷喜爱。请阅读两段链接文字,运用第 (7)段观点, 简析东风破是如何“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 (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 16 分) (一)( 4 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 日 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16、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13. 王建诗中“ 化为石,不回头 ”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 1 分) 14. 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 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二) 论佛骨表 ( 12 分)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
17、,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 以观,舁 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 徇 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微贱,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 , 惟 恐 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 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
18、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 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 茹 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 茹 不用,群 臣不言其非 , 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九年级语文第 6 页(共 6 页) 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
19、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 注释 】 御楼:登上宫楼。御,古代称皇帝的行 动为“御”。 舁 ( y于) 入 大内:抬入皇宫里。大内,指皇命管殿。 脔 (lun 峦 )身 :从自己身上割下肉来。脔,把肉切成小块。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4 分) (1)戏 玩之具耳 ( ) (2)直 以年丰人 乐 ( ) (3)苟 见陛下 如此 ( ) (4)徇 人之心 ( ) 16.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 2 分) 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17. 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反对皇上迎佛骨的理由。 ( 3 分) 18. 韩愈的论佛骨表从效果看
20、应该算是失败的谏书,你从中得到什么教训?结合文本谈谈 你的看法。 ( 3 分) 四、语言运用( 56 分) 19. 近来网上热传 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 扎克伯格写的我为什么娶了个丑女的文章。文中谈到:那些所谓的美女,心是玻璃心,病是公主病,还有傲娇症 ,这样的女人就算外表再美,心灵也是索取的,因而也是丑陋的。而他的妻子,学识渊博,穿着朴素,真实善良,是最适合他的美女。 假设你在网上看到了这则信息,请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回帖,就“什么是真正的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 (1)观点明确; (2)理由充分; (3)字数在 100-120 之间。 ( 6 分) 20 请以 “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 为题作文。 ( 50 分)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 20 行),字数不少于 600;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 校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