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964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三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11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答案 D解析 A 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B 项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诗文公式化

2、,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C 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D 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活灵活现”用在这里与该句的陈述主体“野兔”不符,使用对象有误。2(2010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答案 C解析 A 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B

3、项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C 项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此词本身就有“谈论”的意思,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且此词不能作状语,可改为“兴高采烈” 。D 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3(2009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

4、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忆而生。答案 B解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形容“工作”错。4(2008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答案 C解析 A 项中“传续”是延续的意思;

5、 B 项中“沉浮”是一起一落的意思;C 项中“培育”是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的意思,用在这里不合适,可换成“哺育” ;D 项中“涵养”是蓄积并保持的意思。1 考试说明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是否适当的问题。正确使用实词,其考点要求为:了解词义的变化发展和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正确使用虚词,通常以常见常用的虚词的运用为主,包括

6、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等,主要考查对句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熟语虽包括成语、习惯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但高考的考查通常是偏重于成语。2近几年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何特点?答案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根据出现的题型和所涉及的知识点,词语考查的命题方式呈现以下特点:(1)题型多样。高考对词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常见题型有以下四种: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命题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熟语与实词、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2)考查方式灵活。虽然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是主观应用题的形式

7、可能会被更多地采用,也会出现在病句修改中,要求修改语段中出现的错误成语。(3)关注生活及社会现实。在选材等方面更加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一、词语( 实词、虚词)(一)近义实词的辨析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1(2011江西)(1) 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投降 投诚)(2)“五一”期间,市长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我国台湾投资考察团。(分别 分头)答案 (1)投降 (2) 分别解析 (1)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投诚:( 敌人、叛军等)归附。依据语境,应为“投降” 。(2)分别:一个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分头

8、:若干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依据语境应为“分别” 。2(2011天津)作为“梅兰竹菊 ”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钟爱 喜爱)答案 喜爱解析 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 ),只用于人。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梅”是物,此处应选“喜爱” 。知识储备 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可以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动作、变化、性状等,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同音实词和异音实词的规范应用上。同音词有的是同义词,有的不是同义词,我们把它分为“同音近义词”和“同音异义词” 。同音近义词如:祛除、驱除,侦查

9、、侦察,融解、溶解,启用、起用等。同音异义词如:包含、包涵,品位、品味,蜕化、退化等。异音近义词是指充当语素的字音全不相同或部分不同的词,而词语的意思有相近之处,但应用范围却不同。如:捐赠、馈赠,风范、风尚,制约、约束,囊括、涵盖,迟疑、犹豫等。(二)近义虚词的辨析1(2012重庆)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D

10、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选用。三个句子,第一空横线上的词语应当与后面的“也”配对,选用“即使” ,它表示让步,还没有发生。可排除 A、B 两项。 “从你身边走过”与“站在你身边”是递进关系,选用“甚至” ,可排除 B、C 两项。 “如果”表示假设,与“哪怕”呼应, “只有”表示条件,与下文不吻合。2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1)(2011天津)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_遗世独立的佳人。(好像 犹如)(2)(2009天津)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偶然 偶尔)答案 (1)犹如 (2) 偶尔解析 (1)“犹如

11、”与“好像”比,书面色彩更浓些,更符合此句的语言特点。 (2)“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 , “偶然”常修饰名词。3判断下列加点虚词使用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2011浙江)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的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2)(2010四川)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答案 (1) (2)解析 (1)纵令:即使。连词,表假设的让步,与下文“也 ”匹配。(2)

12、“其”指代不明。此处应为“及” 。知识储备 虚词是指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虚词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在句子中起到语气或语法作用,而不表达实在的意义。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_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_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

13、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现场答案 C请修改为正确答案 _A_矫正指导 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自信:相信自己。坚信:坚决相信。确信:确实地相信。沉醉:大醉,多用于比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迷:( 对某种事物)深深地迷恋,多含贬义。 “既然”一般与“就”搭配,表示因果关系。 “即使”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 “尽管”与“也”搭配,表示转折关系,但其转折的意味比“

14、虽然但是”要轻。顶礼膜拜: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于贬义。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三步一叩:走三步就叩拜一次,比喻非常虔诚。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词不离义察语义要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语法功能等) ,尤其要“求同辨异” 。抓住那个相异语素,就可以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第二步:词不离句析语境弄清语境,就是对一个句子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谦敬色彩、搭配对象、词性、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的分析。词语题的语境很小,只是一个句子,故很好把握。第三步:词境合一把词语的意义与语境的特点两相对照,如高度一致、

15、吻合,则是正确的;反之,则不正确。示例(1)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 篡改 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辨析词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贬义词。“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中性词。弄清语境:所填的空应为一个作谓语的动词,宾语是“历史” ,从“妄图”看,是一个贬义语境。词境合一:“篡改”色彩与语境的贬义特点一致,故选“篡改” 。(2)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判断正误)辨析词义:故,原来的,从前的,旧的;里,家乡。合起来就是故乡。弄清语境:“故里”所处的位置是“对”的

16、宾语,是动词“修复”的对象,被“这位名人”修饰。从“修复”一词看,它适用的对象是具体事物,不是大而空阔的东西。词境合一:“故里”范围太大,很抽象,不能是“修复”的对象,故运用不正确,这里应用较为具体的“故居” 。即时小练1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陵墓/陵寝/墓茔/墓室)。这是一座镶嵌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辨析词义:_弄清语境:_词境合一:_答案 前三个词都指坟墓, “墓室”应是坟墓的一部分。前两个词专指帝王皇后的, “墓茔”指一般人的。 “陵墓”专指帝王后妃的坟墓, “陵寝”是指帝王后妃的坟墓及其周围的宫殿建筑。这座坟是君主为其爱妃建的,而且是很美丽的建筑。根据句中人

17、物,可排除后两个。句中的“陵”不光是“坟墓” ,还有建筑,故选“陵寝” 。2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遏止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判断正误)辨析词义:_弄清语境:_词境合一:_答案 “遏止” ,用力阻止,指控制住、制止住,一般不带宾语。所处位置是动词,宾语是“恶化” ,从“逐步” “减少”等词语可推断出“只是控制程度” ,非“控制住” 。“遏止”的目的是“止住” ,语境中体现的是“一定程度上控制” ,且有宾语,故运用不正确,应用“遏制” 。3(2010天津)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收益了。

18、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答案 A解析 “决定” ,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示将做出某一行为的心意已定。确定:明确肯定;坚定。 “虽然”是表示对已存在的情况发表看法,而“即使”是对未出现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说是对假设出现情况的一种看法,由前面的“如果”可以看出在这儿应用“即使” 。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 ;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送 (矿物、

19、材料等)。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福祸互相关联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福祸可言的一般事物。二、词语(熟语)(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1(2012新课标全国)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答:_答案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这里望文生义,误用为两人合力制服惯偷,

20、可改为“合力” 。2(2012广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 400 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答:_答案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不能用来指人对大自然的认识。3(2012江西)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答:_答案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这里用于“残酷故事”不合适,属望文生义。4(2011北京)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答:_答案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日

21、,一天天;下,低处。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夕阳西下” 。5(2011大纲全国)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答:_答案 繁文缛节:指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烦琐”或“烦琐庞杂” 。6(2011广东)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答:_答案 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暇,空闲。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目不暇接” 。知识储备 易望文生义的

22、成语的判定“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所以,做题时对那些一眼看去放在原文中按字面意思理解很贴切的成语要格外留心。积累小贴士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不足为训(准则) 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伤害)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率) 细大不捐(抛弃)春意阑珊(衰落,将尽)文不加点(涂上

23、一点,表删 去,修改)(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1(2012四川)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答:_答案 “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不能形容“歌声” ,可改为“此起彼伏” 。2(2012大纲全国)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答:_答案 呼之欲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使用对象错误。3(2012浙江)毒

24、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答:_答案 惊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在这里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错误,可改为“骇人听闻” 。4(2011重庆)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答:_答案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用来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也比穷人家富裕。此处主要指经济上的困难,用错对象,可改为“打肿脸充胖子” 。5(2011浙江)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答:_答案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此处使用对象不当。6(2011四川)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答:_答案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此处使用对象不当。知识储备 易用错对象的成语的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