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ppt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4286784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一、生平和著作,1生平,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581682,京兆华原人。 自幼多病,因服药罄尽家产。七岁时进学读书,勤学苦读,博览群书,日诵千余言。二十岁通晓百家之说,名闻朝野。 学识渊博,精通百家之说,医学成就尤为突出,世称“真人”、“药王”,今陕西耀县药王山有“药王庙”。,2著作,(1) 摄生真录、福禄论、会三教记、庄子注、老子注、龟经、明堂图注、孙真人丹经等,大部分已佚 (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思邈兼通儒释道三家,故在其著作中,包括千金中,有较浓的道教及佛教思想。,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 652年,三十卷,卷2930论针灸。 千金翼方成书于682年 卷2628论

2、针灸。,“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备急千金要方序,千金方搜集了唐以前的许多医学理论和医方等著作,为集唐前医学大成的著作。此书对临床各科均有较大贡献。,千金方对针灸学的贡献:研究唐以前针灸学成就的重要文献,为后世提供丰富的临床参考资料。 1甄权的著作及事迹 2记述前代医家经验,提出自己见解。 (1) 指出秦承祖针灸图错误 (2) 转载徐嗣伯的灸风眩法 (3) 转载支法存的灸脚气法 (4) 转载陈延之小品方中的针灸处方 (5) 转载相传为扁鹊、郭玉、范汪等人的针灸经验,二、学术观点和贡献,1学术观点,知针知药 针灸药应病而施 辨证而施针灸,2学术贡献,(1) 完善

3、经穴理论 考订经穴:经穴排列同甲乙经,分仰、伏及背排列,又有十二经五输穴流注。 绘制经穴图:十二经脉用五色绘制,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制,并分成正人、伏人、侧人三幅明堂图。 定位法:指寸法。如: 中指第一节为一寸; 大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整个中指长为三寸; 一夫法。,(3) 发挥刺灸理论 针法:有锋针、毫针、大针、火针、白针、温针、燔针等 针刺理论:补泻法,如“重则为补,轻则为泻”及“欲补从卯南,欲泻从酉北”等 灸法:隔物灸充实肘后备急方的隔蒜灸法,提出隔豆豉饼、泥饼、葶苈等治疗发背等病证 预防保健灸,(2) 补充经外奇穴 有穴名及具体部位 有部位无穴名 阿是穴最早见于千金方 膏肓俞最早见于千金要

4、方和千金翼方,至宋归入太阳经。,(4) 辑录针灸处方 400多条针灸处方,涉及病证100种,含前代医家的文献及同时代医家的经验 。,三、原文选读,1明堂三人图序,作者:孙思邈,内容:,经脉难以测量,明堂图对于认穴及针灸治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图形尺寸及所用计量单位。,修图原因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今去圣久远,学徒蒙昧修图目的用补私阙,依图知穴,按经识分。,说明撰图的依据。,说明明堂图采用的颜色。,介绍明堂图的穴位分布。,孙氏明堂图的具体说明,1. 古明堂正经图的图形尺寸:七尺六寸四分。 2. 孙氏明堂图的情况:即其依据、尺寸、穴位分布等,为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明堂图的最早文献。,文献意义:

5、,2杂说,作者:孙思邈,选自千金翼方卷28杂法第九。,1)针刺补泻,以得气为度;2)治病宜针灸兼施;3)灸后护理。,阐述腧穴命名的理论:1)名不徒设,与五行属性相关,与神气汇集出入相关;2)命名由比次而来 。,阐述腧穴治病的机理:经络运行气血,腧穴引气深入。,灸疗生熟的临床运用:头与四肢须熟,但宜时歇火气;须以意商量,候人盛衰、老少、肥盛施治。,灸法的禁忌症。,1)手指同身寸:中指第一节为一寸,尽一中指为三寸;2)三里主治作用:下气。,三里可作配穴,治疗气逆症应中病即止。,思考题,1. 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哪几方面? 2. 明堂三人图序的文献意义。 3. 腧穴命名的含义。 4. 孙思邈对灸法的认识。,参考文献,1. 千金要方 2. 千金翼方 3.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 4.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隐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针灸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