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4285630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婴幼儿疾病的预防,儿科疾病的护理和饮食原则,儿童阶段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 ,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在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上各异,在发病原因、疾病过程和转归等方面与成年人更有不同之处, 因此在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上须充分考虑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小儿的表达能力不同 , 更增加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判断的难度。由于小儿起病急 , 变化快 , 都可能对小儿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产生较甚至终身的不良影响。要求护理者必须熟练掌握护理、饮食、用药技术 , 使小儿身心顺利康复,正常生长发育。,一、护理的原则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 儿科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 许多治疗操作均通过护理工作来实施,良好的护理在促进患儿

2、康复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 , 家属也应熟悉护理工作 , 医护密切协作 , 以提高治疗效果。,细致的临床观察 临床所观察到的患儿不典型的或细微的表现 , 都应考虑其可能存在的病理基础。如婴儿哭闹可以是正常的生理要求 , 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如肠套叠 、头痛、中耳炎等) ,细致的观察是鉴别两者的关键。,2、合理的寝室安排 寝室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 空气新鲜、流通 , 温度适宜。3、规律的生活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很重要 , 观察病情应尽量不影响患儿的睡眠 , 定时进餐。,4、所用物品如体温表、药杯等用毕即拿走 , 以免小儿玩耍误伤。喂药喂奶要将婴儿抱起避免咳、呕吐

3、引起窒息。,二、饮食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饮食有助于治疗和康复 ; 不当的饮食可使病情加重 , 甚至危及生命。,乳品 稀释乳 : 供新生儿早产儿食用 ; 脱脂奶 : 半脱脂或全脱脂奶 , 脂肪含量低 .只供腹泻时或消化功能差者短期食用 ; 酸奶 : 牛乳加酸或经乳酸杆菌发酵成酸奶 , 其蛋白凝块小易消化 , 供腹泻及消化力弱的病儿食用 ; 豆奶 : 适用于乳糖吸收不良和牛乳过敏的小儿,乳糖奶粉 ( 不含乳糖 , 含蔗糖、葡萄糖聚合体、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 ) : 长期腹泻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奶粉 ; 低苯丙氨酸奶粉 : 用于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婴儿。,2. 一般膳食普通饮食 : 采

4、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热能充足的食物 : 软食 : 将食物烹调得细、软、烂 , 介于普通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 , 如稠粥、烂饭、面条、馒头、肉末、鱼 羹等 , 使之易于消化 , 供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或咀嚼能力弱的病儿 ;,半流质饮食 : 呈半流 体状或羹状 , 介于软食和流质饮食之间 , 由牛乳、豆浆、稀粥、烂面、蒸蛋羹等组成 , 可另加少量饼干、面包 , 适用于消化功能尚弱 , 不能咀嚼吞咽大块固体食物的病儿 ;,流质饮食 : 全部为液体 , 如牛乳、豆浆、米汤、蛋花汤、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等 , 不需咀嚼就能吞咽 , 旦 易于消化吸收 , 适用于高热、消化系统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手术后病

5、儿 , 亦用于鼻饲。流质饮食供热能与营养素均低 , 只能短期应用。,3. 特殊膳食 少渣饮食 : 纤维素含量少 , 对胃肠刺激性小 , 易消化 , 适用于胃肠感染、 肠炎病儿 ; 无盐及少盐饮食 : 无盐饮食每日食物中含盐量在 3g 以下 , 烹调膳食不另加食盐。 少盐饮食则每天额外供给 1g 氯化钠, 供心力衰竭和肝、肾疾病导致的水肿患儿食用 ;,贫血饮食 : 每日增加含铁食物 , 如动物血、动物肝、各种肉类等 ;高蛋白膳食 : 在一日三餐中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如鸡蛋、鸡、瘦肉、肝或豆制品等 , 适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患儿 ;低脂肪饮食 : 膳食中不用或禁用油脂、肥肉等 , 适用于

6、肝病患儿 ;,低蛋白饮食 : 膳食中减少蛋白质含量 , 以碳水化合物如马铃薯、甜薯、水果等补充热量 , 用于尿毒症、肝昏迷和急性肾炎的少尿期患儿 ;,低热能饮食 : 一日三餐的普通饮食中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 又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 , 可选用鱼、蛋、豆类、蔬菜和瘦肉等 , 供单纯性肥胖症的小儿 ;代谢病专用饮食 : 如不含乳糖食物用于半乳糖血症病儿 , 糖尿病饮食等。,4. 检查前饮食在进行某些化验检查前对饮食有特别的要求 , 如 : 潜血膳食 : 连续 3 天食用不含肉类、动物肝脏、血和绿叶蔬菜等的饮食 , 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检查 ;胆囊造影膳食 : 用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如油

7、煎荷包蛋等 , 使胆囊排空 , 以检查胆囊和胆管功能 ; 干膳食 : 食用米饭、馒头、鱼、肉等含水分少的食物 , 以利于尿浓缩功能试验和爱迪氏计数等检查。,5. 禁食 因消化道出血或术后等原因不能进食小儿 , 应注意静脉供给热量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一、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期有一些特殊现象,好象是病态,其实是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也不能随意处理,否则原本不是病却招来疾病,例如挤压乳房、挑马牙等等。有些生理现象,例如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等,需要认真观察,与疾病引起的体重下降、黄疸相鉴别,做到有病能早发现、早治疗。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左右,由于吃奶的量少,又因排出胎便、

8、尿和皮肤蒸发水分,使机体丢失一些水分,使新生儿体重下降,比出生体重减少100300克。,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710天,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水平,以后体重明显增加。如果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恢复过慢,要及时查找原因。比如,乳汁不充裕,或新生儿患病,都会影响体重的增长。在新生儿期,每周为新生儿测一次体重是十分必要的 (二) 新生儿黄疸约有半数的新生儿,于出生后23天,皮肤、巩膜出现轻度黄疸,一般经过710天,黄疸消退。除了轻度黄疸,没有其他症状,属于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就是疾病引起的黄疸了,应尽早诊治。 (三) 乳房肿大有的男婴或女婴,于出生后数日出

9、现乳房肿胀,甚至,还有乳汁分泌,一般经二三周消退。 (四)女婴阴道流血有的女婴于出生后23天阴道排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一两天。这是因为胎儿受母亲雌激素的影响,生殖道细胞增殖、充血。出生后体内雌激素的来源中断,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使新生儿有“假月经”出现。若血性分泌物较多,可用棉花蘸淡淡的高锰酸钾水清洗阴道。 二、新生儿疾病 常见症状 发烧 新生儿的腋下正常体温是(36-37.20C)新生儿发烧的常见原因:,保暖过度:居室温度过高或保暖过度,可使新生儿发烧,一般为低烧。只要适当降低室温,给予适度的保暖,避免过热,并给新生儿喂白开水,体温会降至正常。 接种疫苗:在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之后的

10、12天,有些新生儿有低烧,为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经12天可退烧。 感染:发生脐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会使新生儿发烧。发现新生儿烦躁哭闹、不吃奶、脸色发灰、脐部红肿等异常,要测试体温并及早就医。 体温不升腋下试体温,体温低于36,为体温不升。体温不升多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体温不升的常见原因:居室寒冷,保暖差,是新生儿体温不升最常见的原因。,患有严重疾病,新生儿体温不升,同时很少有活动,哭声低微,不喂奶也不哭闹,脸色苍白。因此,发烧是疾病的表现,体温不升也是疾病的表现。(如肺炎、败血症、硬肿症、肠炎等) 吃奶异常 呛奶 正常新生儿吸吮有力,吞咽协调,在奶流不急时很少

11、呛奶。若吃奶后大口吐奶,而且频频呛奶,则不正常。先天性心脏病者、肺炎等易呛奶。 不吃奶 新生儿患病,常表现为不吃奶或吃奶量明显减少。 吐奶 新生儿漾奶很常见,经过调理,一般就很少再漾奶。若吃奶后大口吐奶,而且频频发作,就是病态了。(颅内出血、脑膜炎、胃肠炎等),呼吸异常新生儿呼吸较表浅,呼吸频率约4044次/分。若呼吸明显加快60次/分(气促、憋气),而且脸色苍白或发绀(青紫),应视为呼吸异常,如先心病、肺炎等。 大小便异常新生儿若在出生后24小时未排便,应检查有无先天性畸形(如无肛、先天性巨结肠)存在;若出生24小时未排尿,首先考虑是否摄入的水分不够。 皮肤异常正常新生儿皮肤红润、温暖,皮肤

12、弹性好。若新生儿皮肤上出现皮疹、脓疱,或一片皮肤的颜色变成暗红色,都引起注意,应及早就医。(脓疱疮、毒性红斑等)若摸着皮肤发凉,就要给新生儿测试体温。,新生儿常见病 脐炎病因断脐后,脐部残端受到细菌污染。 症状 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有臭味。 可有发热、不吃奶等全身症状。 因脐带与腹腔相通,发生脐炎未及时治疗,炎症可扩散,导致腹膜炎或败血症。患儿精神差,发热或体温不升(体温低于36),有明显黄疸。 防治注意脐部护理。发生脐炎要及时治疗。 鹅口疮 病因,由霉菌引起的口腔感染。 症状 口腔黏膜、舌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 白色膜状不易脱落(遗留在口腔中的奶块容易脱落,鹅口疮类似奶块的形状)。

13、 防治新生儿的口腔不能擦,也不必擦。擦拭口腔易导致口腔感染。已发生鹅口疮,可用消毒棉蘸“制霉菌素鱼肝油”涂口腔。不能用布擦鹅口疮,若擦伤了口腔黏膜,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 新生儿硬肿症 病因,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冬季,主要因保暖不够所致,早产儿发病率高。 症状 体温不升(低于36),吃奶困难,哭声微弱,皮肤发凉。 皮肤变硬,由大腿外侧延及臀部、躯干、上肢及面颊。 严重时发生呼吸困难。 防治做好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降生在冬天,注意保暖。早喂奶,保证足够的热量。发现新生儿体温低、皮肤发硬等异常情况,尽量就近就医,途中注意保暖。,新生儿脱水热 病因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夏季或保暖过度的情况下。新生儿出生

14、后头几天,摄入的乳汁少,但是因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体内丢失的水分多,加上环境温度高,就可能发生“热脱水”。 症状 生后三四天,低热或高热。 尿量减少。 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差。囟门凹陷。 防治夏季,注意新生儿居室防暑降温。若母乳量少,可于两次喂奶之间,给新生儿喂些水。已发生新生儿脱水热,经补充水分后,可恢复正常。,新生儿肺炎 病因胎儿在子宫入羊水,或因出生后感染可致新生儿肺炎。 症状 新生儿肺炎缺乏“咳、喘”等典型的肺炎症状。 主要表现为呼吸浅快,阵阵憋气,口吐白色泡沫,面色苍白或发绀,常见现呛奶。 可发热,也可体温不升。 防治新生儿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家里人患呼吸道感染,

15、要与新生儿隔离。发现新生儿有阵阵憋气等异常,要及时就诊。,新生儿破伤风 病因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新生儿体内所致的严重疾病。破伤风杆菌存在于土壤等外部环境中。给新生儿接生,断脐的用具(如剪子、线)未经严格消毒,或用未消毒的布、棉花包裹断脐,都可能使脐部受到破伤风杆菌的污染。 症状 经414天的潜伏期(以46天最多),开始出现症状。 哭声低微,不吃奶。 因面部肌肉抽搐,呈现苦笑面容。 肢体阵阵抽搐,呈“角弓反张”。因喉肌、呼吸肌痉挛,可致窒息。病死率极高。,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只要在接生时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就可以杜绝该病的发生。若因急产等原因,断脐时未按严格的消毒程

16、序操作,应急取在24小时内到医院重新处理脐部。 三、婴幼儿早发现疾病 生病的迹象 精神正常小儿活泼好动,爱玩,对周围环境很感兴趣。小儿生病会表现出不爱玩、没精神、烦躁不安、哭闹等精神方面的异常。 表情正常小儿眼神灵活,看上去挺有精神。中枢神经系统有病会出现眼神发呆,似凝视远方,同时有尖叫啼哭等现象。,脸色健康的小儿面色红润。若小儿面色苍白、发黄,翻开下眼皮也明显缺少血色,常见于营养不良性贫血。 颊部、口唇、鼻尖等处紫绀(由于血液的颜色改变使皮肤呈现紫蓝色)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吃喝 食欲不振一般,小儿生病都会影响食欲。要注意的是与“不想吃东西”伴随而来的症状: 伴有恶心、呕吐:平时食欲好,

17、突然不想吃饭,尤其厌食油腻,并拌有恶心,呕吐,常是传染性肝炎的表现。 伴有脸色苍白:食欲逐渐减退,说不清从哪天开始,脸色渐渐失去红润,应该检查血红蛋白是否正常。,在大量食用鱼肝油之后:有的家长误认为“鱼肝油是补品,多多益善”,使小儿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引起中毒,尤其以维生素A中毒多见。维生素A中毒的主要表现是急性厌食、呕吐、头发脱落、骨头痛等。 异嗜癖异嗜僻是指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如喜吃泥土、蜡烛、煤渣、纸张等。钩虫病患儿常有异嗜僻。钩虫病多见于南方潮湿的地方,北方较少见。钩虫卵排出体外,在土壤里发育成幼虫。当小儿光着脚在田里玩,或因衣服、尿布上沾有带钩虫幼虫的泥土

18、,幼虫钻入皮肤,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咬住肠壁吸血为生,使小儿贫血。,缺锌、缺铁也可有异嗜癖。 食欲亢进小儿吃得多、喝得多、尿多,即“三多”症状,同时皮肤常生疮生疖,应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心理异常也可有贪食的表现。 大小便异常 大便异常 粪便表面有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在一起,同时每当排便小儿便哭闹,可能是肛门裂(肛门皮肤有裂口)。 脓便血:便次多,刚拉完又想拉,总有排不净大便的感觉,拌发烧,大便为脓血样,为细菌性痢疾的表现。 “红果酱样”大便:小儿阵阵腹痛,频频呕吐,大便呈“红果酱样”(为血和黏液),可能为肠套叠,2岁以下小儿多见。,“白陶土样”大便:粪便呈白陶土样,同时尿色加深。(黄疸型肝炎

19、、先天性胆道闭锁) “柏油样”大便:小儿流鼻血,若将血咽下,大便呈黑色柏油样。若鼻血止住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就不必为此担心。假如未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表示发生了消化道出血,应立即诊治。 尿色及排尿次数异常尿色异常:正常的尿液清晰透明,淡黄色。如果尿的颜色出现明显异常,则是疾病的信号。 红色尿:尿像洗肉水,同时眼皮浮肿,可见于急性肾炎。 橘黄色尿:尿色加深呈橘黄色或棕绿色,可见于肝、胆疾病。但服某些药物,如痢特灵、维生素B2等,尿也会呈橘黄色。,乳白色尿:若因泌尿道感染,尿内有脓,可使尿呈乳白色,同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现象。冬天,汗液分泌量减少,从尿中排出的代谢废物增多。若饮水量不足,尿液

20、过于浓缩,排出体外冷却后,原来溶化的代谢废物呈结晶析出,就使尿变浑,似米汤样,或放置一会儿,在尿盆底上有一层乳白色的沉渣。这虽不是病,但应给小儿多喝水,以免体内代谢的废物排出不畅。尿量及排尿次数异常:尿量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有肾脏疾病的表现。腹泻伴有尿量明显减少,是脱水的表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一点儿也憋不住尿,常有泌尿道感染的症状。,睡眠正常小儿上床后能很快入睡,睡得安稳,无鼾声,身上可有微汗。若有以下情况,为反常的现象:入睡困难或嗜睡入睡困难。以往入睡快,现入睡困难,辗转不安。嗜睡。嗜睡为轻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过多而深沉的睡眠,可被唤醒,进行简单对话或进食,但随后倒头又睡。这些常有脑膜炎

21、、脑炎(结核)等疾病的早期发现。 睡眠不安小儿睡眠不安,除属于心理障碍以外,因患蛲虫病、佝偻病等,也可有睡眠不安的现象。 囟门 前囟凹陷。前囟未闭的小儿,可以因脱水而囟门松弛、凹陷。,前囟凸出。小儿坐位时,前囟紧张、凸出,主要见于脑膜炎、脑炎、颅内出血、维生素A中毒等颅内压力增高的疾病。 体温正常小儿腋下测得的体温为3637.2,体温波动的幅度约1。体温37.538为低烧,体温在39以上为高烧。发烧是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体温升高可促使体内抗体生成、促进吞噬细胞的活动,有利于消灭细菌、病毒。但是发高烧会引起许多不舒服的感觉,并使体内的物质消耗增加,心率加快,消化力减弱。小儿因

22、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烧还可引起抽风,因此应采取降温措施。小儿突然发高烧,常见的疾病见下表。,表 可致高烧的常见疾病,还有几点值得注意:头痛:大孩子会述说头痛。婴儿头痛常表现为用手打头或频频摇头。喷射性呕吐:不同于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呕吐。喷射性呕吐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没有感到恶心即喷吐出来。胃肠道疾病等引起的呕吐,一般先有恶心,然后吐出。皮肤出血点:不同于一般充血的皮疹。用手压迫不退色为出血点;有手压迫后退色为充血的皮疹,常见于幼儿急疹、风疹等疾病。 如何辨别一些症状患病时病人感觉到异常感觉(如头痛、腹痛等)以及体征(如黄疸、肝大、皮疹等客观表现)称为症状。小儿患病,首先出现的是若干症状

23、,因此略知一些症状的辨别要点,有助于初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婴儿哭闹由于婴幼儿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哭”就是他们表达要求和痛苦的一种方式。哭喊常见的原因:非疾病所致:新生儿时期,“哭”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常不表现机体有异常的改变;相反,新生儿患病时时常有不哭、不吃奶等表现。婴儿哭闹多因饥饿、口渴、睡眠不足、过热、过冷、尿布湿、衣服紧、蚊虫叮咬等引起。幼儿的情绪色彩则更浓,常为要挟性哭喊。非疾病所致哭吵均无发热,哭声洪亮如常,哭吵间歇,精神、面色正常,当满足需要或清除不良刺激后,哭闹即停止。 疾病所致:任何疾病凡能引起小儿不适或疼痛的都可引起哭闹不安,以腹痛最常见。以下仅举几例哭吵为突出表现的常见

24、疾病:,各种肠道急性感染或消化不良。可因肠痉挛致阵发性腹痛,如伴脱水则哭声无力或嘶哑;肠套叠可引起阵发的嚎叫不安,伴以脸色苍白、呕吐、血便。 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除引起哭吵,常拌有喷射性呕吐。新生儿时期则为音调高、哭声急的脑性尖叫。 哺乳时婴儿耳部贴近母亲则啼哭,或哭时摇头,应考虑外耳道疖或中耳炎。 大便时哭吵,可能为肛裂;小便时哭吵,可能为泌尿道感染所致。 卧位时安静,在抱起时或触动肢体时哭吵,应考虑肢体痛,如骨折、脱臼等所致。 蛲虫所致哭吵多在夜间,拌肛周痒。 喂奶或进食时哭吵,应考虑鼻堵塞、咽炎、口腔炎等。,夜间哭闹,多汗,应检查有无佝偻病。 婴儿湿疹、痱子等瘙痒难忍,

25、均可致烦躁哭闹。 流涎常见于婴儿时期,有生理和病理等因素。人体的唾液有3对: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位于耳的前下方,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颌下腺位于颌角前下方;舌下腺位于舌下口腔底部的黏膜下面,均有导管开口于舌系带的旁边。新生儿的唾液腺发育较差,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较干燥。出生34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67个月后显著增加。乳牙萌出对口腔神经的刺激也使唾液分泌旺盛。而这时婴儿口腔浅,又不会及时吞咽过多的唾液,因而常流口水,称为“生理性流涎”,不是病态。随着年龄的增长,流涎会自然消失。但应注意颏部、下颌、颈部的皮肤保护,经常用温水清洗,涂以油脂,擦口水的纸、手帕要柔软。,当

26、患口腔炎时,可使唾液增多而流涎。某些智力低下儿,口腔不能充分闭合,常垂涎于口外,称“假性流涎”。患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吞咽障碍也可引起流涎,以上为病理因素引起的流涎。 腹痛较大儿童可自诉,但诉说的部位和性质往往不准确。婴幼儿如出现烦躁不安、剧烈或阵发性哭闹,两下肢蜷曲,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应考虑到腹痛之可能。腹痛除反映腹内脏器的病变外,全身其他系统疾患也常引起腹痛,如扁桃体炎、肺炎等。,腹痛的初步鉴别: 腹痛部位:如明确自诉某一部位腹痛,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疼痛部位在上腹部正中一般是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右上腹部一般是胆道蛔虫及肝、胆疾病等;左上腹部一般是脾脏创伤等;脐周围一般是肠蛔虫

27、症、急性肠炎等;右下腹部一般是急性阑尾炎;左下腹部一般是痢疾、粪块堵塞等;腰部一般是肾孟肾炎等。,腹痛性质:突然发生在上腹阵发性剧痛以胆道蛔虫症多见;腹痛放射到右肩可能为胆道疾病。 其他伴随症状:肠系膜淋巴结炎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胃炎常有呕吐或不洁食物史;痢疾除腹痛外有浓血便;肠炎者腹泻。任何原因引起的腹痛,应尽可能到医院作初步诊断后,再用止痛药物,以免影响诊断,延误正确治疗。 呕吐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称为呕吐。婴儿漾奶不应视为呕吐,由于婴儿贲门松弛,若喂奶时有气体吸入胃内,喂奶后可能有少量奶汁倒流至口腔。,不同年龄,呕吐

28、发生的原因往往不同。 新生儿:常因分娩时吞入羊水,经多次呕吐将胃内容物吐净,可自行缓解;消化道畸形(食管闭锁、肠道闭锁、肛门或直肠闭锁)呕吐日益加重;脑部产伤,可致喷射性呕吐,常伴有尖声哭叫(脑性尖叫)。 婴儿时期:喂奶方式不当,奶瓶孔太大,喂奶过急可致呕吐;肥大性幽门狭窄或幽门痉挛可致严重呕吐;各种感染,如咽炎、化脓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均可有呕吐症状;肠套叠,除呕吐,拌有腹痛,血性粘液便。 幼儿时期:除上述原因外,还可因滥用维生素A或D制剂发生中毒,引起呕吐等症状。肠胃道感染最易引起呕吐,其他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肠蛔虫症所致的并发症,如蛔

29、虫性肠道梗阻、胆道蛔虫等,均有呕吐症状。,便秘大便干硬、量少,排便困难,称为便秘。由于婴幼儿体质与习惯不同,排便次数差异较大。有的婴儿习惯于每隔23天排便一次,大便不坚硬,排便无困难者,不属于便秘。小儿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 摄入的食物及水分不足。奶液中含糖量少,消化后仅有少量残渣,使大便量少。 饮食成分不适当。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大便呈碱性,干燥。饮食中含钙过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较人奶多,用牛奶喂养比母乳喂养易发生便秘。 排便习惯不良。大脑皮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兴奋或抑制脊髓的排粪中枢。如果产生便意后经常受到大脑皮质的抑制(常因幼儿贪玩),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粪便在肠道

30、内停留的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粪便将变得干硬。,肠道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等。 肛周炎症、肛裂,由于排便疼痛致便秘。 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呼吸道黏膜受刺激,或呼吸道以外的刺激(来自耳、胸膜等),经迷走神经传入咳嗽中枢,通过运动神经经传出的冲动下达到膈肌及其他呼吸肌,引起其急剧的收缩运动,产生咳嗽。小儿呼吸道血管丰富,气管、支气管黏膜娇嫩,易发生炎症,故咳嗽为多见的症状。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 呼吸道内原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拌有呼吸道炎症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百日咳等;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异物及其他刺激,异物落入气管、支气管,牛奶、鱼肝油等油质吸入肺内,以及寒冷、干燥的空气刺激等

31、。,呼吸道外原因:胸腔内炎症、邻近器官的压迫等。另外,根据咳嗽的性质,可分辨一些疾病:痉挛性阵咳,应考虑百日咳;突然在进食或口中含有小物件的前提下,一阵呛咳,应考虑异物;犬吠样咳,听起来像狗叫,拌有呼吸困难,应考虑急性喉炎;咳嗽拌有哮喘,应考虑支气管哮喘。 多汗汗腺分泌过多,可因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生理性多汗见于天气炎热、穿盖过多、剧烈运动等,出汗为肌体调节体温的机制,由于代谢旺盛,在夜间睡眠中,小儿也可见汗珠泌出。因疾病所致的多汗常见以下几种病因: 佝偻病:患儿多汗,且与室温、季节无关。白天活动后、哺乳后、晚上入睡后均可因多汗而渍湿衣被,深睡后汗渐消。,活动性结核病(即结核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32、:不仅前半夜多汗,后半夜天亮前也多汗,故称盗汗。 风湿热:发病年龄515岁多见。发热、多汗、多发性关节痛。 低血糖:头晕、出汗、脉快等。 使用解热药物后,可见全身出汗。 汞中毒、铅中毒、有机磷中毒等,可致全身多汗。 休克早期:交感神经兴奋,可见多汗,拌面色苍白、肢端发凉等。,婴幼儿常见病,佝偻病佝偻病为三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接触阳光不足、生长过快、各种疾病的影响、钙的利用吸收障碍(钙磷比例不适宜)。症状:小儿易激怒、烦躁、不活泼,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睡眠不安,夜间常惊醒,哭闹。较大儿童可出现记忆力、理解力差,语言发育迟缓。出牙迟、颅骨软化、

33、方颅、串珠助、鸡胸、漏斗胸、“O”形腿或“X”形腿。预防: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供给含钙丰富的饮食。,肥胖症使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病因:吃得过多、少动、遗传、心理因素、内分泌疾病。预防:掌握婴儿的哺乳量、运动量、减少遗传的影响(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贫血 可分为营养不良、溶血性和失血性三类。 缺铁性贫血因体内缺乏铁,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三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体内缺铁的原因:先天储铁不足、饮食中铁的摄量不足、生长发育过快、疾病的影响(腹泻、钩虫、感染)。,症状:呼吸、脉搏加快、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

34、鸣、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生长发育落后。 预防: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饮食、含铁丰富的辅食、及时治疗各种疾病、早产儿双胎儿可补充铁剂。,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是由于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所致。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原因:摄入量不足(以羊奶喂养的婴儿多见)、疾病的影响(胃肠道疾患、急性感染引起吸收障碍) 症状:面色苍黄,易疲倦,头发稀疏,肝、脾、淋巴结可轻度肿大、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差,很少哭笑,哭时泪少,多数患儿可有肢体、头部、口唇无意,识地颤抖。 预防:合理喂养。扁桃体炎 病因: 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在疲劳、受凉以后容易发病。 症状:发烧

35、、畏寒、嗓子痛。 治疗:消炎、退热。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发生(急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腹泻 病因:喂养不当、感染。 症状:大便呈蛋花样或粘液脓血便,腹泻十几次或几十次,大便里水分减少,眼窝凹陷,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少尿或无尿甚至会发生休克、昏迷,而危及生命。 治疗:对症治疗、抗感染。,湿疹 病因:过敏性皮肤病很难找出准确的原因。 症状:湿疹多发生在23个月的婴儿。湿疹的部位多在面部,最初为细小的疹子,以后有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因皮肤刺痒,婴儿睡眠不安、烦躁哭闹。多数在2岁左右可自愈。 护理:少吃刺激食物、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小儿洗脸、不用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常用护理

36、技术物理降温法:病儿体温生至39以上,就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降温措施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6个月以下婴儿应多采用物理降温法。头部冷敷将小儿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中浸湿,拧成半于以不滴水为度,敷在前额,每510分钟换一次。也可用热水袋灌进凉水或小的冰块,作成冰枕,枕在头后。或将冷湿毛巾放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大腿根部)等处。若冷敷时小儿发生寒战、面色发灰,应停止冷敷。,酒精擦拭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地使体内热量放散。可将酒精或白酒加水一倍,用小毛巾浸泡后擦腋下、肘部、颈部两侧、腘窝等处。擦拭时注意避风,以免病儿受凉。如病儿发生寒战或面色苍白,应停止擦拭。,简易通便法肥皂条通便法: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蘸少许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排便开塞露通便法:开塞露内装甘油使用前将管端封口处平行剪开,挤出少许液体润滑管口,插入肛门,用力挤压塑料壳后端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让小儿尽量憋一会,再排便,手抠干大便法:如长时间不能排便,多量干硬大便堆积在直肠内,用以上通便方法无效时,可用塑料薄膜裹上食指(也可以呆橡皮手套),将手纸叠成方形中间穿一小圆孔,盖在肛门处,用油润滑手指,轻轻插入肛门,抠出积存在肛门中的硬粪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