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性皮肤病讲稿皮 肤 猪 囊 虫 病皮肤猪囊虫病(cysticercosis cutis)又名皮肤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 cutis),是由猪肉绦虫的幼虫猪囊虫(亦称猪囊尾蚴)寄生于皮下组织所引起的皮肤病。常因吃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猪囊尾蚴寄生猪肉或吞食附有孕节或虫卵的蔬菜及瓜果而致病。【诊断】1有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含有猪囊尾蚴寄生的猪肉或蔬菜、瓜果史。2可触及皮下或肌肉内有黄豆至核桃大或更大的圆形、椭圆形无痛性结节,质地坚硬而有弹性,与皮肤不粘连。损害可成批出现。多见于躯干、四肢。3 根据囊肿侵害的部位而出现相应症状,如侵犯脑部则出现癫痫、视力障碍等相应
2、症状、体征。4 活体组织检查可找见猪囊虫。【鉴别诊断】1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皮疹与表皮粘连,触诊柔软,无波动感,可挤出豆渣样物质。2 神经纤维瘤:囊性结节突出皮面,柔软,触之有囊腔感,皮肤上常有咖啡斑和雀斑样改变,【治疗】1 皮肤囊肿数目不多时,可手术切除。2 南瓜子、槟榔各6080g,早晨空腹时服南瓜子,1h后服槟榔煎剂,半小时后再服2030g硫酸镁。3 氯硝柳胺(灭绦灵),空腹口服1g,隔一小时后再服1g。【预后】侵犯脑部,可引起死亡。蛲 虫 病蛲虫病是由一种小型肠道线虫,即人蛲虫引起的疾病。其感染方式以自身感染为多见。【诊断】1肛门瘙痒:为最常见的症状。因夜间奇痒可影响睡眠。2搔抓可致皮
3、肤损伤或继发感染,亦可因长期的刺激而导致肛门湿疹化。3可于肛周找到白线头样的蛲虫或以透明胶纸粘贴肛周检出虫卵。【治疗】甲苯咪唑,0.10.2g,每日二次,连用34天。还可用扑蛲灵,驱蛲净,丙硫咪啶等口服。血 吸 虫 尾 蚴 皮 炎该病为人在耕作或放牧牛、鸭以及生产劳动时接触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所致。【诊断】1瘙痒:接触疫水后1530分钟,于四肢发生皮肤瘙痒。2皮疹:接触疫水部位发生绿豆大小的水肿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中央有一小瘀点,散在或密集分布,局部剧痒,夜间尤甚,常抓破或继发感染而形成脓疱。3病程:病程为12个月以上。【治疗】治疗原则为:止痒、抗炎及防止继发感染。1抗组织胺药:扑尔敏,4mg,每
4、日34次。2.局部外用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曲安舒松膏等。3.继发感染时,可外用及口服抗生素制剂。钩 虫 皮 炎钩虫皮炎(uncinarial dermatitis,hookworm dermatitis)俗称土痒(ground itch),土痒疹,粪触脚,粪毒。是由钩虫幼虫侵入皮肤而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为一过性的皮肤损害。钩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孵化成具有感染力的感染期蚴,若钻入皮肤则引起钩虫皮炎。【诊断】1 夏季或初秋湿热季节,手足接触粪便污染的水或泥土后,于接触部位发生红色斑疹、水肿性小丘疹,亦见匐行疹。2自觉症状为奇痒或烧灼感。3 皮疹多发生于手背、指间、足背、足缘、趾间及踝
5、部。4 出现皮疹45周后可在患者粪便中查到钩虫卵。【鉴别诊断】1 疥疮:常有疥疮接触史,皮疹多分布于皮肤薄嫩皱褶部位,如指缝、下腹、外阴及股内侧,隧道末端常可查到疥虫或疥虫卵。2 手足癣:多发于掌跖及指(趾)间,为脱屑及小水泡、小丘疹,真菌检查常呈阳性。【治疗】1 局部治疗以止痒、抗炎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抗生素软膏等。2 粪便中查到虫卵,则驱虫治疗。如甲苯咪唑,0.10.2g,每日2次,连用34天。匐 行 疹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又称皮肤游走性幼虫病(cutaneous larva migrans),由非人型钩虫或线虫的幼虫感染移行于皮内所引起的曲折的线形损害。猫钩虫
6、和狗钩虫的幼虫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体,寄生于各种野生动物体内的钩蚴或绦虫蚴以及感染人的钩虫偶可致本病。【诊断】1 患者有接触泥土或吃生肉的历史。2 在受侵皮肤上发生一条(偶可多发)略隆起皮面鲜红或暗红色线状损害,呈直线或蜿蜒向前延伸。伴有瘙痒。3损害尖端可用针挑出或病理切片中发现线虫的幼虫。【鉴别诊断】疥疮:参见钩虫皮炎。【治疗】1 用氯乙烷或液氮喷射皮疹前端,可将幼虫杀死。2 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2550mg(kg.d),分23次口服,连服710天。旋 毛 虫 病旋毛虫病(trichinosis)为旋毛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进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生肉或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本病。【
7、诊断】1. 近期有进食未煮熟的猪肉或野生兽肉史。2. 感染后约一周可出现斑丘疹、风团、紫癜、水疱以及眼睑浮肿等症状。3. 重症患者出现肌炎表现(以腓肠肌最明显),有疼痛、发热、肿胀及衰弱,可出现咀嚼吞咽和语言障碍,甚至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机能紊乱。4. 肌肉活检可发现旋毛虫幼虫包囊。5.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6. 于感染后24周皮内试验和血清反应呈阳性。【鉴别诊断】1.皮肌炎:为以上眼睑为中心的淡紫红色水肿斑,以及四肢近端肌群的自发性肌痛,肌无力。尿肌酸、心肌酶谱升高。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外周血液和骨髓中嗜酸性你细胞均增多,无寄生虫感染的依据。3.硬皮病:常有Raynaud
8、现象,为局限性或皮肤对称弥漫性浮肿性硬化。【治疗】1. 噻苯咪唑,50mg(kg.d)(最大量不超过 3gd),分2 3次口服,连续57天。2. 甲苯咪唑,100mg口服,每日3次,连续59天。【预后】重者可在感染后几周内死亡。桑 毛 虫 皮 炎桑毛虫皮炎(euproctis similis dermatitis)是由桑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而引起的皮炎。桑毛虫幼虫的毒毛为一空心管道,内含淡黄色毒液。毒毛从虫体脱落,随风飘扬而粘附人体造成侵害。【诊断】1. 常发生于610月份,多成批发生。2.皮疹为绿豆至黄豆大鲜红色水肿性斑片或风团,少数为丘疱疹,中央常可见一针尖大小红色或棕红色刺伤点,似“虫咬”
9、痕。奇痒。3. 皮疹多发生于颈、上胸、上背、上肢等暴露部位。4. 用透明胶纸贴敷皮损处,在显微镜下能查到毒毛。【鉴别诊断】应与刺蛾或苔蛾幼虫皮炎鉴别,后者可引起灼痛。【治疗】1. 用胶布贴去皮疹上的毒毛。2. 1鱼石脂炉甘石洗剂等外搽。【预后】预后良好。病程一周左右,少数可达23周或更长。松 毛 虫 皮 炎松毛虫皮炎(dendrolimus dermatitis)是由松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而引起的皮炎。松毛虫幼虫体上有大量毒毛,当毒毛刺伤皮肤后,其内含有的毒液即进入皮肤而致病。本病以511月份多见。【诊断】1. 接触毒毛后几分钟到数十分钟内开始发病。其皮肤损害与桑毛虫皮炎相似。2. 接触后数日内
10、,四肢关节疼痛,功能受限,继之局部软组织发红、肿胀,约1周左右自行缓解,但少数可达数月之久。3. 严重病例可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4. 少数患者可出现耳廓肿大、跳痛,愈后耳廓萎缩畸形。5. 白细胞计数,血沉,抗“O”检查及骨关节X光摄片多无异常。【鉴别诊断】桑毛虫皮炎:皮疹表现类似,但无关节炎症等其他症状。【治疗】1. 1鱼石脂炉甘石洗剂等外搽。2. 醋酸泼尼松,10mg,每天3次。3. 吲哚美辛,25mg,每天3次,用于急性期关节疼痛。4.醋酸泼尼松龙,关节周围局部封闭。【预后】良好。病程1周,少数可达数月。刺 毛 虫 皮 炎刺毛虫皮炎(caterpillar dermatitis)因刺毛
11、虫而引起的皮炎。刺毛虫即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虫体全身有无数针状细毛,内含碱性毒液,其刺毛刺入皮肤,将毒液注入皮内而发病。69月份为多发季节。【诊断】1. 有刺毛虫接触史。2. 皮疹多发于面、颈、手、前臂等露出部位。3. 毒毛刺入部位中心为米粒大丘疹或风团样损害,周围为水肿性红斑;偶有水疱或大疱。4. 自觉灼痛或剧烈瘙痒。【鉴别诊断】见桑毛虫皮炎。【治疗】1. 局部处理可参见桑毛虫皮炎。2. 1盐酸吐根碱3ml,患处近心端皮下注射,可迅速止痛。【预后】一般症状轻,预后好,个别严重病例偶可引起死亡。隐 翅 虫 皮 炎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是由于隐翅虫的虫体内强酸
12、性毒液或分泌物刺激皮肤引起的皮炎。当隐翅虫附着人体皮肤,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粘附皮肤产生损害。【诊断】 1. 皮疹好发于面、颈、胸背及上、下肢等暴露部位。2. 皮疹为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排列的针尖或帽针头大丘疹、水疱或脓疱,周围红晕,表面常显示鲜红色的糜烂面。3. 有灼痛、灼热感,重者可有发热、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鉴别诊断】1. 湿疹:皮疹为多形性、对称性,一般无条索状排列,损害界限不清楚,以瘙痒为主。2. 接触性皮炎:损害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其上为大小基本一致的丘疹或水疱,甚至大疱,常有接触致敏物的病史。3. 脓疱疮:多见于儿童,夏末秋初多见,为
13、水疱、脓疱,不形成条索状损害,自觉瘙痒。【治疗】1. 及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2. 外用1鱼石脂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3. 红肿明显或有糜烂者,可用8万U100ml庆大霉素盐水连续开放性湿敷。【预后】预后好,病程一周左右。谷 痒 症谷痒症(grain itch)又名螨虫皮炎(acarodermatitis),草痒症(straw itch)等。是由螨类叮刺而引起的皮炎。在我国引起谷痒症的螨有虱样袋形螨(虱螨),粗足粉螨和腐食酪螨,均肉眼可见。成虫为土黄或白色。【诊断】1. 皮疹好发于暴露部位或与螨虫接触部位。2. 皮疹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或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中央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瘀点
14、。3. 剧烈瘙痒,尤以夜间为甚。4.停止接触污染物,皮疹一周左右可消退,留下色素沉着的斑疹。5. 可疑物品上有时可查到螨虫。【鉴别诊断】1. 荨麻疹:为红斑风团损害,常突然发生,速起速退,不留痕迹。2. 疥疮:常有疥疮接触史,皮疹有典型的好发部位,皮损处常可查到疥虫。【治疗】1. 将被污染的物品采用杀虫剂,沸水浸泡或日晒等措施灭虫。2. 1鱼石脂炉甘石洗剂或皮质激素霜剂外搽。3. 皮疹广泛或瘙痒较甚的可口服抗组胺药物。【预后】病程1周左右可消退。蚊 叮 咬蚊叮咬(mosguito bite)系蚊叮咬后引起的皮肤损害。【诊断】1. 皮损多见于暴露部位。2. 叮咬部位发生红斑、丘疹和风团。每一损害
15、中央有一针尖大暗红色瘀点,瘀点周围出现苍白圈是其特征。3. 自觉瘙痒或微痛。【治疗】清凉油或0.1醋酸泼尼松冷霜等局部外搽。白 蛉 叮 咬白蛉可吸食人血,造成人体皮肤的损害。【诊断】1.皮疹多发生于暴露部位。2.叮咬部位发生白色水肿性丘疹,质地较硬并可出现水疱,数天后消退,愈后遗留色素沉着。3.自觉刺痒或刺痛。4.叮咬面积较大时,可有恶心、发热等。【治疗】1. 外用清凉止痒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可参见蚊叮咬。2.有全身反应时,可口服抗组胺药。蠓 叮 咬蠓吸食人血后,造成皮肤损害,也是传播丝虫病的媒介。【诊断】1.常有被蠓叮咬史,或可找到害虫。2.皮损多发生于暴露部位,以小腿、前臂、耳、颈等处
16、多见。3.皮损初为红斑,继而产生水肿性或风团样丘疹,中央有虫咬痕。个别患者可出现结节性痒疹样损害,数年不退。4.高度敏感者出现全身性风团、血管性水肿、大疱、糜烂,甚至出现头痛、发热等全身反应。5.瘙痒剧烈。【治疗】1.局部外用清凉止痒剂或皮质类固醇制剂。参见蚊叮咬。2.结节可用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3.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激素。【预后】 病程为数小时或数天,甚至可持续1个月才消退。蚤 咬 伤蚤咬伤(fleas sting,pulicosis)即跳蚤咬伤。跳蚤叮刺皮肤时,其口器分泌的毒液,可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诊断】1. 皮损一般好发于下肢及腰部。2. 叮刺后,局部出现针尖
17、大瘀点,周围绕以水肿性红斑,继之呈风团样损害,偶有水疱发生。儿童有时呈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皮疹多成群或呈线状排列。3. 奇痒难忍。【治疗】1. 1鱼石脂炉甘石洗剂或清凉油外搽。2. 抗组胺药内服,用于反应强烈者。蜂 蛰 伤引起蜂蜇伤(bee sting)的蜂常见的有蜜蜂、蚂蜂等。蜂尾的毒刺连于毒腺,螯人后,将毒液注入皮内和毒刺留于皮内,引起皮肤炎性反应。【诊断】1. 有戏弄蜂窝或激惹蜂史。2.皮损多见于暴露部位。3. 刺伤处红肿,发生风团或水疱、大疱,中央被蛰处有一瘀点。若发生于眼、唇部位,则肿胀明显。患处有烧灼或显著痒痛感。4. 严重者常伴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不安等,甚至
18、痉挛、昏迷,心脏及呼吸麻痹直至死亡。【治疗】1. 立即拔出蜂刺。2. 患处局部注射1普鲁卡因24ml或1盐酸吐根碱3ml。3. 310氨水涂擦患处。蚂蜂可涂醋酸,蜜蜂可涂510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4. 可用鲜马齿苋,拂耳草或鲜夏枯草等,任选一种捣烂敷患处。5. 中毒症状重者需立即进行抢救。如休克则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亦可用氢化考的松100200mg静脉滴注。其他则酌情对症处理。【预后】严重病例可引起死亡。虱 咬 症因虱子在皮肤上的叮刺所引起的皮肤病,通称虱咬症(pediculosis),以往又称虱病。虱子,在人体皮肤上以刺吸人血营生,既可引起瘙痒性皮疹,影响睡眠和工作,又
19、可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虱是终生不脱离宿主的体外寄生虫,对温度和湿度都很敏感,既怕冷、怕热,又怕湿度高。本病主要由直接接触而感染,但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如梳篦、头巾、帽子、衣被等)而传染。【诊断】1 有接触传染史。2 按病原虫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头虱:寄生于头部,头皮瘙痒是主要表现,虱子藏于头发中或附于发上,虱卵常粘附于发干。 体虱:通常隐蔽在裤腰、裤裆等衣缝内或皱褶处或被褥皱褶里,亦可在皮肤皱褶及毳毛上,叮咬后引起红斑、丘疹或风团,中央有一出血点。 阴虱:寄生于阴毛部及肛门周围体毛上,叮咬后出现丘疹,血痂及不同程度的瘙痒。【鉴别诊断】要注意与瘙痒症、痒疹等鉴别,但均无虱或虱卵存在,可以排除。【治疗】1 洗澡,剃除毛发及换衣裤并沸水消毒衣裤。2 50百部酊、1丙体六六六霜等涂擦。【预后】处理得当,易于治愈。